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25TCI 系列柴油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D25TCI 系列柴油机开发及产业化 二、主要完成人员: 杨波、杨永忠、宋国富、傅全、彭劲松、王艳锋、崔丽华、朱杰、陈友才 主要完成单位: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三、项目基本情况 : 1、主要技术内容:本项目列入云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发展计划项目(编号: 2006GG50)。为了解决国内多缸小缸径车用柴油机结构笨重、经济性差、振动噪声大及排放水平差等技术难题,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国际最新的柴油机先进核心技术,建立了国内先进柴油机设 计研发平台,实现了先进柴油机设计理念与制造技术的完美结合,开发了具有自主
2、知识产权的 D25TCI 系列车用柴油机产品,主要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D25TCIE 柴油机升功率达到了 42kW,升转矩达到了 144N m,噪声小于 96dB,排放水平达到国五水平。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市场垄断,推动了我国内燃机行业的科技进步。 2、项目技术特点:本项目通过发动机高强度轻量化结构设计、降噪优化设计、低排放技术研究、发动机数字化制造与精益生产管理等关键技术重要创新,自主开发了满足 190bar 爆压的铝合金轻量化机体和气缸盖;突破了剪式双层齿轮的使用局限性研究,采用剪式双层正时齿轮 +正时带的创新组合正时传动系统设计,使正时系统结
3、构紧凑可靠,噪声低;对影响排放性能的双进气道技术、进气涡流导向技术、电控高压共轨、废气再循环、排气后处理等研究开发,实现了发动机综合性能的优化;建立了年产 20 万台 D 系列车用柴油机数字化生产线和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突破了 16 气门铝合金缸盖铸造与热处理工艺、缸体双斜交叉钻孔工艺和缸孔网纹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满足了发动机综合性能要求,提高了缸体缸盖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本 项目共获得授权专利 20 件,其中发明专利 6 项,实用新型专利 11 件,外观专利 3 件;主持修定国家标准1 项,参与修订国家标准 3 项;主持制定并发布行业标准 1 项,参与制定并发布行业标准 4 项;制定企
4、业技术标准 4 项,其中 1 个标准在昆明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3、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D25TCI 系列柴油机 2014 年开始批量投放市场,已与安徽江淮、北汽福田、上汽大通、中国重汽、山东凯马、四川现代、成都大运等 20 多家汽车厂配套,至今已累计生产 D25TCI 系列柴油机 10 万余台,销售收入近 30 亿元。项目的成功开发,助推公司实现了 2017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0.54%,高于行业平均增长率,已成为公司高速增长动力,为公司转型升级并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成为多缸小缸径柴油机行业引领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成果带动我国汽车水平的发展进步,对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支持环境保护,减
5、少排气污染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四、候选人及候选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1、 杨波 ,项目总负责人,负责组织自主研发了节能环保型 D25TCI 系列电控共轨柴油机,新产品功率、扭矩、油耗、噪声指标达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排放达到国五标准; 全面负责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及生产线规划建设,建 成了年产 20 万台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铸造、机加工、总装生产能力,实现先进柴油机产业化,为欧 6 高水平发动机的生产打下基础;全面负责产品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工作,与安徽江淮、北汽福田、上汽大通等 20 多家国内商用车企业匹配并已大批量生产,实现市场销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全国内燃机编制委员会
