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微博环境中的把关人角色【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文初 文档编号:1457000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微博环境中的把关人角色【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解析微博环境中的把关人角色【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解析微博环境中的把关人角色【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解析微博环境中的把关人角色【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解析微博环境中的把关人角色【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届)论文题目 解析微博环境中的把关人角色所在学院 文化与传播学院 专业班级 新闻学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2文化与传播学院学生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者他人为获得高等院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如论文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特此声明。学生签名: 日期:_ 3摘 要当下,微博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的流行工具,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便捷,类似于一些较大的突发事件或公众关心的重大话题,如果有微博客

2、们在场或想表述自己的观点,利用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的结合,并在微博上发表出来,种种关注、转发、分享、评论,其产生的实时性、现场感和感染力,几乎可以超过所有媒体。但同时,各种微博事件中的虚假信息也是与日益增,有些是无意为之而被误解,一传再传;有些是刻意传播而被关注,讨论不休。微博上,信息的传播中,我们每个人作为传者和受者,却难辨信息的真假,找寻的真相最后是“雾里看花” ,就像纷纷扰扰了近一个夏天的“郭美美事件” ,最后难以得出一个答复,这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在微博这样一个环境中,我们要如何去做好一个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关键词:微博环境 把关人理论 把关功能 郭美美事件 4AbstractAt

3、present, micro-blog as an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social network of the popular tools, between people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more quickly and easily, similar to some of the larger emergency or public interest in the major topic, if there is a microblogging are present or want to ex

4、press their opinions, using text, images or video combination, and in micro-blog published, concerns, forwarding, share, comments, which produces a real-time, scene and infectivity, almost all over the media. But at the same time, a variety of micro-blog event of false information is increasing, som

5、e are meant to be and misunderstood, a longer; some are deliberately spread and by attention, debating. Micro-blog,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each of us as disseminators and recipients, has led the information is true or not, looking for the truth at last“ have a blurred vision, just as confused

6、“ is nearly a summer“ Jocie Guo“ incident, the last to get a reply, it let us to think, in micro-blog such an environment, how are we going to do a“ gatekeeper“ role?Key words: Micro-blog environment 、Gatekeeper theory gatekeeper、Control function、The Jocie Guo incident5目录一、微博环境概述 .2(一)微博关系网极为错综复杂 .2

7、(二)传播者具有传受一体的特质 .2(三)传播者对海量信息的传播和筛选有差异性 .2二、把关人理论分析 .3三、微博环境中的把关人分析 .4(一)微博环境中把关人的三大特性 .4.传受一体是把关人在微博环境中的第一特性 .4.微博环境中把关人的身份和信息发布都呈现出虚拟实在性。 .5.把关人言语呈现出非理性的“搏出位”现象和不文明现象 .6(二)分析造成把关人功能缺失的因素 .7.郭美美言语反复错失把关良机 .8.红十字会态度模糊、解释牵强以致把关功能缺失 .8.围观者的推手作用大于把关筛选作用 .9.新浪的实名认证不完善以致把关作用有限 .9.参与的传统媒体引导作用难发挥 .10四、应对微博

8、环境中把关人功能缺失问题的对策 .10(一)信息发布上,个体应该本着诚实的原则自律把关。 .11(二)信息扩散上,参与者不论是个体还是媒体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11(三)信息循环中,网站应注重自身数据库的建立。 .11五、结语 .116解析微博环境中的把关人角色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当下,微博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的流行工具,让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便捷,类似于一些较大的突发事件或公众关心的重大话题,如果有微博客们在场或想表述自己的观点,利用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的结合,并在微博上发表出来,种种关注、转发、分享、评论,其产生的实时性、现场感和感染力,几乎可以超过所有媒体。在微博上,更

9、多的人都能轻易实现信息的获取、生产、分享和传播。微博客们在筛选信息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被关注” ,使自己说的话被更多人认同,或者“被围观” ,这也是现在信息把关人即个人在微博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普遍行径,同时也让把关人该有的功能缺失。例如引发较大争论的“郭美美事件”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典型事例分析微博环境中的把关人及其功能缺失的原因,从而论述微博环境中把关人自处的方式和应该有的行为,就是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所在。一、微博环境概述微博环境是一个人人皆有话语权的环境,是一个简单的转发就可以引发一场轰动舆论事件的环境,也是一个用 140 字符组成的只言片语难以解释出某些真相的环

