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 1章 教育心理学概论 习题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术语 哲学心理学 :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科学心理学 :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特指桑代克于 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潘菽教育心理学 :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 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出版。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
2、心理学发展水平。 实证研究 :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准实验研究: 与真实验研究相对。在实验研究中,凡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原则来选择被试和控制条件的实验被称为准实验。课堂教学实验一般为这类实验。 个案研究: 定性研究方法之一。也称案例研究。通过详细收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发现其中暗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 思辨研究: 与实验研究相对。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研 究: 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 填空 1、
3、学记 2、 19世纪末,实验 3、美,桑代克 4、 1903 5、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各种类型的学习 6、学习,教学 7、教学,教学 8、单向道,死胡同,双通道 9、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10、灵魂论, 11、植物,动物,理性 12、德、智、体 13、比纳、西蒙 14、潘菽 15、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 三 、选择 1、( 1)学习心理学 2、( 3)知识分类学习论 3、( 4) 4、( 4)解决问题 2 5、( 3) 6、( 4) 7、( 3) 四、研究与设计 1、(略) 2、(略) 3、(略) 4两者都是为了解决教育和教学中的问题。所以其研究过程都遵循问题解
4、决的思维过程。它们的不同点是:前者主要希望解决教育理论问题。所以其研究强调实验控制,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强调横向比较,即实验班与平行控制班的比较。后者主要希望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所以其研究侧重开发有效和高效的教学策略和工具,如可观察和测量教学目标、呈现材料的多媒体、测试题 等。其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不强调横向比较,而侧重实验班实施新的教学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即目标参照的测量和评价。 第 2章 学习与学习研究的性质与分类 习题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术语 表现 :指学生外在的、可以观察的行为,如测验的得分、行为举止等。加涅认为,内部的变化必须通过外在的表现变化反映出来,表现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衡量学习
5、是否发生的重要指标。 学习 :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期待经验的突触 :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极小空隙。它只允许神经冲动由轴突末端传到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以两种方式 生成:一是在生命早期,由基因决定的突触超量生成,但在后天环境作用下,选择性地消失。这样生成的突触被称为期待神经的突触。二是在后天环境作用下新的突触增生,这样增生的突触被称为依赖经验的突触。后者增生不受年龄限制,可以延续终生。 依赖经验的突触 :详见 “ 期待经验的突触 ” 。 认知神经科学 :研究人类认知活动,如注意、知觉、记忆、言语、推理等的大脑机制的新兴学科 陈述性记忆 :个人能够有意识回忆(或提取)的
6、知识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 :不能有意识提取但能指导个人做事的过程和操作步骤的记忆。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将人类学习 的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种类型。 奥苏伯尔的两维学习分类 :奥苏伯尔根据机械与有意维度和接受与发现维度将学习分为:( 1)机械的接受学习,( 2)机械的发现学习,( 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 4)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四种典型的类型。在有意义的与机械的和发现与接受之间还有许多中间类型。如有指的发现学习。 任务分析教学论 :加涅的术语,指他依据学习分类理论提出的教学论。强调不同的学习类型有不同的学习结果、有效学习的过程和条件。需要根据不同学习类型进行
7、教学设计。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 加涅的学习 论与教学论代表作。 1965年第一版, 1970年第二版, 1977年第三版,原名学习的条件, 1985年第四版改为现名,表明他的研究从学习论过渡到教学论。 3 二、填空 1.行为的 2.内在能力和倾向的 3.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4.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5.轴突,树突,突触 6.潘菽,知识学习,动作技能学习,智慧技能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学习 7. 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接受学习 8. 符号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概念和命题的运用,解决问题与创造 9. 哲学与经验总结 ,心理与行为,生物学与神经生理 三、选择