6、/高效多缸小径柴油机工作组组长,牵头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对第 1 项、第 2 项、第 4 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2、 杨永忠 , 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可行性研究、立项及实施工作 ;负责合同任务书签订;负责组织制定 本项目的开发研制计划、总体方案的设计及布置和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制定;负责组织采用国际最新的柴油机先进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电控、高压共轨、冷却 EGR、增压中冷,双顶置凸轮、四气门技术、带传动技术、高集成度冷却、润滑模块系统,创新的铸铁机体、铝合金缸盖结构设计等,开发出 D25TCI 系列电控共轨柴油机,排放已达到国五标准;负责构建主要零部件 CAE 计算分析、设计、电控
7、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应用标定、发动机与整车的匹配模拟计算和分析的产品开发平台;负责完成本项目的最终验收答辩。对第 1 项、第 2 项、第 3 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 贡献。 3、宋国富,项目主要成员,组织协调项目开发过程,负责供应商定点,详细零部件设计,机械开发试验等,参与总体方案设计及布置、样机装配,样机点火,机械开发试验、整车匹配标定等;负责产品市场推广应用。对第 1 项、第 2 项、第 4 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4、傅全,本项目主要产品主要设计人员,负责产品零部件详细设计和试验验证,主要工作包括详细零部件设计、零部件试制、样机装配、样机点火、燃烧开发试验、机械开发试验、整车匹配搭
8、载以及生产过程等。对第 1 项、第 2 项、第 3 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5、彭劲松,项目主要 成员,组织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关键节点组织技术评审,确定技术总体方案和关键措施,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如期完成。项目执行过程中,对项目进展进行督察并针对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并组织开展发动机 ECU 参数和控制策略的匹配和标定。对第 2 项、第 3 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6、王艳锋,项目主要成员,主要负责公司 D25 发动机产品产品性能开发及标定工作;主要负责发动机的性能开发,从燃烧室、增
9、压器、喷油器等关键性能部件的选型 到性能指标的锁定及后期匹配整车的标定工作。对第 2 项、第 3 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7、崔丽华,项目主要成员,主要负责 D25 系列发动机产品的研发、实验测试、整车搭载、整车标定及与发动机相关的噪声、振动相关试验工作;解决了 D25TCID 机油压力过低、齿轮传动系统噪声、振动过大、凸轮轴强度低的问题,为后期的性能试验打下了良好基础;主导 BOSCH 公司与我公司的 D25 搭载的第一辆样车( JAC 骏铃)的整车标定工作,完成了黑河的冬季标定和夏季标定与高原标定;独立完成了 D25TCID 发动机搭载四川现代瑞越车型的所有整车 标定工作,解决了四川
10、现代瑞越车水温高的问题及油耗偏高的问题。现 JAC 与四川现代的搭载的 D25TCID 车型均已推向市场。对第 2 项、第 3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8、朱杰,项目主要成员,主要负责 D25 系列发动机产品与整车匹配应用推广工作; D25国 4与安徽江淮骏 33宽体车型开展应用开发工作,解决整车厂转向机异响匹配问题,目前 D25 国 4 匹配江淮骏 33 宽体车型已上市销售 5000 余台; D25 国 5 与安徽江淮骏33 窄体、好运 2 代车型开展应用开发工作,完成 D25 匹配 3308 轴距窄体车型发动机布置方案;设计发动机装饰罩 以提高 D25 发动机外观及竞争力,目前供货状态
11、中 D25 发动机已装配装饰罩 3000 余台;针对 D30 国 5 发动机进行应用开发工作,对 D30 离合器压盘及摩擦片进行计算及校核,对 D30 离合器压盘进行选型,满足主机厂扭矩储备系数要求。对第 2 项、第 3 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9、陈友才,项目主要成员,协调组织项目开发过程,负责供应商定点,详细零部件设计,机械开发试验等,参与总体方案设计及布置、样机装配,样机点火,机械开发试验、整车匹配标定等。对第 1 项科技创新、第 2 项、第 4 项科技创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10、候选单位项目 贡献:昆明云内动力作为本项目的承担单位,负责组织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和项目的实施、
