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埠小学作业设计改革实施方案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随意练习、机械重复、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精心设计学科作业,提高学科教学实效,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 泰安市中小学“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教学质量”行动计划和县、镇关于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充分发挥作业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结合
2、我校教学实际,制定马埠小学作业设计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遵循学科教学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提升教学效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坚持“让学生做有思维价值的作业”的指导思想,以能力为重,抓好常规作业设计,注重分层设计,提高常规作业教学的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实践性、探究性和自主型作业设计模式,开展“作业作品化” 改革,坚持主体参与的开放性、形式的趣味性、内容的综合性、作业评价的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切实解决现行作业重复机械低效的问题,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
3、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加强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重新认识“作业”的内涵,改变传统的作业观,树立“大作业”的概念,将实践性、探究性作业纳入作业改革的范畴和视野。当前,我校的作业布置也存在一些普遍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重数量轻质量,单纯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的,普遍存在重复抄写和机械训练的弊端,学生负担较重,影响了学习兴趣,忽略了作业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二是重学科作业,轻实践性、探究性作业,方法指导不够,思维创新和动手能力不足;三是重作业布置,轻作业评价,特别是过程评价缺失,作业布置与完成效率不高;四是忽视了分层设置。因此,
4、实施作业设计改革实属当务之急。二、研究目标改革作业设计与实施,探索建立于素质教育相适应、轻负高效的作业教学模式,切实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巩固和拓展学生课堂学习,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此,结合我校作业布置存在一些普遍的弊端,特制定以下具体研究目标:(一)通过学习与研究、实践与反思、总结与提炼,逐步形成校本化的作业设计、布置、批改、评价、辅导和检查等体系。(二)学科作业布置兼顾基础知识巩固和学习方法及能力的拓展,做到作业数量少、质量优、效率高。(三)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经常化、系统化、科学化,学校能够整体规划,科学选题,加强指导,做到实践有收获,研究有创新。(四)作业
5、评价科学高效,针对性强,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三、研究内容(一)作业改革涉及的学科作业改革主要涉及语文、数学和英语,其它学科不留书面作业,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布置口语性、活动性和实践性作业。(二)作业改革坚持的基本原则1统一规划与自主选择相结合作业布置要坚持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情况,建立作业的自主选择机制,给予学生选做各类作业的权力。2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作为学生学习形式的延伸,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应关注学以致用,关注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密切结合,在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3独立完成与
6、小组合作相结合基础巩固性作业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对于实践性、探究性作业要倡导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学会博采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增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三)作业量及作业时间调控低年级(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每天可留不超过 20 分钟的口语性、活动性、实践性或趣味性作业;中、高年级(三至五年级)除语文、数学和英语外一般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和英语书面家庭作业应保证绝大部分学生每天不超过 1 小时。(四)作业设计的改革作业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是学生再学习、再实践,反思知识、探究问题的学习活动。要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前者必须精谋,才有后者的巧练,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
7、计每一次作业,应做到以下几点:1设计活动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探索者活动性作业是指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如试验、测量、制作等)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的实物现象、数据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作业。这种作业能彻底改变作业简单重复的弊端,使作业由以往的单调、枯燥变得生动、活泼有效。2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成功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与弹性。根据每天的教学情况,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等级的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3设计合作性作
8、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协作者合作性作业是指需要通过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课内外作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学生与家长合作,一来让学生有向父母展示的机会,同时也加强了父母对孩子的监督作用。生生合作,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定期布置学生合作性作业,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通过这样的合作性作业,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增强了主人翁意识。4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创新者开放性作业是指条件开放、问题开放、解题策略开放的作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等。它是
9、为了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条件、问题和策略,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解题方法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题目答案开放,对同一道题目有多种方案的可能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避免思维过程的片面性,单一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5设计自主性作业,让学生做知识的建构者 由学生自编自做作业。指导学生自编作业,既可合作编写,也可独立编写,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编写作业题,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学生在编作业过程中学会了知识运用、归类和整理,编题后的
10、自做,又巩固了知识。6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研究者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一定的知识原理的启发下,归纳、推理、探究出事物的规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实践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设计探究性作业。它是面向有探究兴趣的学生而设计的。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让学生逐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7设计童趣性作业,让学生做学习的爱好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业设
