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近现代人物1.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1911 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 现并入临清市)。1946 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
2、路历程的反映。推荐语: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颁奖词: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2.梁实秋的演讲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
3、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 ”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话题:“语言的妙用”“幽默人生”3.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林先生开始讲
4、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 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分析:林语堂,一位大师级语言大师。性格幽默、风趣,听其谈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4.严复的担忧1912 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 ,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
5、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 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 “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2话题:“责任”“爱国”5.华罗庚立志回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 ,物质再丰厚
6、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人生价值”6.这是我的权力 陈少敏 老革命家陈少敏一生正直。 “文革” 期间,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草案时,陈少敏坚决不举手。会后,康生恶狠狠地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她义正辞严地回答:“这是我的权利 !”后来她被下放到河南罗山县,受尽折磨。她坚定地说:“不要犯软骨病,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对群众、对国家、对党负责到底。 ”分析: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就是坚持了做人的尊严,坚持的真理,也就是维护了个人和民族的尊严。 话题:“信念与尊严”“ 永不屈服”“骨气”7.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
7、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 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 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分析:心灵需要自我维护。纯洁的心灵是智者所追求的,心灵有了污点,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8.孙中山的崇高信仰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 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 “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分析:孙中山执著无悔于革命,在于他
8、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 。信仰如山,仰之弥高。 话题:“成功与信仰”“ 成功的动力”“9.鲁迅为国弃医从文 在中国被称为“ 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分析: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鲁迅选择了后者。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伟大。10.朱自清不吃嗟来
9、之食 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 3 袋面粉,全家 12 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这年 (1948 年)8 月 12 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 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分析:贪贱不能移的骨气在朱自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0、。不吃美国“救济粮” 不仅是高贵人格的表现,更是国格的表现。话题:“骨气”“人格和国格”11 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卢嘉锡3卢嘉锡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他在 20 世纪 30 年代曾兼任福建省立夏中学数学教师。当时,有个学生故意拿了一道登在外国杂志上悬赏解答的数学题目为难卢嘉锡,但他并不介意,只是说:“我留着做做看,看能否解答出来。 ”经过一天多的精密计算,卢嘉锡把题答了出来。他向那位学生详细地介绍了解题的方法和具体过程。那个学生从心底佩服卢嘉锡的博学多才。卢嘉锡诚恳地对那位学生说:“我们闽南有句老话,叫做 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我现在虽然是你的先生,但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
11、。 ” 分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解知道一切,否则你就是无知。 话题:“面具”“贪婪”“作秀”12.海子的寂寞或许诗歌真是从寂寞中酿出来的,否则为什么所有的诗人都那么落寞?海子也不例外,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能与别人进行交流。有一次,海子在百无聊赖之际随意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他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 ?”毫无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长发凌乱,身材瘦小,落落寡欢,不修边幅,而且说话如此神经兮兮,就以为他脑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讽地回答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海子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默默地走出
