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正确意识形态人的意识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由外物印入的” ,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应。对于当今世界已不再是“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 , “意志与思想”成为最核心内容。争夺话语权、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规则制定权、文化领导权等“软权力”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中国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意识形态建设面临诸多挑战。而人的一切意识都是环境、后天经验或教育影响的结果。同样学生的众多社会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运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逐步培养出来的,因此教师在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一、教师
2、的要求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意识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教师自身的品德、人格、对学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诚的爱来感化学生,对学生的意识形态的形成有个表率的作用。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不是速效的,而是滞后、间接及潜在的,但其影响却是长久深远的。教师素质影响的“深” ,表现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而是影响其终身。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1。学生在校时,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对教师的教育往往感受不深,领悟不透。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教师的影响就会自觉地表现出来,并且扩大,绵延不断。一个对学生高度负责,且有很高威望
3、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教诲,引导作用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持久的爱戴和怀念,如鲁迅对藤野,毛泽东对徐特立。因此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思政老师要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1 赵守正.管子.权修 M.见管子注译(上),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18.要以身作则,起榜样师范作用。要坚持“身教重与言教” 。二、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意识形态的具体实施方法(一)以理服人。意识形态是人们对事物的能动的认识,它是一种对事物的认知,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学生在接触社会或者事物时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知,这
4、时需要教师要传授正确的认知,并引导学生要实事求是。第一,说服教育要注意晓理性。大学生对各种问题已有各自独到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所以在说服时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道理要讲得透彻、顺势、入情、合理;事实要摆得真实、具体、充分、有力。要说得能抓住人心、打动人心、深入人心、振奋人心。要使人听了“说理”之后,能引起思想上的强烈共鸣,接受真理,提高觉悟,心悦诚服。第二,要敢于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讲“理”:一是敢于用道理批评错误的东西,明辨是非,经纬分明让他们懂得道理;二是“一分为二” ,一个人或一件事总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教师对积极的成分要充分肯定,否定消极的因素,这样才能“长善救失”,使学生在思想
5、上澄清认识,提高认识;三是要坚持调查研究。教师要倾听和了解学生的各种想法,注意调查研究,切忌以偏概全。只有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才有发言权,对症下药,以理服人。(二)情感沟通,以情动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实感,激动着学生,在他心灵里留下愉快、振奋、精神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化为信念。首先,对学生倾注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顺利开展思想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激发主体的内在动力和内在生命体验,才能有效地提高它得到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人格尊严,有思维,有情感的人,他们需要情感雨露的滋润,需要理解和真诚地思想交流,而以往我们一直忽视青少年的
6、个体主观性和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老师板着面孔动不动就训人,让学生惧而远之心存戒备,心扉紧闭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必须要与学生情感沟通,还要尊重学生,平等相待,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了师生之间的心灵共鸣,使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同,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只有真诚相见,才能沟通彼此思想,明辨是非,对症下药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收到预期的效果。(三)注意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它使人们在实践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并且指导实践,把关键的东西付诸行动,以有效的改造客观世界。对于思想素食而言,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培养个人的自
7、我教育能力,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自己已形成的意识形态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进行自我认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控制、进行自我思想斗争,以致提出自我要求,以形成更高的思想素质,从而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内心的意识形态。三、结论当今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全社会性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学生个人而且还涉及到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不仅是学校,老师的的责任,更多的还是社会,家庭,环境对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好学校,老师的引导作用,更要发挥家庭,社会,环境对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意识形态。参考文献1王礼湛、余潇枫.思想政治教育学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58 -82.2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7-79.3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127-141.4王琳、叶怀祥. 21 世纪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25-50.5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81-294.6张志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研究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