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量表简介发布时间:2013-06-04 15:07:42 所属栏目: 指南与共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科 陈启敏 周海霞 易群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PTE ),因“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漏诊率高”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医疗保健问题;但同时,这一疾病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预防的一种致死性疾病”。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是一个个体化的 VTE 风险评估量表,它根据一系列先天性和/或获得性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评分,据此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四类,并推荐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验证研究已表明该量表的有效性
2、,其在中国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该量表进行一个简要介绍。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肺血栓栓塞;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量表;预防 1静脉血栓栓塞症概述1.1 概念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即静脉血栓栓塞症在不同部位和不同阶段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约占 VTE 的三分之二
3、,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 以下肢深静脉为多,临床上常无症状。下肢近端(腘静脉或其近侧部位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降低肺血栓栓塞症的风险。肺血栓栓塞症(PTE):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疾病,是导致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报道10%的院内死亡为 PTE 所致 所有入院患者中有 1% 死于 PTE1-3。 由于 PTE 与 DVT 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两者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部位的表现,也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 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1.2 VTE 的流行病学据统计,普通人群中 VTE
4、 发病率为 1-3/10004, 5,在西方国家 PTE 被列为常见的三种心血管疾病之一,因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漏诊率高”的特点,被称为“21 世纪亟待解决的十大心肺疾病之一”。全球每年确诊的 PTE 和 DVT患者约数百万人,美国 VTE 的发生例数每年超过 90 万,其中三分之一直接导致死亡6。在没有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内科和手术住院患者中 VTE 的发病率更是高达 10%40% 。 VTE 发生后,除了有很高的病死率之外,也可以导致存活患者持续存在严重慢性并发症,如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和慢性肺动脉高压,发生率可以高达 20% 7,严重影响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目前尚缺乏准确的 V
5、TE 流行病学资料,过去曾将其视为少见疾病,但随着临床医师诊断意识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 PTE 和 DVT 诊断治疗的病例数均逐年大幅提高。 造成 VTE 的危险因素包括易栓倾向和获得性危险因素。易栓倾向包括因子 V leiden 导致蛋白 C 活化抵抗、凝血酶原 20120A 基因突变、抗凝血酶缺乏、蛋白 C/S 缺乏以及 ADRB2 和 LPL 基因多态性等。VTE 常见的获得性高危因素有:高龄、肥胖、近期手术和/或创伤史、肿瘤、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中风、急性感染、心脏或呼吸衰竭、静脉曲张、活动受限、长时间旅行、VTE 病史等。Anderson 及其同事研究指出血栓形成风险随
6、着患者具有的风险因子的增加而显著增加8。 VTE 因 “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漏诊率高”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医疗保健问题,但同时,这一疾病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预防的一种致死性疾病”。国内外许多大型随机临床对照实验及相关的系统评价均证实了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药物和机械性预防方法在 VTE 高危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采取及时合理的 VTE 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减少 VTE 发生率及因 VTE 而发生的死亡率,病残率,减低医疗费用,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国内外的血栓诊治指南也一致推荐对 VTE 高危患者使用药物和/ 或机械性预防方法 9-11。因为药物预防 VTE 存在一定的
7、出血风险,只有在 VTE 危险人群中使用才能实现最大的风险效益比,所以寻找一种有效,并且简单方便、经济实用的预测评估工具来筛选 VTE 高危人群,并根据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2caprini 风险评估量表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 Joseph A. Caprini 是美国的一位外科医生,于 1965 年毕业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医学院,现为美国埃文斯顿医院和美国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的教授,迄今共发表 VTE 相关研究文献 100 余篇。基于临床经验和已发表的研究结果,Caprini 等自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研究设计一个极为细致的个体化 VT
