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遗产建筑的生态化改造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产业经济的转型,大量原被用于工业生产的产业建筑面临着被改造再开发的情况。改造中,原有的产业建筑被注入新的功能,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新的角色。在量大面广的产业建筑中,一些具有特殊历史、社会、建筑审美等价值的建筑被称为“工业遗产建筑” ,对它们的改造再利用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不少,许多创意产业园区、艺术家集聚区都在原先的工厂、仓库内诞生,但大多忽略了对建筑“生态性能”的提升。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在工业遗产改造中引入“生态化改造”的思考显然非常必要,这样不仅会实现资源节约利用,而且能在改造后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
2、益。 关键词:建筑改造;生态;工业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city industry economy, a large number of raw is used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the industrial building is fac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Reconstruction of the origin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given
3、 new functions, playing a new role in city life. In large volume of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some special historical, social, architectural aesthetic value of the building known as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buildings“, transformation of them then we need careful treatm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
4、trial heritage case at home of many, many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the artist clusters are born in the original factory, warehouse, but mostly ignore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performance“ upgrade.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obviously very necessary reflect
5、ions on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this will not only save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can produce good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in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6、目前工业遗产建筑改造设计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对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探索和研究已经有一定得积累,但是我国工业遗产建筑的改造目前基本上还是大多从艺术角度、文化角度、功能角度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出发,缺乏从整体环境和绿色生态角度的综合研究与实践,存在着建筑细部粗糙、能耗较大、污染环境等问题。 1.1 缺乏对环境、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部分开发商进行改造往往看重的是工业遗产建筑的经济价值,对其历史价值缺乏深刻认识,致使许多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没有得到保护,缺乏对历史文脉、人文因素的尊重和传承,对建筑内外环境改造不足,改造本身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破环生态环境等。 1.2 改造后维护结构热工性能较差,缺乏对节
7、能改造的考虑。 工业遗产建筑的沧桑感是很多设计师想保留的特色,而保留这种沧桑感又与改善旧建筑的维护结构相矛盾,因为这些看起来苍老的立面的热工性能很差,如果改造时不注重节能改造,改造后这些问题这不仅影响建筑的使用,而且带来巨大的能源浪费。 1.3 缺乏对废材、旧设备的资源化利用 建筑改造不注意施工环节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在拆除阶段没有合理规划拆卸、更换下来的建材、设备的走向,不注意实现资源化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对施工现场环境的污染。不规范的管理也会造成施工现场的混乱,这些都对建筑改造的顺利进行造成一定影响。 2. 工业遗产建筑的生态改造原则 基于工业遗产建筑传统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背景
