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球运动障碍,眼球运动障碍,解剖眼肌麻痹瞳孔调节障碍,动眼、滑车、外展神经,解剖眼肌神经支配,滑车神经:上斜肌外展神经:外直肌动眼神经:提上睑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眼球运动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动眼神经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一.解剖生理基础,(一)动眼神经运动纤维:外侧核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眼球运动)副交感纤维:正中核双侧内直肌(调节辐辏反射)副交感纤维:埃魏核瞳孔括约肌(瞳孔缩小)睫状神经节睫状肌(晶体变厚视近物(二)滑车神经 滑车神经核上
2、斜肌(三)外展神经 外展神经核外直肌,临床表现,复视斜视眼球运动受限头位改变瞳孔变化,分型,核性动眼神经麻癖 不完全 双侧 瞳孔较少受累 眼轮匝肌受累 脑干受累,核下性动眼神经麻癖完全单侧瞳孔受累眼轮匝肌不受累无脑干受累,眼肌麻痹ophthalmoplegia*,周围性眼肌麻痹,核性眼肌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中枢性性眼肌麻痹,眼肌麻痹,1、周围性眼肌麻痹(1)动眼N麻痹: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向上、内、下运动受限(2)滑车N麻痹:复视(向下外视时明显)(3)外展N麻痹:复视,外展受限2、核性眼肌麻痹:脑干病变:交叉性瘫;动眼神经:某一眼肌受累。3、核间性眼肌麻痹:内侧纵束病变一个半综合症(on
3、e and half syndrome),周围性(核下)眼肌麻痹*,动眼神经,眼外肌麻痹表现上睑下垂、外斜视、眼球向上、向内及向下运动受限,出现复视;眼内肌麻痹如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复视*是某眼外肌麻痹时眼球不能向麻痹肌收缩方向运动或受限,并出现视物成双,复视总是出现在眼外肌作用的方向上。轻微眼肌麻痹时可仅有复视,眼球运动受限和斜视不明显。,滑车神经,外展神经,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有复视。,呈内斜视,眼球不能向外方转动,有复视,核下性动眼神经麻癖病因,外伤肿瘤感染:眶上裂综合征.海绵窦综合征血管性:动脉瘤,眼肌麻癖型偏头痛中毒及代谢障碍:DM,肉毒中毒,铅其他:重症肌无力,核性眼
4、肌麻痹*,脑干病变导致眼球运动神经核受损,病变常累及邻近结构,如外展神经核损害累及面神经和锥体束,出现外展、面神经交叉瘫;动眼神经亚核多而分散,病变仅累及部分核团仅出现某一眼肌受累,或累及双侧。,核间性眼肌麻痹*,内侧纵束连接一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与对侧外展神经核,使眼球水平同向运动,病变时出现眼球协同运动障碍,多见于脑干腔隙性梗死或多发性硬化。,中枢性(核上)眼肌麻痹,皮质侧视中枢破坏性病变(如脑血管疾病)出现向病灶对侧凝视麻痹,表现双眼看向病灶侧;刺激性病灶引起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二.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一)不同部位的眼肌损害分类:分类:周围性眼肌麻痹 眼外肌麻痹核性眼肌麻痹眼内肌麻痹核
5、间性眼肌麻痹全眼肌麻痹核上性眼肌麻痹,1. 周围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麻痹提上睑肌上睑下垂上斜外直外下斜视内直肌、上直肌、下直下斜肌内收/上视/下转不能瞳孔括约肌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消失复视,()滑车神经麻痹上斜肌外下活动受限稍偏上()外展神经麻痹外直肌外展受限内斜病因单侧:鼻咽癌颅底转移、脑桥小脑角肿瘤、糖尿病双侧:颅高压,动眼 眶上裂综合征 滑车 全眼瘫痪外展 海绵窦血栓,核性动眼神经麻癖病因,血管病炎症肿瘤外伤代谢障碍脱髓鞘变性病,2.核性眼肌麻痹,定位:脑干病因:血管病、炎症、肿瘤特点双侧眼球运动障碍脑干邻近结构的损害分离性眼肌麻痹,动眼神经核与核下性眼肌麻痹的鉴别,特征动眼神