12、应用推广工作: 自主研发了新一代 “节能 “、 “环保 “型 D25TCI 系列国四、国五电控共轨柴油机,满足轿车、 MPV、 SUV、 SRV 及中高档商用车的需要。所开发的新产品功率、扭矩、油耗、噪声指标达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D25TCIE机型排放已达到国五标准 ;构建了具有国五排放水平发动机及主要零部件 CAE计算分析、设计、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应用标定、发动机与整车的匹配模拟计算和分析的产品开发平台,并通过实践逐步具备提升自主开发国 五及以上柴油机的能力,缩小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完成了 D25TCI 电控共轨柴油机关键工艺技术研究及生产线建设,突破了薄壁机体、缸盖铸造技术
13、、高速机加工自动控制技术、柴油机装配和试验技术,建成了年产 20 万台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铸造、机加工、总装生产能力 ;D25TCI 系列柴油机已与安徽江淮、北汽福田、上汽大通、中国重汽、山东凯马、四川现代、成都大运等20 多家汽车厂配套,至今已累计生产 D25 系列柴油机 10 万余台,销售收入近 30 亿元 ;获得授权专利 20 项,其中发明专利 6 项,实用新型专利 11 项,外观专利 3 项;主持修定 国家标准 1 项,参与修订国家标准 3 项;主持制定并发布行业标准 1 项,参与制定并发布行业标准 4 项。 “ 无铅焊料合金开发及制备关键技术 ”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
14、称: 无铅焊料合金开发及制备关键技术 完成人: 白海龙、严继康、刘宝权、赵玲彦、古列东、吕金梅、陈东东 、 孙维、彭金志 完成单位: 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 二、项目简介 随着无铅化进程的推进,焊料使用厂对无铅焊料的成本、渣率、产品品质的考虑越来越重视。项目通过 深入研究了微量元素对于 SnCu 和 SnAgCu 系 无铅焊料合金的显微组织、可焊性和界面结构稳定性 ,优化合金成分体系设计,并采用 Fluennt 软件研究了合金熔炼、精炼、除杂等通气参数获得高质量的合金溶体;在 连续铸挤成型工艺的研究方面, 采用 有限元 ProCAST、 DEFORM 软件模拟了 无铅焊料合金熔体的
15、凝固与铸挤的过程 ,参考模拟的结果,在设备调试和试生产中 对挤压设备的结构进行优化和工艺参数的确定,完成了连续铸挤成套设备的开发,制备出低渣率、表面光亮的连续铸挤条,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了市场调研、成套设备的设计、制作、安装、完 善,完成锡基无铅焊料熔体净化及调质处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连续铸挤成型技术研究、产品快速冷却、自动烘干、裁切、称量、包装等工艺技术研究。 通过项目实施 完成了锡基无铅焊料合金成分设计与开发,熔体净化基调质处理共性关键技术和连续铸挤成型装备与技术的研发,建成了年产 3000 吨的无铅焊料连续铸挤生产线,产品成材率为 97%,合格率 95.5%,
16、8 小时波峰焊产渣率在 1.5%以内。实现产销 7967.24 吨,销售收入 106663.63 万元,新增利润 1061.14 万元,新增税收 405.46万元。项目申请专利 14 项,已获得授权发 明专利 4 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3 项目。发表相关科技论文 7 篇,参与国家标准电子装联高质量内部互联用焊料( GB/T31476-2015)的制定。培养研究生及职称晋升人才 11 人。 三、完成人及完成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第 1候选人:白海龙 项目总负责人,提出了无铅焊料连续铸挤项项目的总体研究方案,负责 总体 项目的实施,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 1、 2、 3 均有重要贡献, 2 个授权
17、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 3 个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的第一发明人,代表性论文 1、 5 和 6 的第一作者, 2 项奖励排名第一。主要负责连续铸挤工艺和设备总体 设计以及工艺研究。 第 2候选人:严继康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 1、 2 和 3 均有重要贡献, 3 个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发明人,代表性论文 5、 6 和 7 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负责无铅焊料合金的材料体系设计与性能研究、熔体通气出渣、凝固以及挤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第 3候选人:刘宝权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 1、 2 和 3 均有重要贡献, 1 个授权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1 个授权发明专利和 3 个授权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发明
