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献学概要 杜泽逊撰 中华书局目次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一、“文献”释义二、文献学研究的范围 三、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 第二章文献的载体 一、甲骨 二、金 (一)礼器 (二)乐器 (三)兵器 (四)农器(五)度量衡(六)钱币(七)符玺 (八)日用器 三、石(一)碣(二)摩崖 (三)碑 四、竹木 五、帛 六、莎草纸 七、羊皮纸 八、贝叶 九、纸 (一)造纸术的发明 (二)纸质文献的装满形制 1 卷子 2 经折装 3 蝴蝶装 4 包背装 5 线装 第三章文献的形成与流布 一、文献的形成 (一)著 (二)述 (三)编 (四)译 1 佛典翻译 2 学术翻译 3 文学翻译 二、文献的流布 (一)讲唱 (二
2、)镌刻 (三)抄写 (四)印刷(五)摄影 第四章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一、历代宫府藏书及其散佚 (一)历代官府文献收藏概况 (二)历代文献的大量散佚 1 秦始皇焚书 2 ,西汉末年战乱 3 东汉末年战乱 4 西晋末年惠怀之乱 5 侯景之乱与梁元帝焚书 6 隋末唐初 7 安史之乱 8 黄巢起义 9 靖康之难 10李自成起义 11乾隆禁毁 12 嘉庆宫火 13 太平天国起义 14 英法联军纵火圆明园 15 庚子事变 16 日本侵华战争 17 . “文化大革命”二、历代私家藏书之兴替 (一)周秦私家藏书概况 (二)汉魏晋南北朝的私人藏书 (三)唐宋私家藏书(四)元明私家藏书 (五)清代著名藏书家(上)
3、(六)清代著名藏书家(下) (七)近代著名藏书家 第五章文献的版 一、“版本”释义 二、版本类型 (一)写本 1 手稿本 2 清稿本 3 抄稿本 4 影钞本 5 抄本 (二)刻本 (三)套印本 (四)短版与拱花印本 (五)活字本(六)石印本 (七)坷罗版印本 (八)批校本、题跋本 三、“善本”的界义(一)善本的两层含义 (二)四部要籍之精校精注本 四、版本鉴定 (一)明确撰写年代(二)细读前后序跋 (三)验牌记 (四)查避讳 (五)考刻工 (六)核校阅人时代 (七)看字体 (八)看版式 (九)看纸张 (十)看装演 (十一)查藏印 (十二)类比法(十三)查著录 (十四)求旁证 (十五)对书影 第
4、六章文献的校勘 一、文献讹误的类型及校勘的目的 (一)文献错讹的类型 1 讹 2 脱 3 衍 4 倒 5 错乱 (二)校勘的目的 二、校勘应具备什么条件 (一)主观条件 (二)广求异本 (三)广求相关资料 (四)精研所校之书 三、校书的主要方法 (一)对校法,(二)他校法 (三)本校法 (四)综合考证法 四、校勘成果的处理及校勘记的写法 五、校书的态度;多闻阙疑 第七章文献目录 一、“目录”的产生及其含义二、古籍分类, 三、目录的主要内容 (一)书名 1 古书命名的方式 ( l )以通称为书名 ( 2 )摘取书中一二字为书名 ( 3 )以姓名为书名 ( 4 )以朝代命名 ( 5 )以时间命名
5、( 6 )以地点命名 ( 7 )隐括内容为名 2 同书异名与异书同名 ( l )同书异名 ( 2 )异书同名 (二)篇卷 (三)撰人及朝代 1,关于撰人的朝代 2,关于撰人 (四)版本 (五)提要 (六)大小序 四、目录的类型 (一)公藏目录 (二)私藏目录(三)史志目录(四)专科目录 1 经学目录 2 小学目录 3史部目录 4 子部目录 5 集部目录 (五)特种目录 1 举要目录 2 丛书目录 3 知见目录 4 经眼目录 5 禁毁目录 6 版本图录 7 辨伪目录 8 其他 第八章文献的辑佚与辨伪 一、辑佚 (一)古书亡佚之多及其原因(二)前人辑佚的成绩 (三)辑佚的方法 二、辨伪 (一)什么
6、叫“伪书” (二)作伪的动机 1 传道 2 射利 3 炫名 4 争胜 5 逃禁 6 避嫌 (三)作伪的主要手段, 1 作者假托他人 2 后人改题著者 3 割去序跋 4 伪撰序跋 5 沿袭旧名而作新书 6 节采某书,更易新名 7 缀合群书,造为新编 8 变乱旧例,以充新编 9 自著自注 10 书以篆搐而充古本 11 以假搀真窜乱旧轶(四)我国辨伪的历史 (五)辨识伪书的方法 1从授受源流上辨伪 2从被依托的人辨伪 3从首先传出该书的人辨伪 4从该书与作者行事的矛盾辨伪 5据当世人的揭发辨伪 6从文体上辨伪 7从文章风格辨伪 8从特殊语词的起源辨伪 9从声韵系统和时代的矛盾辨伪10从因袭上辨伪 1
7、1从称引上辨伪 12从佚文上辨伪 13从史实的先后辨伪 14从称谓上辨伪 15从制度上辨伪 16从地理沿革上辨伪 17从本书与作者的思想观点矛盾辨伪 18从被依托者的学术水平与本书矛盾辨伪19从被依托者的学术专长与本书矛盾辨伪 20从学术思想发展史的倒置辨伪 (六)伪书的价值 1伪书的史料价值 2伪书的文学价值 3伪书的语言价值 4伪书的思想价值 5伪书的其他价值 附:明刊福寿全书辨伪2第九章 类书与丛书 一、类书 (一)何谓类书 (二)类书的起源 (三)类书的功用1 查找史料 2 查找辞藻, 3 校勘、考订古书 4 辑佚(四)类书举要二、丛书 (一)什么叫丛书 (二)丛书的起源与功用 (三)
