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剧(Psychodrama)最初由精神病理学家莫瑞诺(J.L.Moreno,989-1974)创造于 20 世纪 30年代。心理剧也称社会剧,是一种团体心理疗法,它借助于特殊的心理方法,揭露出参演者的人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矛盾和情绪障碍,并在心理治疗者的间接干预和同台参演者的帮助下,使心理问题得到解决。校园心理剧由心理剧发展而来,是以心理剧的理论为基础,在校园环境下,由心理辅导教师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解决自我心理问题的一种心理辅导方法。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以现实生活为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它以特殊的戏剧化形式将学生在生活、学习、交往中所遇到的冲突、困惑与烦恼
2、等情况以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等方式编成剧本进行表演,促使学生在表演中发现问题本质,明确症结所在,找到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参演者还是观看者都受到深刻的启发与教育。一、校园心理剧的构成要素1舞台舞台的提供主要是为参演者创造一个宽敞、自由的活动空间,以便于主角、配角和导演自如地活动、尽情地发挥。主要包括背景图片的设计、背景音乐的播放、灯光的调整、音箱的设置和道具的摆放等。2导演即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是校园心理剧的策划、组织、编排、把握、分析和引导者。他和剧组其他成员处于平等地位,不能有过分的支配性与“自我中心”,在强调学生“自发性”表演的同时,要把握住心理剧的主题,控制住心理剧
3、的进程,并及时对其进行点拨。心理辅导教师要积极促成宽松、接纳的团体气氛,并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和得出结论”。在表演结束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与总结。另外,由于心理辅导教师本身存在的矛盾会影响某些问题的处理,因此,必要时需要回避指导。3主角即最矛盾、最挣扎的学生主角是团体的代表,主角的问题是团体问题的具体表现。在表演的过程中,主角的自发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为了帮助自己和团体获得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和新的感悟,主角要进行适当的自我暴露。因此,有效的校园心理剧主角应该是“自由”的,他有权决定剧情和挑选配角,并对其提出要求,他也可以接受和拒绝心理辅导教师的建议。主角的选择是有某种需要(如从恐惧中
4、或悲伤中解脱 )推动并且有强烈的解决问题愿望的学生。4配角即在主角的生活中代表某些人或物的其他剧组成员配角作为主角的辅助演员在心理剧的表演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人还是物,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他们都成为主角的辅助性自我,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帮助主角、影响主角,进而影响整个校园心理剧的过程。因此,运用配角可以提高校园心理剧的辅导效果。配角的最佳人选是现实生活中处于剧中要求的地位、本身有迫切解决问题愿望的学生。因为这样的学生更容易身临其境地投入表演,并且在表演中很容易就解决自己的问题。5观众即观看演出、参与互动并提供反馈与支持的学生所谓观众,并非以局外人的身份单纯地欣赏心理剧,他们也具有很强的自发
5、性,他们需要为整个团体有效氛围的构建做出积极的努力。一方面,这些学生通过观看演出过程中的同感,体验到自身情感的宣泄;另一方面,他们也在进行着开放的、多角度的观察,进行着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与讨论。二、校园心理剧的结构1暖身暖身阶段是体现校园心理剧功效的奠基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心理辅导教师需要协助团体为将要进行的工作暖身,同时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提供协助,比如明确各个角色的任务和演出要求,向学生交代清楚故事的内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协助产生主角等。精心设计、恰当实施的暖身准备,有利于达成一致目标和创造宽松、和谐、安全的心理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自发性和创造性的生成。这些都为学生最终完成建设性的、
6、健康的、积极的行为改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表演自发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始终贯穿于表演过程,主角、配角和观众要把情感融化于团体,将经历融合于剧情,通过剧情的发展来探索自我心理发展历程,并在心理辅导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通过对事件的陈述、辨别和澄清,探询事件对自我心理发展造成的影响,揭示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宣泄压抑的情感,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阶段,心理辅导教师要努力促成一种宽松、接纳的团体气氛,把握好剧情的进程,并给予学生适时的引导和点拨。3分享与讨论其实,演出的过程也是大家分享心理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和非参与者都会有所收益。台上台下的互动使心理剧更具趣味性,观看的学生也被自觉不自觉
7、地带入剧情去体验角色。演出结束后,心理辅导教师会组织大家讨论,无论是参演者还是观众都可参与其中,将自己的体验、感受和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学生通过讨论,宣泄压抑的情感,澄清模糊的认识,缓解持久焦虑和恐惧的情绪,探寻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通过分享与讨论,学生还能将在团体中获得的观念、认识或者行为技能与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建立起联系,从而使自己产生建设性的、健康的、积极的和持续的行为改变。三、校园心理剧的技术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团体心理疗法,有着特殊的表演技术。恰当地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克服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面是校园心理剧的几种常用技术。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学
