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届)论文题目 从 DV新闻谈民间叙事在电视新闻中的话语空间所在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 新闻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1目录一、民间叙事的概念及其在 电视新闻中的运用 .2(一)民间叙事的概念 .2(二)民间叙事与文人叙事的异同 .2(三)民间叙事在新 闻中的运用 .4二、DV 新闻的发展概况及其民间叙事方式 .4(一)什么是 DV 新闻 .4(二)DV 新闻的发展概况 .51开创 阶段 .62.多元化阶段 .63.栏目化阶段 .7(三)DV 新闻的民间叙事方式 .7(四)DV 新闻的特点 .8三、DV 新闻在电视新闻中的话语空间 .
2、9(一)DV 新闻的作用 .9(二)DV 新闻的话语空间 .10(三)DV 新闻的不足 .11四、提升民间叙事在电视新闻中话语空间的策略 .12(一)加强对 DV 通讯员的新闻教育 .131.DV 通讯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132.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 DV 爱好者进行新闻采访活动 .13(二)坚持真实性,把好量与度的关 .13(三)DV 新闻防范侵权 .14参考文献 .152从 DV 新闻谈民间叙事在电视新闻中的话语空间民间叙事自古至今就一直存在,从最简单的老百姓之间的口耳相传到形成理论知识,再到现代融入各类媒体中,人们对这一叙事方式倍感亲切。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总是离不开民间叙
3、事,因为它讲述的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故事,它是我们丰富生活的精神载体。研究民间叙事对研究民间文化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作用。民间叙事是以民间立场为主导的一种个性化的表达,能体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或自由自在的民间精神,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叙事方式。在电视新闻中,民间叙事的主要表达方式为 DV 新闻,并且主要以民生新闻的姿态展现在受众面前。电视新闻要能反映社情民意才具有吸引力,要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采用 DV 新闻的形式让老百姓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更具有贴近性,能够拓宽搜集民情民意的渠道。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DV 新闻在电视新闻中也逐渐取得了一席之地,民间叙事在主流媒体中也占据了一定的话
4、语空间。民间的声音一直都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民间叙事在电视新闻中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从 DV 新闻入手会更具有研究价值。21 世纪的前十年里,民间叙事融入到电视新闻中,这也是因为电视新闻需要民间叙事这一表达方式来让自己的新闻更具有代表性,在媒体同仁中能够形成竞争力。DV 在诞生之日就是用作记录生活点滴,普通老百姓都可以用镜头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也是一种新的民间叙事形式。然而由于没有正规的播出平台,老百姓的 DV 影像也只能自娱自乐,电视台就看中了这一有价值的资源,将 DV 影像搬到电视屏幕上,并且组成了一批民间 DV 通讯员,让老百姓自己拍摄身边发生的新闻。民间叙事在电视新闻中得以表达,
5、充分说明了民间叙事在主流媒体中已经有了一席之地。电视台选择 DV 新闻也是因为其非专业所带来的廉价成本。相对于专业摄像设备的高额价钱,成本价相对低很多的 DV 能够降低电视台新闻运作的成本;携带方便也是一大优势,DV 能够在第一时间记录身旁的突发事件,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也增加了 DV 新闻的新奇性。当然,DV 新闻也会存在各种不足,比如说 DV 拍摄质量不高,DV 通讯员的自身技术有限等等,这些问题都会给民间叙事在电视新闻中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DV 新闻能否克服自身的缺陷,以健全的身姿展现在电视媒体中,现在十分重要。3一、民间叙事的概念及其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一)民间叙事的概念“民间”有两个释义