8、丛书举要 第十章地方志与家谱 一、地方志 (一)地方志的产生 (二)历代地方志的数量(三)地方志的种类 1 总志 2 省志、 3 府志 4 州志, 5 ,厅志 6 县志, 7 乡镇志 8 都邑志 9 卫所志10边关志 11 土司志 12 盐井志 13 专志 (四)地方志的用途 1 政治作用 2 考察地理沿革的第一手资料 3 文学创作与研究的资料 4 历史资料的渊数 二、家谱 (一)家谱的起源与发展 (二)家谱的内容1世系 2世系录 3谱序 4恩荣录 5谱例 6像赞 7图 8传志 9诵芬录 10懿行录 11宗规家训 12文献 13志 14修谱人员 15陈设图 16领谱字号(三)家谱的价值和存佚状
9、况 1 家谱的价值 人物传记资料诗文资料人口学的重要资料移民史资料研究宗族制度的史料 2家谱的存佚情况第十一章 总集与别集 一、总集 (一)选集举要 (二)全集举要 二、别集 (一)别集的起源 (二)别集的内容 (三)别集的文献价值第十二章 出土文献概述(上) 一、甲骨文文献 (一)甲骨文的发现 (二)甲骨文的发掘及出土数量1乱开掘时期 2科学发掘时期 (三)甲骨文资料的结集与考释 (四)甲骨文的文献价值 1语言文字价值2殷商史研究价值 二、金文文献 (一)金文的出土 (二)金文文献的汇集及考释 (三)金文文献的学术价值 1语言文字资料2释读及考订传世文献的佐证 3古史资料第十三章出土文献概述
10、(下) 三、简帛文献 (一)近世出土简帛文献概况 1 曾侯乙墓竹简 2 战国楚简(湖北) 3 战国楚简(湖南) 4 战国楚简(河南) 5 云梦秦简 6 江陵秦简 7 马王堆汉墓帛书 8 阜阳汉简 9 银雀山汉简 10 江陵汉墓简牍 11 武威汉简 12 居延汉简 13 敦煌汉简 14 定州汉简 15大通汉简 16 尹湾汉墓简牍 17 楼兰、尼雅汉晋木简 18 长沙三国吴简 (二)简帛文献的价值 l 佚籍复出 2 考校释读传世古籍 3 历史资料宝库 4 文字学资料 5 书籍制度史实物 四、石刻文献, (一)石刻文献要籍 (二)石刻文献的价值 1 史料价值2 文学价值3 文字学和书法价值4 经学和
11、宗教史料五、其他出土文献(一)盟书(二)玺印(三)砖瓦文字(四)纸质出土文献第十四章敦煌文献概述 一、敦煌 敦煌石窟 莫高窟 藏经洞 (一)敦煌 (二)敦煌石窟(三)莫高窟(四)藏经洞二、敦煌石室的发现及文献的流散(一)敦煌石室的发现(二)藏经洞封闭时间和原因的推测(三)敦煌遗书的流散. 三、敦煌文献的目录3四、敦煌文献的汇编整理与刊行五、敦煌文献的内容及价值(一)宗教文献(二)儒家经籍(三)语言资料(四)史籍地志(五)子部图书(六)考古与艺术(七)文学作品(八)科技史料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一、“文献”释义“文献”一词,现存的古书中,最早见于(论语 八偷 :“子日:夏礼,吾能言之,祀不足征也。殷
12、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礼,指典章制度,社会规范,大家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社会制度。 论语 为政 :“道(dao 3 声)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道德引导人民,用礼仪制度约束人民,人民就有廉耻之自,就会自觉前来归顺。 礼记 细衣 :“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意思与前句相同。格,来归。遁,逃离。对人民,用道德进行教育,用礼制进行约束,人民就有归顺之心。用政治手段教训,用刑罚来统一,人民就会有逃离之心。祀,国名,夏禹后代,周武王封,在今河南祀县。后屡次被迫迁移,以依附大国,延长国命。宋,国名,商汤后代
13、。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微子启,都商丘,在今河南商丘南。征,征验、证明之义。 礼记 礼运 :“言堰(子游)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祀,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 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 坤乾焉。 坤乾 之义, 夏时 之等,吾以是观之。”,唐孔颖达疏:“征者,征验之义。”孔子说,赴祀,不能征验夏礼,仅得夏时 而已。赴宋,不能征验殷礼,唯得 坤乾 而已。于是 坤乾 、 夏时 可得而观,而夏、殷之礼仍不足以验证,原因是文献不足。文献,东汉郑玄注云:“献,犹贤也。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郑玄以“文章”、
