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年越来越多的学术抄袭、造假、腐败等问题被报道出来,学术道德俨然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很多科研从业者只关注眼前的课题,忽视人文素养的发展,最后导致学术道德的缺失,限制了思维,并在往后的工作或学习中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当今社会,针对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问题时有发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术造假、抄袭等方面,主要原因是这些人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热衷炒作,违背学术目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是保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用善恶标准评价,依靠人们内
2、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作为道德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术道德是所有学者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学者在学术科研方面原则。学术道德是治学的起码要求,是学者的学术良心,其实施和维系主要依靠学者的良心及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舆论。它具有自律和示范的特性,学术道德的缺失无疑意味着学术失范现象的产生和蔓延。学术道德的缺失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制造学术泡沫、搞假冒伪劣、抄袭剽窃、进行钱、学、权的三角交易、从事注水学位教育或培训、在学术评审拉关系以及办刊收费等等。在校园中,为了杜绝这种问题,应该给予学术道德丧失,不遵守学术规范的学生严厉的惩罚,加强对学生学术道德和诚信方面的教育。在加强
3、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提高法律介入学术研究领域的频率与效能。学校、教育部门以及学术相关部门应完善关于学术规范的规定,让打击学术腐败有规可依。单纯依靠道德建设收效并不理想,必须要在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的基础上,重视和加强学术法制建设,提高法律介入学术研究领域的频率与效能。应当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既是依法治国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治理学术腐败的内在需要。此外,从根本上来说,学术腐败的产生主要还是根源于目前我国极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这种畸形的科研评价机制日益腐蚀着学者们的学术良知与职业精神,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不愿意再坐冷板凳,而更倾向于在学界投机钻营,谋名取利。基
4、于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学术腐败,不仅要重视学术法制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更要重视良好学术体制的建设。我们应正确树立科研诚信意识,提高科学道德素养,形成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人才成长的科研环境,我们要发挥积极作用。钟南山院士曾指出当前科研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浮躁,不踏实,目前很多国际专业学术杂志主编批评中国某些科学研究论文存在的“四宗罪”:伦理问题、造假问题、抄袭问题、一稿多投问题,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科研诚信是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我们应当掌握科研工作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
5、展,而且不断丰富和发展求真求实的科学文化内涵,形成了以科学精神为精髓的人类社会的共同理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从摆脱中世纪的蒙昧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到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乃至20 世纪以来新技术革命浪潮引领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精神不仅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杆,千百年来一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在我国,依靠科学和民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科技界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一代又一代学者、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坚持真理、开拓创新、诚实守信,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塑造了
6、热爱科学、勇攀高峰、忠于祖国和人民的高尚品格和榜样,显示出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术素养,为全社会树立了光辉典范。“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就是科技界在创造伟大功勋中升华的伟大精神。没有这种崇高的精神力量,就没有我国科学事业今天这样良好的发展局面,就没有我国今天令世界惊叹的综合国力,这是我国科技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子曰:民无信不立。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诚实守信是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更是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毛主席、周总理一贯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并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行动的榜样。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最终都是要栽跟头的。良好的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创新,还关系到整个社会
7、的风气和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学者的学术研究不仅为社会生产思想和理论,而且为社会提供理想和信念。不良的学风不仅有损学者的形象,还会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从而导致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科研学术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潜力所在。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成熟的学术管理制度,没有成熟的学术规范思想,这个国家就必然产生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品格卑劣的学术工作者,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学术建设而言打击将是致命的,对以后的培养学术人才也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学术科学研究以创新为灵魂,以质量为生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风气就是学术研究的规矩。创新离不开
8、严谨端正的态度,严格遵循学术研究的程序和规范,以此为基础,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出精品、出力作,推动科学的发展。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遏制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的风气首先修身正己、自我约束是维护学术道德和学术尊严的基础。有的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意识差,有的对基本的学术道德规范知之甚少,有的是明知故犯。既然我们从事学术研究,就要严守职业道德,加强学术道德自律,讲求诚信,忠于真理,严谨治学,为推动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要积极开展学术批评,发扬学术民主,客观公正、不循私情,杜绝权学、钱学交易。老老实实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同时要加强对学术道
9、德和学风建设的制度约束。规章制度的建立是学术道德的外化,建立和完善学术研究的制度,对规范学术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克服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要加大制度制约的力度,建立对学术道德缺失的曝光和惩处制度,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要视具体情况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撤消项目、取消晋升资格直至媒体曝光、行政处分、解聘等处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在评奖、晋升等过程中,实行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在建设学术道德,维护学术规范方面,应该从根本抓起。其一,是学者的思想方面,应该让学者充分了解遵循学术道德和规范的重要性,了解学术腐败的危害,树立反面教材,让学者以反面教材
