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 成本管理基礎與理論 本章摘要所謂成本應該是達成目標之前,所必須或可能付出的代價,包括物料、零件、能源、耗損、時間、空間、利息、智慧、商品或勞務等等有形無形之經濟價值(能以貨幣金額表達之價值)。成本定義雖然簡單,但是評估或計算卻不容易。而成本的分類方式,包含:產生之型態(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與製造成本)、產品別關連性(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作業度(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控制程度(可控制的成本與不可控制成本)、品質攸關性(預防成本、評估成本、內部失敗成本與外部失敗成本)與決策特徵(機會成本、沈沒成本與增支成本)。追求成本最低是常識,並不一定具備成本意識。在數學上,1=1 ;但是在成本上,1 卻不一定是等於1 ,充分體認這一點,則稱為成本意識。成本意識可以作為一種價值,主要可以透過兩種途徑建立企業競爭優勢:(1 )降低成本的努力與行動,提供相對低廉價格的產品與服務,真正可以創造顧客價值;(2 )利潤來自於價格扣除成本的差額乘以銷售量,低成本的產品與服務同時可以增大差額與銷售量,利潤自然達到相乘效果。根據石松康男對於技術成本的定義,並以REFA 模式為基本的理論架構,藉由技術資料的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