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1 世纪的脚步已日趋临近之际, 世界文化结构也面临着重大的转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尽管西方现代的强势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后被证实其强势并不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一统天下。而世界新兴地区的崛起, 不仅从政治、经济, 也从文化方面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各种文化的多元并存, 可以说是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此全新局面的出现, 为了更好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由这一新的视域来再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立足于当代, 以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眼光考察其现实状况, 并在此客观基础上对其
2、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价值作一番全方位的透视, 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的探求以求其中真义。那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 要说明这一问题, 首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简要回溯一下历史。众所周知,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世纪时代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 然而近二个世纪以来, 它却备受蔑视、挑衅、挫折与打击。清朝末年, 一些怀抱救国图强宏愿的仁人志士, 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时, 已逐渐清醒地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种种流弊, 纷纷冲破儒学传统的束缚, 力倡变法, 以图改良, 于是, 西学东渐之风自此大盛。到辛亥革命时期, 儒家建制自上而下被彻底摧毁, 虽然就民族文化传统深层结构而言并没有受
3、到致命打击, 但从此以后, 失去其具体的托身之所的儒学确已变成了“游魂” , 再也无法恢复它以往那种君临天下的地位。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本身即是以反传统为其重要标志的,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 导致“五四”激进分子对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采取敌视的态度,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致使“五四”以后教育界的主流视“读经”为大戒, 一般人不但平时接触不到儒学, 而且耳濡目染多为讥骂之词 , 于是, 儒家的源泉至少在知识阶层中确有渐呈枯竭之象, 而此后近四五十年间, 更因民间社会被消解、荡涤而逃遁无地。一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 美国汉学家勒文逊还认为, 儒家将会是只有在博物馆里面
4、才找得到的东西, 而国内在文革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扼杀更是史无前例的。此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受了一百多年的不断攻击与剿杀之后, 似乎已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然而从 70 年代开始, 随着日本与所谓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的经济起飞, 人们再次目睹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潜力与魅力, 于是重新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 掀起了文化热潮。然而这一切似乎只限于学术界, 从总体上来看, 改革开放的 20 年, 由于国门大开, 西方文化思潮纷涌而入, 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外来的先进文化上而忽略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加之以上种种历史的原因, 使得一代代国民“很少见到、听到”
5、中华文化的精粹, 在他们的文化记忆中, 更多的是对它的否定与批判, 以致于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陌生” 、 “反感” 、 “怀疑”,甚至是“排斥” 、 “厌弃” 、 “打倒” 。可以说, 这一令人堪忧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十年来, 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为宗旨的政策及相关法令, 并将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 推广普及教育, 然而时至今日, 尽管整个局面有所改善, 但总的成效却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与深入, 而另一原因, 既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易被忽视的, 那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之时
6、往往只注意到突出其精神层面的道德价值, 而不注重对其现代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与宣传。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 在人们的头脑中, 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就只剩下了其德育功能, 更何况抽象、空洞“口号”式的宣传非但于事无补, 反而容易使人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此项工作难于落实到思想意识的实际层面, 最终其结果只能是传统文化渐趋僵化、了无生机。这显然有违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如西方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那样, 文化“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 而是生命洋溢的, 有如一道洪流, 离开它的源头愈远, 它就膨胀得愈大。 ” 如上所述, 我们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绝不缺乏不断发展自我的内
7、在机制, 要改变目前的滞后现状, 关键是要发掘、梳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重建文化主体意识, 正确地把握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唯有如此, 传统才会深入人心、生生不息, 对社会与人类的不断发展发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其实,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问题, 学术界不少同仁都曾论及它的重要性, 但同时亦指出要完成这项课题的艰巨性, 在此拟从生活层面、经济层面、精神层面分别对其在当代的实际价值进行初步探究。 (政治层面的价值因其多为负面而不再单列 )1、传统文化的生活价值。我们知道,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旧式农业文化, 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文化, 一种自然经济型文化, 然而,
