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浅谈.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476836 上传时间:2019-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浅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浅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浅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浅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浅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银行同业业务风险浅谈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周期,银行业机构面对新的经济常态开展经营活动将更加具有挑战性,加快战略转型势在必行。如何适时调整经营策略适应新的常态,对各家银行而言都是一个难题。近年来被炒得热火朝天的银行同业业务就是一个很好例证,由于受资本约束、存贷比、信贷规模、金融脱媒以及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等诸多压力性因素的影响,各家银行从简单的同业拆借、票据转贴等以解决短期流动性与闲置资金保增值为主要目的的业务开始,不断变幻各种奇招异术,各种新鲜的同业业务名词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被“创新”而出,看似令人费解且高大上的新业务项目,有多少是真正的金融创新很难说的准,不过若认真一一解包还原后,不难发现

2、,其中多数为为信贷资产出表的腾挪之术,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这些同业庞然大物的出现,一系列的潜在金融风险也在不断地积聚着,甚为令人担犹,抓好银行同业业务的风险防控工作刻不容缓。一、同业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一)同业市场系统性风险银行同业业务的不断发展,使得各家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以及众多的金融性中介机构之间关系越来越为紧密,环环相扣,一个巨大的同业资金链条式流转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孰2知在此同时另一个风险传导的系统性与瞬间性的恶劣传导网络机制亦即“成熟” 。2013 年的“钱荒”事件让我们见识到了系统性风险的传播之速影响之深,众多大型商业银行加入借钱大军,在银行间拆借市场连续数天飙高

3、之后,6 月 20 日,资金市场几乎失控而停盘:隔夜头寸拆借利率一下子飙升 578 个基点,达到 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 “钱荒”进一步升级。相信到现在所有经历其中的人们想起来都会不寒而栗,可见同业业务系统性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破坏力之强。(二)同业机构信用风险从整体同业市场来说,市场由众多参与者组成,这些参与者既有银行类金融机构,还有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还有各类投资咨询性质的金融中介,这些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运营管理水平高低不同的市场参与者,通过各种交易关系结合在一起。其信用程度有着较大差距,所以很可能因某些参与者

4、的信用违约而为整个市场带来巨大风险,即使他们都建立了自己的授信制度。从整个市场系统来说,市场参与者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也只是局部的、微弱的,有可能对于单个市场参与者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而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再完善的单方面内部评级或授信制度都不会对整个市场体系的信用风险起到有效的防控作用,而目前公正、独立、统一的信用评级外部机构又不健全,所以信用风险是同业市场参与者所面对的首要风险。3(三)同业资金流动性风险在表内贷款规模受限的环境下,一些激进型的商业银行为追求高收益,大量配置非标信贷资产,通过扩大期限错配,将同业拆入、同业存放等短期资金投资于期限较长的票据类资产、买入返售资产、同业投

5、资资产。在整体流动性宽松,借入资金利率较低时,以放大的期限错配方式来博取非正常的超额收益,表面看来一片安然。然而,在货币政策收紧时或众多单机构流动性风险快速积聚传导等情况下很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流动性风险,进而很可能形成市场系统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各机构运用最多,并且最不愿意真正面对的风险。(四)同业市场性风险目前同业业务的利率价格基本上属于随行就市,市场供求敏感性较高,市场化程度较其他业务开放。但各家机构的定价策略与市场周期变化的匹配度并不高,这一点从线下业务的报价变化频率与价差幅度可见一斑,因此带来的与投融资保值增值的初衷目标不一致或偏离状况即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市场性风险。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受

6、多方复杂因素的影响,确实难以准确掌控,而国家又把利率调整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货币政策工具,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新常态下,为调控经济走势而对利率进行随时调整将成为常态。随时变化的利率价格为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经营带来的市场性风险可想而知,市场供求、价格策略、定价机制、价格管理等等市场性风险急需深入研究合理把控。4(五)同业操作性风险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因素所造成财务损失或影响银行声誉、客户和员工的操作事件。 ” 由于同业业务发展迅猛,多数机构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还处于刚刚开始着手建设阶段,从业务结构设计、风险点控制、操作流

7、程、授权管理、到期完结操作等等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尚未建立,这就会因内部控制程序的不完善而形成操作风险管理的先天不足;由于同业业务的交易金额较大动辙几亿甚至几十亿元,且多以隔夜、七天、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等短期为主,往往为抓住好的交易时机,将从业务接洽到建立交易的决策与操作时间安排的十分急促,因而对于交易人员的专业知识积累、风险把控、操作熟练程度等综合业务素质与能力要求也十分高,而实际上各机构在同业部门从事具体操作的人员,多数都是进入金融行业时间不长,从业经验不足、各种专业知识掌握较少的青年员工。他们很少经过专门培训,多是来了直接上岗操作,边干边学,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种类名称繁多的交易项目、变

8、幻莫测的交易结构设计等等新情况,还能保持思路清晰、头脑清醒、操作合规有序的为数不多,可想而知其中有多少操作层面的风险存在,未形成实际损害已属万幸,而未雨绸缪未尝不是上策;二、同业业务风险的管控对策(一)完善监管政策,防范系统性风险5同业业务治理 127 号文及 140 号文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同业业务的过热势头,文件中明确了同业业务的分类、定义、会计科目、业务期限、规模上限、计提资本和拨备等,将同业投资业务也纳入了监管范畴,限制了同业代付业务的无序使用,规范了以受益权为主的买入返售与卖出回购业务,明令禁止交易中的第三方担保形式,要求银行内部业务条线实行专营部门制和事业部制,初步对于同业业务

