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统一1、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2、589 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 。二、大运河开通目的:为了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隋炀帝时修建 大运河, 605 年起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 2000 多公里。它分为永济渠、通济 渠、邗沟、江南河四段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第二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 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2、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 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
2、宗,年号贞观二、贞观之治1、治国思想: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 固。 2 治国措施: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俭”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3、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延续了贞观政策,注重生产,选拔人才,
3、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开元盛世”一、 “开元之治”1、原因:重用人才(姚崇)整顿吏治提倡节俭2、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使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繁荣1、农业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40 多处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蔬菜品种增加大都由西域传入;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 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工具改进: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丝织业: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3、商业:唐朝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
4、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4、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人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907 年,唐朝灭亡。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开始诞生。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作用: 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二、科举制完善1、唐朝,常设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2、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每年参加进士科考试者上千人,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一二进士科考试的第一名称为“状元”3、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制度
5、开设武举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4、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曾八次举行殿试三、科举制影响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2、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3、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 1300 多年,直到清朝 末年才被废除。当堂考试 一、选择题(把答案写在答卷相应栏里) (每题 1 分,共 40 分)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题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
6、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开通运河 B灭亡陈朝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C 开通运 河建立隋朝灭亡陈朝 D建立隋朝开通运河 灭亡陈朝2.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4.右图中流经苏州的一段大运河是A B C D5.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
7、,仰此一渠。 ”指的是隋朝大运 河的主要功能为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6.“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 ,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7.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8.“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视纳谏 B
8、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9.“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10.“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11.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12.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 1300 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这一制度正式诞生于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
9、时 D.隋炀帝时13.唐朝是我国诗歌创 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D唐玄宗14.在我国历史上,有 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15. “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 “赞普 ”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16.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契丹 C女真 D党项17.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A.汉朝和匈奴的
10、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18.“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 令玄奘西游天竺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鉴真东渡日本A B C D19.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A阿备仲麻吕 B玄奘 C吉备真备 D鉴真20.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A李冰 B李春 C鉴真 D玄奘21.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 7 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
11、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 马可 波罗行记 D.资治通鉴22.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A高 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23.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麦加大清真寺24.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 1300 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 公主入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当时吐
12、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 B C D25.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24.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均摘自贞观政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
13、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成为什 么?(4 分)(2)材料二中的认识使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请举出被他重用的贤才(2 分)(3)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将材料三中所说的“天下英雄”纳入“彀”中?(2 分)(4)从材料四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有好往来的具体事例。(4 分)27根据提示回答问题(10 分)(1)唐朝瓷器中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是:(2)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5)坐落于甘肃西部,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的是:(6)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