12、了餐馆,同时也走进了更深的寂寞。分析: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沟通源于寂寞,无法沟通,也就更加寂寞。话题:“寂寞与沟通”“交流与理解”“冷漠是毒药”13.李嘉诚亲自去接老师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李嘉诚常常捐资助学。一次,他邀请汕头大学的一批教师来港并准备亲自去车站迎接。恰好此时他又接到通知,国家经贸部一位官员专程来港与他洽谈生意,请他去迎接。经过考虑,李嘉诚先生安排了别人去接经贸部官员,而自己还是去了火车站。由于火车晚点,他在车站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汕头大学的老师知道后感动地说:“这件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李嘉诚先生对教育的诚心。他能舍命办教育,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做。 ”分析:商人捐
13、资办学,不能沽名钓誉。李嘉诚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言行一致。话题:“尊师重教”“表率”“做人与做事”14 宋庆龄的执著宋庆龄自 1913 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 70 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 年) 、国民大革命(1924 1927 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 年)、抗日战争 (19371945 年) 、解放战争 (19451949 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
14、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话题:“忠贞”“持之以恒”15 华罗庚立志回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 ,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人生价值”16 不达目的不罢休 侯宝林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
15、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 ,跑遍北京4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 18 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 10 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侯宝林正是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 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分析:语言大师侯宝林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要勤奋好学,二要持之以恒。话题:笑声来自勤奋 学习成就天才17 王安谈“ 当机立断”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说,影响他一生的事情发生在他 6 岁之时。 一天他外出玩耍,经过一棵大树时,突然有一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
16、待哺的小麻雀。他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走到家门口,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养小动物。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妈妈竟破例答应了。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小麻雀却被猫吃了。分析: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虽可避免做错一些事,但也会失去一些成功的机会。话题:“成功的保证”“犹豫与果断”18 胡适有 36 顶博士帽五四”文化名人胡适,1927 年由英国赴美国,向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交了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 ,获得第一顶博士帽。之后 8 年中,胡适又成为香港大学法学博士,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名誉博士仅 1942 年一年,美国各大学便争相授予胡适 10 个博士学位
17、,至 1959 年,胡适共获得 36 个博士学位。由此可见胡适的博学多才。分析:荣誉的获得,首先是对其工作业绩与成就的认同与肯定,正如培根所说:“荣誉的获得在乎把一个人所有的才德和真价值无损无伤地显露出来。 ”它内含一个道理:获得荣誉者必须付出努力与艰辛。话题:“学者的魅力”“真正的博士”19“教授之教授”陈寅恪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家学渊源”深厚,8 岁即研习说文解字和训诂学,熟读三字经 、 二十四史 ,13 岁即赴日留学,17 岁回国,21 岁又赴美。他有很高的语言天赋,精通英、法、德、日等文字,还基本掌握了希腊文、波斯文、拉丁文、梵文、巴利文、蒙文、满文、西夏文等 19 种文字。我国学
18、者,无论是留学归来的洋博士,还是国学基础深厚的“ 土 ”学者,无不佩服他学识渊博。人们尊之为“ 教授之教授” 。 分析:一个人一生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和业绩,除了归功于他的聪明才智,更在于他的勤奋与博学。话题:“学无止境”“学不压身”20 邓拓倡导博学邓拓是一位有广博知识的学者,他提倡现代人应博学。他在欢迎杂家一文中这样说:“ 专门的学问不容易掌握,但只要有相当的条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如果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就可能有些成就。而广博的知识,包括各种实际知识,则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得到的,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不断积累,才能打下一定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要研究一些专门问题就容易多了。 ”分析:邓老提倡的