8、1. ( 2) ( 4) 2 .( 4) 3. ( 3) 4. ( 2) 5. ( 1) 6.( 2) 7.( 4) 8.( 2) 四、研究与设计 1都将学习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这是大多数学习分类系统所遵循的分类框架。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只涉及认知领域,我国学者的分类中的 “ 社会规范 ” 学习相当于加涅的态度学习。两者都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学习。然而在这个大框架下,不同分类系统的差异出现在知识与技能的划分上。加涅划分了三种技能,即智慧技能、认知策略(一种特殊的对内调控的认知 技能)和动作技能。奥苏伯尔分类系统中有知识的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和创造),但未对知识和技能加以划分
9、。我国学者的分类系统中的知识类似于奥苏伯尔分类系统中的知识。两者都涉及知识的简单与综合运用。该分类中的心智技能相当于加涅分类系统中的认知策略。 2.略 3.学习现象非常复杂,二战期间心理学家将一种学习的规律用于解释所有学习的规律,在实践中受到了挫折,由此使得心理学家用分类的观点来研究学习。对四个分类系统的分析评论略。 4.略。此题可作为学习这两节的学习方式或教学方法。 第 3章 学习论流派及其主要争论 问题 习题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术语 学习理论 :研究学习结果的性质,学习的分类、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的各种学说。 经验主义 :哲学认识论之一学派,主张一切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心理学的一种观
10、点:主张心理学理论只能借由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才能获得。 理性主义 :也称唯理论。哲学认识论之一学派,主张经由先天理性作用可以获得正确的知识,而且这类只是优于和多于经由感觉经验获得的知识。 4 系列学习 :人类联想学习的一种范型,指呈现的刺激材料的顺序不变,要求被试将学习材料原封不动依次回忆出来。 配对联想学习 :人类联想学习的一种范 型,指同时呈现成对的学习材料,在回忆时,提供每对项目中的一项,被试要回忆出与之配对的另一项。 自由回忆学习 :人类联想学习的一种范型,指在实验中给被试呈现许多独立的项目,在学习和回忆时,不限顺序。 条件反应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方式之一。最
11、初的名称是条件反射( conditioned reflex)。指经由后天习得的、专门针对某种刺激的反应。 强化 :任何有助于机体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凡施加某种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正强化;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叫负强化。 尝试与错误说 :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实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认为机体处在问题情境中会发出许多反应,由于满意的结果,最终学会正确反应。 桑代克三大学习定律 :指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的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练习律指联结的应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联结的失用(不练习)会导致联结的减弱或遗忘;效果律指导致满意后
12、果的行为被加强,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认知地图 :托尔曼根据白鼠学习迷宫的实验提出,动物学习不是在一连串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系,而是在脑内形成了迷宫的格局,托尔曼 称之为认知地图。 顿悟说 :格式塔学派对学习的解释,认为学习是突然领悟到的知觉经验的重新组织。 思维的适应性控制理论 :出生于加拿大的美国心理学家 J.R.安德森提出的理论。按这一理论,人类的一切后天习得的能力都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 情境认知论 :关于人类认知学习的一种哲学认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和人类社会实践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 学习社团 :也称为学习共同体。指人们在一起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实践团体。
13、 认知学徒制 :学徒制是师傅带徒弟的教学形式。认知学徒制则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授认知领域知识和技 能。 情境支持的教学 :又译抛锚式教学,使学生沉浸在真空的社会情境中的教学。 二、填空 1.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应 2.凡是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被削弱或淘汰 3.操作,强化 4.在条件刺激出现时或稍后呈现的无条件刺激 5.在适当反应之后呈现强化物 6.系列学习,配对联想学习,自由回忆学习 7.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8.感觉主义,还原主义,联想主义,机械主义 9.艾宾浩斯,桑代克 10.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1. 知识即生活实践、学习即参与社会团体的实践 1
14、2. 先天的理性作用 5 13. 认知主义,行为主义 14. 尝试错误,顿悟 15. S-R, S-O-R,有机体内部( O) 三、选择题 1 . ( 1) 2. ( 1) 3. ( 1)( 3)( 4) 4 . ( 1)( 4) 5 .( 2) 6. ( 4) 7. ( 1) 8 .( 2) 9. ( 3) 10.( 4) 11. ( 3) 12. ( 1) 四、研究与设计 可列表比较如下 信息加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 哲学认识论 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 学习结果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记忆与运用 运用社会团体的工具和概念 的能力,为社会团体创造工具和实践做出贡献 学习过程 参见加涅