8、传统文化尽管听起来颇有形上之趣, 而实际上它是指的一些实实在在、非常具体的历史存在, 有些成为物化的文化( 器物、建筑等) , 有些上升为精神性的文化( 思想、学术及日常生活方式等)。从文化满足人类与社会的多元性来看, 文化的价值决不是单一的, 而是丰富多彩, 其中, 文化满足人和社会一般生活需要的属性, 我们统称其为传统文化的生活价值, 它既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物化了的文化,同时也包括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方式这部分非物化的文化。就物化了的文化而言, 虽然其价值不可能上升到某种令人不敢仰视的高度, 但它毕竟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满足了人类生活需要, 为人类提供生活养料,增添生活情趣, 使人类
9、生活丰富多彩, 如称誉海内外的中国“食”文化,“服饰”文化及“建筑”文化等等, 无不充分体现着中国人的独特的民俗风情及审美情趣, 因此对这部分物化了的文化, 我们应有正确的态度, 既不能因其属于日见庸常而视之为庸俗, 否定其基本价值, 也不能因为其属于“价值”范畴而任意拔高, 它应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再说生活层面中非物化的那部分传统文化, 就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及发展而言,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其进一步的探寻、发掘, 其惊人的现代意义和价值日益显现出来, 如传统文化中常为人所乐道的中庸之论, 所谓“中庸”就是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的为人处事过程中要学会执其两端,
10、 言谈时要注意分寸, 成语“过犹不及”就是对它最好的写照。又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代一直盛行“天人合一”论, 这一思想其实是告诫人们, 人应像爱惜自身一样善待自然, 不能破坏、侵害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人应与自然保持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协调关系。毋庸置疑, 这些中国古代朴素的思想理念对现代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及生态危机等社会病而言是一剂有效的良药, 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现代价值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2. 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诚然, 代表农业文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自近代以来在西方工业文明强势侵逼之下已日趋衰落, 长期处于被压抑、被排斥的地位 , 然而二战以后, 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及亚洲
11、四小龙迅速腾飞, 却令世人在震惊之余像哥伦布第一次发现新大陆一样重新重视起中国传统文化来, 并把解救西方文明病的希望寄寓在它的身上, 坚信西方现代化所带来的有害的危险的并发症需要用“东方药”来医治。那么, 中国传统文化中究竟有哪些内容是有利于经济发展, 可以用作救治西方文明病的妙方呢?虽然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是近年来才开始加以发掘的, 然而其作用之巨大、意义之深远已不可等闲视之了。以下仅就儒家的“仁”与“和”的思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来略加说明。先来谈谈位于儒家伦理思想之首的仁爱思想吧,“仁”就其基本涵义而论就是爱人, 即爱他、利他、成就他人的精神, 在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 它的含义相应地转化为
12、劝诫人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要注意其他企业的利益, 顾及到社会整体利益, 它让人们自觉意识到只有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了,只有其他各行各业都很好发展了, 自己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有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这种思想对西方文明过分追求竞争所带来的不择手段、尔虞我诈、人际关系冷漠、社会纷争不断无疑是具有补救作用的。而“和”的思想几乎渗透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关系等各方面,“和”所强调的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对缓解现代西方生态危机、人际关系紧张及社会纷争也是功不可没的。以“和为贵”的日本, 在其工业化过程中,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工潮”与此种思想可谓息息相关, 而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也就在这里得到又一
13、次有力的体现。由此可见, 传统文化中一些思想对经济的发展的确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新加坡政府正是由于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 才在 1998 年 10 月的联合早报中明文指出, 要把能否恢复发扬传统价值观提高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从发展眼光看, 这一声明也不算夸张之举。3.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部份, 它是人类文化价值的提炼和浓缩, 对人类进步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此历来备受国人重视, 可以说, 中华文化又被称作“崇德”型文化与此不无关系。强调善行, 追求崇高的思想品质, 向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传“精卫填海” 、 “夸父追日”及“愚公移山”里就已富有激励、鞭策人奋发向
14、上、顽强不屈的精神了, 此后又有如“厚德载物” 、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等著名的观念与命题, 代表了我国思想道德修养和品格情操的最高境界, 这种民族精神渊源流长, 既是民族活力所在, 也是民族凝聚力所在,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造就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品格, 而现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仍具有巨大的现代价值 , 为此, 诚如上所述, 党和政府对传统的美德教育尤其重视是十分有远见的睿智之举, 不过要将中央这一精神落实到实处, 还需大家共同的努力。综上所述,
15、在人类进入世纪之交时,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与文明获得了新的认同和价值, 但其负面的价值也依然存在, 如主要体现在政治层面的“人治”思想、强调“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及以家庭伦理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态“三纲五常”等等都极易导出盲从权威、愚忠愚孝、虚伪做作、讲究关系等消极结果, 因此, 对待传统文化人们更应保持一份理性, 在梳理、发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同时, 应重以“对话”或“互读”的方式促使传统在现代社会的更新与创造性转化, 打破“五四”以来横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人为障碍。为此我们深信, 在新的世纪, 在今后多元文化并列的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必将继承其历史上的强大包容性, 通过新的调整不断完善自身, 最终作为东方文化的一支奇葩, 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意义学院:测绘工程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科学班级: 16-1 班姓名:刘洋学号:2016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