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 题型:填空题( 1 分,共 10 分) 选择题( 2 分,共 30 分) 简答与计算( 10 分,共 30 分) 综合题( 30 分)(子网划分,路由配置) 一、章节索引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协议及技术 第四章 局域网 第五章 网络层 第六章 传输层 第七章 应用层 二、每章节知识点脉络 第一章 1.1 网络概论 知识点: 网络的发展 , 网络定义和功能 , 网络的组成 和结构, 网络类型 ,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1.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知识点: 网络的层次体系结构, OSI 参考模型 ,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特性,IEE
2、E802 局域网协议 , TCP/IP 协议族 第二章 主要内容: 1)理论背景:通信模型与传输速率 2)传输介质(有线与无线) 3)模拟传输(调制技术)、数字传输 4)信道复用技术、电话系统 第三章 成帧 差错检测与差错控制 链路层协议 第四章 介质访问控制(信道共享) 局域网 以太网 局域网互联 1 层互联, 2 层互联(网桥透明网桥) 高速局域网 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等,交换式局域网,虚拟局域网 第五章 网络层基本概念 路由选择机制 路由表,路由算法 Internet 的网络层 1)基础: IP 地址,子网划分, CIDR,路由聚合 2)协议: IP 协议, ARP 协议, RARP
3、协议, ICMP 协议 路由协议 RIP 协议 第六章 传输层基本概念 地位,作用,协议,端口 UDP 协议 UDP 报文, UDP 应用 TCP 协议 TCP 报文,流量控制,三次握手连接,全双工释放连接 第 7 章 DNS ftp telnet 电子邮件 www 服务 三、每个章节的具体知识点 第一章 1、局域网的主要技术要素有: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2、网络定义:计算 机网络是通过通信设施(通信网络),将地理上分散的具有自治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同工作的系统 3、计算机网络主要功能: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 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软
4、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用户程序) 硬件:传输交换设备(线路设备、互连设备)、用户设备(主机、终端、服务器) 5、 广域网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通信子网所包含的层次 。 资源子网包括:主机与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网络软件与数据资源。资源子网负 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通信子网包括:路由器、各种互联设备与通信线路。通信子网负责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路由与分组转发等通信任务(为主机提供数据传输,实现信息交换)。 资源子网的层次:应用层、传输层 通信子网的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6、 计算机网络
5、的分类(角度:拓扑结构,范围,信息在网内传输交换方式,通信子网可以设计成两种通信(信道)类型) 1、 按网络覆盖范围分: LAN(局域网)、 MAN(城域网)、 WAN(广域网); 2、 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线路交换网络( Circurt Switching)、报文交 换 网 络 ( Message Switching ) 和 分 组 交 换 网 络( Packet Switching)。 3、根据链路传输控制技术分:总线争用技术、令牌技术、 FDDI技术、 ATM 技术、帧中继技术、 ISDN技术 4、根据拓扑结构分:总线型、网状、环形、星形、树形 5、通信子网可以设计成两种通信(信道)类型:
6、点对点通信( Point-to-Point)和广播通信( Broadcast) 点对点信道: 其特点是一条线路连接一对节点。两台主机常常经过几个节点相连接。信息的传输采用存贮转发方式。 由这种信道构成的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有:星形,树形,回路形,相交回路形,全连接形,不规则形式分布式。 广播信道: 其特点是只有一条供诸结点共享的通信信道。 由这种信道构成的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可有三种形式:总线性,环形,卫星或无线广播通信方式。 7、 了解网络的各种标准化组织 美国国际标准化协会( AN SI)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 国际通信联盟( ITU)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Ineter 协
7、会 (ISOC)和相关的 Internt 工程任务组( IETF) 电子工业联合会 (EIA)和相关的通信工业联合会( TIA) 8、 网络体系结构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在不同的传输介质上实现采用不同操作系统的主机之间的通信,解决异种机和异种网络的互连问题 9、 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涉及的具体的知识点 对等实体: 指执行对等协议的实体,实体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执行协议的程序。是协议数据单元 PDU 和服务数据单元 SDU,也是 OSI 模型中的抽象概念。 协议(三要素): 语法,即用来规定信息的格式; 语义,即用来说明通信双方应当怎么做; 时序,即详细说明事件的先后顺序。 服 务: 服
8、务访问点: 简称 SAP,实际就是逻辑接口,是一个层次系统的上下层之间进行通信的接口, N 层的 SAP 就是 N+1 层可以访问 N 层服务的地方。 协议数据单元( N) -PDU: 指数据加上协议控制信息,形成一定格式的数据块。 服务数据单元( N) -SDU: 指上下层协议之间传递的数据块 虚拟通信, 10、 各种类型的参考模型( OSI, TCP/IP 参考模型, IEEE802 局域网模型),每个层次的作用。掌握每种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以及层次的作用是什么?每层的协议数据单元是什么? OSI 参考模型: 第 7层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 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