6、经核性麻痹动眼神经核下性麻痹范围 多双侧多单侧损伤程度 分离性眼肌麻痹全眼肌麻痹眼轮匝肌 可麻痹(面)无瞳孔括约肌 可正常受累其他结构 脑干邻近结构受损 动眼神经邻近结构受损,3. 核间性眼肌麻痹,定位:脑干内侧纵束病因:血管病(腔梗)多发性硬化又称:内侧纵束综合征,()前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桥脑侧视中枢到动眼神经内直肌核之间的内侧纵束。表现:向对侧注视时:病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可外展(可伴眼震)辐辏反射正常(支配内聚的核上通路位置较高),()后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 一桥脑侧视中枢到展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表现:双眼向同侧注视时: 患侧眼球不能外展 对侧眼球可以内收辐辏反射正常刺激前庭可
7、外展,()一个半综合征,病变:桥脑侧视中枢、对侧已交叉过来的连接同侧动眼神经内直肌核的内侧纵束表现:向病灶侧凝视麻痹同侧眼球不能内收。仅对侧眼球可外展, 伴眼震,4、中枢性(核上性)眼肌麻痹,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的后部。破坏性:双眼凝视病灶侧;刺激性:双眼凝视病灶对侧。脑桥的侧视中枢:破坏性:双眼凝视病灶对侧;刺激性:双眼凝视病灶侧。,4. 核上性眼肌麻痹,()水平注视麻痹病变:额叶 脑桥,()垂直性麻痹,上丘眼球垂直同向运动皮质下中枢帕里诺综合征:病变位于上丘上部破坏性病变。 表现为双眼向上垂直运动不能。见于松果体肿瘤。动眼危象:上丘上部刺激性病变。双眼发作性向上。上丘下部病变:双眼不能向下
8、注视。见于Parkinson综合症。,帕里诺(Parinaud)综合征:,双眼向上垂直运动不能,是眼球垂直运动皮质下中枢上丘损害所致,如松果体瘤。上丘刺激性病变出现双眼发作性转向上方(动眼危象),见于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服用酚噻嗪等。,核上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双眼同时受累;)无复视;)反射运动仍保存(颞叶有纤维与、脑神经联系)。,(二)不同眼肌麻痹导致的复视,特点:.复视最明显的方位在麻痹肌作用力的方向上。.向瘫痪肌收缩方向注视时出现复视,处于外围的是假象。,动眼神经的合并损害,岩骨尖综合征,病变部位:颞骨岩部尖端受损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病因:中耳炎岩骨尖综合征为中耳炎或合并慢性乳突炎
9、向颅内发展破坏岩骨尖时,引起患侧V、对颅神经功能障碍,又叫Gradenigo综合征。,海绵窦综合征,受损神经: III 、 IV 、VI、 V1病因:海绵窦血栓形成,颈内A动脉瘤 颈内A海绵窦瘘 海绵窦血栓形成-多由眶周、鼻部及面部的化脓性感染或全身性感染所致。病变累及一侧或两侧海绵窦。急性起病,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感染中毒症状。眼眶静脉回流障碍可致眶周、眼睑、结膜水肿和眼球突出。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和三叉神经第1、2支受损,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睑下垂、复视、眼球各方运动受限或固定、三叉神经第1、2支分布区痛觉减退、角膜反射消失等。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感染和血栓形成,出现颈