15、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参与社会实践,理解与运用社会的符号系统 有效学习条件 外部提供可以分辨的信息;学生自身有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 文化或社会团体材料和活动 评价:信息加工理论属于科学心理学;情境认知理论属于哲学心理学 第四章 知识的性质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习题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术语 知识 :主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储存于个体内,即为个体的知识,储存于个体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 :指个人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 ,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用来回答 “ 世界是什么问题 ” 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 :指个人不具有有意识提取线索,但可以通过其作业表现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是用来
16、回答 “ 怎么办问题 ” 的知识。 默会知识 :波兰尼划分的一种知识类型,指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知识。 知识的表征 :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和记载的方式。 命题 :指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位。一个命题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 arguments)构成的。关系一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有时也用其他关联词如介词表达;论题一般指概念,一般由名词和代词表达。 命题网络 :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 种形式,是由具有共同成分的两个命题彼此联系起来形成的。 6 神经网络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提出的一种知识表征理论,认为知识在人脑中以神经网络形式储存,神经网络由可在不同水平上被激活的结点组成,结点与结
17、点之间有联结,学习是联结的创造及其强度的改变。 脚本 :一种知识表征的形式,指表征反复出现的事件的图式。 双编码理论 :一种知识表征理论,认为陈述知识以言语和意象两种方式表征,双编码是有效和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 知识分类学习论 :一种解释不同类型知识学习过程和规律的理论。是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和知识学习 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上位学习 :指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 下位学习 :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时所进行的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 :新的命题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特殊观念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但在横向上存在吻合或对应关
18、系时所进行的学习。 同化论 :奥苏伯尔在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中提出的、用以解释概念或命题意义获得的心理机制的学说,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涉及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形式;强调概念和命题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强调原有知识的巩固 及教材由一般到个别的循序组织。 选择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个子过程,指学习者将其注意集中于环境中所呈现的信息的有关方面,或者将有关的信息与无关的信息区分开来,并将信息从感觉记忆移送到工作记忆中。 组织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个子过程,指学习者在工作记忆中建立新知识内部的联系,或者是将所选择的信息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19、 整合过程 :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个子过程,指学习者在工作记忆中将新的陈述性知识与原有的陈述性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 精加工过程 :现代认知 心理学提出的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个子过程,指学习者对所呈现的信息进行添加、补充的活动。精加工的结果是生成了新知识中没有明确呈现出来的内容。 二、填空 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2. 关系,论题 3. 习得阶段,巩固阶段,提取和运用阶段 4. 命题网络,图式 5. 脚本 6. 我爱梅花,梅花是冬天的。 7. 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选择、整合、组织、精加工 8. 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 9. 下位学习,上位学习,