19、也许就是我们常挂嘴边的“杂学种种,精专一项 ”。而真正的“专才”无不是在“通才” 的基础上产生的。话题:“博与专”“偏科的理由”21 王国维专致于国学有这样一个人,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致力于历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西北地理、殷周秦汉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5考释研究,还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他治史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主张以地下史料参阅文献史料,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对史学界有开一代学风的影响。在文学领域里,较早地吸收西方哲学、美学理论及其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在文学的界说、文学的特质、作家论、创作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新开拓,新贡
20、献,对“五四” 以后的新文学产生过重要的启蒙作用。他就是 王国维。分析:“信而有征,不囿成见”,这才是治学的精髓。首先要不囿成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产生新的思想;其次, “信而有征” ,必须为自己或他人的说法找到有力的证据,新思想才站得住脚。 话题:“治学的态度”“ 创新”22 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齐白石勤奋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在 70 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27 岁以后,只有因两次生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搁过笔。即使到了晚年,他也没有睡过懒觉,每天照例早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1957 年春夏之际,他的健康情况已大不如前,还丝毫不服老,顽
21、强地和衰老作斗争,临终前他画的最后一幅画是花中之王 牡丹。分析:成功者选择勤奋,懒惰者选择懒惰。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一生勤奋,这是高尚者的座右铭。只要生命不息,那么笔就不会停止书写。话题:“工作态度”“勤奋与懒惰”“成功出于勤奋”23 从勤杂工到版本专家 郭松年郭松年是我国著名的版权专家,谁曾想到,他是勤杂工出身的。 郭松年小学一毕业,便因家庭贫寒,被父亲托人送到北大法学院图书馆当了勤杂工。他用零用钱买了一套中学课本,制定了自学中学课程的计划。家里穷得连买灯油的钱也没有,他就要求晚上在图书馆加班,借“光” 读书。他克服了受人鄙视、年龄偏大、家事拖累等种种困难,挤出时间读书和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
22、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版本学界的权威。分析:环境的困苦只能压倒意志薄弱的人,对于坚强、勤奋的人来说那会是一段值得珍惜的人生经历。【素材一】 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 20 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 高的造诣。 “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 ,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 “教授的教授” 。 36 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 ,幽默风趣,
23、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 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 不绝。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 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 ,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 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 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
24、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他说:“我的思想、 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 ”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6真理才能得以发扬。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在 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 生。 ”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 10 年时间完成 85
2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 ,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一个倚门卖笑的弱女子,在明清易代之际,竟比五尺男儿更看重家国大义。他为这个被士大夫轻蔑的奇女子立传,以此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 精神” 。他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把明末清初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展现出来。 陈寅恪没有遗嘱,但他取得的学术成就却垂范着后世的中国。他留下的著作,以繁体字竖排出版,一如他生前期望的那样。这些文字,烙刻着以学术为生命的独特印记, “留赠来者” 。 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 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
26、有士人的风骨。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就深刻与广博而言, 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 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 流传最广的 3 句话为: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 ;“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 ;“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 。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 ”理由有三: 首先是“顶不住” ,其次是“守不住” ,第三是“耐不住” 。有了这“三不住” ,陈寅恪还真是免谈的好, 因为谈了也是白谈。我想,易中天先生