6、:一是民众之间,二是非官方的。 “官方” 、 “权利” 、 “上层” 、 “权力”等都是“民间”的反义词,从这些对立的字眼里不难看出,民间意味着弱势、被制约,代表下层平民的文化意识形态。关于民间的理念,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才浮出水面,在这之前,也就是从人类文明诞生之日起到现代高度文明的社会,人们对于民间的理解都是模糊的,大概知道这是一个可以表达自己情感、讲述自己故事的地方,而且是受到上层势力制约的,不能真正的畅所欲言。90 年代,两篇关于民间的论文给人们以启迪,并且让这个概念深入人心。它们分别是陈思和教授所写的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 、 民间的沉浮: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
7、一个解释 。 1陈教授向人们展示了民间的自由特性,以及其涵盖内容之广: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民间叙事是民间所有意义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随同民间的概念一起广为人知。民间叙事是以民间立场为主导的, 能体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或自由自在的民间精神,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叙事方式。具体来讲,民间叙事可分为立场和内容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关于立场。民间叙事扎根于民间,生来就具备民间的所有特性,因此,下层平民的立场、非官方的立场、弱势群体的立场就是民间叙事的立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官方、权力阶层、上流社会表达出来的意愿往往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服务,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他们也不得不偶尔顾及一下民情
8、民意,并且很少真情实意。以民间立场为主导,以平民的角度看世界,民间叙事能够表达出平民百姓的心声,反映他们真实的生活。第二,关于内容。民间叙事包含的不仅有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有形成民间传承的精神产物,比如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叙事诗等。民间叙事既能满足民众的生存需要,还能承载民众的精神寄托。(二)民间叙事与文人叙事的异同民间叙事与文人叙事是叙事的两种方式,这是按照叙事的主体来分的。民间叙事的主体是平民百姓,文人叙事的主体是知识分子,通过两者传播方式的对比分析来探究民间叙1周引莉.民间叙事的魅力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1 年 1 月第 27 卷第
9、1 期4事的形式。文人叙事,从字面意思看是文人、知识分子的叙事方式,小说、诗歌、戏剧等艺术作品都属于文人叙事,而且这些艺术作品都是代表着知识分子个人的立场,带有他们的主观色彩,艺术加工成分比较多;从深层次讲,文人叙事也包含官方叙事,官方叙事代表统治的的话语权,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像官修国史、某些官方行政文书等,即属此类。 1文人叙事和民间叙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文人叙事讲究的是书面文字,民间叙事着重于口头表述。但并不是将这两者完全对立起来,文人叙事同民间叙事还有着一层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拿小说的形成过程来讲,小说只有在叙事的思维与能力均达到相当高度之后才能产生,在这之前,创作者需要搜集大量的文
10、史资料和坊间流传的故事。比如晋人干宝,在其所著的搜神记序中提到前人著述的两大来源,一是“书赴告之定辞,据国史之方册” ,二是“记殊俗之表,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 ,后者便是对民间叙事的记录。而对于民间叙事来讲,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民间叙事不仅仅局限于口头的传播,传述者(这里指文人)开始用文字将其凝固为一些文学体裁便于记载,像民间故事、小戏、叙事诗等都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既有叙事又有抒情,其核心和实质都是属于民间叙事。民间叙事比文人叙事产生的早得多,民间叙事早在人类能够开口说话时就已诞生,文人叙事则是在文字产生以后才显现。民间叙事却因为与文人叙事传播方式的不同,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中