20、并列结合学习 三、选择 1. 。 形象的材料除了可以用言语编码外,还 可用意象来编码。 2. 。广义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又可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和动作技能。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属于习得的认知能力。 3. 。这里的知识与技能是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讲的,一个重在说,一个重在做,分别相应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7 4. , 。模型表明,阶段不同,知识类型也不同。学习的第一阶段为陈述性阶段,第二阶段为知识巩固与转化,第三阶段有陈述性知识也有程序性知识。在第三阶段判断知识类型时,主要看学生用习得的知识干什么。用来回答 “ 是什么 ”问题,则 为陈述性
21、知识;用来回答 “ 怎么办 ” 问题,则为程序性知识,即要考虑测量的条件和要求。 5. 。故事一般由起因、经过、结果三个有序部分组成。儿童接触过许多故事后,会形成故事情节的脚本,这使得儿童看到前边的情节时,就可以利用头脑中的脚本推知以后的情节。 6.( 2)。这些概念作为学生新学习的知识,要求学生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而把这些概念联系起来。 7. 。分数的概括、包容范围高于百分数,原有观念是上位观念,新观念是下位观念,进行的是下位学习。 8. 。两类知识间不存在上下位关系,但横向上有某种类似, 即都对处于其场中的物质产生影响,故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9.( 2)。告知重要性意在让
22、学生关注和注意这些概念。 10.( 1)。相关类属过程表明,在同化新知识后,原有知识也会发生变化。 11. 。皮亚杰图式论指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机制,安德森激活论只论述了陈述性知识提取应用的机制,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只提出了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看待学习,只有加涅的学习的条件论指出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等知识类型习得的条件和规律。 12.( 2)。学生学习时的认知过程也可由学生自己引发;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不单是记忆的问题,还 涉及组织、精加工等过程;原有知识有时也会阻碍陈述性知识学习。 13. 。加上标题后,被试看到标题就激活了头脑中相应的图式,可以用于理解、记忆短文内容。 14.( 2
23、)论点和论据都作为新的知识,勾画出其逻辑关系图就在这些新知识内部建立联系。 15.( 4)精加工式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组织、整合、精加工的认知过程。 四、研究与设计 1.略。 2.请参阅教材的有关论述。 3.比较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对陈述性知识学习过程的解释。 第五章 智慧技能的学习 习题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术语 技能 : 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些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概念同化 :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 产生式: 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条
24、件 行动( condition-action)的规则。 智慧技能: 个体有可能通过语言、数字之类的符号来对环境做出反应与描述的性能。 智慧技能层次论: 加涅把智慧技能分成四个亚类: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8 这四种智慧技能的习得存在着如下的层次关系:高级规则学习以简单规则学 习为先决条件;规则学习以概念学习为先决条件;概念学习以知觉辨别为先决条件。 产生式系统: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是由控制流联系起来的若干产生式。 概念: 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概念的关键特征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 具体概念: 加涅划分的概念类型,指能够通过观察概念的正反例证获得的概念,检验其是否获得的标准
25、是能否辨别概念的正反例证。 变式练习: 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关键途径。在概念学习中,指向学生呈现概念的正反例证让学生进行辨别判断;在规则学习中,指给学生呈现多种有变化的问题情景,要求学生运用规则解决。 匹配的反例 :指在概念的无关特征方面与正例非常相似,但不具有概念的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的例证。 定义性概念: 加涅划分的概念类型,指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概念的定义获得的概念,检验的标准是通过具体情景,论证概念反映的关系。 规则: 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运用表示若干个概念间的关系对外办事的技能。 高级规则: 加涅区分的智慧技能的一个亚类,指综合运用几条规则办事并生成新的规则的能力。 概念
26、形成 :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学习者从概念的具体例子中概括出概念的关键特征,涉及概括和分化两个认知过程。 规例法: 规则 学习的一种形式。先呈现要学习的规则,而后再举例说明。 例规法: 规则学习的一种形式。先呈现规则的例子,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出规则。 间隔练习 :指将智慧技能的多次练习分散在较长的时间内安排。 程序 :规则的一种特殊的、较为复杂的形式,是一些较简单的规则按一定顺序构成的连锁,也叫操作步骤。 二、填空 1. 产生式与产生式系统。 2. 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非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 3. 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受意识控制的程序性知识 4. 辨别,概念。 5. 程序性知识。 6.