10、动脉触痛及颈内动脉闭塞的临表,如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并发脑膜炎。,海绵窦血栓形成,由面部、眼眶、鼻部、副鼻窦感染扩展引起临床表现:眼球固定,眼睑下垂,瞳孔散大,面部感觉减退,多伴全身感染症状,眼球突出,眼睑结膜充血引起海绵窦外侧壁受压,逐渐出现、(第1支)颅神经麻痹,即睑下垂,眼睑和结膜水肿,眼球突出以及眼外肌麻痹,在三叉神经麻痹时,面部相应支配区有剧痛。有时有三叉神经上颌支麻痹。,Tolosa-Hunt综合征,病因:颈内动脉的非特异性炎症,波及海绵窦临床表现:本病发病无性别差异,以壮年至老年多发,大约70%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咽峡炎、上颌窦炎、低热等病史。早期一侧性眼球后眶区周围剧烈
11、疼痛,可放射到额部或颞部。可有恶心、呕吐。疼痛的性质多大为持续性胀痛、刺痛或撕裂样剧痛。数天后痛侧眼肌可有不同程度的麻痹。主要以动眼神经受累为主,其次是外展神经。可表现为第、对脑神经全部受累,眼球固定,眼球突出,呈海绵窦综合征。眼内肌受累相当少见。,眶上裂综合征,病因:外伤、炎症、肿瘤受损神经:III、 IV 、VI、 V临床表现:与海绵窦综合征相近,不出现眼睑及结膜水肿,眶尖综合征,受损神经:II、 III 、IV 、V1、 VI 症状和体征1. 眶压增高 眶内出血或水肿引起,眼球突出。2. 视力丧失 切割伤直接损伤视神经或水肿、出血使眶尖部压力增高。3. 眼睑下垂及眼球固定 直接损伤眼外肌
12、及其支配神经。4. 眼部知觉障碍。5. 眼底改变 早期视乳头充血,静脉扩张;晚期视神经萎缩。6. 穿孔伤 眼睑皮肤或穹隆结膜可见穿孔伤痕。,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癖,发病机制 1缺血学说:小动脉及毛细血管病变 2代谢学说:葡萄糖旁路代谢增加,果糖堆积,维生素缺乏,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神经(感觉神经为主)表现为鞘膜水肿、变性、断裂、脱落。瞳孔直接或间接对光反射正常,这是因为动眼神经的中央部位的供血是来自动眼神经中央血管,而外周的供血主要依靠软脑膜的丰富吻合支,因此糖尿病所致的微血管循环障碍以及血管壁基层膜增厚,亦会对神经干的中央部造成影响,而外周并未受累,故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常常不会累及瞳孔。,治疗,
13、原发病治疗神经营养治疗改善微循环治疗 治疗时应以控制糖尿病为主,辅以神经营养治疗外加活血化瘀及微循环改善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上,眼肌功能逐步恢复平衡。,临床表现,壮年多见一侧眶后疼痛同时或数日后出现同侧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损伤眶部静脉回流受阻病程数日或数周多自行缓解,可遗有神经损害,不定期同侧或对侧反复发作无偏头痛史,可除外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无海绵窦血栓形成征象,需DSA排除动脉瘤因系非特异性感染或自身免疫机制有关,对皮质类固醇治疗敏感。,病因,动脉瘤结核性脑膜炎颅底肿瘤等,瞳孔调节障碍,瞳孔调节障碍*,瞳孔支配 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颈上交感神经节的交感纤维支配瞳孔
14、散大肌。普通光线下瞳孔直径34mm,瞳孔调节障碍,瞳孔括约肌(动眼神经副交感f)和瞳孔开大肌(颈上交感神经节的交感纤维)瞳孔的对光反射:视网膜视N视交叉视束中脑的顶盖前区E-W氏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调节反射:注视近物时双眼会聚及瞳孔缩小。与中脑的E-W核、双侧的内直肌核有关。会聚不能:帕金森病、中脑,调节反射的径路*,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外侧膝状体 枕叶纹状区 顶盖前区 动眼神经E-W核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瞳孔的大小,普通光线下瞳孔直径正常为34mm 。缩小5mm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瞳孔括约肌颈上交感神经节交感纤维瞳孔散大肌瞳孔括约肌、瞳孔散大肌维持瞳孔的正常大