11、,后者总是占据鳌头。但是,文人叙事个人意识比较强,艺术气息很浓,而且代表的只是少数人的利益;民间叙事代表的是集体的意识,更有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到了现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每天都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传统的民间叙事的口头表达与文人叙事的文字表达已经达不到这种要求。但是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同于过去,人类已经步入了多媒体的时代,民间叙事要想继续生存也就必须顺应这个潮流,在多媒体时代有一番作为。现在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家中、工作岗位还是在娱乐场所,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等都在向人们传输各类新闻,凭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技术,人们可以知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媒体在传播新闻时还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受众愿意
12、知道的想知道的才能发出去,否则就是一厢情愿。因此,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深入民间,竞相报道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报道发生在人们周围的新闻,甚至有些媒体把报道新闻的权力交给普通的民众,让他们以自己的角度来报道。这就是站在民间的立场看问题,报道民间的故事,符合了民间立场的要求,新闻传播成为民间叙事在现代的新传播方式。1程蔷.民间叙事模式与古代戏剧J. 文学遗产 2000 年第 5 期5(三)民间叙事在新闻中的运用新闻无非分为时政、经济、民生、娱乐、文体等类别,时政、经济类的新闻传播的是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主要体现的是领导阶层的意志,引导社会的舆论;娱乐、文体类的新闻多以娱乐大
13、众、传播知识为目的,基本上体现的是编辑、记者的个人观点、看法;民生新闻反映的是与人民生计密不可分的问题,讲求贴近生活、体现民意,报道的是人们身边的事情,因此其对受众的吸引力很强,在这几类新闻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经过以上几类新闻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民生新闻才是民间叙事在新闻传播中的代表性领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民生新闻都是纯粹的民间叙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都有自己的民生新闻,但这些媒体的民生新闻却是不尽相同的。报纸和广播都属于传统的媒体,其刊发播出的稿件必定要由文字操控能力强的人来采写,这是一般的人所办不到的,所以其民生新闻不会有原生态的民间叙事形态出现,成型的作品是新闻事件被反复加
14、工、按照作者的思维模式运行才完成的,不完全代表民间的意识。传统媒体也不都是改变不了民生新闻这种单向性的传播方式,电视媒体就在民生新闻上下了一番功夫,降低了民生新闻在电视上的质量要求,开发出一批民间通讯员,让他们拿起 DV 拍摄身边的故事,也就是 DV 新闻。在新兴的媒体中,网络也效仿电视,推出了像“网友播报”这样的栏目,在网上播出由网友拍摄的城市脏乱差、好人好事等。但是“网友播报”和 DV 新闻比起来显得很嫩,除去其效仿不谈,DV 新闻的栏目化程度也比其成熟很多,数量也很大,发展时间也有十多年之久。因此,在民生新闻中,最符合民间叙事要求的非 DV 新闻莫属。二、DV 新闻的发展概况及其民间叙事
15、方式(一)什么是 DV 新闻DV 的英文全称为 Digital Video,翻译成中文即是数码摄像机。 1DV 诞生于日本,日本在数码技术方面一直都很强势,索尼、松下、东芝、佳能等都是家喻户晓的数码品牌,走进商场,这些牌子总能占很大的比例。专业的摄像机基本上都是给从事影视工作的人用的,价钱不仅昂贵,体积也很大,不方便携带,因此,除了少数影视爱好者以外,普通人1陈杨.DV 新闻与电视媒体的对话J. 东南传播 2007 年第 12 期6是不会去买的。廉价、体积小、便于携带的摄像机,普通人才愿意去买,在这样的要求下,DV 出现了,自此掀起了一股数码影像浪潮,至今不衰。DV 机虽然小,但是其清晰度却不
16、亚于专业摄像机。DV 发展到现在已经有 16 个年头,在这 16 年中,数 码 摄 像 机 发 生 了 巨 大 变 化 , 存 储 介 质 从 DV 到 DVD 到 再 硬 盘 , 总 像 素从 80 万 到 400 万 , 影 像 质 量 从 标 清 DV(720576)到 高 清 HDV(14401080), 都 在 这16 年 中 发 生 。 总 结 一 下 , DV 携 带 方 便 、 能 高 清 录 像 、 易 存 储 。 这 三 点 就 是 DV 的 主要 特 点 , 随 时 随 地 记 录 精 彩 生 活 已 不 是 难 事 。DV 最初仅仅是为了家庭录像,适用人群主要就是普通百
