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丝虫、旋毛虫.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49570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丝虫、旋毛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寄生虫丝虫、旋毛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寄生虫丝虫、旋毛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寄生虫丝虫、旋毛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寄生虫丝虫、旋毛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简 介,形 态,1. 成虫线状,微小,前细后粗3-4mm ,1.4-1.6mm 咽管长,占体长1/31/2,其背侧有一串呈圆盘状杆细胞组成的杆状体,消化功能和强抗原性。,2. 幼虫囊包(0.250.50.210.42),寄生在宿主横纹肌细胞内的幼虫,长约1mm,卷曲于梭形的囊包中,称之为幼虫囊包,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囊壁较厚,两层。一个囊包内通常含12条幼虫。,生活史,侵入肠粘膜,24h后回到肠腔,幼虫,成虫,(十二指肠),经2天,(4次蜕皮),(肠粘膜内),雌虫继续长大, (5天后)产新生蚴,雄虫死亡,幼虫囊包,幼虫,(交配),入血,

2、(横纹肌),宿主吞食,幼虫囊包,(约感染1个月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生活史,1. 食入含有活幼虫囊包的肉类及制品,2. 幼虫在小肠上段释出并发育为成虫(48小时蜕皮4次),3. 产于肠粘膜内的新生幼虫侵入局部淋巴结或小静脉,进入血循环,4. 只有侵入横纹肌内的虫体才能发育为幼虫囊包 (约感染1个月后),生活史要点,寄生部位:成虫小肠,以肠绒毛为食 幼虫横纹肌,以肌细胞为食感染阶段:幼虫囊包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感染,吃了活囊包的肉类及其制品 成虫寿命:12个月 ;产幼数量:1500-2000条生活史特点: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宿主体内,无需在外界环境中发育,但完成生活史必须更换宿主。保虫宿主

3、有多种哺乳动物,如猪、犬、鼠、猫、牛羊及熊、野猪、狼、狐等野生动物。,致 病,旋毛虫的致病过程分为三期: 1侵入期(肠型期):幼虫在小肠内脱囊并钻入肠黏膜发育为成虫的阶段,因主要病变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同时伴有厌食、乏力、畏寒、低热等全身症状,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此期病程:1周,2急性期(幼虫移行期),幼虫移行期:新生幼虫随淋巴、血循环移行至全身各器官及侵入横纹肌内发育的阶段 ,因主要病变部位发生在肌肉,又称肌型期。致病机理:幼虫移行时机械性损害及分泌物的毒性作用,引起全身的变态反应。此期病程:2-8周或更长,3恢复期(囊包形成期),乃受损肌

4、组织的修复过程。幼虫寄生部位的肌细胞逐渐膨大呈纺锤状,形成梭形的肌腔包围虫体,由于结缔组织的增生而形成囊壁。患者全身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肌肉疼痛仍可持续数月。,男,4岁。因稽留热3天,头痛、呕吐、抽搐1天就诊。病儿呈昏迷状,脑膜刺激征阳性。初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后14小时死于呼吸衰竭。死后检查脑脊液,发现旋毛虫幼虫。向家长追问病史,病前1周曾食大量烤肉串。病儿之兄亦同食肉串,18天后发热、肌肉痛,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清旋毛虫抗体阳性,诊为旋毛虫病,经治疗而愈。,儿童患旋毛虫病起病急,症状不典型,多数无腓肠肌疼痛症状,个别重症感染可累及肺部及中枢神经系统,若诊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诊 断

5、,旋毛虫病表现较复杂,诊断较为困难。应询问病人有无食入过生肉或未熟肉的病史,群体发病的特点,并能从患者肌肉内活检出幼虫囊包为确诊依据。1病原诊断采用活检法,自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肌取样,经压片或切片镜检有无幼虫及囊包。如果患者尚有吃剩的肉,亦可用同法检查,以资佐证。 阳性检出率仅50%。,2免疫诊断:,应选用2-3种方法同时进行,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皮内试验:,环幼沉淀试验:,皂土絮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流 行,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但以欧洲、北美洲发病率较高;呈地方性、 群体性、 食源性。旋毛虫幼虫囊包

