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练习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73062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史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经济史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经济史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经济史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经济史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5 分)材料二: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2)依据材料二和所

2、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6 分) 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2 分)材料三 19 世纪中期,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长白学刊2007 年 05 期(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材料四: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

3、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 (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分析 30 多年来中国中国社会转型快速发展的有利国际因素(10 分)40 (26 分)(1)农业革命:租佃关系日益普遍;信息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金融革命:在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革命: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有增强;能源革命:

4、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 (5 分)(2)原因: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思想上中国厉行文化专制,压制人们思想,盲目自大,对工业文明缺乏正确认识。 ;西方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每点 1 分,6 分)影响: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的进程。(2 分)(3)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经济逐渐产生;(2 分)表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展缓慢

5、;受控于西方列强,依赖性强。 (3 分)(4)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每点 1 分,4 分)有利因素: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 (6 分,答出其中任意 3 点即可)25秦汉以后,先秦诸子百家的命运开始分化: 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 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 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 ,

6、在刹那辉煌之后烟消云散。上述论述分别是指A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B法家、儒家、道家、墨家C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D儒家、法家、道家、墨家26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为此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 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27有学者这样描述:“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 ”作者这一描述旨在说明A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B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欧洲C中国的先进工具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D中西方发展逐渐出

7、现“易位 ”的原因1650 年 1750 年 1850 年欧洲 100 140 266非洲 100 95 95亚洲 330 479 74928下面是 16501850 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 。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A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B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C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的增长D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洲人口的增长29 “他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转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 ”文中描述的“他”属于中国近代的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

8、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30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激发了中国的强烈愿望,激发了几代人为这个目标而进行的艰苦奋斗。一句话,激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 对这种“产业革命精神”最恰当的理解是A冲破传统的改革精神 B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C追求利润的冒险精神 D谋求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31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 ”这一规定的主要用意是A防止法官滥用权力 B建立三权分立体制C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 D限制总统行政权力322013 年 8 月,国民党党史馆举行第七次搬迁。有趣的是,党史馆乘机

9、“秀”出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当时毛泽东每月支领 120 元大洋,约为当时北大、清华教授 1个月的薪资。毛泽东领取国民党的薪水应该是在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332014 年 2 月,全国人大将 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 12 月 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列对抗日战争和上述立法认识正确的是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战争立法利于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立法更好地表明了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10、、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A B C D34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 “超越”的主要表现是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352013 年 7 月,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两幅作品亮相中国美术馆, (右图是展品之一花瓶边的男人女人,半身像 ) 。不少观众都在毕加索面前败下阵来,直呼“看不懂” ,觉得沮丧,摇着头离去。与之相似,下列西方艺术作品中观众最可能“看不懂”

11、的是A达芬奇的绘画蒙娜丽莎B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C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 D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 40 (26 分)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材料二: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摘编自

12、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材料三: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图材料四: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 (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5 分)(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

13、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8 分)(3)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分析 30 多年来中国中国社会转型快速发展的有利国际因素(10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3 分)41 (20 分)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公民珍视个人自由,干预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一般来说,他们衣食简单,不太过问钱财。希腊公民还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摘自人民版教材材料二: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

14、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他们寻找构成经济行为的基础的自然法则,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一般原则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革命已经证明,人们虽然能够推翻整个传统的政治结构,却不能影响遍及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事实上,陈腐的旧势力不仅仅有能力继续存在,似乎还有能力恢复生机。摆在面前的任务因而就是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 “新文化”的领袖们认为,这项工作是任何政治行

15、动或体制改革的绝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节选自剑桥中华民国史 (上卷)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5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思想家在“人权”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7 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虽然能够推翻整个传统的政治结构,却不能影响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这一观点的理解?(4 分)(4)结合材料三说明“新文化的领袖们“在“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4 分)44 (10 分)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安石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没有新生力量冒出来,没有推

