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生物实验总结实验一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 DNA;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DNA 甲基绿 绿色RNA 吡啰红 红色实验二 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脂 肪 + 苏丹 III 橘黄色 脂 肪 + 苏丹 IV 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 (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 的 NaOH 溶液,乙液
2、:0.05g/mL 的 CuSO4 溶液) ,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 2mL 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 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 2min 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
3、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 制作切片 (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 染色 (滴苏丹染液 23 滴切片上23min 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 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 (滴 12 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 镜检鉴定 (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 液:0.1g/mL 的 NaOH 溶液,B 液:0.01g/mL 的 CuSO4 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 2mL加双缩脲试剂 A 液 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 B 液 4 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
4、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
5、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 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 A、B 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 A 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 A 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实验三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材料:新鲜藓类叶、黑藻叶或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原理:叶绿体在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 取材 制片 低倍观察 高倍观
6、察 考点提示: (1)为什么可直接取用藓类的小叶,而不能直接取用菠菜叶? 因为藓类的小叶很薄,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而菠菜叶由很多层细胞构成。 (2)取用菠菜叶的下表皮时,为何要稍带些叶肉? 表皮细胞除保卫细胞外,一般不含叶绿体,而叶肉细胞含较多的叶绿体。 (3)怎样加快黑藻细胞质的流动速度?最适温度是多少?进行光照、提高水温、切伤部分叶片;25左右。 (4)对黑藻什么部位的细胞观察,所观察到的细胞质流动的现象最明显? 叶脉附近的细胞。 (5)若视野中某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则在装片中该细胞的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仍为顺时针。 (6)是否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不流动,只有黑藻等少数植
7、物的细胞质才流动? 否,活细胞的细胞质都是流动的。 (7)若观察植物根毛细胞细胞质的流动,则对显微镜的视野亮度应如何调节?视野应适当调暗一些,可用反光镜的平面镜来采光或缩小光圈。 (8)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向光面有何变化?叶绿体的受光面积较小有一面面向光源。 实验四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一实验目的: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二实验原理: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三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时选用:
8、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四方法步骤:步 骤 注 意 问 题 分 析1制片。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小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制片和镜检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否则细胞或叶绿体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2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 3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牙签取碎屑盖盖玻片 5观察线粒体 蓝绿色的是线粒体,细胞质接
9、近无色。 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答: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实验四 观察有丝分裂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 2、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二)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 解离: 药液: 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 95%
10、的酒精(1 : 1 混合液). 时间: 35min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 漂洗: 用清水漂洗约 10min. 目的: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并有利于染色. 3. 染色: 用质量浓度为 0.01g / mL 或 0.02g / mL 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 3 5min 目的: 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 4. 制片: 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 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三)观察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 正方形 ,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
11、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分裂中期分裂前、后、末期分裂间期。(注意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 。其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 10 时到下午 2 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
12、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压片时用力过大。 (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为何要漂洗? 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
13、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 实验五 比较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 (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因为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