8、E 风险评估量表,即 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模型),用于内科和外科住院患者 VTE 的风险评估。该风险评估量表于 2005 年发表12 (见图 1),2009 年又发表了修改版本 13(见图二)。此量表包含了大约 40 个不同的危险因素(见图三),基本涵盖了住院患者可能发生 VTE 的所有危险因素,每个危险因素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赋予 15 不同的分数,最后根据得到的累积分数将患者的 VTE 发生风险分为低危(01 分)、中危(2 分)、高危(34 分)、极高危( 5 分)4 个等级,不同的风险等级推荐不同的 VTE预防措施。为验证该评估量表的有效性,国外在西方人群中进行了许多大样本
9、的回顾性验证研究,证实了该量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验证研究的目标人群既有内科住院患者14-16,也有手术患者 13, 17-19,其中最多的是针对外科手术病人的研究。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利用 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对8216 例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和泌尿外科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评分和 VTE危险分级,并调查记录了术后 30 天 VTE 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术后 30 天内,总的 VTE 发生率为 1.4%,各个危险等级的 VTE 发生率分别为极高危组1.94,高危组 0.97,中危组 0.70,低危组 0,证实了分级越高、评分越高,VTE 的发生率越高,说明了该量表在这一研究人群
10、中预测 VTE 发生的有效性13。Pannucci 等纳入了 1126 例整形外科手术患者,并观察了术后 60天 VTE 的发生率,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 VTE 发生率随评分增加而增加 17。 在西方发达国家该评估量表已经被很多个人和组织采用,并被翻译成十二种语言发表 20。ACCP 指南也在 2001 年采纳了这种个体化的血栓风险评估观念 21。2009 年修订版的 caprini 量表不仅能根据评分很好的预测病人VTE 的发生风险,还根据风险等级推荐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预防措施的类型及持续时间等,这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即方便又实用。目前基于该量表,已发展出一种电子预警工具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计
11、算器,通过选择患者相关风险因素和手术相关风险因素,直接显示患者风险等级,并推荐相应的预防方法。3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量表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国内对于 VTE 的认识起步较晚,以往医生对于 VTE 的高危因素、发生率及其给患者造成的严重后果均认识不够,加之 VTE 本身症状隐匿,所以 VTE 漏诊、误诊率较高,VTE 常被称为“沉寂”的“杀手”。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这一疾病认识的深入,诊断意识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各医院 VTE 的漏诊、误诊率都有很大的降低,但诊断率仍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另外,虽然国内外的相关指南均推荐对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治疗措施,但在中国住院患者接受 VTE 预防治疗的
12、比例还非常低。据美国调查,一例 VTE 事件的直接医疗费用比卒中还多得多(PTE :$12595,DVT:$9337,卒中:$6367),而一例 DVT 长期医疗的附加费用大于最初治疗费用的 7522 。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医疗与经济都还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如此高昂的医疗花费无论对患者本身还是政府而言都是沉重的负担。国外的验证研究及初步实践运用经验表明,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量表是一个有效且简单可行、经济实用的 VTE 风险预测工具。若能证明该量表同样适用于中国的住院患者,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必将能有效减少 VTE 的发生率和 VTE 相关死亡率、病残率,从而降低 VTE 相关医疗费用
13、,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在进行一系列针对该量表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的验证研究,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能在住院患者中有效筛选出 VTE 高危人群23。综上所述,一系列回顾性验证研究和初步实践经验表明,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量表能够有效帮助临床医生鉴别 VTE 高危患者,辅助预防方案的选择,从而减少 VTE 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个教育工具,用于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 VTE 及其危险因素的认识,增强对患者发生 VTE 的警惕意识。但是目前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验证研究来进一步验证量表在各个人群的有效性,从而给大规模临床推广应用奠
14、定基础。图 1 2005 年发表的 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量表 图 2 2009 年发表的 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修订版图 3 基于 caprini 血栓风险评估量表(中文版)参考文献1 Cohen AT, Edmondson RA, Phillips MJ, Ward VP, Kakkar VV.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c disease. Haemostasis. 1996,26:65-71.2 Lindblad B, Sternby NH, Bergqvist D. Incidence of venous
15、thromboembolism verified by necropsy over 30 years. BMJ. 1991,302:709-11.3 Sandler DA, Martin JF. Autopsy proven pulmonary embolism in hospital patients: are we detecting enough deep vein thrombosis? J R Soc Med. 1989,82:203-5.4 Heit JA, OFallon WM, Petterson TM, Lohse CM, Silverstein MD, Mohr DN, e