27、个体有可能通过语言、数字之类的符号来对环 境做出反应与描述。 7. 学习者事先具备的相关原有知识,例证与练习的选择与呈现,言语指导与反馈。 8. 一些较简单的规则按一定顺序。 9. 概念形成。 10.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11. 上位学习。 12. 下位学习。 13. 概念正例的变化。 14. 体现规则变化的情景。 15. 概念例子,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属性。 三、选择 9 1. 。具体概念宜于通过对概念例证的归纳而习得,属于奥苏伯尔讲的上位学习,又叫发现学习。 2. , 。天安门、地球只代表个别的事物,地铁、高尔夫球代表的是一类事物,可以 表示概念。 3. , 。长安街与人民广场只是城市
28、的一部分,苏州和华盛顿才是完整的城市。 4. , 。效果律指出,导致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加强,如得寸进尺,得到不满意后果的行为被削弱,如 。 5. ( 3)。 6. ( 3)。 7. ( 3),二氧化碳的关键特征很难通过个体感官而感知。 8. 。智慧技能层次论指出了智慧技能的四个亚类及其层次关系、习得的内外条件。 9. 。 、 属于学习方式而非学习结果。多项式运算需要学生将单项式乘多项式运算规则整合起来通过解决问题而获得,属于加涅讲的高级规则。 10. ( 1)。 四、研究与设计 1.略。 2.略。 3.略。 第六章 认知策略的学习 习题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术语 认知策略 :智慧技能的一个用于对
29、内调控的亚类,是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整其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的内部控制过程。 元认知策略 :指学习者用来设置学习目的、评估达成目的的进展情况、选择调整其它策略运用的策略。 学习策略 :指学习者为成功完成学习任务而制定的认知计划。 元认知 :个体对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认知。 认识论信念 :学生对知识与学习的性质的信念,影响学生对策略的选择和使用。 专门领域的认知策略 :指 适合特殊领域的认知策略。 一般领域的认知策略 :指可跨学科领域使用的认知策略。 二、填空 1. 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整其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的内部控制过程 2. 认知策略指向的对象是学习者自己的内部认知过程。 3.
30、学习者用来设置学习目的、评估达成目的的进展情况、选择调整其它策略运用。 4. 学习者为成功完成学习任务而制定的认知计划。大于。 5.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6. 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理解监控策略、情感策略。 7. 学习者的独立的发现,有指导的发现。 8. 将认知策略描述给 学生,学生构建出对策略的理解和认识;给学生提供运用策略的练习,学习者练习构成策略的概念、规则与程序;给学生提供练习,促进策略运用的泛化和灵活性。 10 9. 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学生的动机水平、学生的反省认知发展水平、学生所持有的认识论信念 10. 由教师使用的策略、由学生使用的策略、教师和学生
31、都可以使用的策略, 三、选择 1. ( 2),该生知道这种策略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样的学习材料使用,是其元认知的表现。 2. ( 4),调整自己的焦虑状态属于资源管理策略。 3. ( 3)。 4. ( 3),研究表明,对策略 的训练不应单独设科进行训练,而应结合具体内容的教学进行。 5. 。策略的学习与应用受原有知识背景的影响。材料熟悉,儿童具有较多相关背景知识,材料陌生,说明相关知识缺乏。 6. 。策略与动机激励相结合意味着儿童有主动使用策略的动机。根据桑代克的效果律,如果儿童执行策略并得到满意结果(学习效率提高),则以后儿童还倾向于继续采用这一策略,故而让儿童体验到应用策略的后果可以激
32、发其运用策略的动力。 7. 。学生进行过参观访问和户外活动,具备了写作的内容,但缺乏将内容围绕中心进行选择并按一定顺序组织起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对头脑中的写作内容进行调控的,属于策略。 8. (1);( 2);( 3);( 4),这些都是影响学生策略运用的因素。 9. ( 3),这其实是一套思考问题的程序支配了物理学家思考问题的内部过程,是认知策略的体现。 10. ( 1),这是学生用这种方法来调节和控制他学习陈述性知识时的组织过程,因其对内调控的性质,属于认知策略范畴。 四、研究与设计 1.略。 第 7章 问题解决与创新性学习 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术语 问题: 给定信息和目标之间有某些障
33、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解决: 问题解 决是学习者将原有的概念和规则加以综合,在新情境中应用并得到新的认知成果的过程。 问题空间: 问题解决者对问题客观陈述的理解,通常由问题的给定条件、目标和允许的认知操作三种成分构成。 功能固着: 指个人在解决问题时所表现的思考僵化现象。 问题表征: 问题解决的步骤之一,指形成问题空间,包括明确问题的给定条件、目标和允许的操作。 问题表面理解: 指解题者逐字逐句读懂描述问题的每一个句子。读懂的标志是他能用自己的话重复问题的条件。 问题深层理解: 指在问题表层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把问题的每一陈述综合成条件、目标统 一的心理表征,通常包括两个方面:识别问题类型及区分问题中的有关信息与无关信息。 问题监控: 问题解决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的意识与监控,其实质是问题解决者的反省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