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爱国卫生知识宣传资料一、你知道“四害”吗?“四害”一词人们一点也不陌生,最近,蟑螂也被人们归入“四害”之列,并起名为“新四害”。随着时代的变迁,除了“四害”中的“三害”苍蝇、蚊子、老鼠稳居“宝座”外,另外那一“害”也在更新换代。在五六十年代,麻雀曾身居“四害”之一,原因是麻雀吃粮食,全民动员围攻麻雀,后来人们认识到麻雀除了吃粮食也吃害虫,它也就不算一“害”了。尤其到了最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虽然麻雀是极普通的鸟,人们也知道不能随便捕杀了。臭虫也进过“四害”之列,那是在人们生活条件不好的年代,恶劣的生活环境成了臭虫、虱子、跳蚤的“乐园”,在低矮潮湿的平房中臭虫最多。随着人们居住条件和
2、卫生环境的改善,高楼多了,平房在经过装修改造之后,臭虫也无处藏身了,自然不能再为“害”了。近些年,人们吃的好了、住的好了,又引来了新的害虫蟑螂,被研究专家称为“富贵虫”,五星级宾馆饭店 100%有蟑螂、75%的居民家里发现了蟑螂,现在蟑螂已经无处不在,几乎荣登“四害”之首,除掉这一“害”已经刻不容缓。二、一起认识“猪流感”2中文简称:猪流感英文:swineinfluenza英文简称:swineflu注:为避免“猪流感”一词对人们的误导,世界卫生组织于2009 年 4 月 30 日宣布将当前疫情改称为“A/H1N1 流感”。猪流感全称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其特征为突发
3、,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及迅速转归。猪流感是猪体内因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猪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A 型流感病毒)引发,通常爆发于猪之间,传染性很高但通常不会引发死亡。秋冬季属高发期,但全年可传播。猪流感多被辨识为丙型流感病毒(C 型流感病毒),或者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亚种之一。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猪流感有很多个不同的品种,计有:H1N1、H1N2、H3N1、H3N2 和 H2N3 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能导致猪流感的感染。与禽流感不同,猪流感能够以人传人。过往曾经发生人类感染猪流感,但未有发生人传人案例。2009 年 4 月中,墨西哥公布发生人传人的猪流感
4、案例,有关案例是一宗由 H1N1 猪流感病毒引起,并在基因分析的过程发现基因内有猪、鸡及来自亚洲、欧洲及美洲人种的基因。人感染猪流感的症状:猪流感患者通常有 39 摄氏度以上的高烧、剧烈头疼、肌肉疼痛、咳嗽、鼻塞、红眼等病征。3传播方式: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都有可能导致新型猪流感病毒在人群间传播。易感人群:确诊因感染猪流感病毒而死的人大多数年龄在 25 岁至 45 岁之间,感染病毒的患者也以青壮年为主,而非老人和儿童。预防: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个人防护措施有: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
5、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5 月预防 6 类常见传染病春季有 6 类传染病最常见,分别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麻疹、手足口病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 2 日至出诊后 6 日具有传染性。患4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 24 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躯干、头部较多,四肢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的症状都是轻微的,
6、可不治而愈。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 67 日至肿胀后 9 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 12 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传播。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麻疹:麻疹病人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患病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7 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 47
7、日,有的长达 3 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手足口病:小儿患手足口病后有哪些症状?该病发病前一般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发热通常在 38左右,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在患儿手、足、口腔粘膜以及臀部出5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患手足口病后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弛缓性麻痹、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
8、情发展迅速,以 2 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 3-5 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手足口病是如何在人群中传播的?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成人由于自身免疫机能的完善,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而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 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
9、的原因之一。手足口病的预防目前该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6后洗手、勤洗澡等,要饮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还要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家长要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家禽、家畜要圈养,避免人、畜混住一处,尤其要减少儿童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院治疗。人感染高
10、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禽类(家禽、野禽)以及鸟类,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通过亲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粪便和受污染的水而感染,但是尚未发现人与人之间有效传播的证据。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高热(大多持续 38 摄氏度以上)、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预防这 6 类疾病的要点是: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擦鼻涕使用过的手纸;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7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发现死亡或可疑患病的动物,不要触摸,应立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