17、姓,他们拍下来的画面只是对某段时间的记忆,所以基本上不用加工处理,不用加入什么观点、看法或者是思想进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简单的 DV 作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精神需求,DV 作品开始陆陆续续地加入了电影、艺术、纪实等元素,DV 作品的内容和质量也都在提高。题材多样的 DV 作品其立足点都是日常的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才使这些作品容易被人接受,如果远离了生活就成了纯粹的艺术品,又有多少人能读懂呢?因此,纪实类的 DV作品最能吸引观众,它能直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但并不是零散的故事,而是围绕一定的思路串联起来,引导观众去领会其中的深意。电视台恰恰就是看中了 DV 作品的纪实风格,将DV 作品引入
18、到民生新闻当中,因为民生新闻和 DV 作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于是,电视台从民间雇佣了一批 DV 通讯员来做民生新闻,也就是 DV 新闻。简而言之,DV 新闻就是用 DV 拍摄的电视新闻。DV 与专业摄像设备比,价钱要低很多;同时,电视台雇佣民间 DV 通讯员比雇佣专业电视工作人员成本更低。DV 新闻除了其成本廉价外,在面对突发事件时,DV 的便携性也让它具有出奇制胜的作用。这些优势让 DV 新闻成为电视台的不二之选。(二)DV 新闻的发展概况DV 新闻从 2000 年开始起步,到现在已经发展了 12 年,从零散的播出到实现栏目化,从管理困难到专业化经营, DV 新闻经过
19、12 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深入人心,这也是 21世纪多媒体时代的产物,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都在这一新领域展开探索和追逐。在这 12 年中,DV 新闻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创阶段、多元化阶段、栏目化阶段。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DV 新闻在这三个阶段里都有哪些特点。1开创阶段电视台不满足于以往的传统节目所带来的效益,大批进军民生新闻领域,并在这里开7创出 DV 新闻这条路子。在开创阶段,DV 新闻尚属雏形,还在探索与开垦中,在这个阶段,DV 新闻靠的是新奇和量多。2000 年,杭州电视台的新闻夜班车栏目首次在社会上公开招募拥有 DV 的百姓记者,让他们直接参加电视新闻的拍
20、摄、采写、编辑,拓宽了传统新闻的取材渠道。 1另外,在寻求电视新闻平民化的道路上,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使电视新闻平民化含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延伸。南京零距离是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倾力打造的一档日播类新闻直播栏目,2002 年元旦开播之初,栏目就招募了 50 多位拥有 DV 的市民做特约记者,并且随后开播的直播南京也招募了 60 多位 DV 市民记者,100 多人的 DV 通讯员队伍保证了新闻的数量。发展至今,已有百余个百姓 DV 通讯员和这些栏目签约,注册人员将近千人,单个 DV 通讯员每月要拍 30 条以上的节目,有时候一天还不止一条。2.多元化阶段经过 3、4 年的发展,DV 新闻已经
21、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光是量多也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DV 新闻要有质的提升才有出路。在多元化阶段,DV 新闻转变了自己的节目运转方式、丰富并提升了节目的质量,向多元化发展。2004 年 5 月,陕西电视台新闻中心推出了“陕西移动 DV 新闻大赛” ,并从大赛中挑选出记录有价值的社会生活片段,作为一个独立的版块安排在每天的阳光播报中播出,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2于是,DV 新闻大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参与,一批以观众的视角看问题、时效性强的 DV 新闻作品,成为阳光播报栏目中一个新的亮点。同年 9 月,福建泉州电视新闻中心建立了 DV 俱乐部,俱乐部成员的主要工作就是用DV 拍
22、摄身边发生的事情,并写好新闻稿,交送到电视台由专业人员编辑并播出。稿件如果被采用就会产生稿酬,一般一条新闻 3080 元。北京电视台奥运节目部在奥运日益临近的 2005 年 4 月 18 日推出了一档名为“身边一瞬”的节目,该节目旨在开发利用日益普及的 DV 摄像机,让人们用这种小巧的摄像设备去拍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文明的、不文明的小事,有意用此来引导、教育群众,强化他们的奥运意识,改掉不良的习惯,用更文明的姿态迎接奥运。 3与其他节目相比, “身边一瞬”1李玲.DV 新闻:如何融入主流媒体?J. 新闻爱好者 2009 年 1 月(下半月)2黄寿先、姚骊生、许梅.DV 电视新闻的探索与实践J.