6、的抵抗力较强,能耐低温。晾干、腌制、涮食等方法常不能杀死幼虫。生食或半生食受染的猪肉或猎获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是人群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省(区、市) 暴发次数 病例数死亡数死亡率% 合计县(市)数 云南461 20344 217 1.0667 42 广西 3 106 6 5.66 3 西藏 8 241 12 4.979 10 四川 3 72 4 5.556 3 河南 8 404 0 7 湖北 64 2654 0 12 江西 1 1 山东 4 1,在云南西南部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子里,一户村民正在为新房的落成准备丰盛的晚餐,其中一道菜是当地少数民族喜爱必有的生皮,三天后,参加

7、聚餐的多数男女老幼陆续发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随之出现乏力、畏寒、发热、眼睑浮肿和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七天后发病人数增至上百人,甚至有人死亡。,发病年龄以青壮年占多数,男性多于女性,冬季、节假日为高发时节。,预防治疗,1 改变食肉的方式,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及野 生动物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2 执行肉类检疫制度,未经检疫的猪肉不准上市,发现病肉要坚决焚毁。3 扑杀鼠类、野犬等保虫宿主,是防止人群感染重要环节。治疗:阿苯达唑是首选药物,有驱除肠内早期幼虫及抑制雌虫产蚴作用,且能杀死肌肉中的幼虫,并兼有镇痛、消炎功效。如在感染后第1周内用药,尚有防止或减轻症状的作用,治

8、愈率可达100。,丝 虫filaria,引 言,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昆虫(蚊)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细长如丝线而得名。寄生在人体的丝虫有8种。在我国主要有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 (班氏丝虫)和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马来丝虫)。,丝虫病是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主要流行于我国黄河以南的16个省市。江浙一带俗称“大脚风”,“流火”,鲁南地区有俗语曰:“十男九疝”。古代医书记载有“小便如米汁”,“癞疝重坠,囊大如斗”等描述。,引 言,引 言,形 态,1. 成虫:两种丝虫形态基本相同,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表光滑,,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Wuc

9、hereria bancrofti adult worm in a lymphatic channel,头间隙,鞘膜,体核,尾核,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虫体细长,头钝圆,尾尖细,外被有鞘膜体核头端无核区为头间隙在虫体前端15处的无核区为神经环尾核(马来微丝蚴),2幼虫 微丝蚴 (microfilaria),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3感染期幼虫-丝状蚴,丝状蚴自蚊下唇逸出,经吸血伤口或正常皮肤侵入人体。,丝虫生活史,(在蚊体内发育),腊肠蚴,丝状蚴,微丝蚴,微丝蚴,丝状蚴,成虫,(在人体内发育),雌蚊吸血,雌蚊吸血,感染阶段,寄生淋巴系统,寄生血液系统,蜕皮2次,蜕皮2次,3. 腊肠蚴,丝状

10、蚴(感染期),蚊叮吸带有微丝蚴的患者,微丝蚴进入蚊胃,穿胃壁经血腔侵入胸肌,丝状蚴移行至蚊下唇,丝状蚴侵入淋巴管内,并移行至大淋巴管及淋巴结,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在淋巴系统,交配后雌虫产微丝蚴,随淋巴入血循环,生活史,蜕皮2次,生活史要点,寄生部位:成虫 人体淋巴系统 微丝蚴 人体血液系统 , 具有夜现周期性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途径:经蚊叮剌吸血两种丝虫在人体内寄生部位不同: 马来丝虫多寄生于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 班氏丝虫除可寄生浅部淋巴系统外,多寄生于 深部淋巴管、结,如腹腔、阴囊、腹股沟等处。,微丝蚴一般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出现于外周血液,这种昼伏夜出,夜多昼少的现象称微丝蚴的夜