14、“贤才”解释“文献”, 其意义较为明确。朱熹 论语集注 解释 八情 这段话说:“祀,夏之后。宋,殷之后。征,证也。文,典籍也。献,贤也。言二代之礼,我能言之,而二国不足取以为证,以其文献不足故也。文献若足,则我能取之,以证吾言矣。”“献”是贤才,什么是贤才呢? 论语 子张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日: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朱熹 集注 :“文武之道,谓文王、武王之漠训功烈,与凡周之礼乐文章皆是也。在人,言人有能记之者。识,记也。”杨伯峻译:“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间道: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道
15、: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散在人间。贤能的人便抓住大处,不贤能的人只抓些末节。没有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专门的教授呢?“ 可见,贤才,指那些博学多识的人(当然也要有美德)。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文献不足征,那孔子为什么还能言夏、殷之礼呢?论语 八借 云:“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汉书 礼乐志 :“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就是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根据,然后制定的。所以清代刘宝楠说:“周监二代,周礼存,则夏、殷之礼,可推而知。”(见论语正义 八情 )可见,孔子能言夏、殷之礼,是从周礼推出来的,因为周礼是据夏、殷二代
16、之礼损益而定的。那么,孔子所谓“周礼”又存于何处呢?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已不是高度统一的西周时期,周礼在孔子时代已不能贯彻,所以孔子要克己复礼,复的是周礼。孔子向往的是周的典章制度,所以一段时间不梦见周公,也不舒服,有“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之叹。但令孔子庆幸的是,周礼是周公制定的,周公封于鲁,所以鲁国基本沿用周礼。礼记 中庸 :“ (鲁)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方,方板。策,简策。方策指书籍。孔子告诉鲁哀公,周文王、武王治国的方略都记在书上。这些书,当然是鲁国能看得到的,否则孔子不会这样对鲁哀公说。左传 昭公二年 :“春,晋侯使韩宣子来聘, 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 与鲁春秋 ,曰:
17、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旧说伏羲画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即周易 的经文上下。孔子又加 象 上下、象 上下、系辞 上下、文言 、说卦 、序卦 、杂卦 ,称为“十翼”,即大传。所以周易 属于周代典册。 鲁春秋 即鲁国史,孔颖达说是“用周公之法,书鲁国之事”(孔疏),所以其中保存了周礼。正因为鲁国沿用了周礼,保存了西周文献,所以与祀、宋不同,鲁国可以征验周礼。韩宣子说“周礼尽在鲁”,当是从这一角度着眼的。所以礼记 中庸说:“子曰:吾说夏礼,祀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所谓“今用之”,即鲁国用之。所以对孔子来说,只有说周礼,才能做到
18、文献足征。这里孔子还说“吾学殷礼,有宋存焉”,与上面所说的“宋不足征也”似有出人。对这句话,唐孔颖达这样解释:“宋行殷礼,故云有宋存焉。但宋君暗弱,欲其赞明殷礼,亦不足可成,故 论语 云宋不足征也。此云祀不足征,即宋亦不足征。此云有宋存焉,则祀亦存焉。互文见义。”就是说,宋国行用殷礼,祀国行用夏礼,分别从一定程度上保存殷礼、夏礼,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存”,但是二国文章、贤才不足,不能作为验证殷礼、夏礼4的“标本”或“实物”,所以虽存,但却不足征。孔颖达的解释,当可信从。从以上考察分析看,孔子不仅注重旧有的记载,即方策,而且注重现实的考察,因为现行社会制度中包含着古代典制的遗存,而通晓典制的人(献
