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赤壁赋问题导学1本文多次写到主客问答,这种安排有什么作用? 2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 赤壁赋中“水”与“月”的论述与苏轼的人生观有何关系?4苏轼认为,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因此,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 “而又何羡乎” ,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自主探究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的。有人说作者在这里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文法导析1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文章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
2、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多了些散文的成分,使文章既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抑扬顿挫,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本文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文章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2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饱含人生哲理的艺术
3、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3形象优美,善于取譬,声韵和谐的语言特色。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音,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听觉。而文中的对仗句,使语言声韵和谐。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等。技法
4、导练导练目标情、景、理的完美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相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饱含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请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个哲理性写景抒情片段,300 字左右。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本材料可用于_、_、_等话题的写作。(2)谪居黄州期间,凄风苦雨中的苏轼泛舟“赤壁” ,在清风、明月之中,超越了“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意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伤,参悟了水与
5、月的辩证法,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清风” “明月”苏轼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萎靡消沉,而是寄豪情于山水,荡胸臆于自然,身处逆境而豁达洒脱,随缘自适,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本材料可用于_、_、_、_、_等话题的写作。佳作片段他曾经在赤壁的月夜,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心裂肺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
6、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 “一蓑烟雨任平生” ,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苏轼站在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我们也要用乐观驱散阴霾,用旷达解读挫折,永远保持理智与乐观。答案:问题导学 1提示: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脉也因之曲折流转。第三段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故事来回答,文理转折自然。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通过主客的问答,使文中的思想情感跌入低谷。第
7、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人的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慰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人不能强求,给以进一步的申说,思想感情由此得以深化,心胸从此更开阔,文章再涌波澜。第五段写客人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总之,这种主客问答的行文方式,使全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因之得以层层展现、深层揭示。2提示: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同生,万物
8、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3提示: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出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是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了某种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4提示: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固然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坚持,身处
9、逆境却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但也表现了他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包含着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因此他从流连光景中寻求精神寄托。所以他在“而又何羡乎”一句之后,调转笔锋,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 ,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并从中得到乐趣。 “江上之清风”有声, “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风月长存,他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自主探究提示:观点一:是消极的。作者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
10、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 ,通过箫声传达出来。文中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的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作者慨叹个人渺小,人生短暂,流露出不能改变自身命运的忧伤和无奈。观点二:是积极的。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出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他在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且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其人生态度仍是积极乐观、欲有所为的。观点三: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复杂的。作者无辜被诬,长期被贬,郁
11、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其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技法导练创意激活哲理散文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点领悟,是人的思想火花在人生过程中的瞬间表现。要想写好哲理散文,首先,要善于感悟生活,捕捉那些能够体现一定道理的事物。要感受生活,只有“多情” ,方能“易感” 。只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才能折射出五光十色的外物。其次,要学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在生活中,一个微笑、一丝情绪、一个景象、一件小事,都是抒情、议论的素材。范例展示海边遐想一排排涌浪荡涤着心头的尘埃,我的眼睛,久久驻扎在流逝的过去和遥远的未
12、来。翩飞的海鸥无忧无虑地拍打船舷,如果飞翔便是价值,便是愉悦,又何必向看着你的人解释表白。瞧,人类有多贪心,来一趟海边却想捎走一个海,可谁不是期望自己的视野里,总是满目葱茏。呜咽的螺号是波涛上最动人的音乐。蔚蓝的情愫穿过世纪之门响彻千秋万代。身后的城市,仿佛是一座幕起又幕落的舞台,最出色的演员不在舞台上而在生活中,不知这是不是人生的幸事和艺术的悲哀。看海和出海真是两种生活两种境界,一种是把眼睛给了海,一种是把生命给了海。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干海一样的事业,如果心胸真似海任何事业岂不都失去了色彩素材积淀话题集锦(1)选择取决于生活的态度 人要善于寻求精神的寄托 自然以宽容和博大的胸怀给人类以温暖(2)坦然面对挫折 逆境 豁达乐观是一种人生境界 永远保持乐观的心态 诗意的人生文本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