11、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各科作业,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知识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成为一个学习的爱好者和主动者。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作业更是使他们的学习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五)作业布置的改革要使精心设计的作业,收到较好的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方式,讲究技巧。1.以第一人称布置作业方法:用第一人称来布置作业,如:将“抄词语 1 遍”改成“我要抄词语()遍”,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做作业前考虑一下:我抄几遍可以掌握词语?优点:可以激发学生这样一种主体意识:
12、学习是我的任务,我要学会,我能学好。这样布置作业,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2.分层布置作业方法: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三种不同难度的作业,由教师指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作业。优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3.让学生自选作业方法:老师按教学内容提供适量的作业,只布置一个完成作业的最低量,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特点:学生自由选择,可改善作业效果,让学生享受做作业主人的快乐。4.由学生自编自做作业方法:指导学生自编作业,既可合作编写,也可独立编写,然后让学生完成作业。特点:学生在编作业过程中学会了知识运用、归类
13、和整理,编题后的自做,又巩固了知识。(六)作业批改的改革1.注重作业的两次批改一次批改即学生上交作业的第一次批改,二次批改指一次批改后教师将作业反馈给学生,学生对错误进行自我矫正然后上交,老师对学生的矫正进行再次批改,若还存在问题的则进行面批,直到学生解决这个问题。2.符号批改与文字评价相结合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都写上评语,其实所有学科在平时作业本上加点评语也能收到很不错的效果。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加些鼓励性评语:“你虽做错了,但字写得有进步”、“你的表现真让我惊喜”等。这些评语对学生有一定的感召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心。又如在在做得好的地方加一个笑脸等等。这样的评价可
14、让学生把做作业当成一种乐趣,教师的一个钩,一个评语,一个图标都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源泉。3.建立作业批改记录册教师要研究性地批阅学生的作业,不能只是判断对与错,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练习中的优点和思维中的亮点,善于研究学生发生差错的原因,建立作业批改记录册,就是在每次批阅作业时简要记录下典型的优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感想,以加强作业评价和后续教学的针对性。(七)作业评价的改革作业评价关系到作业布置的成效,要采取多样的作业评价方式和方法,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效评价。我校的作业评价工作从教师的作业设计、布置和学生的作业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采用 ABCD 四个等级。1.评价方式作业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
15、价、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也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2.评价方法作业评价不仅要关注作业完成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各学校要针对作业特别是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内容和特点,设计相应的评价工具如调查问卷、过程记录表、评价表等,了解和把握学生做作业过程,增强作业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评价结果呈现与反馈评价结果的采用等级呈现,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提出改革与完善的建议。评价结果的反馈既要反馈作业质量等级,也要反馈发展建议;反馈的形式根据作业的特点,可以书面反馈,也可以口头反馈。四、研究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为
16、作业设计改革保驾护航1.健全管理组织。为推动课堂改革顺利实施,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作业设计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作业设计改革的规划、实施与管理工作;成立由业务校长任组长的“作业设计改革”研究小组,具体负责作业设计改革的研究、指导与评估工作;成立由骨干教师任组长的项目研究共同体,具体负责项目的研究、实施与总结工作。2.完善管理机制。为调动教师参与作业设计改革的积极性,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考评制度,强化课堂教学、校本研训、教学绩效的考核,用评价引导作业设计改革;定期开展绿色作业设计展评活动,围绕“轻负担、有思维价值、学生喜欢”等方面绿色作业展评。3.强化过程管理。为加强作业设计改革的指导与
17、诊断,学校要实行领导包组制度,跟踪参与每个研究项目,定期深入课堂进行观察、诊断,加强作业设计改革的指导;要实行作业设计抽测制度,定期诊断作业设计改革效果,推进作业设计改革有效实施。要实行教学常规定期检查制度,提升常规教学实施水平。(二)强化校本教研,为作业设计改革搭建平台1.落实集体研讨。要优化集体研讨方式,推行“自行设计、人人展示、共同研讨、确优实施”的集体作业设计改革模式,在教师自行设计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研讨形成共用的学科作业。实行“每周一研、一课一研”的集体作业设计研讨制度,每周拿出半天时间,对作业设计进行集体研讨。加强集体作业设计管理,统筹规划各学科集体作业设计的研讨时间、内容及人员安
18、排;落实领导包组制度,跟踪参与集体作业设计的研讨活动,提升集体作业设计的研讨实效。2.完善作业设计改革研究。强化专题研究,结合作业设计改革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归类设计教研专题,按专题组织教研活动,将专题研究融入集体作业设计改革及课堂研讨之中,使专题研究与作业设计实践有机融合。强化案例研究,选取典型课例的作业设计,扎实开展“绿色作业设计”展评活动,针对作业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通过“一课连设”、“同课异设”等方式,探索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有效策略。推行定量研究,围绕师生活动的内容、方式、时间等,研制作业设计课堂效能观察量表,对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参与率、不同学习方式的效能等,分别进行观察统计,用数据指导作
19、业设计改革。3.强化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学校要切实加强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的管理,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课一次作业设计,每周写一篇作业设计教学札记,每月写一个成功的作业设计教学案例,每学期写一篇有价值的作业设计教学论文,每学期举办一次作业设计家校交流大研讨。通过作业设计反思活动,引导教师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完善教学实施,提升教学效果。(三)强化校本培训,为作业设计改革拓展思路1.加强学习培训。结合作业设计改革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筛选理论学习材料,定期开展学习活动,用理论引领课堂改革。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办法,定期邀请专家到校辅导,指导作业
20、设计改革;定期开展校际观摩交流展示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的作业设计改革经验。2.强化典型带动。学校要定期组织“ 作业设计案例大赛”、“ 作业设计论文大赛”、“作业设计专题辩论赛”等系列活动,树立一批作业设计改革典型,打造一批教学名师、研究名师。按照“树标、学标”的程序,组织名师定期开展“作业设计示范展示、观摩”等活动,强化名师带动和引领作用。3.实施达标推动。按照“以评促改”的策略,学校每学期要针对作业设计专项达标验收活动,用达标活动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四)强化宣传推介,为作业设计改革凝聚合力1.强化家校沟通。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家长宣传,争取家长对作业设计改革的理解和支持,为实施作业设计改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定期组织“作业设计课堂开放”活动,邀请家长到校观摩,广泛征集改革的建议。2.强化总结宣传。认真总结作业设计改革的经验做法,加强宣传推介,打造品牌模式、品牌教师,不断提升学校特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