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感悟式语文课堂教学四步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1福建省建阳二中 叶先梅摘要:感悟式教学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字词教学整体感知质疑问难拓展延伸”四个环节的引导来促进学生学习,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关键词:感悟式;主体地位; 探究性学习;语文能力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然力量和能力” 。中国的语文教育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今天教育主体性的失落是有目共睹的,学生谈不上有自己的创造性和民主性等主体精神的满足。传统教育同人的主体性发展的矛盾已经越来越违背时代发展的规律,如何加强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和能动
2、性的培养,加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专家们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求知、做事、共处、发展四种基本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就向我们学校教育,特别是往往被主体性研究所忽视的中学语文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人的主体性体现了人不同的个性特征,是身心或德、智、体等诸方面因素的综合表现,主体性强的人就是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强的人,就是在客体面前拥有主动权和自由的人。但人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中学阶段是学生主体性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希望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呈现在社会面前的特征正十分明显地显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引导,使他们少走弯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3、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1如何将学生主体发展理论和课标的指示精神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近几年来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感悟式课堂教学四步曲” 。所谓“四步曲”是指:(1)学词教学;(2)整体感知;(3)质疑问难;(4)拓展延伸。将这“四步曲”贯穿于语文课堂之中,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教材来培养以“听、说、读、写”为主的语文能力。一、 “字词教学”是奠定学
4、生语文能力的基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后,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新意”层出不穷,而最基础的字词教学却日渐被人冷落,大部分的教师普遍认为字词教学会破坏他们比赛课、实验课、教改课的完整性,因此很少有老师涉及,更难见到有教师强调要写一写、记一记、查一查、练一练,而我却认为字词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石,没有坚固的基础何以成高楼大厦,因此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便去查字典,理解掌握文中生字词的音、形、义,并能任选其中几个连词成句。我认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论课程怎样改革,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对字词的音、形、义的理解与掌握,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松,许多名师都做到了这一点。宁鸿彬教师曾讲授过毛泽东主席的人民解放军百万
5、大军横渡长江一文,在处理课本中已有注释的“锐不可当”这一成语时,不仅反复强调了词语的意思,而且强调了“当”字1作者简介:叶先梅(1975 ) , 女, 福建建阳,建阳二中语文教师, 中教一级。2的读音, “当”字的意义,并且还列举了“豺狼当道”等词语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讲臧克家的有的人一文时,对“呵,我多伟大!”一句中的“呵”字,就提出了读“h”还是读“”的问题。在学生莫衷一是时,教师才适时说出在此应该读“” ,在“一气呵成”中才读“h”的正确答案。 2程翔老师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对于“蹒跚”一词,不但让学生解释词义,而且让学生在笔记本上默写两遍,并让同桌互相检查。而对“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6、,两脚再向上缩”一句中的“攀”字则重点提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去体会。在学生感到茫然时,教师则将讲台当做车站月台进行演示。通过演示、辨析,使学生不但理解了“攀”字在课文中的具体含义,而且加深了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也充分感悟出了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情感。 3以上实例充分说明,不管课程标准如何变化,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都是不可忽视的,过于轻视基础知识训练的倾向在课改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显然是与课程改革的初衷相悖的。二、 “整体感知”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整体把握的能力
7、。 4由此可见,整体感知课文尤为重要,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1 “整体感知”能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性思维倘若将每一篇课文当作一部文学作品,通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动”起来,同时还应注意善于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是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的前提。课堂上有师生之分,无尊卑之别,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标新立异,产生见仁见智的不同理解,特别是文学作品,更应允许甚至提倡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哈姆雷特”和“林黛玉” 。这种“个性化阅读” ,可以经常进行,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地读,从而深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有创
8、新思维品质的人才。2 “整体感知”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取信息和认识,发展智力,拓展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的和途径,运用自己的知识、生活经验,在感知课文的同时,研究问题、探索知识,从而为阅读奠定基础。以孔乙己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明白孔乙己在酒店里的言行属实写,他平日生活与被打折腿是虚实兼有,内含空隙与粗线条,这二者弄清楚了再解决结尾孔乙己之死这一空白:“我现在终于没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读到这里会思索他的结局如何?究竟是怎么死的?这里便可引导学生联系前文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性格、品行,这样不少同学就能感悟到:孔乙己受封建教育制度的毒害而好
9、逸恶劳、四体不勤,又死要面子,被丁举人打折腿后,连“窃”也不能,其结局的这一空白点洋溢了作者的独到感情。到这里学生整体感知的翅膀已展开,并各抒己见解说这一空白:有的说孔乙己在冰天雪地里冻死,有的说活活痛死,有的说饿死有一同学还把孔乙己的死与阿 Q 之死、祥林嫂之死进行比较。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阅读的主动性、独创性,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三、 “质疑问难”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质疑问难,即让学生将阅读课文时的疑点难点设计成问题,在教师划定的若干人(基本为 4-6 人)为一组的小组内提出,在小组讨论后进行
10、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问题可提交班级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能起引导、点拔的作用。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封闭性语文教学、接受式语文教学和分析式语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瓶颈” ,它们的主要弊端在于,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现阶段特别要抛弃3精英教育 ,给予每个学生应有的信任和责任,把教学民主真正落到实处,千方百计地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启发、诱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使学生在生动活泼中学习,在积极思维中自主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5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根据这一原则,我在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发扬教学民主,
