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工程系教研教改总结之三以就业为导向,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创新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但传统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本科的压缩型,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按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学生的现状,构建适合我系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的基本思想:第一、我系各专业的显著特点是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各占一半。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课 34 门和专业技术课 34 门,一共 67 门。无论花费多大代价,无论用多少课时,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把这 67 门课学精、
2、学透、练熟。其它课主要是让大家了解,有兴趣的同学可再适当通几门。第二、让 85以上的同学学会。第三、以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为主,充分考虑课程的综合程度、课程的专业性、是否开新课或教改实验等把各门课程分等。重要课让水平高的专任老师上,花大气力让学生学会;非重要课让水平差的老师和外聘老师上,让学生有所了解,熟悉路子。 第四、第一学年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目标是获取计算机证书。全系各个专业基本一样。第二学年学习专业知识,目标是获取专业资格证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获取“企业信息管理师” 、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师” 、 “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会计电算化专业获取“助理会计师” 、 “会计电算化” 、珠算
3、定级等证书;电子商务专业获取“电子商务师” 、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师”等证书。第三学年上半年把计算机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模拟实际环境并取得上岗证书,如会计证等。开发一个一个小的软件,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下半年毕业设计,在老师带领下,给中小企业开发实际的软件。考证的课我们基本都安排在教学计划中。第五、开设专业技能提高课。开设此课的目的: 职业教育更应该突出专业技能 1的训练及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记忆、理解、体系的完整和纵向联系,但就业往往需要比较全面的技能和知识的横行交融,尤其是知识之外的综合素质,如团队精神铁的纪律等等。迫切需要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包括这方面的内容。 职业院校教学实践提
4、出 2了提高专业技能的要求。就业率影响招生规模,而毕业生的技能水平最终决定就业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是职业学校的一条生命线。我们的许多学生,在入学前的多年教育中,已经证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是一个好学生,不但产生了厌学、违纪等行为偏差,还多有自卑、自闭等心理误区,给学生管理、后勤保障等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看起来是他们不够优秀、他们愿意自暴自弃,另一方面,他们为了就业,有许多人还在假期额外付费给社会上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技能训练。所以,从技能入手,创建适合职业院校学生层次的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根本要求。 在技能与知识兼顾的创新课程 3体系中,专业技能课扮演重要角色。职业院校不应因强调技能而等同于社会上的短期培训机构,它仍是以育人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机构。第六、做好教师培养工作。系里统一规划和引导,每位教师按照“一个方向,两门精品课程”的要求,主动对自己定位,力求学有所成、教有所长。其次,根据我们系各个专业都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占一半,专业知识占一半的特点,有限度的让计算机老师教专业课,专业课老师教计算机课。试图在交融交叉结合面上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