14、降低。(2)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细的?为什么?应选用较粗的,因为在较细的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 (3)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替代。 (4)相同质量的块状肝脏和肝脏研磨液,哪一个催化效果好?为什么?研磨液效果好;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5)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下个吸管?为什么?不可共用,防止过氧化氢酶与氯化铁混合,而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六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
15、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分离色素 2、步骤: (1)提取色素 研磨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4)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5)观察和记录: 结果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 a)、黄绿色(叶绿素(1)对叶片的要求?为何要去掉叶柄和粗的时脉?绿色、最好是深绿色。因为叶柄和叶脉中所含色素很少。 (2)二氧化硅的作用?不加二氧化硅对实验有何影响? 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会使滤液和色素带的颜色变浅。(3)丙酮的作用?它可用什么来替代?用水能
16、替代吗? 溶解色素。它可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代替,但不能用水来代替,因为色素不溶于水。 (4)碳酸钙的作用?不加碳酸钙对实验有何影响? 保护色素,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不加碳酸钙,滤液会变成黄绿色或褐色。 (5)研磨为何要迅速?要充分?过滤时为何用布不用滤纸? 研磨迅速,是为了防止丙酮大量挥发;只有充分研磨,才能使大量色素溶解到丙酮中来。色素不能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 (6)滤纸条为何要剪去两角? 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 (7)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 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 (8) 滤液细线为何要直?为何要重画几次?防止色素带的重叠;
17、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 (9) 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防止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 (10)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 由于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它们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就不同。 (11)色素带最宽的是什么色素?它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比什么色素大一些? 最宽的色素带是叶绿素 a,它的溶解度比叶绿素 b 大一些。 (12)滤纸条上相互间距最大的是哪两种色素?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13)色素带最窄的是第几条色素带?为何? 第一条色素带,因为胡萝卜素在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少。 实验七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原色观察) 1、条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
18、泡 2、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紫色大液泡) ,质量浓度0.3g/mL 的蔗糖溶液,清水等。 3、步骤: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盖玻片一侧滴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液泡由大到小,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盖玻片一侧滴清水,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复原) 4、结论: 细胞外溶液浓度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 细胞外溶液浓度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 知识概要:制片 观察 加液 观察 加水 观察 (1)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若紫色过淡怎么办? 紫色的洋葱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些。 (2)
19、洋葱表皮应撕还是削?为何? 表皮应撕不能削,因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 (3)植物细胞为何会出现质壁分离? 动物细胞会吗? 当细胞失去水分时,其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4)质壁分离时,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复原时呢?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变小,紫色加深;当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变大,紫色变浅。 (5)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 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 (6)高倍镜使用前,装片如何移动? 若要把视野中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上移
20、动。若要把视野中左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心,则要将装片继续向左方移动,因为显微镜视野 中看到的是倒像。 (7)换高倍物镜后,怎样使物像清晰?视野明暗度会怎样变化?如何调亮?换高倍物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清晰;视野会变暗,可调大光圈或改用反光镜的凹面镜来使视野变亮。 (8)所用目镜、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9)物像清晰后,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和放大倍数的关系? 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 (10)总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放大倍数具体指面积的放大倍数还是长度的放大倍数? 总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
21、积;放大倍数是指细小物体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11)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大小、多少、视野明暗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12) 更换目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目镜上;更换物镜,若异物消失,则异物在物镜上、移动载玻片,若异物移动,则异物在载玻片上。 (13)怎样利用质壁分离现象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配制一系列浓度从小到大的蔗糖溶液 分别用以上不同浓度的溶液制成某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某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就介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和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 实验八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二苯胺(加热) 蓝色考点提示
22、: (1)鸡血能用猪血代替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不能提取DNA。 (2)鸡血中为何要加柠檬酸钠?为何要弃去鸡血细胞的上清液? 防止血液凝固;因为上清液是血浆,不含细胞和 DNA。 (3)胀破细胞的方法?能用生理盐水吗? 向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使细胞大量吸水而胀破;不能用生理盐水,因为血细胞在蒸馏水中不能吸收水分。 (4)该实验中最好应用玻璃烧杯还是塑料烧杯?为什么? 最好用塑料烧杯,因为玻璃烧杯容易吸附 DNA。 (5)前后三次过滤时,所用纱布的层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第一次用一层纱布,有利于核物质透过纱布进入滤液;第二次用多层纱布,能防止 DNA 丝状物透过
