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的发展 史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材物121 邵明海 1930 年代,物理学家伊西多 拉比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的最早认识。由于这项研究,拉比于1944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核磁共振发展史 1946 年两位美国科学家布洛赫和珀塞尔发现,将具有奇数个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置于磁场中,再施加以特定频率的射频场,就会发生原子核吸收射频场能量的现象,这就是人们最初对核磁共振现象的认识。为此他们两人获得了1952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4 年科学家罗伯 洛赫尔和他的同事们在荷兰的中心实验室开始了最初的核磁共振研究,并得到了著名的核磁共振图像:“ 诺丁汉的橙子” 。 随着研究队伍的壮大,该实验室在1978 年组建了团队开展“ 质子项目” 的研究,并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一台长达1米的0.15T 磁体。 1980 年12 月3 号,他们得到了第一幅人类头部核磁共振图像。 后来,在优化了序列设计后,他们又获得了体部图像,放射科医生也第一次看到了可分辨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