16、t al. Relative impact of risk factors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Arch Intern Med. 2002,162:1245-8.5 White RH. The epidemiolog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Circulation. 2003,107:I4-8.6 Heit JA, Cohen AT, Anderson FAJ, VTE Impact Assessment Group. Estimat
17、ed annual number of incident and recurrent, non-fatal and fatal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events in the US (abstr). Blood. 2005,10:910.7 Geerts WH, Bergqvist D, Pineo GF, Heit JA, Samama CM, Lassen MR, et al.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
18、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8th Edition). Chest. 2008,133:381S-453S.8 Anderson FA, Jr., Spencer FA. Risk factors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Circulation. 2003,107:I9-16.9 Torbicki A, Perrier A, Konstantinides S, Agnelli G, Galie N, Pruszczyk P, et al.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
19、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the 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Eur Heart J. 2008,29:2276-315.10 Hirsh J, Guyatt G, Albers GW, Harrington R, Schunemann HJ,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 Antithrombotic and thrombolyti
20、c therapy: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8th Edition). Chest. 2008,133:110S-2S.1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草案).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24:259-64.12 Caprini JA. Thrombosis risk assessment as a guide to quality patient care. Dis Mon. 2005,51:70-8.13 Bah
21、l V, Hu HM, Henke PK, Wakefield TW, Campbell DA, Jr., Caprini JA. A validation study of a retrospective venous thromboembolism risk scoring method. Ann Surg. 2010,251:344-50.14 Caprini JA, Arcelus JI, Reyna JJ. Effective risk stratification of surgical and nonsurgical patients for venous thromboembo
22、lic disease. Semin Hematol. 2001,38:12-9.15 Arcelus JI, Candocia S, Traverso CI, Fabrega F, Caprini JA, Hasty JH.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rophylaxis and risk assessment in medical patients. Semin Thromb Hemost. 1991,17 Suppl 3:313-8.16 Zakai NA, Wright J, Cushman M. Risk factors for venous thrombosi
23、s in medical inpatients: validation of a thrombosis risk score. J Thromb Haemost. 2004,2:2156-61.17 Pannucci CJ, Bailey SH, Dreszer G, Wachtman CF, Zumsteg JW, Jaber RM,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Caprini Risk Assessment Model in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Patients. J Am Coll Surgeons. 2011,21
24、2:105-12.18 Seruya M, Venturi ML, Iorio ML, Davison SP. Efficacy and safet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prophylaxis in highest risk plastic surgery patients. Plast Reconstr Surg. 2008,122:1701-8.19 Hatef DA, Kenkel JM, Nguyen MQ, Farkas JP, Abtahi F, Rohrich RJ, et al. Thromboembolic risk assessment a
25、nd the efficacy of enoxaparin prophylaxis in excisional body contouring surgery. Plast Reconstr Surg. 2008,122:269-79.20 Caprini JA. Individual risk assessment is the best strategy for thromboembolic prophylaxis. Dis Mon. 2010,56:552-9.21 Geerts WH, Heit JA, Clagett GP, Pineo GF, Colwell CW, Anderso
26、n FA, Jr., et al.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Chest. 2001,119:132S-75S.22 Bergqvist D, Jendteg S, Johansen L, Persson U, Odegaard K. Cost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an analysis of a defined patient population in Sweden. Ann Intern Med. 1997,126:454-7.23 Zhou HX, Peng LQ, Yan Y, Yi Q, Tang YJ, Shen YC,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Caprini Risk Assessment Model in Chinese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embolism.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来源: 血栓之窗是否发布到首页热点: 不推荐关键词: 资源指南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