9、代表包括: Telnet、 FTP、 HTTP、 SNMP等。 第 6层 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 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第 5层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第 4层 传输层: 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 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 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段(报文)。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 UDP、
10、SPX等。 第 3层 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分组。 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 IP、 IPX、 RIP、 OSPF等 第 2层 数据链路层: 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 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 表包括: SDLC、 HDLC、 PPP、 STP、帧中继等。 第 1层 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
11、理媒体。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 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 EIA/TIA RS-232、EIA/TIA RS-449、 V.35、 RJ-45 等。 TCP/IP参考模型: 而 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 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 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 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 SMTP)、文件传输协议( 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 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 TCP)、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等, TCP 和 UDP 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
12、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 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 Serial Line 等)来传送数据 局域网参考模型: IEEE802( 2 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 -LLC, MAC) 第二章 1、物理规程的四个典型的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2、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的特点 并行通信 : 一个字符的 8 位二进制代码同时通过 8 条并行的通信信
13、道发送(字符编码的各位(比特)同时传输),每次发送一个字符代码。 主要特点: ( 1)传输速度快 :一位(比特)时间内可传输一个字符; ( 2)通信成本高 :每位传输要求一个单独的信道支持 ;因此如果一个字符包含 8个二进制位, 则并行传输要求 8 个独立的信道的支持; ( 3)不支持长距离传输 :由于信道之间的电容感应,远距离传输时,可靠性较低。 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计算 机内的总线结构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 串行通信 :将表示一个字符的二进制代码按由低位到高位的顺序依次发送的方式。 主要特点: ( 1)传输速度较低,一次一位; ( 2)通信成本也
14、较低,只需一个信道。 ( 3)支持长距离传输,目前计算机网络中所用的传输方式均为串行传输。 串 行传输有两种传输方式: 1、同步传输 2、异步传输 (串行数据传输时,数据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线上传输的,先由具有几位总线的计算机内的发送设备,将几位并行数据经并 -串转换硬件转换成串行方式,再逐位经 传输线到达接收站的设备中,并在接收端将数据从串行方式重新转换成并行方式,以供接收方使用。)串行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比并行传输慢得多,但对于覆盖面极其广 阔的公用电话系统来说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3、什么是 DTE 和 DCE? 物理层定义: CCITT 在 X.25 建议书对物理层作了类似的定义:利用物理的
15、、电气的、功能的和规 程的特性在 DTE 和 DCE 之间实现对物理信道的建立、保持和拆除的功能。 DTE:数据终端设备,具有一定数据处理能力及收发数据能力的设备(事务处理的主机和终端) DCE:数据通信设备,在 DTE 和传输线路之间提供信号变换和编码功能,并负责建立、保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 4、 基带传输,频带传输的特点 信号: 数据的电磁编码 模拟信号: 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 数字信号: 离散变化的电信号 由计算机或终端产生的频谱从零开始,而未经调制的 数字信号 所占用的频率范围就叫基本频带,简称 基带 ( base band)。这种数字信 号就称 基带信号 基带传输: 传送数据时,以原封不动的形式,把基带信号送入线路,称为基带传输。基带传输不需要调制调解器,试用于短距离的数据传输,局域网中可采用基带同轴电缆作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