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最近发展区视野下幼儿园数学区操作材料的分层设计探讨深圳市罗湖区教工幼儿园 刘院英【摘要】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对于幼儿操作材料的设计和投放,教师要提供具有不同难度层次的操作材料。本文探讨了分层材料设计的理论基础、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分层材料设计案例以及开展分层材料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以数学区材料分层设计为例,选择了数概念、几何图形、空间关系三个板块材料的分层设计,以环境为幼儿发展的背景,以材料为幼儿成长的支架,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够在自己的基础上向前迈进,超越自己。【关
2、键词】数学教育 数学区 分层材料 支架教学2001 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部分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提出“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就要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对于幼儿操作材料的设计和投放,切忌用一种水平的材料引导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为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自己现有水平上向前发展,教师要
3、提供具有不同难度层次的操作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分层材料设计?21.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理论启示我们: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发展,使个体的最近发展区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社会建构论者提出了支架式
4、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的主张。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有机会在不同情境中实现知识内化和形成问题解决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搭建不同层次的支架,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以利于学生沿“脚手架”一步步地攀升,从而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2.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
5、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启示我们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建构学习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区域操作材料中,我们要能够提供有效的材料让幼儿主动建构。32、数学教育对幼儿有什么发展价值?1.幼儿园数学教育贴近幼儿生活经验,让幼儿体验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在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和数学打交道。年代更替、四季轮换、日出日落,时钟、日晷、沙漏,这是关于时间的“数”。千变万化、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一百种语言、五十步路程、十个苹果、五只小动物、半个蛋糕,这是关于数量的“数”。房前屋后、七上八下,上下、前后、左右、中间,这是关于空间的“数”.还有分享蛋糕水果要用到计算,放学回家的远近
6、路径,无一不透露出我们与数的紧密关系。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和有趣。使幼儿学会“数学地思维”。所谓“数学地思维”,是指以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具体的问题。 1所以,幼儿的数学教育不仅能促进幼儿数学认知的发展,更是让幼儿获得一种理性的数学思维方式。2.数学教育训练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皮亚杰的儿童发展阶段论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 27 岁的儿童属于前运算阶段,此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的把自
7、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版性。714 岁的儿童则是具体运算阶段,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其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能运用 表 象 进 行 逻 辑 思 维 和 群 集 运 算 。 27 的儿童处于学龄前期,是为幼儿正是接受学校教育做准备的发展1 张俊.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2:016.4阶段,而 714 岁则是儿童的小学学习阶段。所以,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帮助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开始萌芽,尽管这会给幼儿造成
8、学习上的困难,但在另一方面给予幼儿补偿,即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得以持续发展。三、数学区操作材料如何设计?1.关于数概念的材料设计集合感知符合幼儿初步数概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教育,同时也是幼儿正确学习与建立初步数概念及加减运算的感性基础。 2而分类可以帮助幼儿直接感知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在数学区操作材料的设计上,分类材料如何分层设计呢?第一个层次是单一特征分类。例如在一筐食物中放入蔬菜、水果、谷物,让幼儿按照食物的种类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三类,也可让幼儿按照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则可以分成红色(红辣椒、红高粱、红苹果等),绿色(青菜、青椒、青苹果等)、紫色(紫甘蓝、山竹、
9、茄子等),还有其他颜色。第一个层次是对于几何感知概念发展水平相对较慢的幼儿提供的支架,相对其他两种分类较为简单。第二个层次是两个特征分类,以颜色和大小为例。在一筐汽车图卡中,放入 5 种颜色的汽车,并投入一些其它特征相同但大小较小的汽车。那么幼儿如果以大小特征为基础,则可以分成两类,即大的五颜六色的汽车和小的五颜六色的汽车。幼儿如果以颜色为基础进行分类,则可以分成 5 种颜色相同大小不同的汽车。第三个层次多角度分类。多角度的分类有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2 林嘉绥,李丹玲.幼儿园数学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77.5灵活性以及发散性。比如,教师投入彩色塑料积木、木质积木以、彩色木
10、质小积木、彩色插塑小积木,让幼儿对同一类材料做不同角度的分类。那么,积木玩具的分类则可以按照材质属性、颜色属性、形状属性、大小属性等进行多角度分类,从而拓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2.关于几何图形的材料设计幼儿学习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做出辨认和区分,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能力与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图形的数学教育幼儿要认识一些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和梯形等,除此之外,幼儿还要掌握一些图形构造的知识,学习图形的分割与组合。以图形分割成三角形为例。第一个层次是提供幼儿各种基本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让幼儿对图形进行三角形分割。第一个层
11、次的幼儿只需要掌握简单的对角线分割法,这三种图形每一种都可以分割出四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在第二个层次则可以让幼儿尽可能多的分割出三角形,以对角线的相交点为起点,与边上的任意一点连线,都可以构成三角形,如此可以构造出无数个三角形。第三个层次则加入圆形和椭圆形,让幼儿想办法分割出三角形来,这种分割将有更多的方法,比如先在圆形内部构造基本图形,然后分割,再比如在圆形内部绘制多条平行线,连接任意两条平行线的任意两点,则可以构造出无数个三角形。 3.关于空间关系的材料设计空间方位是指任何客观事物在空间中均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且和其他物体存在着相互位置关系,即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空间方位的判别是空间知觉问题
12、,对幼儿来说,视觉分析和触觉分析对空间方位的辨别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6比如设计三个层次的空间拼图。空间拼图是一种益智类的小游戏,幼儿根据事物的局部特征与整体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拼摆。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概念。第一个层次是两面有图,每面 3 块,幼儿学习描述、命名、解释左中右或上中下,第二个层次是四面有图,每面 6块。第三个层次是 6 面有图,每面 9 块,幼儿可以学习描述、命名和解释 9 种方位。也可以结合序数进行方位辨识,如中间第一块、中间第二块、中间第三块、上面第一块、上面第二块、上面第三块、下面第一块、下面第二块、下面第三块。三个层次的材
13、料在空间方位上体现出不同的难度水平,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四、开展数学区分层材料活动存在什么问题?1. 过于重视材料的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把儿童的发展完全交给材料,材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提供了发展的支架,但是材料却被神圣化,认为材料可以解决一切,忽视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忽视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结果是幼儿难以产生真正的数学理解和数学交流。在幼儿选择确定自己的分类标准并完成一次分类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让幼儿向其他同伴介绍自己的分类方法,拓展幼儿的分类经验,使幼儿发现同一物体可以分到不同的类别中。2.教师不能够敏锐的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分
14、层材料的投放是对幼儿的一次量身定做的教育探索,旨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操作。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幼儿选择材料有时是非常随意的,简单的操作材料不能带给幼儿认知上的发展,但却让幼儿获得了极大的自我效7能感。导致有些幼儿不去尝试新的具有挑战的材料而是沉浸在简单的材料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幼儿,观察和分析幼儿的学习行为和游戏行为,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做到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参考文献1.张俊.幼儿园数学领域教育精要:关键经验与活动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12.2.林嘉绥,李丹玲.幼儿园数学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王萍一.幼儿园数学区多角度思维材料的设计与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4.周思思.活动材料在幼儿园数学区角的选择与设计J.教育教学研究.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