19、)则是参验古今的主要依赖,这也正是孔子亲自到祀、到宋的原因。明白了这一点,“文”和“献”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也就不难理解了。对于孔子的学生们来说,易 、书 、诗这些典籍如果说是文,那么他们的老师孔子就是典型的“献”了。荀子说:“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验之以近物,参之以平心。”(大略篇 )大抵可以说明文、献和学习研究者之间的三角关系。历史是发展的,孔子就是他的门生的“献”,而其言行被记录下来,成为 论语 ,对后代的学者来说,又成了“文”。因此,“文”和“献”又不是对立的,今天的文,未尝不是昔日的献,而今天的献又未尝不是将来的文。因此“文献”可认为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而作为孔子,最初对于文献的
20、要求,是出于要了解已经发生了的过去的典章制度,远的是古代,近的是现代、当代,总之可认为是历史。因此“文献”是我们认识历史、研究历史、验证历史的依据,它可以是书,也可以是人,统称则为“文献”。今天提“文献”这个词,一般偏重于“文”,尤其偏重于古代的文。我们可以认为是这个词向偏义词方向演化,但我们却不能不知道它本来的含义。关于献,再举两例:( 1 )明代大学者焦坊有一部大书 国朝献征录 120 卷,这个书名译成现代汉语,则是当代人物传 。这个“献”指当代重要人物,与历史关系重大的人物。(2 )清代有位学者李桓编了一部 国朝首献类征 720 卷。香,老也。献,人物。本书辑录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元年至清
21、宣宗道光三十年 230 年间一万多人的传记资料,分 19 类。如不明白“献”的含义,就不懂这些书名是什么含义。元马端临 文献通考首先用“文献”一词为书命名,也取义于论语 。二、文献学研究的范围如上所说,文献包含着所有历史资料。那么文献学研究的范围也就涉及到各式各样包罗古今的文献。从时代上说有古代文献、近代文献、现代文献、当代文献。从学科上则又有语言文献、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医学文献、法律文献、经济文献、宗教文献、科技文献等等。从文献组群看,则又可分出土文献、敦煌文献、地方文献等等。但是,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各个学科都有独立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我们文献学不可能代替他们研究,文献
22、学有自己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文献学的范围是什么呢?文献学主要是研究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发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目的在于: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要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而且有能力对原始文献作整理加工,自己使用以外,还可以供更多的人使用。一句话,文献学是通向文献宝库的门径,是打开文献宝库的钥匙。清人张之洞曾告诫青年学子:“泛滥无归,终身无得。得门而人,事半功倍。”(描轩语 语学 论读书宜有门径
23、)古今中外文献之富,无法形容,到了图书馆,你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别说一生,就是三辈子、五辈子也读不完,真正是“书海”。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用较短的时间、有限的精力读自己最需要读的书,网罗最必要的文献资料,来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作出超越前人的成绩,是每位学者必须解决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那么“门”在何处呢?要找到门,就应当学习文献学。文献学又有普通文献学和专业文献学之分,先学习普通文献学,然后还要学习专业文献学。我这里讲的文献学介乎二者之间,属于社会科学文献学,而且偏重于文史文献。这主要是因为听课的是文、史两系研究生。专业文献学应由各自的导师指导学习,其区别在于专业文献学更