18、人,代表性论文 1、 2、 3 和 4 的主要作者, 2 项奖励排名第二。 负责无铅焊料连续铸挤过程中熔体的调制处理与 净化以及 冷却系统设计 。 第 4候选人:赵玲彦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 1 和 2 均有重要贡献, 1 个授权发明专利的第一发明人, 3个授权发明专利的主要发明人,代表性论文 4 的第一作者, 2 项奖励排名第三。 负责无铅焊料合金设计、通氮脱气除渣研究 第 5候选人:古列东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 3 有重要贡献, 4 个授权发明专利的和 3 个授权实行新型专利的主要发明人,代表性论文 2 的第一作者, 2 项奖励排名第五。 负责无铅焊料合金连续铸挤保温炉设计、无铅焊料合
19、金客户应用。 第 6候选人:吕金梅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 1 和 3 有重要贡献, 4 个授权发明专利的和 3 个授权实行新型专利的主要发明人,代表性论文 3 的第一作者, 2 项奖励排名第六。 负责无铅焊料合金抗氧化性能研究 第 7候选人:陈东东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 1 和 3 有重要贡献, 3 个授权实行新型专利的主要发明人,代表性论文 5、 6 和 7 的主要作者。负责无铅焊料合金界面研究。 第 8候选人:孙维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 3 有重要贡献, 3 个授权实行新型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负责无铅焊料连续铸挤生产的自动化。 第 9候选人:彭金志 对本项目主要科技创新点 3 有重要
20、贡献, 3 个授权实行新型专利的主要发明人。 负责无铅焊料连续铸挤生产线的建设。 四、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1、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授权情况 知识产 权类别 知识产权 具体名称 授权号 授权 日期 授权 名称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专利 一种无氧锡基钎料合金的制备方法 ZL 2102707179 2014.6.4 一种无氧锡基钎料合金的制备方法 1413183 云南锡业锡材有 限公司 发明专利 一种斜轧锡球的 制备方法 ZL 310100569.0 2015.4.8 一种斜轧锡球 的制备方法 1630619 云南锡业锡 材有限公司 发明专利 一种巴氏合金丝 及其制备方法 ZL 510851601.8
21、 2017.12.12 一种巴氏合金丝及其制备方法 2735131 云南锡业锡材有 限公司 发明专利 一种锡基巴氏合 金材料 ZL 610020767.X 2016.1.13 一种锡基巴氏合金材料 2716079 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 实用新型 一种有芯焊锡棒材连续铸挤加工系统 201621055381.4 2017.2.4 一种有芯焊锡棒材连续铸挤加工系统 6016206 云南锡业锡材有 限公司 实用新型 一种带加强冷却系统的 连续铸挤设备挤压装置 201621056409.6 2017.2.4 一种带加强冷却系统的连续铸挤设备挤压装置 6014144 云南锡业锡材有 限公司 实用新型 用于
22、盛装连续铸挤合金熔体的保温炉 201621056309.3 2017.2.4 用于盛装连续铸挤合金熔体的保温炉 6015888 云南锡业锡材有 限公司 2、论文、专著发表情况 (限 5 篇以内代表性的论文或专著 ) 序号 论文、专著名称 刊名、出版社 通信作者 / 第一责任人、 第一作者 刊期、刊号 页码 1 锡材表面发黄抗氧化 处理的研究 金 属材料与冶金 工程 吕金梅 2014, 5 10-13 2 抗氧化元素 P、 Ge 在不同使用状态下的抗氧化特性研究 锡业科技 赵玲彦 2016,3 27-30 3 锡合金熔体中通氮气双气泡出渣的工艺研究 铸造技术 白海龙 /严继康 2016,11 2
23、39-244 4 锡合金连续铸挤凝固 过程的有限元研究 铸造技术 白海龙 /严继康 2017, 5 1141-1145 5 四元系 Sn-Bi-Ag-Sb 焊接材料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严继康 2018, 2 6-11 1 锡材表面发黄抗氧化 处理的研究 金属材料与冶金 工程 吕金梅 2014, 5 10-13 2 抗氧化元素 P、 Ge 在不同使用状态下的抗氧化特性研究 锡业科技 赵玲彦 2016,3 27-30 五、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1、项目取得的 一种无氧锡基钎料合金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获 2017 年度云南省专利奖三等奖; 2、项目取得的 一种无氧锡基钎料合金的制备
24、方法发明专利 获 2016 年度昆明市专利奖一等奖; “ 高性能铱合金电极材料制备技术及产业化 ” 项目公示内容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高性能铱合金电 极材料制备技术及产业化 完成人: 杨喜昆、李旸、周川、马梦一、周芳、谭丰、李卫 完成单位: 昆明富尔诺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 二、项目简介 铱具有高熔点 (2443 )和最高的室温弹性模量 (570GPa),也是 在高温下 最耐腐蚀的元素之一 , 因此铱在高温领域有着 极好的应用前景 。然而, 由于铱 存在高温强度低、高温下氧化 挥发严 重、 加工 塑性较差等问题,需合金化才能解决铱在高温 应用 中存在的问题 。 近些年来,为