8、下,寻求一种生态再利用的道路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工业遗产建筑生态改造应结合自身特点,从建筑改造的各个环节进行生态思考和设计,从而得出一套适合于我国工业遗产建筑的生态改造策略 2.1 工业遗产建筑生态改造的原则 与其他类型的旧建筑相比,工业遗产建筑改造再利用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工业遗产建筑具有特色造型、改造的方向多样、建筑室内外环境质量难以控制等方面。由于工业遗产建筑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改造和再利用的形式千差万别,必须建立相应的改造原则,把其纳入理性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改变以往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1.1 保护和发展相结合的改造原则 能被称为“工业遗产”的建筑,要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要
9、么有着精美的物质形态。因此在改造时应忠实于旧建筑的组织结构,不对旧建筑进行随意或过分的拆改和装饰。 2.1.2 可持续发展的改造原则 经过生态改造的工业建筑,目的是为了追求可持续发展,实现这种可能的前提之一就是建筑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功能需要。由于工业遗产建筑自身空间的特点,其改造灵活多样,为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其改造的次数尽可能达到最大值,因此每次生态改造设计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3. 工业遗产建筑生态改造技术 在工业遗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生态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应针对建筑生态性能的提升,另一方面还应着眼于对自然环境的适当修复,完善建筑与环境的平衡关系,以延续工业遗产
10、建筑的可持续利用。 3.1 材料再利用 在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中,最合理的节材手段就是充分地利用原有材料,发挥其再利用的潜力。工业遗产建筑体量庞大,且建筑寿命相对较长,所以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结构、空间格局,这样既做到了最大可能的物尽其用,又有利于保持工业遗产的原真性。 3.2 废弃物处理及循环利用 在工业遗产建筑的改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对污染源及污物的处理。应采取慎重措施 封闭或掩埋、转移污染源,并采用净化涂层或乙烯材料密封含有甲醛的材料,用生物杀灭剂 或密封材料来处理霉变,用密封剂来阻止石棉纤维的挥发量。对于没有污染威胁的废弃物, 我们应对其分类处理,提取其中
11、的有效部分加以循环利用。 4、工业遗产建筑生态改造案例苏州星海街 9 号生态办公楼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星海街 9 号原为法资企业美西航空机械设备厂区,在工业园区首期开发的南部工业区,占地约 2hm2。改造后的星海街9 号作为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生态办公楼及创意产业基地,成为绿色创作理念与生态技术集成的展示平台,也是企业设计文化的标志与象征。 4.1 创造自然空间 (1)内庭在原建筑中心区域开挖了两个“Z”形的开放式庭院,内植绿树,并设有小品与水池,保证内部每处空间的采光与通风,使原本闭塞的厂房拥有了流畅的空气通道,形成第 1 重自然空间。 (2)建筑外围的生态外廊在原外围结构基础
12、上增加宽度为 2.4m 的半室外空间,在 2 层形成了环形通廊,既可作为疏散通道,又是休憩与交流的场所,同时还形成建筑外围生态的综合遮阳系统。紫藤等爬藤植物悬于外廊的水平格栅上,形成覆盖型生态遮阳,护栏采用种植木桶,种植月季等观赏植物。 4.2 外围护结构的更新和生态遮阳系统 原建筑通风采光性能较差,保温性能也不能满足现有需求。更新设计采用了自保温墙体材料,建筑外立面设置大面积可开启落地玻璃窗以改善建筑的自然通风条件。设置了可开启电动天窗,改善建筑内部的空气流通,同时保证设计空间的照明需要。在建筑外廊上部增设通透的铝合金遮阳格栅作为水平遮阳,东西立面增加了竖向木饰遮阳板。种植的凌霄、紫藤等攀缘
13、植物可以通过柱子和竖向遮阳,攀爬至顶部的水平金属格栅上,形成覆盖型生态遮阳。 4.3 外部空间环境的整治与共生 在改造设计中,建筑用地区域内绿地面积达到 4300m2,水体面积为112m2。厂区东侧沿主干道,以园林绿化的方式布局,选择易于成活和管理的本地树种,进行乔灌木的复层绿化;在场地西北侧利用下沉篮球场地的土方平衡,堆坡种植大型常绿植物,遮挡冬季的西北风;沿建筑西侧种植高大落叶乔木。 4.4 节能技术的运用 (1)雨水回用系统:在环境设计中考虑了雨水的污染控制、渗透、滞留和净化回用,设置雨水回用系统,利用从建筑屋顶收集的雨水进行景观灌溉绿化和洗车。 (2)日光照明系统:采集室外自然光线并导入系统内重新分配,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光导管传输和强化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地照射到室内空间。 5 结语 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工业遗产建筑改造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业遗产建筑的生态改造原则,探讨工业遗产建筑生态改造技术,并通过案例加以分析,虽然生态建筑的理论思想正在逐步被人们所认同、接受,但是在其相关理论尚未完善之前,实践还带有一定盲目性。实现从一般建筑到生态建筑的完全转变,中间势必要经历一个对一般建筑进行生态改造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改造过程中,用生态性元素来弥补和改造非生态建筑的缺陷,使之部分或完全具备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这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