24、细、更专门,范围更小,方法更特殊。三、为什么要学习文献学上面讲了一些大道理,我们还很难有具体体会。现在举若干事例,进一步申明学习文献学的必要。(一)1 卯 8 年一家专业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叫文致 的书,这是明末天启崇祯时期杭州进士刘士磷编选的一部文选,共收人汉魏六朝到明朝六十余位作家的八十多篇文章。这本书的标点整理者在 前言 开头说:“ 文致,一部难得的明人不传秘岌,今在韩国发现。1996 年仲夏,我应韩国国立忠南大学赵钟业教授的邀请,赴韩国出席东方诗话学国际学术发表大会,于不意中发现一部明代汉文手抄本秘岌,书名文致 。赵先生说:这是姜锉燮教授的珍藏本。”这是不是一本“不传秘岌”呢?不仅不
25、是,而且可说是传本甚多,现将中国大陆各家藏本开列如下:( 1 ) 文致 不分卷,明刘士磷辑,明皎兮阁刻本。故宫、江苏吴江县图书馆藏。( 2 ) 文致 不分卷,明刘士磷辑,明末刻本。北大、清华、公安部群众出版社、上图、辽图、无锡市图藏。( 3 ) 文致 不分卷,明刘士铸辑,阂无颇、阂昭明集评,明天启元年阂元衡刻朱墨套印本。北图、首图、人大、北师大、上图、复旦、山东、南图、浙图、安徽、湖南、中山大学等 40 家图书馆有收藏。其中一馆藏两部以上的(如山东)又无法统计。( 4 )兰雪斋增订文致 八卷,明刘士磷辑,明崇祯元年刻本。科图、吉大、浙图、安师大藏。( 5 ) 删补古今文致 十卷,明刘士鳞辑,明
26、王宇增删,天启刻本。北大、清华、天津、山东、山大、浙图、5浙大、湖北、湖南等 34 家藏。( 6 ) 删补古今文致 十卷,明刘士磷辑,明王宇增删,明天启刻宝翰楼印本,北师大藏。( 7 ) 删补古今文致 十卷,明刘士磷辑,明王宇增删,明末翁少麓刻本。首图、复旦藏。( 8 ) 删补古今文致 十卷,明刘士磷辑,明王宇增删,明末刻本。首师大、湖北省图藏。以上共计 8 种版本,公共收藏处达 1 田家之多,私人收藏及海外收藏尚不在内,怎么能叫“不传秘岌”呢?更令人费解的是,整理者和出版者所在地的图书馆至少收藏有两种明版,可谓唾手可得,怎么就失之交臂呢?上面的材料来自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其他书目没有查。查一
27、查恐怕不止 100 家有藏,也不止 8 种版本。这位从事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先生缺乏最起码的目录版本知识,所以脑子里根本没有查一查书目、查一查图书馆的概念,从而为他本人也为读者造成了错误的认识,这是极不应当的。更有甚者,这本明末人选的西汉至明代的文章总集,并无稀见篇章,所依据的资料也大抵不出常见的总集别集,而整理前言中却大谈其“文献校勘”价值。整理者赖以校勘的资料多是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全唐文 等书,这些书是清人编集的, 文致不是它们的出处,而 文致 更不可能从它们中选出,二者并无互校的基础,如果校也应找原始出处校。例如东汉繁钦与魏文帝笺 ,见萧统 文选 卷四十, 艺文类聚 卷四十三作
28、“魏繁钦(与太子笺 ”,严可均 全后汉文 作 与魏太子书 , 文致 作 与太子书,这本来都是后人添上的题目。严可均的出处是 文选 ,题目又参考 艺文类聚 改“文帝”为“太子”,合乎历史身份。 文致 的来源也应是 文选 ,因为艺文类聚 是节引,不全。但(文致 题目却同 艺文类聚 。这里头谈不上什么优劣,而 文致 整理者在(校记 中说:“ 全后汉文 题作 与魏太子书。当从 文致 本。”既不提原始的 文选 ,亦不提较早的 艺文类聚 ,好像是 文致 保存了一个正确的题目,可以纠正清人严可均 全后汉文 ,这是说不通的。( (文致 和 全后汉文 都是“流”,不是“源”,不抓源而在流上作文章,可说是舍本取末
29、。这说明整理者缺乏校勘学知识,结果是事倍功半。(二)某一年的小学寒假作业,内封面或封底画的是历史故事,是一位知名画家画的,其中有汉代张良“纪下取履”的故事,其中一幅是黄石公授给张良 太公兵法,画的是线装书一函。这位画家大概不知道当时根本没有纸,一般说来应是竹简一卷(ju 如), 史记 留侯世家明说是“出一编书”,一编是指竹简编连成册的书。线装带函套的书一般认为明代中期才有,秦代是绝对没有的。这种历史知识画,传给小学生的是什么知识呢?(三)1 卯 8 年上海一家出版社重印 伪书通考,用 1939 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影印。 伪书通考 ,近人张心徽撰,专门收集历代学者考辨伪书的资料,以书为单位,逐条