27、说的是实话,惟其说了实话,让我们看到了斯文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2.人格独立 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 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 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尤其在“十年动乱”期间,意识形态的高 压管制也没有让陈寅恪在学术上做出丝毫让步。相反,他提出,做学问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是谈不上“现代化”的,更谈不上
28、“世界之公民” 。 【适用话题】 标杆、平淡、坚守、操守、良知、沉潜、忧与爱、平凡之美、文化传承、人格独立、摒弃浮躁、学术 自由、过滤心灵、人生的作业、寂寞与辉煌、看不见与看得见、这也是一种美丽 【素材二】 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胡适被称为“胡博士” ,他一生共获得 35 个荣誉博士头衔,中外罕见。胡适先生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可以做一总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 ”蒋介石评价胡适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 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这是颇值得玩味的。胡适先生著述丰厚,在哲学、文化研究成果方面值 得后人研究、借鉴的东西很多,他的墓志铭由台湾著名学者毛
29、子水撰文,具体如下:“这个为学术和文化 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殚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 2010 年,在北大中文系百年系庆之际,北大设立了 “胡适人文讲座” ,以此欢迎胡适先生“回家” , 但是,以胡适名义冠名的讲座,能在多大程度上承续他的人文情怀,传播他的自由理念,并契合时代精神,从而真正请回胡适一代人所代表的精神、气质和操守,尚需观察。 多维解读 1.宽容的价值 胡适代表的正是“五四”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且带有一点儿浪漫色彩的人文精神,足见在思想
30、世界中, 自由、人权、民主这些概念是不分地域的;在人性的领域中,宽容和尊重这些价值也是穿越时空的,它们共同促成了7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帮助和感念,从而设定了人类文明的高度道德规范。 2.有人味的社会 “只有自由民主才能造就有人味的社会”是胡适一生的民主诉求,也是“美丽中国”应有的人文内涵。 法国哲人伏尔泰说得最好, “你说的话,我一个字也不赞成,但是我要拼命力争你有说这话的权利。 ”这 是多么有人味的容忍态度!自己要争自由,同时还得承认别人也应该享受同等的自由,这便是容忍。容忍, 既是个人品德,也是政治德行。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是有人味的体现;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宽容,则是社会 文明的标志。胡适的时
31、代已远,胡适的墓木已拱,但自由、民主与科学这些理想的内涵意义与落实途径, 始终有待思索实践。 【适用话题】 宽容、自由、回归、别样的辉煌、有人味的社会 【素材三】 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一生著作等身,很多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学界、文化界所推崇的经典名著,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他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林语堂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 1935 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 风声鹤唳 孔子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 ,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 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
32、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 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林语堂一生曾 3 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的生活的艺术在美国被重印 40 次,并被译成英、法、意、荷等国文字,成为欧美各阶层的“枕边书” 。 同时他本人也是发明家,曾发明过打字机,获得了美国专利。 林语堂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有不为斋” 。他受儒家“有为”的思想影响,也欣赏道家的“无为”; 生活态度是以 “有为”为中心,但也往往有“不为”的事。他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 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自称,成功的秘诀是写的东西必须是心得之言,有见地,有力量。鲁迅在世时, 常把
33、林语堂骂得狗血喷头。可在鲁迅去世以后,林语堂这样写道:“鲁迅顾我,我喜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 ” 林语堂的两个姐姐因家庭困难只好过早地辍学,回乡嫁人。林语堂后来回忆说,他离家去上海读书时, 二姐送给他四毛钱,并对他说:“和乐,你到上海要好好念书,做个好人,做个名人,我们是没有希望了。 ” 这种真情厚望,林语堂终身没有忘记。 在生活的艺术中,他写道: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 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一个富有良知、担当道义的作家,应在著作里
34、展示美好与希望,创造更多诗意的生活和空间,犹如他在长篇小说京华烟云里,塑造的道家女子形象姚木兰那样,身在乱世,始终“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 。就是说,如果外部世界是邪恶的,只要自身周正,也能够安然度过灾患。 林语堂先生有这样一段关于文学阅读的精彩感悟:“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所喜爱的作家,即等于一个飘荡的灵魂,他始终是一个不成胎的卵子,不结子的雄蕊。所喜爱的作家或文学爱人,就是他灵魂的花粉。 ” 那么你有喜爱的作家吗?你有“文学爱人”吗?你的灵魂在飘荡吗?你的精神家园在哪里? 多维解读 1.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把吾国吾民,看得何其之“艺术”!他说 :“我觉得艺术、诗歌和宗教的存在,其目的,是辅助