15、小。,2.临床常见的异常瞳孔,()瞳孔缩小一侧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霍纳征(Horner sign);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可伴同侧面部少汗。双侧颈上交感神经径路损害:脑桥出血、脑室出血压迫脑干、药物中毒。双瞳孔针尖样。,()瞳孔散大见于:动眼神经麻痹。颞叶钩回疝(无眼外肌麻痹)抗胆碱能药 视神经损害 (伴失明),2.临床常见的异常瞳孔,3.瞳孔对光反射传导径路,光线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上丘臂上丘中脑顶盖前区双侧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瞳孔括约肌,4.瞳孔光反射异常,光反射传径路上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觉中枢病变,不出现瞳孔散大、光反
16、射消失。,5.辐辏及调节反射异常,集合反射 辐辏反射注视近物时双眼会聚。 调节反射注视近物时瞳孔缩小。缩瞳反应与会聚动作不一定同时受损。 (辐辏反射)双内直肌动眼神经正中核视神经视交叉外侧膝状体枕叶顶盖前区 (调节反射)瞳孔括约肌动眼神经E-W核辐辏反射消失见于:帕金森综合征&中脑病变调节反射消失见于白喉(睫状神经损伤) &中脑炎,6.阿罗瞳孔,表现:两侧瞳孔较小、大小不等、边缘不规整, 对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病变:顶盖前区光反射径路受损: 神经梅毒 多发性硬化 带状疱疹,7.埃迪瞳孔强直性瞳孔,中青年女性多见。 表现:一侧瞳孔散大,直接、间接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暗处强光持续照射,瞳孔
17、缓慢收缩,光照停止后, 瞳孔缓慢散大。调节反射同样缓慢出现,缓慢恢复。常伴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下肢明显)。埃迪综合征:节段性无汗, 直立性低血压。,瞳孔散大:,脑疝早期:瞳孔散大而不伴眼外肌麻痹。动脉瘤:瞳孔散大伴眼外肌麻痹视神经损害:瞳孔散大伴失明。,2.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损伤及表现:,视神经损伤:,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动眼神经损伤:,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消失,辐辏反射、调节反射* 注视近物时双眼球会聚及瞳孔缩小反应。调节
18、反射径路见后。阿罗(Argyll-Robertson)瞳孔* 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顶盖前区病变,多见于神经梅毒。瞳孔散大 见于动眼神经麻痹,如钩回疝早期。 霍纳征horner sign* 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睑板肌麻痹)、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可伴同侧面部少汗。颈上交感神经径路及丘脑,脑干网状结构交感纤维损害,C8T1脊髓侧角损害。,霍纳征(Horner sign):一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内陷,可伴同侧面部少汗。颈上交感径路损害。症状体征1.眼部症状 瞳孔缩小,上睑下垂、下睑轻度上提而睑裂变小,眼窝平滑肌失神经支配而眼球内陷。2.血管扩张 结膜充血,面色潮红,耳廓红润,
19、鼻黏膜充血、鼻塞,皮温升高等。3.汗闭 面颈部皮肤干燥无汗。4.其他症状 泪液分泌增多或减少,病程长者可有半面萎缩或舌肌萎缩。,视觉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视觉障碍 1、视神经传导途径 2、视力障碍 3、视野缺损眼球运动障碍 1、传导途径 2、眼肌麻痹 3、瞳孔调节障碍,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视神经传导途径,1、通路:视网膜视N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视放射视中枢(枕叶),视力障碍,单眼视力障碍 1、突然视力丧失(1)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2)单眼一过性黑朦:TIA 2、进行性视力障碍(1)数小时、数天: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脊髓炎(2
