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部疾病病人的护理,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解剖生理概要,图例,胆囊的作用胆汁的生成和代谢 胆汁的浓缩和贮存 胆汁的排出,胆囊炎,一、病因和病理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四、处理原则,1、病因 胆囊管梗阻 细菌感染 其他2、病理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坏疽性胆囊炎 胆囊穿孔 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1、症状(1)腹痛:常出现典型的胆绞痛,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并向右肩背部放射;(2)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3)发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2、体征Murphy(墨菲)征阳性,右上腹可能触及肿大的胆囊,并有压痛和肌紧张。,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2、影像学检查B
2、超检查等胆道疾病的首选项目。检查前病人应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处理原则:1、非手术疗法采用镇痛、解痉、抗炎治疗。2、手术疗法主要采用胆囊切除术,疑伴有胆总管结石者需探查胆总管。,胆石症,一、病因、病理二、临床表现三、辅助检查四、处理原则,病因、病理多数学者认为胆石症主要与胆道感染和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后退,后退,1.消化道症状2.胆绞痛,疼痛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部,呈阵发性,可向肩胛背部放射,3.寒战、高热,4.黄疸,5.Mirrizzi综合症,6.胆囊积液 7.肝内胆管结石8.其他,后退,当结石阻塞胆管并继发感染时可致典型的胆管炎症状,疼痛的症状不明显,可有下胸部、右肩胛下区放射痛,全身
3、症状重,1.B超检查:是胆道系统疾病检查的首选方法,注意:检查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2.胆囊造影3.经皮行肝胆管穿刺造影(PTC),4.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5.经十二指肠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6.CT检查,【辅助检查】,(二)影像学检查: 1. B超:是首选方法 诊断率为70%90%,4.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 并发症:胆汁漏、出血或感染等,【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5. 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6. 内镜逆行胰胆管 造影(ERCP): 疑有穿孔、急性胰腺 炎等并发症应禁忌行 ERCP。,胆总管内多发结石,【辅助检查】
4、,影像学检查,7. CT、MRI,CT,MRI,护理措施,(3)放置器械: A孔:脐部; 腹腔镜 B孔:右腋中线稍前方肋缘 下23cm处; 牵拉钳 C孔:右锁骨中线肋缘 下 23cm; 牵拉钳或冲洗抽吸管 D孔:剑突下46cm 转换器、切割烧灼 器、剪刀、钳夹器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AOSC),一、病因胆总管结石梗阻并发感染,胆管内充满脓性胆汁,引起胆管内高压,并扩散至肝血窦引起胆源性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又称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二、临床表现典型症状是在Charcot三联征的基础上出现休克和意识障碍成为五联征,即雷诺五联征。剑突下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白细胞计数
5、增高,核左移并出现中毒颗粒。,三、治疗原则1、紧急手术行胆总管切开外引流。2、应用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抗休克,全身支持疗法。,胆道蛔虫病,一、病因因驱虫不当、发热、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使蛔虫向上窜动,经十二指肠乳头钻入胆道,使奥狄(Oddi)括约肌痉挛引起剧痛和继发感染,如堵塞胰管开口发生急性胰腺炎。,二、临床表现1、症状剑突下方阵发性“钻顶样”绞痛,可向右肩部放射。伴呕吐,有时呕吐出蛔虫。绞痛发作时十分剧烈,但间歇期可平息如常。如继发感染则有畏寒发热,血白细胞计数增高。B超检查可显示蛔虫。2、体征体征轻微,腹软,剑突右下方有轻度深压痛。有梗阻和继发感染时,肝肿大并有黄疸。胆道蛔虫病的临床特
6、点为症状与体征不相符。,三、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 解痉止痛:可用阿托品和哌替啶(度冷丁)。 利胆驱虫:一般在症状消失后进行。可用中药乌梅、阿司匹林、食醋等使蛔虫静止,减少其活动。 控制感染:运用有效抗生素。 输液支持:补充所需液体,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T管引流的护理,示意图,作用,护理措施,T形管的护理,目的:引流 胆汁、引流残 余结石、支撑 胆道,T型引流管,后退,1.减小胆道张力,保护吻合口2.避免胆汁渗漏所致胆汁性腹膜炎3.促进胆道炎症消退4.防止胆道狭窄或梗阻形成,后退,1.妥善固定:一般T管除缝线固定外,还应在皮肤上加胶布固定,2.保持T管引流通畅:T管应及时接无菌引
7、流袋,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如有阻塞,应由近向远挤压引流管或用无菌等渗盐水缓慢冲洗,不可用力推注。,3.注意无菌,保持清洁:每天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换去湿纱布,局部敷氧化锌软膏保护。,4.观察记录胆汁的颜色、量和性状:正常成人每日的胆汁分泌量为8001200ml,呈黄或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300500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每日600700ml,以后逐渐减少至每日200ml左右。术后12天胆汁呈混浊的淡黄色,以后逐渐加深、清亮,呈黄色,5.观察病人全身情况:如病人体温下降,食欲增进,大便颜色加深,黄疸消退,说明胆道炎症消退,部分胆汁已进入肠道;否则,表示胆管下端尚不通畅。,6.拔管:一般在术后2周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退,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200ml、清亮经T管造影证明胆总管通畅且试行夹管12天,病人无腹痛、发热及黄疸等不适拔管后引流口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12日内可自行闭合。,7.拔管后观察:拔管后仍需观察病人食欲、大便色泽和黄疸消退情况,同时注意有无腹痛和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