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DIC的预防诊断和处理.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2438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DIC的预防诊断和处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产科DIC的预防诊断和处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产科DIC的预防诊断和处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产科DIC的预防诊断和处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产科DIC的预防诊断和处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正常凝血机制主要依靠血管壁的完整、血小板的功能和血浆凝血因子来完成。分为四个阶段:1、原发性止血栓形成:血管壁损伤 血管壁收缩 血小板沉积、粘附及聚集 血小板 纤维蛋白元 形成血小板栓。2、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物质基础凝血因子。凝血因子: ( 1) 依赖维生素 K凝血因子 、 、 、 诸因子的生物活性受维生素 K的影响 具有蛋白水解能力。酶 ( 2) 接触系统因子 、 因子及前激肽释放 酶 参与接触期激活反应。( 3) 触媒因子 XIII因子、 转换酶 使纤维蛋白单聚体变成多聚体。类 ( 4) 辅因子: 、 XIII因子、高分子量激肽原、纤 维蛋白原(因子 )及组织因子(因子 )。血液凝

2、固过程学说:主张瀑布学说内源性 途径 Xa Va Ca 形成凝血酶原转化复合物 凝血酶原变成凝外源性血酶(蛋白水解酶) 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单体 多聚体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Ca激活聚 合3、血液凝固自然抑制物的作用: 维持血液的 液体状态与流动。血液凝固自然抑制物: 抗凝血酶 ( AT )、 蛋白 C及肝素。( 1)抗凝血酶 ( AT ):与凝血酶、 a、 a 、 a 、 a 因子结合,使 其灭活。正常值 250mg/L。( 2) 蛋白 C:糖蛋白、酶原。内皮细胞表面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 快速地活化蛋白 C 灭活 Va及 a。( 3) 肝素: 肝素为一硫酸粘多糖,半衰期为 1 2h, 4 6

3、h在体内 灭活,国内产肝素为高分子 量肝素,其抗凝作用主要靠AT 的结合,阻止凝血因 子活化,阻止凝血酶的生成。凝血 抑制凝血系统 动态平衡4、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有去除纤维蛋白凝块的作用。主要成分: 纤溶酶原, a2抗纤溶酶,组织纤溶酶原活化物( TPA) 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子宫肌层及内皮细胞 产 TPA 与纤维蛋白结合 使纤溶酶原 纤溶酶 溶解纤维蛋白胶 FDP 抑制纤溶蛋白单体聚合,抑制凝血酶,干扰和抑制血小板粘附与聚集 影响凝血过程。 二、正常妊娠期凝血机制的变化。纤维蛋白原、 、 、 、 因子 , 、 因子 ,凝血酶原无变化。血小板: 随妊娠进展血小板逐渐下降,推测妊娠期血小板有不断破坏的情形,孕晚期更加严重,提出正常妊娠时有慢性血管内凝血过程。AT : 孕早期 ,孕中、晚期恢复FDP: FDP妊娠过程有轻度而持续的血管内凝血活动。总之: 由于血凝及纤溶二系统在妊娠期变化,导致凝血因子增加纤溶活性降低,于 妊娠晚期血液呈高凝状态,一旦有某些产科合并症或并发症,而易引起DIC。 在微循环内发生 DIC 高凝血期 消耗性低凝血期 继发纤溶亢进期 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 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微血栓形成,组织局灶性、出血性及梗死性坏死 多器官功能障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