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2630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经络腧穴学详细内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上篇: 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 经络概述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系指经脉,其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有路径的含义。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 络:有网络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二什么是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三经络的基本作用(一)十二经脉: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之特点。(二)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在胸腹,头面,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体表间的密

2、切联系。(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紧密联系。(四)奇经八脉:是一组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脉起统率,联络与调节作用。(五)十二经筋:起着约束骨骼,疏利关节的作用。(六)十二皮部:防御病邪的作用。四、经络的重要性灵枢脉度篇:“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尚之所难也。 ”(一)说明病理变化(二)指导辩证归经(三)指导针灸治疗灵枢.经脉说:“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喻加言说:“ 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 ”五、经络学说的学习与研究内容(一)经络系统部分

3、(相当于结构部分)。(二)经络生理学。(三)经络病理学。第一节 经络系统概貌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别十二经脉 十二经筋经脉奇经八脉 十二皮部经络络脉 十五络脉三百六十五络二、经络的形成(一)针灸疗法的发明和针灸感觉传导的发现是经络学形成的基础。(二)腧穴疗效的总结。(三)体表病理表现的推理。(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五)气功养生术的出现。三、十二经脉(一)定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总称。由于他们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中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二)命名十二经脉的命名是根据阴阳学说又结合脏腑学说而命名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 , “气有

4、多少异用也”。 (三)作用因“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故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四)十二经脉的分布1、分布特征:(1)分布于头部的为阳经:前头为阳明经。侧头为少阳经。后头为太阳经。(2)分布于四肢内侧的为阴经,四肢外侧为阳经。(3)分布于胸腹部的为阴经(足阳明经除外)。(4)分布于腰背的为阳经,侧胸腹为阳经。2、走向特征: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阴足内腹,足之三阳头外足。3、排列特征(四肢)内侧: 前为太阴,中为厥阴,后为少阴。外侧: 前为阳明,中为少阳,后为太阳。4、经气传递特征(流注关系):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5、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5、表里相配特征:6、脏腑属络特征:7、相互衔接特征:肺内 手太阴肺经 手大指次指内侧端手阳明大肠经鼻旁 足阳明胃经足大趾内侧端足太阴脾经 心中手少阴心经 手小指端手太阳小肠经内眦足太阳膀胱经足小趾外侧端足少阴肾经 胸中手厥阴心包经 手无名指外侧端手少阳三焦经外眦足少阳胆经足大趾外侧端肺内 足厥阴肝经二、奇经八脉(一)奇经八脉的组成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硚脉、阳硚脉、阴维脉、阳维脉。(二)命名难经.二十七难“ 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 。(三)循行分布特点(四)作用对经络起统帅、联络和调节作用。三、十二经别(一

6、)定义: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又称“别行之正经 ”.(二)命名(三)循行分布特点(四)作用沟通表里两经,加强了经脉与脏腑的联系,突出了心和头的重要性。四、十五络脉(一)定义: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躯干前面的任脉络,躯干后面的督脉络,躯干侧面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故称“十五络脉” 。(二)命名(三)循行分布特点(四)作用沟通表里两经,补充经脉循行不足。五、十二经筋(一)定义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其分布范围与十二经脉大体一致。(二)命名 说文:“ 肉之力也 ”。(三)循行分布特点(四)作用:约束骨骼,疏立关节。六、十二皮部(一)定义:指

7、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分。(二)命名(三)循行分布特点(四)作用:卫外屏障作用。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一、经络的作用(一)沟通内外,网络全身。(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二、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一)经络诊法(二)分经辩证(三)循经取穴(四)药物归经第二章 腧 穴 概 述腧穴定义: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一、腧穴的分类(一)经穴1.定义: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腧穴。2.特点:有具体的穴名;有固定的位置; 有明确的

8、针灸主治证;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3.经穴总数:361 个 内经 约 160 个针灸甲乙经 349 个铜人针灸腧穴图经 354 个 针灸大成 359 个针灸逢源 361 个 (二)奇穴1.定义 :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2.特点 :(1)有具体的穴名,可一名一穴,也可一名多穴;(2)有固定的位置,但分布较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3)主治范围比较单一,但有特殊疗效;(4)名为奇穴,实为经穴。(三)阿是穴1.定义:是指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腧穴。 2.特点:(1)无具体名称;(2)无固

