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9 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1 新人教版必修 1一、说教材1、 教材地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的发生发 展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从工人阶级最初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马克思主义诞生到无产阶级尝试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波折和考验。而俄国十 月革命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再次走向高潮的开端。2、 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 容作了这的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3、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俄国社会状况,从而理解俄国
2、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掌握十月革命的过程及其胜利后采取的措施,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最基本保证。理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历史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加深对十月革命的理解。通过辩论赛,让学生加深对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的理解。通过讨论、对比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 识到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新篇章开始 的标志,人类由此而进入一个新时代。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依据:(1) 课程标准知能要求是“认识” ;(2)由于受传统史学界观点的影响,往往关注其国际影
3、响和意义,关于其对俄国自身的影响谈及不多,应引导学生形成多元立论的思维习惯; (3)培养学生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难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曾说: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而是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学生备感迷惑的,所以这个问题是学生必须要分析并掌握的难点知识,同时也是重点知识。二、说学情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 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历史知识的储备不充分,历史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策:加强学生历史
4、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理念: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说学法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来自主获取新知识,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建构知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拓展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客观、全面的思维方式。四、说教法实施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体验 表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动建构,贯彻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五、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 列宁在十月图片,简介:红色、十月在前苏联的意义。2、新课讲解用好教材整体把握,从背景、过程、意义三方面讲述。设计思路
5、:让学生通读教材,相互讨论,说出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俄国十月革 命的背景、过程、影响。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1)通过展示 5 段材料,让学生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经济、政治、社会、国际及主观等五个条件。(2)通过展示图片、材料结合阅读课文,讲明:二月革命到四月提纲到七月流血事件到八月决议最后发展到十月革命彼德格勒武装起义,使学生理解:十月革命前,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告诉学生“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3)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十月革命的成果:建立政权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 及其内容。(4)拓展延伸:思考:二月革命跟十月革命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从性质、目标、领导者、组织性、指导纲领、结果等方面思考作答。(5)学生阅读课文,从对人类历史、对世界、对俄国三个角度理 解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3、课堂延伸俄国革命的特点?引导学生从道路、阶段、方式等方面思考。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 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