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18年度课题指南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8 年 5 月 2 目 录 申报说明 (3)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10) 党史党建 (11) 哲学 (13) 理论经济 应用经济 (14) 统计学 (16) 政治学 (17) 法学 (18) 社会学 人口学 (19) 民族学 (21) 国际问题研究 (22) 中国历 史 世界历史 考古学 (24) 宗教学 (25)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语言学 (26) 新闻学与传播学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27) 体育学 (29) 管理学 (29) 3 申报说明 一、申报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指导思想是,高
2、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发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全省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云南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 二、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 2018 年度课题指南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研究阐释; 省委第十次党代会
3、和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 的研究阐释 ;云南 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各学科学术发展和学科的基础性、前沿性问题的跟踪研究,在相关学科中拟定了一批研究参考选题,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选择申报。 三、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要体现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体现云南社科研究水准的重要成果。基础研究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和动态,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4 参考价值。 四、课题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4、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 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但必须有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青年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年龄均不超过 39周岁( 1979 年 5 月 7 日后出生)。课题组成员或推荐人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跨学科、跨部门、跨领域组成课题组申请项目。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具备申报条件的在职博士生(博士后)从所在工作单位申请。 五、课题申请单位须符
5、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工作管理 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 六、课题申报范围涉及 23个学科。因列入课题指南的学科条目数有差别,为突出研究重点,对部分学科在序号排列上作了归并,但不表示学科分类的改变。申请人仍然要按照国家社科基金学科代码填写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5 “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教育学、艺术学 2 个单列学科的申报分 别由省教育科学规
6、划办、省艺术科学规划办另行组织。课题指南条目分为具体条目(带 *号)和方向性条目两类,以具体条目为主。具体条目的申报,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也可对条目的文字表述作适当修改。方向性条目只规定研究的范围和方向,申请人要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只要符合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学科均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课题)。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无论是按课题指南拟定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 ,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 七、申报课题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 5万元,一般项目 3
7、 万元,青年项目 2万元。申请人自行选择项目类别申报,按照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和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云财教 2017412 号)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八、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的完成时限,基础研究、综合研究一般为 2 3年,应用研究一般为 1 2 年,以立项协议书确定的起始时间为准。获准立项项目的申请书和立项协议书视为具有约束 力的资助合同文本。课题负责人在项目研究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时完成项目研究并申请结项。无正当理由逾期未结项的,课题一6 律作终止处理,已拨剩余经费按原渠道退回,取消申请人 3年申报资格,列入科研
8、诚信不良记录;研究成果存在抄袭剽窃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课题一律作撤销处理,已拨全部经费按原渠道退回,取消申请人 5年申报资格,列入科研诚信不良记录。 九、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从严控制项目逾期,提高申报质量, 2018 年度云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申 请作如下限定:( 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省社科规划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省社科规划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省社科规划项目申请;在研的各类省级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省社科规划项目申请。(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省社科规划
9、各类研究项目未结项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省社科规划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 2018 年 5 月 8 日之前的可以申请)。( 3) 2015年 2018年省社科规划项目被终止或撤销的项目负责人,不能申请本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 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本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 4)申请人申请本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已获得立项的,所申请的省社科规划项目不再立项。( 5)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申请课题,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个7
10、项目结项。( 6)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的,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 论文(出站报告)复核。( 7)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本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 8)凡以省社科规划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须标注受“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字样。 十、申请人作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被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要报采用 1 篇以上;通过其他渠道报送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 1 篇以上的,只要符合不以重复选题申报、无省社科规划或同级别及以上在研项目、无省社科规
11、划项目被终止或撤项等限制规定的,申请本年度项目可直接立项或优先立项。成果采用或领导批示、 部门采纳情况须在申请书中说明,需提供证明材料并得到认定。 十一、本年度项目采取网上申报,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省社科规划科研管理系统( )下载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一式份)、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课题 论证活页(一式 7 份),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填写申报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申报重点项目的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 7000 字;申报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的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 5000 字。按活页中要求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申请者要如实准确填写 申请材料,凡存在弄虚作假、重复申报、抄袭剽窃等
12、8 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对个人及责任单位予以通报;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取消申请人 5 年申报资格,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十二、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网上活页匿名初评,通过初评的再提交会议评审,结果在云南哲学社会科学网上公示。初评和会议评审前申报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学科组评审专家。凡行贿评审专家者,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取消申请人 5年申报资格。凡在项目评审中发现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评审人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 ,取消个人 5 年项目评审资格。 十三、课题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
13、,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 十四、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的课题申报,省社科规划办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适当控制申报数量,提高申报质量,特别是要避免同类选题、低水平选题、已立项选题申报。 十五、各单位 科研管理部门要按规定做好申请书活页审核 及系统上的审核 确认工 作,并确保提交的申请书活页的纸质版与上传系统电子版的信息完全一致 ,以免影响评审结果 。 9 十六、课题申报时间为 2018 年 5 月 8 日至 月 29 日。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要在 5 月 29 日前,将
14、本单位申报项目的 申请书活页 申报清单 纸质版审核盖章后报送至我办。 邮寄材料必须在 5 月 27 日前以特快专递方式寄出(以邮戳为准) 。逾期报送材料不予受理。 10 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过程研究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精神 实质研究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与当代 价值研究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 意义研究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研究 *6.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观研究 *7.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 *8.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开放思想研究 *9.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研究 *10.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 *11.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演变及其规律研究 *1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研究 *1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研究 *16.新时代“四个伟大”内在逻辑与重要意义研究 *17.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机制 研究 *18.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研究 *19.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