10、警醒自身,从思想上抵制学术腐败。其二,完善学术科研制度规定,严抓学术腐败,若发现绝不姑息。其三,加大审核力度,对学术成果应从严审核,不漏过一个学术腐败的现象。科研学术道德与科研学术规范的建设,应当从学术精神、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伦理四个部分展开。学术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学术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追求真理的信念、用于探索的精神、遵循实证的方法,讲求理性的态度。研究生应当从求真、进取、协作、实证、包容、开放、民主、理性怀疑等方面努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正确处理利益、荣誉、道德和伦理等关系,拓展对物质世界、生物界和人类的认识,形成更加完善的知
11、识结构。学术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指科研活动中的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研工作者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研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者规范之中。科学道德主要包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自觉抵制弄虚作假、浮躁浮夸等学术不端行为等。我们应该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中,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风。要注重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者
12、,都应,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加强诚信教育,也是学术道德建设的一根重要支柱。加强诚信教育,要强化学术诚信责任,弘扬学术诚信传统。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良好诚信道德的民族,自古以来就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校园诚信文化建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在校园内形成诚信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自觉得遵守诚信的意识观,从自身做起。也要增强诚信教育地位。应该重视素质教育,将诚信教育落实在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中,让诚信教育遍布课内课外,从书本外进入到书本中。让诚信教育作为基础课程,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实际实践出发,渗透
13、到日常生活中。同时,还应当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不能一味的沉浸在学习与学术研究上,而是要走出去,走入社会,通过周围的典型事例或大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引发学生的深思,这样做既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能让大家以更深刻的方式获得认识,诚信教育落到了实处,一举多得。更要拓展诚信教育内容。教育的内容也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当前进行诚信教育应该注重诚信观念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将诚信意识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将诚信意识与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以及创新意识相结合。我国古代传统的诚信道德思想主要讲求“重义而轻利”、“先义后利”,这种观点重视社会功利,引导人们为社会做贡献,是一种积极的社
14、会本位的义利观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保证,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都表明,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更是包括我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孜孜不倦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具有非常深远的指导意义。另外,进行学生的诚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平等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完整诚信人格意识的公民。公民意识薄弱,就会导致民族法制意识淡薄,终将促使诚信的失落。只有将诚信意识与公民意识相结合,才能使研究生更好的加强诚信修养。学生在经过诚信教
15、育后,会从思想中地址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并能严格约束己身,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在建设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同时,也要加强学者人文素质的培养,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人文素养的提升能让我们在撰写学术报告、论文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更能让读者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现在全球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开始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提高人文素养,首先应该从个人角度自觉形成对人文学科的热爱,很多人把对知识的获取完全看成是“任务”,因而反对学习人文学科,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人文学科的好处不在于我们能看见的,很多时候,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我们应该发展对人文学科的喜爱,愿意去学习,去享受“人文之
16、美”。其次,一些组织应该多举办人文学科的讲座等活动,培养起学者对其的认识和爱好,让大家在科研的疲惫之余,感受人文对一个人心灵的放松。学术素养也是研究生最应具备的素养之一。“学术素养”,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在学术方面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学术素养是研究者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主要由学术意识、学术能力、学术知识以及学术伦理道德组成。它体现的是研究者的创新精神和执行能力,是获得重大研究成果的保证。 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更需要提前理解学术素养在研究中的深刻内涵,提早做起,从和自我做起。研究生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人,其主要任务是掌握已有的专业理论和知识,而研究生是为了进一
17、步培养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能力而继续接受教育的群体,其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和创造新知识。作为个人,也要严于律己,加强自身修养,在加强学术道德和规范建设上出一份力。我们在从事科研活动时,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善自己的思想,提高觉悟。应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勤奋学习、诚信科研,拒绝做有损个人名誉、学校声誉和学术道德的行为。要弘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创新为己任,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争做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的先行者。大力倡导学术监督、积极开展不同学术观点间的自由讨论,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也要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防止学术浮躁,注重论文质量,不抄袭、不剽窃,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坚持品行为立身之本,勇于与不良风气做斗争。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全力抵制各种污染科学风气的行为,坚决杜绝丧失学术道德的行为,积极反对各种形式的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行为。虽然个人的力量小,但如果人人都能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抵制学术腐败,那么学术腐败的现象将不会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