35、我们恢复新鲜的视觉、富于感情的吸引力和一种更健全的人生意识。 ”林语堂作为主流价值之外的边缘 “智者” ,其思想情怀和人生态度启示着人文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林语堂引领着 我们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历跋涉,在物质、精神、科学、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频频闪烁,妙语叠出,精彩纷呈。 2. 快乐的真谛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以道德、教养为规范的享乐是人生至善8之境。快乐是一种美德,因为它 不但表现自己对世界的欣赏与赞美,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轻快。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终结,林语堂这位哈佛博士快乐、智慧
36、的生 活态度在如今喧嚣的尘世里更加显得有趣、可贵,也似乎更加让人难以企及。 【适用话题】 灵魂、尊重、文化交流、人生趣味、精神家园、生活的艺术、科学和人文、文科与理科、快乐的真谛、万物静观皆自得、活出幸福的感觉 【素材四】 冯友兰力争学术自由, 反抗思想统制 1939 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新规定,联大教务会 议决定致函抗辩。抗辩函的执笔者即冯友兰先生,冯教授说得不卑不亢:“部中重视高等教育,故指示不厌其详,但准此以往则大学将直等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一科,同人不敏,窃有未喻。 ” 陈寅恪纪念王国 维的雄文,为学者立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境界,
37、而冯友兰的这篇雄文,则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 其另一雄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 被公认为最能彰显西南联大的精神及其特殊历史意义。碑文有言:“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 ” 此 碑永存,而它所代表的学术自由精神在当今学术界却日渐消逝了。 然而,20 世纪的学者中,受到见诸文字批判最多的也是冯友兰;谈起 20 世纪的中国哲学,唯一绕不过去的人还是冯友兰。一个事实是,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李慎之曾经评价说,冯友兰是一位可超而不可越的人。只有站在他的肩上
38、,才能看得更远。就如坎坷动荡的近代中国的命运一样,冯友兰 的一生,坎坷与矛盾并生,苦难与责任共存。冯友兰开始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已 80 多岁,年老多病, “耳目丧其聪明,为书几不成字”,150 多万字的著作,一字一句,全由老人口述,助手笔录而成。他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写作中间多次生病住院,他甚至说, “现在治病, 是因为书未写完。等书写完了,再生病就不必治了” 。冯友兰是拼着性命在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果然书成后 4 个月,他安然而去。 多维解读 1.人生的作业 古代先哲庄子曾经发出过“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叹,形容人生短暂。但是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则因人
39、而异。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完成好人生的作业至关重要。冯友兰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 15 年,一切都围绕着 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写作,拼着性命写这本他人生最后的大书,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终极作业,含笑九泉。 2. 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是学者治学精神自由的一种表现,提倡学者治学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学者要以怀疑的精神建立学术批评的民间立场,要敢于对行政干预说“不” 。面对国民政府的三度训令,冯友兰 慷慨陈词,执笔抗辩,其抗辩雄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为学术自由树立了典范。 【适用话题】 典范、 精神自由、 学术自由、 老当益壮、 站
40、在巨人的肩上、 活着的意义、 人生的作业、 要勇于说 “不” 【素材五】 梅贻琦清华的名片 梅贻琦先生由教授到校长,连续为清华服务近半个世纪,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他出任清华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厥功至伟,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 易 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 一位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不拘一格揽人才,被“三破格”的华罗庚就是典型一例。他强调对学生9操行的培养,要求教授在指导
41、学生读书、做学问时,必须指导学生如何做人。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 ,但在他的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 “生斯长斯,吾爱吾庐” ,梅贻琦用这八个字概述了他与清华的血缘之亲,也表达了他对清华的挚爱。梅贻琦逝世后,其弟梅贻宝含泪回忆说:“五哥长我 11 岁,生为长兄,业为尊师,兼代严父。 ”在纪念“九一 八”事变一周年的纪念会上,面对东北地图变色的悲剧,他坚信“不甘沦为奴隶的民众,将群起而图之” 。 他信心十足:“东北三省虽亡,东北人心未死?有此民族精神存在,则东北将不致终亡。 ”在西南联大时,到梅贻琦家做客的人,梅夫人都会捧出一盘自制的叫“定胜糕”的点心招
42、待大家,米糕上嵌有“定胜糕”三个字,表达他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多维解读 1. 大楼与大师 大学有了一流的豪华大楼,并不等于有了一流的办学质量。当年,蔡元培执掌北京大学时,北大并没有大造崇楼巍宇,他的身边云集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马寅初、刘半农等一大批学术巨擘,他依靠这支群星璀璨的导师队伍,一举奠定了北京大学的基本品格。诚然,为使当下数量激增的大学生有良好的深造环境,添置必需的设备本无可厚非,然而,由于我们的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来自行政的干预过多,看一所大学办得如何,往往不看其内质,而注重于可视可触的“硬件” 。随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大学早已不是净土, “学术腐败”事件层出