11、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学生;教师不再满堂灌,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容器” ,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教师必须完成从主体到主导的角色转换,给学生更多更广的时间和空间,从而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与参与者,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符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谈儿童教育时提出过“六个解放”中的两点:(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层层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布必须撕下来。 (四)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说,特别要有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12、6爱因斯坦曾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能想象。 ”7而“质疑问难”就是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一) “质疑问难”能克服“从众心理”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多数学生具有从众心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疏导点拔,要注意在学生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去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的知识规律,去开辟新的课堂空间。在教学过程中,疏导要导在思维障碍处,点拔要点在教学内容关键处,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反问,同时给学生提供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个性
13、化理解,从而克服“从众心理”的状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的。在每一堂语文课上,我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经过一个阶段的培养,学生们问题提得越来越精湛,例如: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 ,让学生自由提问时,学生竟会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1、课文采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韩麦尔先生;2、如何理解韩麦尔先生对法语的赞美及其中几个含义深刻的比喻;3、如何理解小弗朗士前后心情、态度的变化;4、文中安排小弗朗士这个形象有何作用;5、本文的主人公是谁等等,学生们能对课文提出这样有深度的问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学生已经深刻地理解了作品。(二) “质疑问难”能改
14、变“单一思考模式” ,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而“质疑问难”中的小组讨论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寻求问题尽可能找出多种答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在教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学生们已能从不同角度来提问、讨论:有的从父亲教育孩子的角度;有的从小伙伴们友谊的角度;有的从文中“我”自身的角度等等,通过他们的提问、讨论、释疑,我发现他们已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四、 “拓展延伸”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要环节。有很多教师都认为只要把课本教好、课文学好就可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了,这显然是不可能
15、的,新课程所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深意就在于此,这说明,在用好课内资源的同时适当引入课外资源是必要的,是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是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一) “拓展延伸”能够拓展思维,启发想象“纵观古今,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创造和认识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极大地丰富了精神世界。所以想象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法中是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语言材料对培养学生不为旧和现成结论所约束的开拓性的丰富想象是大有可为的。 ”8而学生4的想象,有时需要有外力的指点与引导,才能触发其灵感。这时教师若将“拓展延伸”的有关问题设计得好,可以引导学生到达豁然开朗的境界,由作品本身的思想、情境出发
16、,进行再创造。如可以对课文描写的人物、情节、场景生成新的形象,续写故事,塑造人物,可以对课文的观点提出质疑,进行评价,或完善或批判,展开想象,拓展思维。如特级教师程翔在教祝福时有这样一段提问对话:师:假如祥林嫂突然出现在同学们面前,向你询问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你如何回答?生 1:我劝祥林嫂独身?师:祥林嫂理解“独身”二字的含义吗?即便理解,她能独身吗?即便能独身,她能幸福吗?生 2:我对祥林嫂说,不要相信鬼魂,那是封建迷信。师:可祥林嫂不会听你的。(众笑)生 3:我对祥林嫂说,你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吧,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众鼓掌)师:对,要想彻底解放祥林嫂,只有推翻封建社会,让祥林嫂和我们
17、一样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去掉愚味落后,只有改变人们的思想才能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而要改变人的思想就必须改变人的生活环境。 9学生 3 的回答是大胆而有创造性的:要使祥林嫂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打通了时空的隧道,指出了祥林嫂的悲剧的根源是“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 ”这是今天的读者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对小说主题的升华。这个大胆的答问容易被平庸者斥为荒诞,而实则是发挥想象力的创造性的回答,这也证明了拓展延伸在思维的拓展、想象的启发中的重要性。(二) “拓展延伸”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师一方面应指导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探究,另一方面又要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实际实施研究写
18、作。例如我在教鲁迅的社戏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将自己家乡的一些风俗习惯写成文字并讲给大家听,我发现有许多学生不仅写得好,讲得更好。在上完皇帝的新装后,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给童话设置一个结局,结果很多学生设想的结局不仅合乎情理,而且想象力非常丰富,这一环节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综上所述,我便是在课堂中实施“四部曲”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育家陶行知在育才十字决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的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我在语文课堂上,便是努力地将“钥匙”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
19、开启“语文能力”这座金库的大门。参考文献:1摘引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23转引自唐书杰不该忽略的字词教学 , 中学语文教学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出版,2007 年4 月,第 44 页。4 摘引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5艾志辉, 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87 页6转引姚远富, 教育本旨浅说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年 9 月,第 28-29 页7转引自刘尉华主编方法学原理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8胡寅生,教育学教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年版, 第 59 页9转引马智群,阅读教学中的提问与启发 , 中学语文教与学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52007 年 2 月,第 36 页姓名:叶先梅学科:语文地址:福建省建阳二中邮编:354200手机:15105063065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