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工商管理西溪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和保护对策研究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湿地是地球上主要的地球资源,国际上通常把湿地、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有着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一部分,同时是推动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城市湿地可以丰富物种多样性,增加生态景观异质性,完善湿地生态结构的完整性,可以维持城市生态安全。城市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休闲、科研教育、环保教育的场所。发展城市湿地建设不仅可以恢复人类生存环境的完整性,还可
2、以为城市发展带来经济效益。适度开发旅游湿地能够为周边土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KM,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其中种植水生、湿生植物约100种。西溪湿地被称为“杭州之肾”。西溪湿地净化了杭州城市的水质,为杭州提供了干净的水源;是杭州梅雨季节理想的排涝的场所;提供了动植物生存,繁衍的重要场所,丰富了杭州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净化了城市上空的空气,过滤了悬浮在空气中的可悬浮吸入物,调节了杭州市的城市小气候。西溪湿
3、地目前也是杭州市重要的一个旅游经典,为城市居民节假日出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丰富了西溪湿地周边的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西溪湿地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也带动了西溪湿地周边的社会经济发展,从2005年开园至今,西溪湿地累计参观的游客达到了678万人次,旅游收入243亿元。西溪湿地作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是很具有代表性的。也被很多省、市、区的调研考察团作为一个典型研究过。经过从2003年至今9年时间的开发和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模式已经基本成型,但依旧还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结合西溪湿地的实际情况,
4、通过对西溪湿地的的研究,找出西溪2湿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建议。2国内外研究现状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种,在最近二十年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业对带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且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而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7月15日在北京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报告显示,半年我国旅游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国民旅游市场快速增长,旅游产业景气持续提升。实现旅游总收入11万亿元,同
5、比增长20。报告预测,今年国内旅游市场将超过预期,年旅游总收入为22万亿元,比年初目标增加5000亿元,同比增长12。然而,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的是环境的污染,旅游资源的破坏。如何在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旅游产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做出课很多研究。1生态旅游的概念近代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生态的能力日益增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旅游作为一个对环境有着极高要求的行业,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也得到日益的关注。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有着极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开展也在无形中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态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坏,并且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6、。尽管生态旅游的影响日益扩大,但给生态旅游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很多研究人员和国际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赫兹在1963年提出观点旅游的发展应该对环境负责。莫林(MOULIN)在1980年在他的论文中首次提出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TOURISM)这一概念。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UIN)在1983年的论文中首先使用“生态旅游”(ECTOURISM)一词。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得到正式确认。从此,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总结前面各种专家学者的研究,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上,旅游资
7、源的开发和保护同时进行,不进行过度的开发,人们在进行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享受,而且还保护了生态资源的一种旅游方式。2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要深入了解生态旅游,除了要知道生态旅游的内涵外,还应了解生态旅3游的基本特征。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很大程度上受生态旅游本身内涵的影响,是其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谢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UIN)(1987)定义生态旅游为“游客到未受到人为影响和干扰的相对原始的自然区域,进行研究,学习,欣赏、和享受风光、野生动植物及当地古今文化的旅游”。柯提(KUTAY)(1989)定义生态旅游为“一种融入大自然的旅游方式,不仅保护了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
8、,也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旅游协会(1991)定义生态旅游为“一种负责任的旅行,其负有环境保育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使命”韦弗(1999)认为生态旅游应该以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特点为主,不应把当地的资源改造作为其他的用途,应当欣赏、和享受当地风光;游客在旅游目的地游览的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把破坏降到最低;同时,应当考虑到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郭舒(2002)在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思考一文对生态旅游内涵的定义存在泛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他给出的具有限定意
9、义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在追求生态体验的的同时承担生态责任的一种活动。王敬武(2005)在论生态旅游的内涵及规律一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他认为生态旅游理论不是以生态旅游概念作为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而是研究一种类似于生态学中生态链的平衡关系及变化规律,旅游生态链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和环境四要素组成的。刘英,刘敦荣,韦海洲(2004)认为,生态旅游不是独立类型的旅游,它与其他传统旅游类型没有本质属性的差异,它是寓于传统的各种旅游类型之中的旅游供求双方一种新的旅游观念、职责、方式和行为规范。所以,综述以上观点,生态旅游是指应当尊重当地自然和文化的特点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可持续
10、发展能力相对较好,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因地制宜,旅游资源与当地自然、文化资源有机结合,不已破坏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应该是对立的,经济发展不应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保护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使有些旅游资源不在岁月的流逝下遭到破坏,也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旅游应当考虑到当地的环境承载力旅游目的地接纳的游客人数不应该是无节制的,必须考虑到当地的交通,住宿等一系列资源的极限,并且在旅游目的地的承载力极限之内,使开发旅游资源对当地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生态旅游的开展对游客的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参加生态旅
11、游的游客具有保护当地生4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任何对旅游目的地的破坏都是不允许的。3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是近国内外研究比较活跃的一个方面。BAMASBERG和NMO2RALES1999运用定量与比较分析法,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提出生态旅游开发的5个成功因素即综合方法、规划和缓慢的开始、教育与培训、当地利益最大化、评估与反馈以及24个相应策略,如多方筹措资金、建立真正独立的组织、进行功能分区、游览费的收取与分配方法制度化、制定正式的开发计划与实施计划、对当地居民进行职业培训、环境教育列入学校课程、普及旅游基础理论、国家政府提供资金等援助、当地居民优先就业、旅游开发与建