20、)视野缺损失明,肿瘤、动脉瘤 Foster-Kennedy综合症:额底部肿瘤除引起同侧嗅觉丧失,还可出现同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及对侧视乳头水肿。,单眼视力障碍*,突然视力丧失,进行性视力障碍,:见于眼动脉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颈内动脉系统TIA或典型偏头痛先兆可导致一过性黑蒙。,数小时或数日达到高峰。球后视神经炎、脱髓鞘疾病;先有视野缺损,逐渐出现视力障碍和失明,为视神经压迫性病变。同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Foster-Kennedy综合征),见于额叶底部肿瘤,双眼视力障碍*,一过性视力障碍,进行性视力障碍,如双侧枕叶视中枢TIA。皮质盲是双侧视中枢病变所致的视力障碍,不伴瞳孔扩大
21、,光反射存在。,中毒或营养缺乏性神经病; 慢性视乳头水肿:脑肿瘤、血肿和炎症等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视网膜中央静脉和淋巴回流受阻,视乳头充血,边界模糊。,双眼视力障碍: 1、双眼一过性:双枕叶视中枢TIA,皮质盲。 2、进行性双眼视力障碍:(1)中毒和营养缺乏性疾病(2)原发性视神经萎缩:MS、球后视神经炎 (3)慢性视乳头水肿:颅内占位性病变。,视野缺损,1视神经单眼全盲 2视交叉-双颞侧偏盲 3视束-对侧同向偏盲 4视放射-对侧同向象限盲 5视中枢-对侧同向偏盲,黄斑回避,损伤及表现:,视神经损伤:,同侧盲,视交叉中部损伤:,双颞侧偏盲,视交叉外侧部损伤:,同侧眼鼻侧半偏盲,视束、外侧膝状体
22、、视辐射、视中枢损伤:,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视野缺损visual field defects *,对侧同向上象限盲为视辐射下部受损,对侧同向下象限盲为视辐射上部受损。,视神经病变引起全盲,视交叉及其后视径路病变产生偏盲或象限盲,双颞侧偏盲,垂体瘤、颅咽管瘤等损伤视交叉中部来自双眼鼻侧视网膜纤维,对侧同向性偏盲,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或视中枢病变,使病变对侧视野同向偏盲。视中枢病变中心视野常保留,称黄斑回避,可能1.黄斑区纤维投射至双侧枕叶视皮质; 2.黄斑区的视皮质代表区为大脑中后动脉双重供血。,视觉障碍与眼球震颤,眼球震颤nystagmus,定义 是指眼球注视某一点时发生的不自主的节律性往
23、复运动。分类 按眼震节律性往复运动的方向分为水平性眼震、垂直性眼震和旋转性眼震。按眼震运动的节律分为钟摆样眼震和跳动性眼震。,眼球震颤nystagmus,跳动性震颤 jerk nystagmus,钟摆样眼球震颤 pendular nystagmus,分快相及慢相,眼球缓慢地向一方移动称慢相,为原发病所致;然后急速地跳回原位,叫快相,为代偿性恢复注视位的运动。快向为眼震方向,向快向凝视时眼震幅度增大。,以相同速度及幅度向两个方向摆动,常见于婴儿。,凝视诱发性眼震(gaze-evoked nystagmus)*,向单一方向凝视诱发性眼震是早期或残留眼肌麻痹的常见体征;多方向凝视性眼震常为抗癫痫药或
24、镇静药副作用,以及小脑或中枢性前庭功能障碍所致。,前庭性眼震(vestibular nystagmus),向快相方向凝视幅度增大。周围性前庭性眼震为单向性、水平性或水平与旋转性,伴严重眩晕;中枢性前庭性眼震可为双向性,纯水平性、垂直或旋转性,眩晕很轻。位置性眼震是由改变头位引起,可为周围性或中枢性前庭性病变所致。周围性病变可伴听力丧失或耳鸣,中枢性病变可伴锥体束征或脑神经异常,可资鉴别。,前庭周围性和中枢性眼震的鉴别,总结,重点 1. 视野缺损分类(双颞侧视野偏盲、同向性偏盲、同向性象限盲)及常见病因。2. 眼肌麻痹的分类。难点 1. 前核间性、后核间性眼肌麻痹及一个半综合征的解剖基础。2. Horner征的临床表现和病损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