16、动和支持变法的社会的基础。成功的变法在突破现有体制的时,出现了新生力量,就商鞅变法而言,新生力量就是平民和农民。王安石各种各样的“新政”都是设计精巧的方案,但是在实践中全都碰了壁,不仅没有实现他当初的设想,反而打乱了社会经济秩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交易。官员反对新法,因为新法伤害了官员的利益;民众怨声载道,因为民众没有从新法中得到实惠。于是新法必定失败。摘自新浪网读书博文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成败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突破现有体制”在政治领域的表现” 。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一成一败的核心因素。 (6 分)(2)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是当时非议最大的改革措施,依据材

17、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45 (10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请回答:(1)材料是针对什么事件的议论?据材料分析司徒雷登为什么“感到幸灾乐祸” 、正需要那样的灾难?(6 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司徒雷登为什么“不担

18、忧最后的结局”?用什么史实可以证明他的预言是正确的?(4 分)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D C D C C D C A C B D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农业革命、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5 分)材料二:明清时期,从全球角度看,在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已在从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路

19、径上高歌猛进。由于明清两朝统治者未能认清时代潮流,采取了逆大势而行的政策,社会转型因此难以启动。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坚船利炮的逼迫下,中国才开始艰难地探索现代化的路径。摘编自徐小宁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社会转型(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西方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中国却“难以启动”的原因。(6 分)这种差异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 分)材料三 19 世纪中期,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长白学刊2007 年 05 期(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20、,指出当时中国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材料四: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 (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郑杭生中国与西方社会转型的显著的不同点(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分析 30 多年来中国中国社会转型快速

21、发展的有利国际因素(10 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转型的认识。 (3 分)40 (26 分)(1)农业革命:租佃关系日益普遍;信息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金融革命:在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革命:商业活动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街市制取代坊市制,一批商业名镇兴起,城市的经济文化职能有增强;能源革命: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 (5 分)(2)原因: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腐朽与衰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经济上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思想上中国厉行文化专制,压制人们思想,盲目自大,

22、对工业文明缺乏正确认识。 ;西方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每点 1 分,6 分)影响:导致中国在近代的落后挨打;中国被迫开启近代化的进程。 (2 分)(3)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经济逐渐产生;(2 分)表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展缓慢;受控于西方列强,依赖性强。 (3 分)(4)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起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每点 1分,4 分)有利因素: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两极格局

23、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响。 (6 分,答出其中任意 3 点即可)(5)要顺应历史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实现社会转型;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社会转型的根本动力;要善于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实现社会转型。 (3 分,答出任意两点或言之成理即可)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清统治者对工业文明缺乏正确认识。 (4 分)(2)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经济逐渐产生;(3 分)表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展缓慢;受控于西方列强,依赖性强。 (3 分)(3)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

24、义市场经济体制;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3 分) (13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嘎尔尼对工业文明成果的高度自信,在乾隆及其高级官员眼中只有不屑。清政府对他的所有请求概不答应,最后他的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4 分)材料二 19 世纪中期,中国被迫融入全球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一些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基本上是以外部力量的注入和政治上的不平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长白学刊2007 年 05 期(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中

25、国近代经济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表现在哪些方面?(6 分)材料三 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世贸组织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在北京大学的演讲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是如何“进入全球市场”的?(3 分)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清统治者对工业文明缺乏正确认识。 (4 分)(2)变化: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经济逐渐产生;“睁眼看世界” ,学习西方。 (3

26、 分)表现: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展缓慢;受控于西方列强,依赖性强。 (3 分)(3)扩大对外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人世界贸易组织。 (3 分)32 (13 分)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6、17 世纪的“三角贸易”示意图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三角贸易”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4 分)(1)影响: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发展) ;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文明的碰撞)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和先进生产方式的传播。 (4 分)材料二 19 世纪世界工业生产年增长率和世界贸易年增长率19 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 19 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1800 年,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有的比例分别为33、9、10、5。(2)根据材料二,概括 19 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呈现哪些特征?(3 分)说明这些特征出现的原因。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