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酸压增注工艺在超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探讨与实践.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41182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酸压增注工艺在超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探讨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型酸压增注工艺在超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探讨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型酸压增注工艺在超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探讨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型酸压增注工艺在超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探讨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型酸压增注工艺在超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探讨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型酸压增注工艺在超低渗透油田中的应用探讨与实践摘 要:针对常规酸化措施在长庆油田某超低渗区块过程中措施有效率低、有效期短等问题,通过室内分析研究与现场试验结合,提出了“多段塞、变排量”酸压工艺体系。新型酸压工艺体系适应性更强,措施有效率更高,为长庆油田超低渗透高压欠注井治理提供了优势选项。 关键词:酸压 低渗透 探讨 注水井酸化增注工艺发展时间较长,技术较为成熟。其原理是通过酸液对岩石胶结物或地层孔隙、裂缝内堵塞物等的溶解和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地层孔隙和裂缝的渗透性。注水井酸化按照工艺不同可分为酸洗、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也称酸压。长庆油田某区域由于储层埋藏深,物性差,酸洗和常规基质酸化增注措

2、施规模小,适应性不强,目前主要以酸压为主。 一、技术思路 针对某区块部分注水井压力高、欠注严重等问题,在充分总结以往酸压措施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地质工艺一体化思路,提高单井治理针对性,严格制定酸液类型、浓度、用量、泵注程序,以达到解除地层堵塞、降低注水压力,恢复注水的目的。 二、影响酸岩反应的因素 砂岩酸化过程中,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HF 浓度、HCl 浓度、温度、矿物组成等: 1.氢氟酸浓度 酸岩反应速度除蒙脱石外大多数砂岩矿物都与氢氟酸浓度成正比 2.盐酸浓度 酸岩反应速度一般在强酸介质中加快,高浓度的余酸的反应速度小于同浓度的鲜酸,盐酸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低 pH 值,防止二次沉淀。 3

3、.温度 矿物的溶解是一种热活化现象,因此,反应速度随温度增加而明显增加,对石英矿物,每增加 25,速度增加约 1 倍,但活性酸的穿透深度相应地减小 4.压力 压力增加,总溶解反应速度略微加快,因为溶解的六氧化硅可以部分变为酸性六氟化硅(H2SiF6)且能迅速引发进一步反应。 5.矿物组成及可接触表面积 酸岩反应过程中,要接触岩石的矿物性质和总可接触表面积将决定总反应速度。粘土反应速度比长石快,长石反应速度则比石英基质快。接触表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三、体系优化 1.酸液体系优化 为确保酸压措施有效性措施方案从区块岩矿特性、水井失效机理、储层敏感性、油层物性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按照“一井一工

4、艺”的原则,加强储层研究,力求做到有的放矢。该区块长 81 储层渗透率集中分布在 0.10.5 范围内,孔隙度分布在 7%11%范围内,孔隙结构较差,以小孔微细吼为主,排驱压力高,中值半径小渗透率变异系数 0.76,突进系数 12.93,渗透率级差为 119.5,为较强非均质性储层。 孔隙结构较差、非均质性强决定该区注水井措施应以储层改造为主,解堵为辅,措施以改造力度和规模较大类型为主,但又不能压穿油层,造成周围油井明显见水。酸压施工过程中酸液溶解砂粒之间的胶结物和部分砂粒,或者溶解孔隙中的泥质堵塞物,或其它结垢物以恢复、提高井底附近地层的渗透率,施工过程中大酸量、大排量和施工过程匀速推进特点

5、符合水井增注的特点。目前酸压所用酸主要由 8%12%浓度的盐酸和 1%6%浓度的氢氟酸与添加剂按不同比例所组成的混合液, 通常之称为土酸。 1.1 酸液浓度控制 1.1.1 氢氟酸浓度 酸岩反应速度除蒙脱石外大多数砂岩矿物都与氢氟酸浓度成正比,因此针对超低渗透储层物性,为了防止地层破碎,用低浓度(1.5%)的氢氟酸进行酸处理。 1.1.2 盐酸浓度 酸岩反应速度一般在强酸介质中加快,高浓度的余酸的反应速度小于同浓度的鲜酸,盐酸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低 pH 值,防止二次沉淀。 该区长 81 泥质含量在 20%左右,氢氟酸浓度以 2-3%,盐酸浓度调整至 8-12%为主。 1.2 酸液多元复合优化 为

6、解除地层更深处各类酸溶性无机盐垢,溶蚀储层矿物颗粒,储层孔隙填充物,增加储渗空间,加入一种或几种有机酸与盐酸或氢氟酸的混合物就成为多组分酸。生成机理是盐酸或氢氟酸先反应,处理井壁附近,近井地带。然后甲酸或乙酸才反应深井地带,远离井壁可以得到较长的有效距离。常用的有机弱酸是甲酸和乙酸,它们在水中只有一小部分离解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即离解常数很低。因此,它们的反应速度比同浓度的盐酸要慢几倍到十几倍,有效作用距离长,对金属设备和管线腐蚀弱。缺点:溶蚀力小,与碳酸盐作用生成的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酸处理时采用的浓度不能太高,以防生成甲酸或乙酸钙镁盐沉淀堵塞渗流通道。一般甲酸的浓度不超过 10

7、%,乙酸液的浓度不超过15%。 1.3 用酸总量控制 按照处理半径 3 米量考虑,该区平均油层厚度 16.2 米,得出平均用酸量为 45.8m3/层。 2.段塞优化 2.1 加入泡沫洗井工序 在酸压施工过程中摒弃了常规活性水洗井工序,在酸浸预处理井筒后充分利用主压车排量优势,对井筒彻底清洗。 2.2 加入氧化段塞 为解除各类有机堵塞污染,如压裂成胶剂、残渣,原油胶质、沥青等重质组分,加入氧化剂段塞。 3.参数及变排量控制 根据该地层物性特征和井筒深度计算,预处理酸浸用液量在 3-3.5m3之间,入地量为 2.8-3.3m3 之间,活性水不过量低排量(0.40.6)顶替。负压泡沫洗井活性液不少于

8、 60m3,压风车转速不低于 1200r/min,保持水泥车泵压低于压风车气压 2-3MPa;在地面泵压小于 40MPa 情况下按照前置酸(高浓度酸)-A/B 氧化剂-后置酸(低浓度酸)顺序依次按照楔形(0.61.6m3/min)提升排量;挤酸阶段结束后按 6080m3/层挤入后置液,压力小于 40MPa 情况下,排量尽可能大。 四、现场应用 *井为该区一口注水井。2009 年 5 月 4 日完井,射孔 2 段后, 2009年 6 月 20 日投注。注水初期基本能达到配注要求,2010 年 1 月 2 日起由于地层压力高,一直注不进,2010 年 10 月 12 日对该井实施加砂 10m3 水

9、力压裂措施,措施后,注水压力 19.5MPa,日注水 10 方,到此次措施前该井油压继续上升至 19.9MPa,套压上升至 19.8MPa,注不进。 高浓度土酸挤注过程中排量 1.0m3/min;氧化剂、低浓度土酸挤注过程排量提升至 1.2m3/min。后追加后置液 66m3,排量提升至 1.6m3/min。施工结束后关井反应 24 小时。 五、结论 1.新型“多段塞、变排量”酸压技术是以改性土酸为基础,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逐步形成了注水井增注技的有效模式。 2.依据措施井的储层物性和注水情况,认真分析欠注原因和污染类型,优化配方和施工工艺才能确保增注效果。 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严密组织,精细施工是酸压增注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的保障。 参考文献 史绍德.油层物理M.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78-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