43、不穷。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 过: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 言犹在耳,斯人已去,反观现实,惜哉痛哉! 2. 厚德载物 真正的君子具有包容世间万物的博大胸怀,他们甘心在别人耀眼的光芒下刻苦钻研。梅贻琦在世人的 心目中,正是这样中西合璧的真君子。在清华百年的校史上,正是有了这样的幕后英雄,才有了清华学术星光大道上的光彩与荣誉。他本人虽然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 ,在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大师,并 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大师。正是这样淡泊宁静的心胸、包容旷达的厚德,成就了清华百年的别样辉煌,梅贻琦本人也成了清华的名片而享誉全球。 【适用话题】 名片、丰碑、大师
44、、爱国、信心、乐观、破格、大学精神、厚德载物、大楼与大师、不拘一格揽人才 【素材六】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官 梅汝璈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东京审判。 1946 年 3 月 19 日, 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 梅博士曾慷慨激昂地表示: “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 梅汝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 28 名日本甲
45、级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处。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 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 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 多维解读 1.正义之剑 法理之剑舞“远东” ,梅汝璈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他代表中国人民参与的东京军事法庭审判,不仅为 中国人民赢得了正义,也对发展和维护国际的正常秩序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在中日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 之时,我们需要另一把法理之剑再舞“远东” 。 2.铭记历史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那场如同硝烟一般逝去的历史审判,让中国人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前事
46、不忘后事之师, “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梅大法官之言掷地有声,发人深省。 【适用话题】 责任、诺言、正义、忘记与铭记、回望身后的脚印 10【素材七】 邵飘萍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铁肩辣手,记者当有天下责任;快笔如刀,报人不惜满腔热血” ,这是民国著名报人、 京报创办者邵飘萍一生的真实写照。素有“新闻救国”之志的邵飘萍,心怀壮志,为了新闻的真实与公正,抨击 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袁世凯称帝,他大声疾呼:“袁贼不死,大乱不止。 同胞同胞,岂竟无一杀贼男儿耶?”宋教仁遇刺,他秉笔直书:“有行凶者,有主使者,更有主使者中之主使者。 ”矛头直指袁世凯。最
47、终因不愿向反动军阀张作霖低头,面对 30 万元巨额 “封口费”毫不动心, 遭到枪杀,以身殉国。 多维解读 1. 勇于担当 一个合格的新闻人要勇于担当。作为无冕之王的记者应该是公众的眼睛,要尽量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对社会进行激情而理性的观察、审视。或许,因时代不同,记者所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但是,在“为人民代言、为时代立言、为历史留言”这一点上,应该是共通的。超越小我,成就大我,将个人的“小责” , 升华为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的“大责” 。正如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所言:“尽自己之天职,平社 会之不平。 虽路途坎坷, ” 然信念不改, 屡仆屡起, 至死方休。 飘萍一支笔, 抵过十万军。 “公平
48、” 当为 “铁 肩”所负, “真理”应为“辣手”所书。 “辣手”除了犀利、尖锐、深刻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在“辣” 的背后,应有一颗济世之心。 2. 报人风骨 真正的报人应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不颠倒是非、不哗众取宠”的风骨,傲视一切权贵。素有 “新闻救国”之志的自由报人邵飘萍,心怀壮志,抨击丑恶,用鲜血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荡气回肠的一章,在不自由的境遇中,凸显了一个自由的灵魂,彰显出一个正直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的精神风骨。 【适用话题】 责任、风骨、勇于担当、人间正义、人生的作业 【素材八】 傅斯年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被胡适称为“人世
49、间一个最难得最稀有的天才” 。 在北大时,胡适、傅斯年和叶公超三人被称为“三驾马车” 。 傅斯年曾说,“一天只有 21 小时,另外 3 小时是用来思考的。 ”有人评价傅斯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学问、最有志气、最有血性和最有修养的知识分 子的典范。然而,傅斯年之所以高出众人,是因为他善于察纳雅言、兼收并蓄、改正缺陷、日月精进。我 们本来都是一棵树,只不过傅斯年用心专注,善于给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终成栋梁。人人皆可 为尧舜,但不只要有其心,更要有其行。抗战开始后,傅斯年当上了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他先把贪污腐 败的孔祥熙赶下台,抗战胜利后,把另一个贪污的行政院长宋子文也赶下台。傅斯年在给胡适的信上说: “我一读书人,既不能上阵,则读圣贤书所学何事?我于此事,行之至今,自分无惭于前贤典型。士人之 节,在中国以此维持纲常也。 ”抗战胜利后,傅斯年当了北大代校长,凡是敌伪时期在北大当教授的,一个也不聘,正所谓“冰炭不相容,忠奸不两立” 。 多维解读 1.人格典范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