30、罗列,是查古书真伪问题的权威工具书。1939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57 年由商务出版修订本。修订本不仅订正了初版的错误,而且材料大大丰富。今天重版此书,显然应选择增订本作底本。选择 1939 年的初版本,将会为读者提供一部相对不完善的工具书,也是对已故作者的不尊重,这是不应当的。(四)l 998 年一家教育出版社排印近人董康 书舶庸谈 ,作为 新世纪万有文库 之一种。书舶庸谈是董康在 192 斤一 1936 年四次到日本访问的日记,其中主要内容是在日本访求中国古书珍本的记录,在文献学上很有价值。这部书 1929 年初次出版四卷本(石印三册),仅有 1926 年 11 月至 1927 年 5
31、 月访日的记录。1939 年董康又自己出资刻印木版本九卷,内容增加了 1933 年 11 月至 1934 年 1 月日记三卷、1935 年 4 月至 5 月日记二卷、1936 年 8 月至 9 月日记一卷。显然九卷本是足本,初出四卷本只是四次访日当中第一次访日的记录。今天出版整理本,显然应以九卷本为底本,四卷本可作为校本,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内容足、错误少的新版本。新世纪万有文库 是精心策划的一部丛书,但 书舶庸谈 选择底本的失误,无疑是这部丛书的一个小小的缺点。该书的九卷足本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采用的是该书的另一名称董康东游日记 ,不但内容足,点校精,而且加编人名、书名索引。两相比较,
32、优劣自见。现在再版旧书热,同时又要出精品书,精品书是什么?很多人把精品理解为印刷、纸张、装演美,而忽视了内容精这个根本问题。就新作品来说,精品应是作者深思熟虑,呕心沥血,经过长时期艰苦努力写出的著作,不仅要求超越前人,而且要求充分汲取前人的长处,每立一说,均证据凿凿,而不是标新立异,赶时髦。那些一朝一夕拼凑出来的所谓新论,排印再精、装演再美,也不能叫作精品。如果不是创作,而是再版旧书,那首先要精心选择底本,同时还要对底本的错误进行精心校勘。没有标点断句的,要进行精心细致的标点断句。文字古奥或内容艰深,一般读者读不懂的,则要精心加以注释。前人注释很多的,又要广泛搜集旧注,再精心加以别择,成为“集
33、解”本。更有需要作普及读物的名著,如诗经 、 论语 、 孟子 ,还要翻译成现代汉语,甚至其他语文的本子。整理完毕后,在排版过程中,要精心校对,尽最大可能避免排印错误。然后才是纸张、印刷、装订及封面设计。好的整理本往往还附有相关资料作为附录(包括作者小传、前人评论等),还要编制必要的索引(包括人名、地名、书名、篇名、专有名词等)。这是对著书人、整理人、出版人的要求,同时这也是对读者的要求,如果读者并不考究,那编者、出版者还考究什么?所以整个知识界文化学术界都应具备这样的精品意识,才能使我们这个社会不断产生可靠的文献,为后人留下可靠的历史资料,这是每个文化人应尽的职责。我想,学习了文献学之后,起码
34、要有这种观念根植于头脑之中。在现代、当代,不少有成就的作家、学者,他们不仅学贯中西,而且博通古今,蔡元培、鲁迅、胡适、朱自清、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闻一多、郑振铎、冯玩君、郭沫若、叶圣陶等都有深厚的古典文献修养,而且这些人的文献修养为他们的著作或创作都注人了新的营养,其间的内在关系是颇有研究之必要的。我们要深人研究这些6人物的作品,有些常识就应当具备。比如林纤(琴南)有致蔡鹤卿太史书 ,开头称呼“鹤卿先生太史足下”,鹤卿是蔡元培的字,过去的人有名有字,对人称字,自称称名,是旧的礼仪规范之一( 论语 中别人称孔子一般称“仲尼”,学生称“子”,孔子自称“丘, )。先生,尊称,比自己小的,也要称先
35、生。如以兄弟称,则比自己小的也要称“兄”,自称“弟”。对好友的儿子要称“世兄”。足下,与殿下、阁下、左右、执事、侍者皆是自谦之辞,表示自己不能与对方平起平坐,而只能与对方的侍从讲话。“太史”就是一个特殊称呼了,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称太史的。说到“太史”必然想起司马迁,因为司马迁称“太史公”,他的官职是太史令,后代有了史馆,在史馆任修撰、编修的人,也就被人尊称为“太史”。什么人充任史馆修撰呢?明清时期,举人进京,在礼部参加会试,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然后参加殿试,取中后成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榜眼
