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2011)定义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WHO: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2001年NIH: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分类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型):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型):一般指老年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不明继发性: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估计有1.73亿20032006年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13%)高于前列腺癌。流行病学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常见部位是脊椎、髋部和前臂远端。脆性骨折的危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