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ICU院内感染的管理,哈医大四院 护理部郭 晓 霞2018/7/12,第一节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病状况,患病率: 5-17%,ICU病房高达42%, ICU是病房3-18倍。1992年: 欧美17国调查,45%的危重患者患有不同程度 的感染,21%为ICU中获得。 病死率: 35%,血型感染的粗病死率50%。,一、 概 述,医院感染: 是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住ICU天数与发生院内感染的关系,住3-4天,较1-2天高3倍住5-6天,增加 6倍3周以上,增加 33倍,二、易感因素,1.病人内在的因素:,营养不良,年龄70岁,肥胖,生活方式,应用免疫抑制剂,胃液PH4,基础疾病
2、,二、易感因素,2.疾病相关因素,3.环境因素:,不良的手卫生,床位空间,工作人员水平,依从性,气流和水的污染、仪器和设备的污染,微生物的交叉感染,4.治疗相关因素:,有创针对和治疗的操作,机械通气和湿化,镇静和麻醉,抗酸治疗H2受体阻滞剂、激素等,抗生素的应用,引流管,三、病原体,1.细菌:2.真菌3.病毒4.寄生虫5.非典型性病原体,三、病原体,1.细菌:G+需氧菌金葡菌、表皮葡菌、链球菌、肠球菌肠内G-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变形杆菌、阴沟杆菌非肠G-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铜绿假单胞、不动杆菌、沙门菌等厌氧菌脆弱拟杆菌、艰难梭状芽胞杆菌、 消化链球菌,文献 -王跃群 院内感染
3、的细菌普特点,G+性菌37.4%,G-性菌62.6%,ICU 多重耐药致病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VREF,克雷伯菌属Klebsislla.spp,肠杆菌属enterobacrer.spp,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s.aeruginosa,念珠菌,酵母菌,曲霉菌,2.真菌,3.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4.寄生虫,卡氏肺囊虫,5.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军团菌,衣原体,四、院内感染的类型,. 美NNIS 1980-1992年间感染类型的变化,.欧洲的二级学科感染类型的调查,王力宏 北京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排 序,泌尿系感染,普通院内感
4、染,伤口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血型感染,ICU院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血型感染,外科伤口感染,1. 下呼吸道感染,1.1 必备条件:防御功能发生障碍有足够量的致病菌到下呼吸道自身防御反应破坏或强致病菌,肺炎发生率10-25%,致死率30-40%胸腹部手术是其他部位的38倍使住院时间平均延长4-9天,1.2 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1.3 下呼吸道致病菌种类及构成情况 -尹海燕,常见,占全院感染的40%尿管插入时间长短老年人,2.泌尿道的感染,全院血管相关性感染中的30-40%发生在ICUICU的发病率15%10%与静脉导管相关,3天输液系统开放,3.血管相关性感染,占全院的院内感染的
5、40%ICU中的伤口感染占17%在英国是第二位获得性感染延长住院时间4d与外科技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 部位有关,4.伤口感染,第二节 院内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一、建立ICU感染监测 二、ICU感染控制和预防,一、建立ICU病房感染监测,1.人员培训和目标监测2.动态监测3.制定合理病人照顾实践程序4.环境和设备的处理5.控制使用抗生素和消毒剂,二、ICU感染控制和预防,1.常规洗手2.戴手套3.重复使用的器械应进行消毒4.一次性物品不应重复使用,二、ICU感染控制和预防,5.做好侵入性操作的护理6. 限制抗生素的使用7. 环境制度的管理8.合理安排人力,二、ICU感染控制和预防,9.加强保洁员的管理10.加强患者营养11.提高护理质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