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虎门销烟【总体解析】:“ 学生阅读行 为的最高目的,是通 过掌握教材的原生价 值的过程,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也就是言语智慧。(李海林)”, 结合胡文根老师对语文教材教学价值的认识 来看,一篇语文教材,其涵盖的教学价值主要包括“ 知、情、智 ”三个方面。根据高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训练重点, 结合烟台的海一文的特点,总体分析其教学价值如下:知识价值: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情意价值: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智能价值:1、首尾照应,记叙清楚有序。2、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 爱祖
2、国、拒外侮的精神。1839 年 6 月 3 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为什么说这一天值得纪念呢?结合幻灯,简介时 代背景,了解销烟原因。在课文的最后一小节又作了照应。)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 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理解“壮”“壮” 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你认为“壮举” 的“壮”的意思 应该选择哪个解释?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地方能表现“ 壮”)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
3、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销烟前的壮。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宽阔的海滩挤得“ 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仪式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 “彩旗林立”;官员“ 身着朝服”。(场面:壮观、隆重)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销烟时的壮:交流:“群情沸腾”、“ 礼炮轰鸣” 反映人民禁烟的 强烈愿望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的词语进行诵读,让
4、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 读出气势, 显示出“壮”来。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硝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指导学生边读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 盐巴;第二步:抛鸦片;第三步:倒石灰。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 先再然后”这 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 样销烟的。(板书:先再然后)有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必须分几步来做,为了表明这几步的先后顺序,我 们可以用上“先、再、然后” 来连接。生活中哪些事需要分三步以上来完成。用上面的 词练习说话。)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
5、“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销烟后的壮:从“ 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他们会欢呼些什么?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销烟整整持续了 23 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们是不可欺侮的!(销烟结果的壮。 引导学生抓住“整整”、 “23 天” 、“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想象在中国人
6、民强大的硝烟气势面前,外国侵略者垂头丧气的样子。结尾照应开头,点出虎 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强调了一个“壮”字,总结全文。)【综述】:“学生必 须亲历一个 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过程,才能 获得课文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既是教材内容的学习者,又是教材内容的生成者,而且只有成为教材内容的生成主体才能成为教材内容的学习主体:学生必须亲历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过程,才能真正拥有生成结果。事实上,生成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生成的结果就是学习的结果。” 李老师的这句话不但点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更强调了学生课堂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发挥教材教学价值的关键作用。教师在 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也只有学生真正自主去学习了,才能从文本中获得独特的体验, 这样文本作为教材的自我价值才得以最高效的实现。所以,本文教学价值的挖掘和预设,我更多的是引 导学生自己通过“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去 “发现”、去“ 体会”、去“ 感受”文本中“知、情、智”三方面的学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