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 (085216)专业(领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474606 上传时间:2019-03-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工程 (085216)专业(领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学工程 (085216)专业(领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学工程 (085216)专业(领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学工程 (085216)专业(领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学工程 (085216)专业(领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化学工程 (085216)专业(领域)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Chemical Engineering(085216)一、培养目标化学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侧重于化学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训练和锻炼、创新及创业,包括工程研究、教学、工程开发和工程应用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掌握扎实的化学工程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化学工程的教学、技术开发和独立承担化学工程工作的能力。具体要求为: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

2、工作作风,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 掌握化学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研究开发等能力。3 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能力。4 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二、研究方向(一)化工绿色催化工艺及技术1、乙炔绿色转化多相催化技术2、燃料油脱硫催化技术3、绿色有机均相催化合成技术4、烟气催化脱硝脱硫技术(二)能源化工技术1、煤及生物质高值绿色利用2、化工新型分离技术3、新能源储存技术(三)材料化工新技术1、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2、农用新材

3、料的研究与应用3、聚合物改性和专用树脂开发4、新型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应用(四)污染物控制及资源化利用1、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2、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工业化应用3、环境污染物监测与控制技术4、工业固废的治理与清洁利用三、学习年限本专业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最长不超过 5 年(含休学)。四、课程设置与要求(一)课程要求本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补修课程几部分组成,上课方式为全日制课程学习方式,并按照学院当年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执行,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 30 学分,实践教学不少于6 学分。(二)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

4、(17 学分)(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学分 (2) 专业学位硕士英语 3.0 学分 (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学分 (4) 工程数学基础数据处理与数据计算 2.0 学分 (5) 化学反应工程 2.0 学分 (6) 高等分离过程 2.0 学分(7) 现代仪器分析 2.0 学分 (8) 工程伦理 1.0 学分 (9) 知识产权基础 1.0 学分(10)信息检索 1.0 学分 2、选修课(7 学分)(1)多元统计分析 2.0 学分(2)催化化学 2.0 学分(3)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2.0 学分(4)环境化学工程 2.0 学分(5)能源化工概论 2.0 学分(6)高等有

5、机化学 2.0 学分(7)生物化工技术与进展 1.0 学分(8)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实验 2.0 学分(9)传递过程原理 2.0 学分(10)膜科学与技术 2.0 学分(11)现代微生物工程 2.0 学分(12)绿色化学导论 2.0 学分(13)化工安全工程 1.0 学分(14)化工热力学及理论 2.0 学分(15)表界面化学 2.0 学分(16)化工计算机应用 2.0 学分(17)化工设计 1.0 学分(18)科技英语 1.0 学分(19)无机功能材料 2.0 学分3、补修课程(2-4 门)跨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补修 2-4 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并通过考试,不计学分

6、。(1)有机化学 2.0 学分 (2)物理化学 2.0 学分 (3)高分子化学 2.0 学分 (4)化工原理及实验 3.0 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培养环节1、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每名硕士研究生由 1 名校内导师和 1 名校外导师共同指导,或成立导师指导小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每名硕士研究生由 1 名校内导师和 1 名校外导师共同指导,或成立导师指导小组。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讲授与讨论、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指导教师与教研室或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

7、类课程,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在需要和可能的前提下,也可采取与国内外同行学者或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尤其是与企业等实践单位进行联合培养的方式。 要突出专业学位的应用性强的特点,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现场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尤其要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2、培养计划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后,应与导师一起商议,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入学 2 周内在网上提交“个人培养计划”,并将“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交所在学院,报研究生处备案。3、课程学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

8、培养计划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并取得学分。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需要和要求选修数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课程。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4、专业实践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用学分进行计量考核,按规定要求完成者计 6 学分。专业实践环节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者,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的具体环节、要求及考核工作,参照石河子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的管理规定执行。具体执行规定如下: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到企业或研究单

9、位实习,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 1 年。化学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应掌握现代化工企业生产单元操作原理及工艺,达到熟练操控和技术应用水平。学位点成立考核小组,考核方式为书面的实践报告考核方式。实践教学包括调研报告、顶岗实习、实践报告三个部分,研究生须通过考核,并获得相应学分。(1)调研报告 2 学分。研究生必须在实践前进行充分调研,确定要实践的企业,对企业生产研发情况作较深入的了解,提出研究生本人在该企业可能开展的实践活动,并列出具体计划安排,在实践前提交一篇调研报告,经讨论通过方可实践。(2)顶岗实

10、习 2 学分。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学期。研究生顶岗实习计划须由企业导师和研究生一起制定,实习内容应包含化工领域经典的工艺流程,如聚合、分离、催化、传质、传热、结晶等工艺单元操作,研究生每周上交导师一份实习周记,实习结束需向学位点提交实习总结。研究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应服从企业负责人管理和安排。(3)实践报告 2 学分。在双方导师指导下,完成实践报告,报告中应有实习具体量化指标,以便考核。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用学分进行计量考核,按规定要求完成者计 6 学分。专业实践环节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者,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六、学位论文

11、及答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2)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

12、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3)论文应有 2 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5 到 7 人组成,答辩委员会中应至少有 1/3 是来自校外相关领域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七、学位申请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修满学分,完成规定培养环节,达到石河子大学关于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的要求,通过论文答辩者,可申请硕士学位,具体事宜参照石河子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细则执行。附件:专业推荐必读书刊目录列出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必须阅读的专业书目 10 本以上和期刊杂志目录 10 种以上,其中英文书刊所占比例不少于50%。1. 黄仲涛. 工业催化.

13、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年.2. 邓景发. 催化作用原理导论. 吉林科学出版社, 1984 年.3. 吴越主. 催化化学. 科学出版社, 1990 年.4. 辛勤. 固体催化剂研究方法. 科学出版社, 2004 年.5. 戚以政. 生物反应工程. 化工出版社, 2009 年.6. 袁勤生. 酶与酶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年.7. 曹军卫. 微生物工程. 科学出版社, 2007 年.8. 钱汉卿. 左宝昌. 化工水污染防治技术.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 年.9. 王正萍. 周雯. 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年.10. 王俊儒. 天然产物提取分

14、离与鉴定技术. 西北农林科技出版社, 2006 年.11. 李艳梅等译. 高等有机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12. 马淳安等译. 有机电化学合成导论. 科学出版社, 2003 年.13. 张玉亭. 吕彤. 胶体与界面化学.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 年.14. 陈厚. 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与研究方法.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年.15. 徐如人. 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16. 贡长生. 新型功能材料.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年.17. Advanced nanomaterials ,H.Hofmann, Wiley-VCH, 2010, t

15、he first edition.18. Scale-Up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Marko Zlokarnik, New York McGraw-Hill, 2006.19. Transport Phenomena, R. Byron Bird, Wiley, 2001, the second edition.20. 姚仰新. 高等工程数学.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年.21. 许国根. 化学化工中的数学方法及 MATLAB 实现.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年.期刊杂志:1. 功能材料2. 化工学报3. 中国科学 B 辑4. 无机盐工业5. 精细品化学6.

16、 Science7. Nature8. Chemical Reviews9.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10.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1.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12. Journal of Catalysis13. ACS Catalysis14.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15.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16.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17. Water Research18. Environmental Pollution19.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人签字:但建明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人签章:鲁建江日期:2017 年 6 月 3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