8、生在特定舞台气氛下的即兴表演。它能使学生过去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情感体验重新回到意识领域,并通过行为再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件的焦虑和恐惧得到控制或缓解。2角色互换角色互换是指主角改扮成与其有联系的其他角色,例如:老师改扮成学生或者相反。一般地,当主角尝试与自己存在冲突的那个人达成协议并有所收获时,心理辅导老师可以建议用角色互换的方法。通过角色互换,学生可以转换立场,整合、消化和超越现有的情景,对歪曲的信念、消极的行为进行重新解释和修正。3替身站在主角的身后,模仿主角的言语行为,或替主角说话,并把主角的思想活动和情绪体验甚至是潜意识中的内容都表达出来,这个配角就是替身。替身是
9、主角的重现,他辅助主角进行自我心理过程的探索,引导主角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替身辅助主角,并充当心理辅导教师与主角之间的联络人。4多重替身多重替身是指由多名配角分别扮演主角人格不同侧面的人。当主角有多重矛盾的心理感受时,多重替身技术可以被有效地运用。在校园心理剧中,多重替身可以展现主角的多个侧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认识自我。5独白独自是指主角直接面对观众表达即时的甚至是未觉察的感受和思想。有时,心理辅导教师会要求主角在扮演自己之后自言自语,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主角总结概括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密切地检验自己的情感,而且还可以帮助其他同学更深层次地探索自我情感,因此,独白对参演
10、学生和观众都大有益处。6镜像这一技巧要求配角与主角相似(至少主角认为相似) ,好像主角面对镜子看自己一样。因此,这一技术叫做镜像。配角夸张地模仿主角的某些行为,然后,让主角对这些行为进行评论。7录像心理辅导教师录制校园心理剧的全过程,等表演结束以后,再组织剧组学生观看录像,并鼓励他们一边观看一边讨论。当他们通过屏幕看到自己的行为时,会产生与镜像技术所不同的体验。这一技术早在 1942 年就被莫瑞诺引入了心理剧之中。7未来投射主角可以把自己对未来的期望融入表演,例如:表演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表演自己未来上什么样的大学或从事着什么样的职业,表演自己未来的家庭生活等。这些技术都对扮演主角的学生积
11、极地面向未来提供了动力。9家庭心理剧请学生的亲属参演,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也可扩大,甚至包括对这个家庭有特殊影响的人等。四、校园心理剧的创作校园心理剧在中国还不十分成熟,许多学校是在尝试和探索中将其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之中的。初步的实践表明,校园心理剧的创作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1确定创作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创作。学校心理剧的创作能够使学生通过演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揭示心理冲突,优化心理品质。作为一种特殊的戏剧形式,学校心理剧还要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能够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另外,易于表演、方便排练也是校园心理剧的创作原则。2明确创作程序校园心理剧的
12、创作主要遵循这样的程序:(1)明确辅导目标。辅导目标对以后的各项工作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一切创作工作要围绕辅导目标展开,如果辅导目标不明确,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毫无意义。(2)确定主题。校园心理剧主要反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困惑和问题。因此,主要有以下主题:环境适应不良问题。学习类问题。例如:注意、记忆障碍、考试焦虑、厌学等。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例如:人际关系失调、社交恐怖、缺乏交往技能、难以被他人接纳等。情绪性格问题。例如:情绪不稳、内向封闭、性格缺陷等。(3)选择内容。选择内容就是构建一个故事,将所要创作的主题包含其中。例如,选择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学生人际交
13、往方面的问题。(4)完成初稿。(5)实践检验。(6)修改定稿。剧本完成后要经过实践检验并反复修改后才能定稿。3规范剧本格式格式规范的剧本有利于学生把握剧情和剧中人物的关系,为学生很好地表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剧本编制切忌格式混乱,一般来讲,剧本中应包含以下内容:编剧、辅导目标、剧情简介、主要人物、道具、剧本正文等。五、校园心理剧的运用校园心理剧主要运用于解决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亲子关系和考试压力等问题,尤其在解决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上,校园心理剧具有非常突出的辅导效果。例如:组织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一组学生,让他们定期即兴表演心理剧,在表演过程中,他们可以相互任意宣泄自己的情绪,通过角色扮演、角色互换、镜相等技术的运用,学生开始认识并体会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有意识地控制和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通过一段时间的表演,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校园心理剧以其独具的特点和魅力,越来越受到学校心理工作者和同学们的青睐,在许多中学已被逐步推广,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它将日趋成熟,并会对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