10、境。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传受一体的传播者特质,对海量信息的传播和筛选差异性,是微博环境的三大特色。(一)微博关系网极为错综复杂在微博中,你关注的那个人背后有着自己的关注者,如果那个人对你的信息进行转发和评论,你没有关注或者没有关注你的人也是可以从那个人的微博信息中看到,这就完成了一次信息的再传播,其后以此类推,涉及到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多而杂。(二)传播者具有传受一体的特质微博上,你作为一个参与者,去关注评论某件事某个话题,而更多的时候,你也是一7个“被围观“者,粉丝、关注、转发、评论,让微博客们具有了传受一体的特质。(三)传播者对海量信息的传播和筛选有差异性海量的信息,一方面体现在其主体的碎片量极

11、为庞大。140 字符很精简,一下子也难以说出某个事情的前因后果,所以就需要多个碎片去拼凑出一个真实的事件主体。碎片化的信息,经过多次转发,再评论制造新的内容点,在信息的传播中,人的注意力就很容易出现断层,并被某些新的内容点干扰。另一方面,海量的信息还体现在人人想要说出自己的声音。在微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麦克风,都是信源。但由于每个人的专业、学识、经历等客观和主观的条件不同,对事物的认知有自己的见解,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微博中经过发表、转发、评论、转发等过渡,使得海量信息的传播和筛选呈现出差异性,即核聚变效应和核裂变效应。第一,核聚变效应就是说微博传播中一些弱小的声音和话题经过多个传播过程被聚集

12、起来发出更大更集中的声音。第二,核裂变效应指得是一个话题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不断分解产生新的内容点,从而产生出强大的传播能量。二、把关人理论分析1947 年美国传播学者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即“指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控制者。 ”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Gate) ”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 “把关人” ,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卢因还从人自身的心理因素来进行分析影响“把关人”有关方面:一是人的认知结构;二是动机,包括选择的价值判断,需求和要克服的干扰或障碍 1。20 世纪 50

13、年代,美国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应用到了新闻领域,提出了关于“把关人”的怀特模式。1969 年,巴斯在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中提出“双重行动模式” ,即在信息流通中最关键的把关人就是传播媒介。他认为传播媒介的把关过程可以分为新闻信息的生产和加工两个方面,在新闻的生产、采集方面,主要的把关人是记者;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主要的把关人角色扮演者是编辑。之后有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把关理论、伯克维兹对新闻选择的研究等“把关人”研究。1 Kurt Lewin.“Psychology Ecology(1943)“.Harper.1951.8西方学者对“把关人”的分析研究趋向于新闻选择上的把关行为的合理性,这是一

14、种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分析。一般来说, “把关严格度”由媒体的定位、媒体的表达方式、把关人的身份特征及受灾的信息接受度所决定。传统媒体中,尤其是报纸、电视等,记者、编辑、总编或台长应该从不同的环节、不同的流程对信息执行筛选或过滤。简单来说,传统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抑制,二是疏导。比如一些违反规定的信息或不利于对青少年教育的“有毒信息” ,都是不允许发布,而一些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信息,是允许“放行”的。但是这种把关行为对于当下的网络世界来说,是很难进行的。随着网络传播载体的私人化、传播内容的复杂化、传播对象的自由化,新闻业作为“守门人”的特权正在受到新技术以及它所服务的受众的威胁。

15、1富于权威和号召力的“把关人”将有可能成为信息网络虚拟社会的公认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而且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选择活动是非组织行为,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角色具有异质性、符号性以及多重性等有别于传统把关人的特质。 3三、微博环境中的把关人分析在微博出现之前,网络上也出现很多社交工具,但把关方面呈现出的薄弱现象日益显著。一方面,出于经济效益的渴求,网络新闻编辑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自己的新闻能让受众产生“阅听”愿望,而受众的喜好往往是不够理性不够严肃的,这就导致网络新闻编辑在“把关”中有意无意地放宽了手中的标准。 4另一方面,在最具开放性和充满强烈技术色彩的网络中,个人可以通过其技术特长对某些内容进行删

16、改,或者强迫他人接触特定信息但“个体把关人”通常具有随意性甚至破坏性。 5所以在微博出现的今天,把关人的角色扮演者网民个人身上。而一些传统媒体也开始将微博上的信息作为其寻找报道线索的挖掘地之一。这次的郭美美事件始发于微博平台,又借助于传统媒体的报道而进一步扩散就是很好的一个举证。2011 年 6 月 20 日,一个自称是 “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 20 岁女孩,在微博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跑车,拥有数十个奢侈品牌的提包。该微1张名章、张新蕊.复杂传播环境下网络新闻“把关人”的角色转换J.新闻界,2009(01).2钱季平.信息特权的崩溃与权威的重建析网络时代的“把关人”

