流行性出血热郧阳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传染病教研室李 金 科教学目标 掌握:EIF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5期经过)、诊断依据及治疗 了解:EIF病毒生物学特征及病毒分型 了解:EIF预防及常见并发症EHF重点 EHF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机理、病理解剖、诊断依据、治疗;EHF难点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三期重叠的诊断 少尿期治疗讲课思路 概念:EHF-HFRS(肾综合症出血热) 三大组成:发热出血肾损 概述:EHF流行情况及研究进展(问题法) 病原学(生物学)特点:属布尼亚病毒科中的汉坦病 毒属负性单链RNA, 基因结构特点:L、M、S 临床分型:16 常见:I-IV(我国 为I、II)讲课思路流行病学 宿主、传染源: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传染源。 人传人罕见,尚未有人间水平传播的报道。 垂直传播?(在流产胎儿的心、肺、肾组织中曾发现有该病毒)。 传播途径(5个)直接接触、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垂直传播、虫媒传播 直接接触:在我国认为此是主要传播途径。 流行特征:地区性(世界范围:亚、欧、非;中国:除青海、新疆外)季节性(111,57)人群分布(男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