23、新闻知识 2005 年 8 月3宗昊.DV 新闻:让电视更加精彩J. 新闻与写作 2006 年第 7 期8不设记者,播出内容全靠纯业余的 DV 爱好者的作品来填充。然而由于遇到一些技术、人员素质上的问题,这档节目播出一年就停办了。3.栏目化阶段电视台一档新节目要想做稳做强,就必须进行规范化经营,合理安排节目的播出,实现栏目化才能是一档成熟的节目。2006 年 5 月 8 日,河南 8 套成立 DV 俱乐部,在新闻现场栏目开辟时长 5 分钟的子栏目“DV 观察” 。2007 年 2 月 5 日,河南 8 套栏目化运作“DV 观察” ,改版推出时长 25分钟的日播电视 DV 专栏节目DV 观察 。
24、后几经扩版,从 2008 年 5 月 8 日起扩版为 90 分钟。DV 观察是一档电视杂志式的 DV 专栏节目,内容安排上呈现多元化,在整体上追求现场感,保证原生态的展现和无配音播报,强调“原汁原味,绝对现场” 。用平民化的视角关注生活中那些新鲜、有趣、感人的事情。 DV 观察一推出就广受好评,成为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的王牌节目。DV 新闻栏目跟传统自办栏目相比,具有采编分离、播出成本低、收视率高的特点,在节目形态、节目内容、制播方式以及新闻观念上都与传统的电视新闻栏目有着明显的差别。现在,DV 新闻在全国各级电视台都普遍存在,这些由普通老百姓拍摄的电视新闻,以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感受的纪实
25、方式,将我们生活中的故事带给的观众,并且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三)DV 新闻的民间叙事方式从上面的 DV 新闻发展历程看,电视台招募拥有 DV 摄像机的老百姓作为电视台的“编外人员” ,并且称呼他们为 DV 摄像师、DV 观察员、DV 通讯员等等,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称其为 DV 通讯员。民间叙事的主体是平民百姓,那么 DV 新闻作为其中一份子,它的主体就是这些 DV 通讯员。DV 通讯员其成分不仅包括在校的学生、DV 俱乐部的成员、婚庆公司摄像师,还包括大批学历较低、毫无新闻专业知识的老百姓。北京电视台“身边一瞬”刚招募的时候,编导人员发现在满怀热情去报名的 200 多人中,45 岁以上的人
26、占总人数的 95%,而且学历几乎 100%大专以下,多是一些售货员、修理工人和退休下岗等人员,他们没有专业的新闻知识,仅仅凭借看电视总结出来的经验去拍摄、采访和写稿。因此,这 95%的人员是 DV 新闻的主力军,主导着 DV 新闻的叙事方式。DV 新闻从拍摄形式上来讲,基本上是以一人一机一新闻的形式来完成的。DV 的便携性9是实现单人完成采访的前提,电视台为了节约成本也希望能够充分利用资源。至于 DV 的来源,有些通讯员自身就拥有 DV,电视台就不必为其提供;而那些没有 DV 的通讯员,电视台就要为其派发 DV,而且还要组织安排通讯员进行设备使用的学习。DV 新闻报道的事件发生的背景大多是市井
27、街道和百姓家庭,事件内容涉及与百姓相关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如助人为乐、逸闻趣事,以及入冬供暖问题、小区物业管理问题、春节买票问题、街头争执、家庭矛盾、交通状况等等。DV 新闻栏目立足民生、关注百姓冷暖,既针砭时弊又善于疏导,符合了民间叙事以民间立场叙说民间故事的要求。在传统的民间叙事中,口头表述和文字传达是其叙事的方式,简单而又明了。DV 新闻是用 DV 拍摄的电视新闻,从一条新闻稿的拍摄采访到成品在电视上播出,在这个环节中,它是以何种方式叙事的呢?电视新闻经常会用到一个词镜头语言,这是一个专业术语,讲究的是镜头要能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就是从拍摄的画面中可以看出拍摄者的意图,感受拍摄者透
28、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镜头语言不分摄像设备的专业与否,因而 DV拍出来的新闻也要遵循这一点。另外,单纯的画面还不能完整地表达新闻的中心意思,需要后期加上解说的配音才能做到全面。所以,DV 新闻的叙事方式就是“画面+解说” ,这两个因素决定了 DV 新闻的思想和内容。这种新的叙事方式比传统的民间叙事更加生动、形象。(四)DV 新闻的特点我们从 DV 新闻的发展过程可以总结出 DV 新闻有如下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产量高。DV 新闻的主体是平民百姓,讲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故事, “老百姓”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来自于他们的故事当然不会少。第二、草根性。DV 新闻的拍摄者是普通百姓,拍摄的对象也是社会底层,因此这类新闻的主体、内容、还有价值取向都贴近普通民众、贴近社会生活。第三、原生态。DV 使用者没有专业的新闻知识,也没有经过正规的新闻职业训练,对新闻价值和宣传规律知之甚少,有一部分人甚至会排斥正统的观念、规律,他们实实在在地纪录发生在生活中的各类事件,不需要后期繁杂的剪辑,能原汁原味地展现生活情趣。第四、内容广泛,无处不在。DV 新闻中什么样的内容都可能出现,可谓千奇百怪,充分显示了新闻的新奇性特点。DV 的普遍存在使其能够记录一些突发的场面,而专业的摄像设备则爱莫能助。三、DV 新闻在电视新闻中的话语空间DV 新闻因其展现的是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是公众意识的体现。公众话语空间是指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