9、定位置;(3)分布多在病变附近;(4)以痛为腧;(5)补充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不足。 二、腧穴的命名(一)天象地理类1、以日月星辰命名 如日月、上星、天枢等。2、以山谷丘陵命名 如承山、合谷、梁丘、大陵等。3、以大小水流命名 如曲池、水泉、后溪、照海、经渠等。4、以交通要冲命名 如水道、太冲、内关、关冲等。(二)人事物象类1、以动植物名称命名 如鸠尾、伏兔、犊鼻、鱼际、攒竹等。2、以建筑居处命名 如曲垣 、天窗 、地仓、玉堂 、内庭、 紫宫、库房、梁门、府舍等。3、以生活用具命名 如地机、颊车、天鼎、大钟、缺盆等。4、以人事活动命名 如人迎、百会、归来等。(三)形态功能类1、以解剖部位命名 如腕骨

10、、 大椎、巨骨 等。2、以脏腑功能命名 如魄户、魂门、意舍、心俞 等。3、以经络阴阳命名 如三阴交、三阳络、阴陵泉、 阳陵泉等。4、以穴位作用命名 如承泣 、听会、气海 、血海、光明、水分、迎香等。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一、腧穴的作用(一)诊断作用: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 (二)治疗作用1. 邻近作用 是所有腧穴所共有的主治作用特点,即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病症的作用。2.远道作用是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所具有的主治作用特点,即这些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的病症。3.整体作用是某些腧穴所具

11、有的主治作用特点,针灸这些腧穴,可起到整体性的调制作用,是远道作用的扩大。二、腧穴的主治规律(一)分经主治规律手三阴经穴主治规律经 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手太阴经 肺、喉病手厥阴经 心、胃病手少阴经 心病神志病胸部病手三阳经穴主治规律经 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手阳明经 前头、鼻、口齿病 手少阳经 侧头、胁肋病手太阳经 后头、肩胛、神志病耳病眼病、咽喉病、热病足三阳经穴主治规律经 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三经相同足阳明经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 足少阳经 侧头、耳病、项、胁肋、胆病足太阳经 后头、项、背腰、肛肠病眼病神志病、热病足三阴经穴主治规律经 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

12、 三经相同足太阴经 脾胃病 足厥阴经 肝病足少阴经 肾、肺、咽喉病前阴病腹部病(二)分部主治规律任督二脉经穴主治规律经名 本经主病 二经相同任脉 中风脱证、虚寒、下焦病督脉 中风昏迷、热病、头部病神志病、脏腑病头面颈项部经穴主治规律分 部 主 治前头、侧头区 眼、鼻病后头区 神志 项区 神志、咽喉、眼、头项病眼区 眼病鼻区 鼻病颈区 舌、咽喉、气管、颈部病胸腹背腰部经穴主治规律前 后 主治胸膺部 上背部 肺、心(上焦病)胁腹部 下背部 肝、胆、脾、胃(中焦病)少腹部 腰尻部 前后阴、肾、肠、膀胱(下焦病)第三节 特定穴特定穴定义: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 (五腧穴

13、、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交会穴。 )一、五腧穴(一) 、定义:五腧穴是指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五腧穴 比喻 经气流注 部位“所出为井” 喻水之源头 为经气所出部位 分布于指,趾末端 “所溜为荥” 喻水微流 为经气流过之处 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 “所注为输” 喻水流由浅入深 为经气灌注之处 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所行为经” 喻水如江河畅通无阻 为经气盛行处 分布于前臂或胫部“所入为合” 喻百川汇入湖海 为经气充盛入合于脏腑之处分布于肘膝关节附近(二)内容井荥输原经合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

14、,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府少冲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三)五腧穴与五行配属1.六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六阴经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肝(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15、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心包(相火 )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2.六阳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 火) 合(土) 大肠(金 )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膀胱(水 )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胆(木)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小肠(火 )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胃(土) 历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三焦(相火 )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四)临床应用1.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2.按季节因时而刺: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 3.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井神志昏迷荥热病输关节痛经喘咳合六腑病症二、原穴(一)定义:原穴是指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 。十二原穴歌胆出丘墟肝太冲,小肠腕骨是原中,心出神门原内过,或胃冲阳气不通,脾出太白肠合谷,肺原本出太渊内,膀胱京骨阳池焦,肾出太溪大陵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生产营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