36、、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再参加朝考,选优者为翰林院庶吉士,其余授各部主事、知县等。庶吉士在翰林院教习馆学习三年,然后举行散馆考试(御试), 成绩优良者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主事、知县等。史馆修撰、编修、检讨多由翰林院修撰、编修、检讨兼任。只有在翰林院任修撰、编修、检讨者,才能称“翰林”,不是所有进士都有“翰林”头衔的。例如姚鼎是进士,不是翰林。“太史”,也只有史馆修撰、编修、检讨才可有此头衔。可知蔡元培是进士之优者,曾是翰林院编修兼史馆编修,所以有“太史”之称。那么蔡是哪年进士,是几甲,第几名?他是光绪十八年(1892 )壬辰科二甲三十四名“进士出身”。然后参加朝考,选为翰林院
37、庶吉士,学习三年,散馆授编修兼史馆编修。时间当在光绪二十年(1894 )。 民国人物大辞典 (徐友春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5 月出版)1361 页“蔡元培”条即误为:“ 1890 年庚寅科进士,1892 年为翰林院庶吉士,18 叫年补翰林院编修。”1890 年为光绪十六年,是蔡元培的前一科。辞海、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都只说“光绪进士”。另外,同榜进士称“同年”,在封建社会这种关系亦不一般,那么蔡元培有哪些同年后来成为知名人士呢?有吴士鉴(榜眼)、汤寿潜、李希圣、张元济、林国赓、夏孙桐、赵熙、王仁俊、叶德辉、唐文治、周学海、宋书升等人,真正出了不少大人物。这些人之间互称“年兄”,自
38、称“年弟”。这些资料从何查找呢?明清时期进士在太学(国子监)立碑,称“进士题名碑”,每科都有,有人汇集起来,成为明清进士题名碑录 ,加上索引,一检即得。这样的编集工作是有学术意义的。有人把这种工作视为“资料汇编”,低“专著”一等,那是无知的表现。林琴南信开头称“与公别十余年,壬子始一把晤,匆匆八年,未通音问”。壬子是哪一年呢?是民国元年(1912 ) ,即辛亥的第二年。这又可查 中国历史纪年表 ,每一年的帝王纪年、甲子纪年、公元纪年一一对照,实在方便极了。所以,无论是研究古代学问还是近代现代学问,都离不开文献知识。没有文献知识,就无法深人研究。有些问题看似无用,但却有用。不了解蔡元培的早期事迹
39、,恐怕就无法全面了解蔡元培的思想。而且上面这些也是起码的史实,连这些史实都弄不确切,还谈得上什么深人研究?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到掌握文献知识是很必要的。第二章文献的载体上面讲到“文”指典籍,“献”指贤才。献既指人,其载体也就是大脑,不必再讲了。这里所说的文献载体主要指那些历史上已被记载下来的文献资料的载体。载体就是承载文献的物体。从古到今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种。一、甲骨甲骨,指龟甲和兽骨。龟甲主要指龟的腹甲,较平整。兽骨则主要是牛的肩脚骨,间或有刻记事文字的牛头骨、鹿头骨、人头骨、虎骨等。我国商代用甲骨刻记占卜文字,在世界上是独有的。从商汤传到第九代盘庚,迁都殷,地点在今河南省安阳县西北五里小屯村。
40、清代光绪末年发现甲骨文,直到 1991 年 9 月,共出土约 10 至巧万片,记事年代也就从盘庚到封王末期(前 130 一前 1 似 8 )。殷人凡事要占卜,如祭祀祖先、征伐、狩猎等,都要占卜。先在龟甲或卜骨上凿穴,凿而不透,然后再在火上灼,看上面的裂纹(兆),来预定吉凶。“卜”字就是裂纹之状。然后在裂纹附近刻上占辞,包括时间、事件、占卜人、占卜结果。到事情发生之后,还要记上灵验与否,叫验辞。这样内容就很丰富,包括纪年、帝王世系、祭祀、战争、欧猎、农业、畜牧业、疾病、灾害、天象、方国等,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资料。同时它是用象形文字刻上的,又保存了我国早期的象形文字,是研究古文字的宝库。我国真正有系
41、统的文字仍以甲骨文为最早。二、金我国先秦时期称铜为金。金文,主要是指青铜器上的铭文,当然也有少量其他金属,如铁器、金银器等。其时代主要是商周秦汉,以周代最多。青铜器主要是铜和锡的合金。周礼 考工记 :“金有六齐(齐,品数,犹今言比例):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参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隧之齐。”可知各种青铜器含铜量是有讲究的。有人曾对商代某些铜器进行测量,发现铜占 so 一 85 % ,锡占巧一加,与 考工记 大体符合。7青铜器的种类名称很多,约略可分为:(一)礼器。统称尊彝,或彝
42、器。包括鼎(煮肉用)、赢(h ,煮饭用)、藕(向,蒸器)、篡(州,铭文作毁,盛饭)、黄(伍,盛饭食)、敦( dul ,盛粱)、尊(酒器)、方彝(酒器)、罄(lei ,酒器,亦盛水)、盔(观,盛粱)、壶(酒器,亦盛水)、卤(咖,酒器,较主要者)、兑献(sl 乎沁 9 , 盛酒或饮酒器)、盂(晚,盛酒器,或调酒用)、爵(饮酒器)、触(乒,饮酒器)、解(如,饮酒器)、角(饮酒器)、辈(ji 五,温酒器)、勺(取酒器)、豆(盛脯酿之器。脯酿即下酒肴羞,肉酱一类)、盘(盛水或承接水器)、匝(yI ,盟洗之器)、盂(盛水或饭)、击(fha ,盛水或酒)、瓶(比,盛水或酒)、鉴(盛冰或水)等。礼器主要用于宗
