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趋势及影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 FDI 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外资的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外商的投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由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向独资企业的逐步转变。外商在华投资独资化是把“双刃剑” ,在为我国带来了无限商机的同时,也使国内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浅析外商独资化趋势及其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外商 投资 独资 外商在华投资已有 30 余年的时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在外商投资数额增长的同时,投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独资化趋势。具体说来,外商投资独资化趋势主要表现在:新设外资企业中外商独资全面超过中外合资和合作;原有的合资
2、、合作企业纷纷转化外商独资或控股企业。毋庸置疑,外商独资经营已成为外商进入我国市场的主流方式。 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的动因 (一)为“协调成本”松绑 合资企业在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尽管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或管理理念不合等原因以失败告终的更占多数。如果是一家独资公司,可以完全按照母公司的策略来进行生产经营,但有了合资方后,由于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管理者在工作方式、思维方法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进行协调。为了降低协调成本,合资企业中的外方通常会采取措施实现独资或者控股经营。 (二)避免核心技术外溢 先进的核心技术是跨国公司最重要的垄断优势。而东道国企业可以通过“干中
3、学”获得这些先进技术,成为跨国公司的竞争对手,这是跨国公司极不情愿见到的事。为了保护核心技术,巩固其垄断优势,跨国公司势必会对掌握的先进技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当取得的收益不足以弥补企业为防范其“技术外溢”所花费的成本时,跨国公司宁愿选择具有较高控制程度的形式外资控股或者独资企业。 (三) 跨国公司母公司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需要 跨国公司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经济实体,具有全球扩张的内在冲动,有着自己明确的全球战略。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有效实施的前提,就是要保证对其所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特别是合资企业子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跨国公司刚进入我国市场时,资源获取与控制权相比,显得更为重要,因此选择合资是理性的选
4、择。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跨国公司为追求全球经营战略以及控制权的占有,倾向于通过增资扩股或收购股权,将海外合资企业转变为独资企业;或者通过收购或兼并国内其它企业,直接成立独资企业。 二、 独资化趋势对我国的影响 (一)加剧外资对我国市场的垄断 在华外商独资企业的数量日益增多,不可避免地会与国内企业争夺产品市场。它们凭借其先进的技术、高超的营销战略和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扩大国内产品与其产品的差距,挤占了我国许多产品的市场。在某些行业中,外资控股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加剧了外资对我国市场的垄断。以物流业为例,目前在我国物流业三个领域中的国际快递领域已经被我们熟知的国际四大快递巨
5、头FedEx、UPS、DHI、TNT 控制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 8O%的份额。 (二)加大我国对外商的监管难度 转移价格是跨国公司建立内部市场的主要手段和内部贸易的有力支撑点,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实现控股或独资后,出于全球竞争战略的需要,就会强化对内部贸易和转移价格手段的应用。在我国目前的监管力度下,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使我国承受着税收损失、国有资产外流等问题,对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税务部门提出新的挑战。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显示,在华外企通过转嫁成本来转移利润每年在账面上的亏损额达到 1200 亿元, 通过这种方式跨国公司每年避税超过 300 亿元,造成我国巨额税收流失。 (三) 弱化跨
6、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 随着独资化趋势加剧,中外合资、合作的机会减少,中方学习模仿外方先进技术的途径也被大大地限制。尽管外商独资企业会在我国使用更先进的技术,但因其相对独立性及其对技术的严格保密,使得技术扩散渠道被堵塞,弱化了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限制了我国先进技术的获得。 (四)导致国有品牌流失速度加快 在华跨国公司非常重视品牌策略,所以其合资对象通常来说都是该行业中较为有实力的国内生产商。跨国公司在取得合资企业控制权后,通常利用国内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的特点, 逐渐将中方品牌“冷冻”起来,然后充分利用中方原有的营销渠道,将其品牌产品打人我国市场,逐步挤出中方竞争对手,直至占领市场。众多国内
7、知名品牌因此被侵蚀,甚至消失。 (五)导致我国高级人才的流失 跨国独资公司凭借优厚的薪水待遇、完善的培训体系、规范的管理制度,吸引了我国大批科研人才,加剧了国内人才市场的竞争。我国大多数内资企业在激励机制上存在误区,往往更注重物质激励,并且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种激励有失公平。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当人将自己对工作的投入与获得的奖酬与他人进行比较而感到不公平时,他就要寻求心理平衡,一是设法增加奖酬,二是降低工作投入;而当他在内资企业中增加奖酬无望时,就会跳槽另谋高就。因此,我国的优秀人才从地域上流出国门的“明流”变为在国内流入外商独资企业的“暗流” 。 参考文献: 1谭红旭.在华跨国公司股权安排的独资化成因影响及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11. 2罗汉春.跨国公司独资化的成因J.中国外资,2005,5. 3丁勇,朱彤.跨国公司在华 FDI 的独资趋势和我国利用外资对策J.现代财经,2006, (9). 4刘宇.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独资化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 (19). 5张大龙.我国外商投资独资化倾向问题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