11、现周期性。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出现的高峰时间:班氏微丝蚴10PM-2AM,马来微丝蚴8PM-4AM 。 关于微丝蚴夜现周期性的机制至今尚未阐明。有人认为与宿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迷走神经的兴奋、抑制有关。,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临床表现,微丝蚴血症,无临床表现,是带虫者,可持续10年以上。,(一)无症状期,(一)急性期 急性过敏及炎症,1、淋巴管炎:下肢多见,皮肤表面可见一条自上而下蔓延的红线(离心性淋巴管炎),俗称“流火”。2、淋巴结炎:常与淋巴管炎并存,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常见。3、丹毒样皮炎:炎症波及浅表微细淋巴管4、丝虫热: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5、班氏丝虫可出现精索炎、附睾炎及睾丸炎。6

12、、急性期症状有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特点。,淋巴管炎,淋巴管炎的特征为逆行性,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火”或“红线”。,在出现局部症状的同时,患者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酸痛等,即丝虫热。,1、象皮肿:淋巴液淤积于皮下组织,高蛋白成分刺激纤维组织增生,皮肤变厚,变硬变粗糙,外观似大象皮肤;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易继发感染。,(二)慢性期 慢性淋巴管阻塞性病变,班氏丝虫:除可引起四肢淋巴管炎和象皮肿外,还可引起阴囊象皮肿和乳糜尿。马来丝虫:主要引起上、下肢象皮肿,以下肢多见。,淋巴系统阻塞是引起丝虫病慢性体征的重要因素,班氏丝虫病人,象皮肿,Elephantiasis due to

13、Brugia malayi. Pitting does not occur in this stage (solid oedema),马来丝虫病人Elephantiasis due to Brugia malayi, complicated by severe dermatitis and secondary bacterial infection.,2、睾丸鞘膜积液: 由于精索、睾丸的淋巴管阻塞性病变,使淋巴 液流入鞘膜腔内而引起。 积液中有时可查到微丝蚴。,乳糜尿(chyluria):由班氏丝虫所致。乳糜尿常多次间歇发作,尿呈乳白色。乳糜尿中含大量蛋白及脂肪,沉淀物中有时可查到微丝蚴,3、

14、乳糜尿:,乳糜尿,血性乳糜尿,诊 断,1病原诊断 血检微丝蚴:取血时间10 PM2 AM。1)首选厚血膜法:取末梢血60l(3大滴)涂成厚片,干后溶血镜检。2)新鲜血滴法:适用于教学及卫生宣传。3)浓集法:提高检出率,但手续繁琐。4)海群生白天诱出法:可用于夜间取血不方便者,但对低度感染者易漏诊。,体液和尿液检查微丝蚴:鞘膜积液、淋巴液、腹水、乳糜尿和尿液等中均可查到微丝蚴。成虫检查法: 1)直接查虫法:用注射器从可疑的结节中抽取成虫;或切除可疑结节,在解剖镜下或肉眼下剥离组织检查成虫。 2)病理切片检查:丝虫性结节结节中心有成虫,其周围为典型的丝虫性病变。,2免疫诊断可用作辅助诊断 皮内试验

15、:不能用作确诊病人的依据,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抗体:(IFAT)、(IEST)及马来丝虫成虫或微丝蚴(ELISA) 检测抗原,流行,(一)地理分布,班氏丝虫分布广,遍及全世界,以亚洲及非洲严重。马来丝虫仅局限于亚洲。我国丝虫病主要流行于黄河以南16个省市自治区。, 传染源:血中有微丝蚴的带虫者及病人是丝虫病的传染源。 传播媒介:班氏丝虫南方为致倦库蚊, 北方为淡色库蚊。 马来丝虫平原为中华按蚊, 山区丘陵为嗜人按蚊。 易感人群:男女老少均可感染。流行区微丝蚴感染率高峰多在2130岁。,(二)流行环节,防治原则,1普查普治 普查应以1周岁以上的全体居民为对象,要求95以上居民接受采血。丝虫病治疗首选药物主要是海群生(hetrazan,又名乙胺嗪DEC)。 在流行区推广使用海群生食盐的做法加快了我国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步伐,WHO将此经验在世界范围内推广。2防蚊灭蚊是控制丝虫病的关键措施。3. 目前的防治重点为监测管理及慢性病人的救治。(人群、原微丝蚴血症人群、流动人口、蚊媒、血清学监测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