23、纱布进入滤液;第三次用两层纱布,既有利于 DNA 透过纱布,又能防止其它杂质透过纱布。 (6)若实验中所得黏稠物太少,其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加蒸馏水过少,细胞未充分胀破;第二次加蒸馏水过多或过少;第一次过滤用了多层纱布;第二次过滤用了一层纱布。 (7)两次加入蒸馏水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是为了使血细胞吸水胀破;第二次是为了降低氯化钠的浓度,有利于 DNA 有析出。 (8)实验中搅拌溶液时,为何总要沿一个方向搅拌? 防止 DNA 分子受到损伤。 (9)两次析出 DNA 的方法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是加蒸馏水,降低氯化钠的浓度,促使 DNA 析出;第二次是加入冷酒精,因为 DNA
24、 不溶于酒精溶液。 (10)三次溶解 DNA 的液体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第二次都是用浓度为 2mol/L 的氯化钠溶液,第三次用的是 0.015mol/L(或 2 mol/L)的氯化钠溶液。其原理是 DNA 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mol/L 时,DNA 的溶解度最低。2mol/L 的氯化钠溶液和 0。015mol/L 的氯化钠溶液对 DNA 的溶解度都比较高。 (11)鉴定 DNA 时为何要用两支试管?其现象分别是什么? 其中不加 DNA 的试管起对照作用。该试管溶液不变色,另一支加有DNA 的试管溶液变蓝色。
25、 实验九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6O 2 6H 2O66CO 2 12H 2O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2C 2H5OH 2CO 2 少量能量 2、装置:(见课本) 3、检测:(1)检测 CO2 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 酒精 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实验十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
26、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2、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3、方法步骤: (1)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实验十一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 1cm 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
27、培养 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 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 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冲洗 2 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3、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实验十二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1、 要求:调查的群体应足够大;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 度以上)等. 2、 方法: 分组调查,汇总数据,统一计算. 3、计算公式: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100% 某
28、种 遗 传 病 的 患 病 人 数某 种 遗 传 病 的 被 调 查 人 数实验十三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萘乙酸), 2,4-D, IPA(苯乙酸). IBA(吲哚丁酸)等 2、方法: 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置好的溶液中,深约 3cm,处理几小时或一天。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沾蘸法:把插条的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 5s) ,深约1.5cm 即可。 3、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 4、实验设计的几项原则:
29、 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等量原则(控制无关变量,即除溶液的浓度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重复原则(每一浓度处理 35 段枝条) ;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 ;科学性原则 实验十四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培养酵母菌(温度、氧气、培养液):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 2、计数:血球计数板(2mm2mm 方格,培养液厚 0.1mm) 3、推导计算 4、讨论:根据 7 天所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推测影响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实验十五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
30、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2、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搜集的数据。 实验十六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什么是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2)为了便于调查工作的进行,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一般应选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为什么? 一般应选双子叶植物,因为双子叶植物的数量便于统计。 (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
31、有植物正好长在边线上,应如何统计? 只计算该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的植物的数目。 (4)在某地域中,第一次捕获某种动物 M 只,标志后放回原处。第二次捕获 N 只,其中含标志个体 Y 只,求该地域中该种动物的总数。 MN/Y (5)应用上述标志重捕法的条件有哪些?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被捕的机会。调查期中,没有迁入或迁出。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试剂作用1、斐林试剂:甲液:0,1g/ml 的 NaOH 溶液;乙液:0,05g/ml 的 CuSO4 溶液。作用:检测还原糖。2、双缩脲试剂A 液:0,1g/ml 的 NaOH 溶液;B 液:0,01g/ml 的 C
32、uSO4 溶液。作用:检测蛋白质。3、苏丹:检测脂肪。4、碘液:检测淀粉。5、甲基绿;检测 DNA6、毗罗红:检测 RNA8、0,1g/ml KNO3 溶液 作用:用于植物质壁分离实验。9、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作用:检测酒精。10、无水乙醇或丙酮: 作用:提取色素11、汽油 作用:做层析液分离色素。12、解离液 15%HCl 和 15%酒精13、0,01g/ml 或 0,02g/ml 龙胆紫或醋酸洋红试剂 作用:染染色体14、70%酒精 作用:医用消毒。15、卡诺氏液 95%酒精和 32%冰醋酸混合。16、二苯胺 作用:鉴定 DNA17、班氏糖定性试剂 作用:鉴定葡萄糖18、碳酸钙 作用:保护色
33、素。19、秋水仙素作用: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也可诱导基因突变。20、氯化钙。 作用:增强细菌细胞壁通透性,用于基因工程。21、NaOH 溶液 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或改变溶液 PH22、Ca(OH)2 溶液。 作用:用于鉴定二氧化碳。23、NaHCO3 溶液。 作用:提供二氧化碳。酒精的作用(一)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1.1 作用:洗去浮色。1.2 原理:苏丹是弱酸性染料,易溶于体积分数为 50%酒精。1.3 使用:脂肪的鉴定实验。在该实验中,用苏丹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在薄片上滴 12 滴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被染玻片标本上的苏丹染液浮色。(二)体积分数为
34、95%的酒精2.1 作用:解离;析出提取含杂质较少的 DNA。2.2 原理:解离原理:用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 11混合,能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别离开来;析出提取含杂质较少的 DNA 的原理:DNA 不溶于酒精,尤其是体积分数为 95%的冷冻酒精,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解于酒精。2.3 使用察看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体积分数 95%的酒精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解离。(三)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3.1 作用:消毒杀菌。3.2 原理: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可以顺利地渗入到细菌体内,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