25、了提高热转换效率及能源利用率, 新型燃气 发动机 和燃气发电机要求工作温度在 1800 以上,还 要在高温氧化 和 腐蚀气氛下连续 24 小时工作 3 个月以上 ,这对其 核心部件 点火电极材 料 的高温力学性能、高温抗氧化挥发性能及电烧蚀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严酷工况条件下,通常 使用的镍基、铂基合金材料已无法使用。因此,设计新型铱合金并创新其制备技术,制备出具有优良电极性能的铱合金电极材料,这对于 促进 燃气油气 等新能源 发动 ( 电) 机 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昆明富尔诺林有限公司和昆明理工大学,以“产学研”协同模式,并在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火花塞电极用铱合金线材产
26、品开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高性能铱合金电极 材料制备及产业化”等科技项目的连续支持下,历经近十年的持续科技攻关,突破了铱合金在材料设计、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开发 出 应用于汽车火花塞、燃气发动 (电) 机、油气田尾气和煤层气发电装置、光伏光热真空电离规、以及航天航空发动机等领域的铱合金 电极 材料 。 该材料 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能、焊接性能、抗高温烧蚀性能和电极点火 寿命 , 并 节约贵金属用量 ,项目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 1) 应用“ 微合金化 技术”在铱中 添加 一些能够形成固溶强化的 金属元素 ,以及另外一些能够形成晶界强化 的金属元素 ,改善铱合金的组织结构,提高铱合金材料的高
27、温持久强 度,大幅度减少铱合金材料的高温氧化挥发损失,制备 出具有优异高温抗氧化电烧蚀性能和 使用寿命长 的 新型 铱合金材料 ; ( 2)通过定向凝固技术 消除了 铱合金 熔坯 内部缺陷, 再经大变形热加工进一步细化组织晶粒, 使铱合金具有优良热加工性能 ,制备出 超细、超薄甚至异形的铱合金材料; ( 3) 制备出的 铱合金材料的抗氧化电烧蚀性能, 在模拟发动机工况下的 电烧蚀性能 与日本 NGK 公司铱合金材料的 电烧蚀性能 相当 ; ( 4) 建成国内生产规模最大,年产量为 100Kg 级 铱合金电极材料 的 生产线 , 并 根据市场需求, 开发 了 一系列的铱合金材料 ,形成了一系列的
28、铱 合金产品,已成为国内铱合金产品最齐全的生产厂家 。 项目 获发明专利 6 件、实用新型 6 件。经专家鉴定: 项目开发的铱合金电极材料在国内属首创,性能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 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 近 三年来, 累计新增销售收入 1809.99 万元 人民币,新增 利润总额 95.28 万元 人民币 , 新增 利税 136.85 万元人民币 。 仅统计 5 家 最具有代表性企业 2016 年至 2017 年的推广应用情况,累计新增销售额 1.4997 亿元,新增利润 2905 万元 。 三、完成人及完成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1、完成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第 1 完成人 杨喜昆:昆明理 工
29、大学教授级高工、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国家科技部中小型创新基金及云南省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十余项。项目总负责 , 提出项目的总体思路、方案和技术路线,指导并参与项目分析测试工作,对理论和技术创新有创造性贡献 , 积极与企业合作,将新的制备技术应用于铱合金材料生产实践,对创新点 1、 2、 3 做出贡献。 第 2 完成人李旸:昆明富尔诺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参与完成 国家科技部中小型创新基金及云南省科技计划项 目。 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出项目的技术目标与思路 , 负责项目的策划和实施 。 主要 负责铱 合金材料的成分设计,铱合金材料的熔炼及热加工等方面的工作, 对 铱合金制备技术 有创新性贡献。对创新点 1、 2、 3、 4 做出贡献 。 第 3 完成人周川:昆明富尔诺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总经理 ,参与完成 国家科技部中小型创新基金及云南省科技计划项 目 。成果应用实施主要负责人 , 主要负责 项目 组织、协调、管理及技术应用推广工作 , 对技术创新及应用推广有创新性贡献 。 对创新点 2、 3、 4 做出贡献 。 第 4 完成人 马梦一: 昆明富尔诺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 ,参与完成 国家科技部中小型创新基金及云南省科技计划项 目。 主要 负责铱合金材料的热加工工艺, 设备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