17、J.现代传播-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8(01).3杨蕾.论网络传播中新把关人角色J.社会科学辑刊,2009(04).4戚晓波.网络新闻传播与“把关人”试论网络新闻编辑的自律J.新闻爱好者,2009(18).5刘茜.网络也需“把关人”J.中国记者,2000(12).9博被曝光后, “围观”网友发挥了强大的人肉搜索力量与联想能力。炫富、貌美的 90 后女生、红十字会这三者组合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事件, “郭美美 baby”的粉丝一夜之间暴增,网友及媒体对郭美美和红十字会的关注度更是炙热。每个参与者都成了该事件的把关者,只是在微博环境中, “把关”的力度和限度要如何去使用成了每个把关人应该去思考的

18、问题。(一)微博环境中把关人的三大特性.传受一体是把关人在微博环境中的第一特性拉斯韦尔提出的 “ho says what in which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的传播模式,中文就翻译为:”谁说了什么话,经过何种管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 ”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或许算不上一个完美的模式,但他将焦点集中于传播过程中的各个要点上,包含了传播过程中的关键点。 “谁”就是“来源” , “说了什么话”是讯息, “经过何种渠道”是指传播者, “对谁”是“阅听人” , “产生什么效果”是指信息传播的结果反馈。 1微博环境中虽然存在“谁”这个信源,但最初的“谁”却是模糊的,有人发布

19、一段文字,这个人就是信源,但也有可能这个人是从别的地方转借过来的,最初的信源就难以找到。按照个人微博的功能设置,微博信息发布是点对多的模式,只要是关注了你的人,都能看到你发布的信息。但按照个人微博界面设置来说,微博信息发布就是一种面对点的模式,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在同一个页面中就有不同的内容被放置已形成信息面供受众选择。所以,这个“谁”既是信息来源,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但不论是最初的发布还是之后的重复发布,实际上在每一次信息扩散中都起着作用。网络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双向(乃至多向)互动性。在微博环境中,把关人的特征之一就是受传一体,这和传统媒体面临的情况极为不同,传统媒体主要是传者,负责对传

20、播出去的信息的把关,而网民在网络中则必须对自己要传播的言辞进行把关,还必须去判断接收到的信息。一方面,他们发布信息的目的,是希望它能进一步地扩散,已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信息本身, “经过何种渠道”及“对谁” 。一条信息越是与信息接收者的价值判断和取向相吻合,就越有可能得到接收者的认可与提升。 2另一方面,作为“粉丝”的接收者,不仅仅需要做一个“阅听人” ,1张慧元.大众传播理论解读.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 年 3 月第一版.P50.2彭兰.网络传播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3 月第一版.P363.10还需成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种渠道,微博中的各种信息经过接收人

21、的判断转发,实现每一步的扩散。这种重叠的身份可能会导致网民对信息把关时的失控。特别是新浪微博标榜着“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 ,这种随意性,会让网民误以为什么都可以分享,所以炫富、私奔、举报之类的事在微博上不难发现。.微博环境中把关人的身份和信息发布都呈现出虚拟实在性。(1).微博环境中把关人的身份具有虚拟实在性在网络人际传播中,网民的角色和地位可以隐藏在网络虚拟的背后。特别是微博环境中,网民可以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将自己生活情况上传,包括图片,文字记录,但网民也可以虚拟一个身份,一个名字,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 1正因为这种特性,才使人们披上伪装或卸下伪装,在微博中舒缓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力,而

22、不用担心泄露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有时这种虚拟实在性,也为网友的人肉搜索提供了发现真相过程的乐趣。(2).微博环境中把关人信息发布是虚拟实在性的在信息的发布上,由于 140 字符组成的只言片语,一张图片,一个视频,是微博客们在微博上所能用到的信息表达方式。人们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编辑成最精准的最想表达的一句话。也正由于这样精简的信息表达方式,要求微博客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力求做到传播自己最核心的信息,这难免要丢弃掉没有必要的说明文字,将内容一筛再筛,过滤再过滤,保留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发表出来,让“粉丝”看到。但也是由于这些没有必要的说明文字,往往会让一些具象的事件被抽象化。郭美美事件的起因不仅仅是她的种种炫富行为,而是她微博上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与红十字有关的话“学习当红十字商会的总经理” ,这句话的准确性虽然在之后被一一推翻,但之后的各种解释难以让最先接受这种信息的网友认同。如果当时郭美美像写日记一样用几千字的文字详细地描述她这个所谓的“红十字商会的总经理”的身份由来,或许造成的轰动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大。 .把关人言语呈现出非理性的“搏出位”现象和不文明现象(1)把关人言语的非理性的“搏出位”现象1李论.网络传播伦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年 3 月第一版.P1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