43、庙祭祀及随葬。其次为诸侯旅行奠告之用(诸侯出行,每舍必奠告,而古代宗庙之器不得携出,故另有行器)。其次则为腾器(陪嫁之物)。 二,乐器。乐器有金属的,亦有非金属的。这里说的是金属乐器,也主要是青铜器。有钟(祭祀、宴飨用)、钲(军乐器)、铎(大铃)、鼓(战争击鼓进军,或祭祀用)、錞(军乐器,又叫“錞于”)、铙(形似铃,褪击发声)等。礼器、乐器既用于祭祀,亦用于宴飨,又用于随葬。乐器还用于征战。【 三)兵器。主要有戈、矛、戟、剑、锥(大斧)、刀、链(劝,箭头)、弩机、胃(头盔)等。 四)农器。有犁烨、锄、镰、镬(j 证)、铲、镑等。(五)度量衡。包括度(尺,如王莽始建国尺、东汉建初尺、蜀章武弩机尺
44、、魏正始弩机尺、正仓院唐尺、宋三司布帛尺、明嘉靖牙尺、万历官尺等)、量(主要是秦统一天下后所制;,容器,量容积。有金量,有陶量)、衡(天平,一头放“权”,一头称物。后演变为秤。权就是秤碗,上面有铭文。主要有秦权、王莽权等)。(六)钱币。布(形似铲,周代、王莽)、刀(形似刀,齐刀最著名,又有燕、赵刀币)、圆币(先是圆钱圆孔,主要在周代。后改为圆形方孔)。(七)符玺。符,诏符,发兵用,分为两半,如虎符 、鹰符。文字有金错、银错(涂饰)、刻凿。玺,印章,古代用以封检取信。古人封检用泥,清中期出土许多封泥,诸城金石学家刘喜海为之定名。王国维简犊检署考考其制度最详。犊、检(封盖)、绳、印、封泥合用。有纸
45、以后封泥废止。当初印仅方寸。后来印纸,形制就自由了,大小长方圆均可。封泥上有许多官名、地名,可补史书之缺,正史书之误。 八旧用器。常见的有铜镜、灯。铜镜出土的有商周时期的,无铭文。今存者主要是汉代铜镜,多而精美。背面有铭文。如安徽寿县一带出土蟠姨纹镜,不少有文字,其中有避汉淮南王刘长讳的,是汉初之物,其铭文如:“大乐未央,长相思,慎毋相忘。”“相思愿毋绝,愁思悲,顾见怨,君不说(yUe )。”(参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 六)这类镜子当是男女馈赠之物,以表达爱情。有的铭文有几十个字。隋唐也有铜镜,质量越来越差。灯,战国秦汉以来遗存,基本形制像“豆”,烧膏(即肥油)。出土的多为上方所造,比较精巧。如雁
46、足灯,柱作雁足形。战国时期银首人俑灯更为精巧,以人俑持灯。灯上多刻造作人、造作年月、宫室名、器用数。或刻重量、尺度、容量。颁赐外戚者刻受赐人、赐予年月。都可用于考史。三、石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竭、碑、摩崖。(一)揭。 说文 :“褐,特立之石。”李贤日:“方者谓之碑,员者谓之竭。”( 后汉书 窦宪传 注)褐就是高石柱子,上小下大,形在方圆之间。如秦始皇琅邪台刻石,阮元山左金石志 云:“石高工部营造尺丈五尺,下宽六尺,中宽五尺,上半宽三尺,顶宽二尺三寸,南北厚二尺五寸。”秦山顶无字石尺寸约略相当。大约在魏晋以后就被碑取代,较晚的褐是吉林省集安县高句丽墓群盗立的高丽好太王陵刻石 (甲寅,晋义熙十
47、年,公元 414 年)。现存较早的是石鼓文,虽然较低,但仍是石柱,属于喝,共十鼓,各刻四言诗一首,咏秦国君游猎事,故又称“猎竭”,字体是秦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属于秦统一之前的刻石,具体年代有争议,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刻石。(二)摩崖。刻于崖壁,天然之石。秦刻石中的褐石,刻于褐石1 ,可能是摩崖。汉代著名的 石门烦(全名 故司隶校尉键为杨君颂 ),记杨孟文修理石门道事,汉建和二年(148 )十一月刻,王升撰,隶书。王艇称为汉人极作,习隶者必学范本。在陕西褒城县。唐代 纪太山铭 ,在泰山东岳庙后石崖,开元十四年(726 )玄宗撰文,亲以隶书书之,汉以来石刻之雄壮未有及此者。摩崖刻
48、石因为简易速成,所以名山崖壁随处可见。泰山石经峪金刚经 ,属于大摩崖石刻,富盛名,书法隶楷兼半。(三)碑。碑之名起于周朝,墓所之碑用木,以引绳下棺。庙门之碑用石,以丽牲(用于祭祀的牲系在碑上,以取毛血),以测日影。西汉开始有碑刻文字,但极少。东汉则忽然勃兴,现在说的汉碑,一般指东汉碑。蔡琶是写碑文的名家。碑的主体碑身部分是长方体的石块,所以又称“碑版”,上有碑首(东汉时与碑身连在一块), 下有碑座。最高的明永乐皇帝为洪武皇帝凿刻的纪功碑(阳山碑材),碑身 49 . 4 米,全长近 90 米。碑正面叫阳,背面叫阴,左右叫侧,首叫额,座叫跌(伍)。唐刘禹锡 刘梦得集 奚公神道碑 :“璃( chT )首龟跌,德辉是纪。”(璃,传说中的无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