9、做出了基本监管要求。这也是监管机构首次全面、系统地对银行同业业务进行了规范,明确制定了监管框架,对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以及活跃的业务创新,仍存在不少有效监管的问题。由于同业业务具有跨市场的特点,又与银行表内外业务、理财业务紧紧相联,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风险就有可能迅速在各个机构与市场间扩散,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难以控制的系统性风险。强化同业业务的风险管理,受经济发展形势、金融市场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如何以前瞻性、全局性、开放性的监管政策设计,规范与引导同业业务持续、健康、有序地向着规范的市场化方向发展,向管理者及参

10、与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二)健全内部制度,合理授信评级。各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统一的同业业务授信管理制度,并将同业授信类业务纳入全行统一授信体系,不得办理无授信额度或超授信额度的同业授信业务。根据同业业务的类型及其品种、定价、额度等项目指标并结合自身风控能力进行区别授权,至少每年度对授6权进行一次重新评估与核定。建立健全对交易对手机构的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及条件选择机制,实行交易对手名单制管理,并定期评估和动态调整。依据本机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交易对手评级机制,设定百分制评分办法,并参考国际与国内规模大、资质高、影响广的评级机构对目标交易对手的历史评级结果,细致分析、认真研判、客观评定交易对

11、手分值,并依评价总分值,合理归入不同等级类别。科学运用评价等级,依等级设置交易范围、授信额度、风险暴露程度等有区别的交易策略。(三)做好结构设计,力控流动性风险热热闹闹的背后是暗流涌动,同业业务交易量不断创出新高,各家机构百花争艳,孰可知市场的流动性风险亦在不断地积聚,若处理不当随都有爆发的可能性,短期内保持较高资金头寸或是当下应对流动性变化的有效策略。同业业务交易的初衷不过是由于资金大量过剩而投资不足,为了更好地既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又能提高资金收益水平,而不断拓展投资渠道发展起来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合理匹配同业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保持一定量的双向余额以增强流动性管理的弹性空间。 不

12、断提升识别和防控潜在流动性风险隐患的能力,探索同业业务运行的规律,完善同业业务的风险管理机制,实时监测、及时预警资金运用中的流动性风险,力争弱化自身与市场流动性的正相关程度。做好同业业务期限与结构错配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使同业业务负债筹措与资产运用高效7匹配稳健运行。(四)加强行业自律,准确把握市场风险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建立有效的同业业务自律机制,是防范与化解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建立同业机构自律机制,共同签订行业公约,公开声明自愿遵守承诺,及时进行信息交流,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完善同业业务的风险定价机制,加强对定价策略的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内外部资金定价机制,合理确定所有业务的结构设计

13、与交易策略,统筹布局同业资产负债业务,使资金运行的灵活性与效率性更高。对市场风险实施限额管理,制定针对不同交易产品的限额与审批策略,根据业务类型、额度、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分类或单笔设定市场风险限额,将市场风险控制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融入同业业务的全过程。(五)规范业务流程,完善操作风险管控设置同业业务操作风险管控防线,业务发起岗是操作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依据业务管理办法与操作流程,对每笔交易的操作风险防范负有第一责任;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设置操作风险管理的第二条防线,由其制定操作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办法,合理设定风险控制的各种限制性或警示性指标,督促检查各项防控措施的执行与落实,对操作风险防控负有直

14、接管理责任;稽核部门是操作风险防控的第三道防线,将部门审计与其他内外部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8题,纳入到操作风险管理台帐,构筑起操作风险防范的最后一道防线,对操作风险防控负有监督检查责任。操作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是有人参与的活动就一定存在操作风险,我们需要做好对操作风险的分类控制,将所有可能涉及的操作风险大致分为可控与不可控两类,以严格的制度执行与科学的流程设置来防范可控制部分的风险发生;以完善的信息系统建设最大限度防范不可控制部分的风险,并在防范管理中努力查找出其发生规律,通过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加以缓释。 若要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同业业务风险,不但要从监管层面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出更多简便易行的

15、监管措施,将系统性风险管控与金融产品创新空间严格界线适度平衡,还要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健康的运用方向,使更多的资金能够以较低成本流向实体经济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避勉大量资金仅仅是在金融机构之间空转,如此非但对经济增长无积极促进作用,还会形成巨量泡沫加大金融市场风险。要从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和资产证券化等方面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增强风险定价能力。比照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办法,确保交易授权的有效制衡和合理有度,强化同业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严格按照自身的风险偏好、经营策略来统一规范和管理同业资金的投向。严把交易对手准入关,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尽快实现同业业务全业务、全流程的

16、风险管控覆盖。三、同业业务的未来展望9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银行业影响更加深入的宏观背景下,国内金融机构在竞争基础上的进一步合作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各机构在业务同质化竞争方面已经有了基本经验与认同,并初步依据自身实际与比较优势确立了适当的发展方向,随着盈利模式的转变,多数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发展与同业机构的相关合作, 这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大势。加强金融同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相互渗透,各项金融业务相互交叉,实际上也需要各家机构紧密合作、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以实现共同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最大化。 近年来的同业业务发展大潮,既非是偶然出现也不会是昙花一现,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我国经济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同业业务必将会有更大程度的发展,或许还可能会超过传统业务的发展速度,将同业业务定位为主体业务之一将是众多机构的必然选择。该业务也将会在一个运作规范、交易理性、设计透明、可投资性强等公开度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体系下运行,并逐步回归以保持流动性为主保值增值为次的业务本质。总而言之,在当前所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瞬息万变的新常态之下,如何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同业业务按照既定的方向稳健发展,应是所有规则设计与参与者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生产营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