12、设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开发当地的特长、建立地形地貌、动植物和自然环境其它方面的数据库、监测旅游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研究等。SHERYLROSS和GEOFFREYWALL1999提出了一个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的理论框架,认为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协调好当地社区、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与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要靠合理的管理,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管理策略,如制定有效的管理计划、实施监测物种、生境、旅游者数量、社区情况、制定社区参与规划、对旅游者的管理测定环境容量,控制旅游者的活动、规模、行为、制定有关法规等。STEFANGOSSLING1999认为成
13、功的生态旅游应采取教育、控制等综合管理措施,游客数量可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方式得到有效限制。在有关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中,社区参与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国外非常强调社区参与的重要性,如SUDHIANIPRATIWI2000认为当地居民熟悉情况,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成功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AMANDASTRONZA2000认为当地居民一旦参与生态旅游开发,他们会按照游客的期求来主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和当地的传统文化。一些学者还就参与的程度、参与的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MARTHAHONEY、REGINASCHEYVENS1999认为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开发要进行全方位参与,即从经济、心理、社会、
14、政治等多方面参与生态旅游开发,这样才能分享生态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各种利益,才有助于生态旅游的成功开发。冯卫红(2006)的基于人地关系的生态旅游地域系统演变定量分析一文,通过建立人类活动无序度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用简化系统结构关系的方法测算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演变,以此来分析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功能状况。作者认为,生态旅游地域系统中人类活动主要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当地社区和居民的活动、当地旅游业活动三个方面。生态环境承载力主要通过自然基础、生态系统、水资源和大气环境四个方面共八个具5体指标来测算。成竹(2004)在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研究进展一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
15、研究成果,在阐述了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关系的基础上,概括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进展。作者认为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内涵的一部分,也是生态旅游的特点之一,社区参与是实现生态旅游目标的理想途径,要通过生态旅游促进社区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区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是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韩光明(2003)对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要把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旅游活动向商品化发展,带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向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李洪波、陈金华(2003)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16、等级评价的理论分析一文介绍了国内外生态旅游评价研究的基本状况、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生态旅游程度”及“生态旅游等级”两个概念。前者指生态旅游目的地在经营过程中所能体现出的生态思想、观念及行为的程度后者则将生态旅游目的地划分为自然旅游、一级生态旅游、二级生态旅游及高级生态旅游四个等级。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开发应当协调好社区,生物多样性和旅游者之间的关系。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应注意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承载力。社区的参与是生态旅游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4总结旅游业被成为“绿色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于此同时,传统的旅游模式也对生态造
17、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生态旅游作为一个良好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旅游方式,必将是未来各国发展的主要旅游途径。联合国将2002年作为全球生态旅游年,向全世界宣传了生态旅游的观念。生态旅游这个概念是由国外学者提出、发展和完善的。它在国外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和范围。而在我国,由于传入时间较晚,我国学者对它的研究相对国外学者少,也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一些国外的研究经验在我国并不适用。我国研究生态旅游的学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出一个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生态旅游架构体系。3参考文献1乌兰,李玉新生态旅游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2杨开忠,许
18、峰,权晓红生态旅游概念内涵M原则出版社,20093郭舒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思考M旅游出版社,201064周笑源生态旅游内涵再论J旅游学刊,200935金波,王如渊,蔡运龙生态旅游概念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936王敬武论生态旅游的内涵及规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王跃华论生态旅游内涵的发展J思想战线,200968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829刘英,刘敦荣,韦海洲生态旅游的科学概念与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10卢小丽,武春友,DONOHOEH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
19、J旅游学刊,2010211王家骏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8112唐建军大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J学术交流,2010813田至美,李妍彬论生态旅游发展的持续性与利益化的制衡J生态经济,2006814彭斯震,施涵生态旅游项目的可持续设计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5章怡,朱晓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保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1101216杨佳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四维目标模式探析J人文地理,2008517MATTHEWJWALPOLE,HAROLDJGOODWINLOCALECONOMICIMPACTSOFDRAGONTOURISMINI
20、NDONESIA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0318SVENWUNDERECOTOURISMANDECONOMICINCENTIVEANEMPIRICALAPPROACHJECOLOGGICALECONOMICS,2005,32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1绪论2结合生态旅游的相关理论,对西溪湿地进行分析3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31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现状32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和导致西溪湿地的问题的原因的分析4借鉴国内外的湿地先进管理经验5如何促进西溪湿地的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建议及对策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7第六学期第19周至第七学期第2周完成毕业论文选题。第七学期第14周指导教师制作任务书,并向学生下达,和指导老师填写开题报告。第七学期第511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初稿写作。第七学期第1315周学生对论文进一步修改。第七学期第16周上交毕业论文定稿。第七学期第19周学生毕业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