35、脱水变性凝结而得到功用,以到达消毒杀菌的目的。高于体积分数为 75%浓度的酒精与细菌接触时,就能够使得菌体外表迅速凝结,构成一层薄膜,阻止了酒精持续向菌体外部浸透,待到适事先机,薄膜内的细胞能够将薄膜突破而重新复生。在此高浓度下,酒精迅速凝结蛋白质的作用往往随着其浓度降低而加强,因而,其消毒杀菌的效果也就越差。若酒精的浓度低于 75,也因不能顺利地渗入到细菌体内而彻底杀死细菌。假如运用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既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结,又不能构成薄膜,这样,酒精可持续向外部浸透,从而到达较好的消毒效果。值得留意的是,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溶液的杀菌才能不是相对很强,它对芽孢就不起作用。3.3
36、 使用:学习微生物的培育技术。在接种开端时,待用肥皂将双手洗洁净后,再用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棉球擦拭双手,然后在停止接种操作。(四)无水酒精4.1 作用:提取色素。4.2 原理: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均是无机物,能溶解在无机溶剂中,各色素在无水酒精中的溶解度较大,且酒精无毒,方便操作。4.3 使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别离。(五)工业酒精(普通是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5.1 使用:此处包括各类必需加热的实验,如生物组织中复原糖的鉴定、比拟过氧化氢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学习微生物培育的根本技术、本身固氮菌的别离等实验
37、。注:检测 CO2 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19 世纪 30 年代 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19 世纪末 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1959 年 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 脂质蛋白质(静态模型)1972 年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20 世纪 80 年代 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 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1880 年 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发现好氧细菌是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1771 年 英国
38、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9 年 荷兰科学家 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1845 年 德国梅耶,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1864 年 德国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1880 年 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1939 年 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20 世纪 40 年代 美国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 14C 标记 CO2追踪,探明 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1958 年
39、美国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部分细胞,放入植物激素、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这些细胞旺盛地分裂和生长,形成细胞团块根、茎、叶植株19 世纪中期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被世人公证为“遗传学之父” 。1903 年 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细胞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英国科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18 世纪 英国道尔顿,第一个发现色盲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1928 年 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已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1944 年 美国科学家
40、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 DNA,也就是说 DNA 是遗传物质1952 年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遗传物质是 DNA,1953 年 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l9 世纪(1859 年) 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1857 年他提出动物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和整个有机体生活的外环境。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
41、平衡。提出稳态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法国学者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把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英国科学家斯塔林和贝利斯,证明了小肠黏膜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这种物质叫促胰液素(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俄国巴甫洛夫是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学生们随后也得出斯他林和贝利斯结论。19 世纪末 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向光性,根据实验推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向光性弯曲191
42、0 年 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去琼纸片传递给下部1914 年 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1928 年 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定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 第一步:共性处理实验材料,均等分组并编号。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注意应用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生长一致的” , “日龄相同的,体重一致的”等。分成多少组要视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而定, (一般情况分两组) 。编号最好用 A、B、C 或甲、乙、丙,而不用 1、2、3 避免与实验步骤
43、相混淆。 第二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处理各组材料。方法为一组为对照组(往往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 ,其余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单因子变量) ,其他条件 要注意强调出相同来,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或失分点。至于变量是什么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 第三步:相同条件培养(饲养、保温)相同时间。 第四步: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预期) ;首先要根据题目判断该题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则结果只有一个,即题目中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则结果一般有三种:实验组等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无影响。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正相关。实验组小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