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4169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讲第四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教材分析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这里,首先要明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再从汉至元的历史时空中去筛选史实说明这一特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最大特点。而这种强化又突出表现在君权对相权的成功削弱和中央对地方统治的加强上。 “法令出一 ”、 “君权与相权” 、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四个栏目详细介绍了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二、学生分析高一的学生对中国古代专制皇权的知识一般只有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留下

2、的大概印象,对专制皇权的起源、发展等等具体知识比较陌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可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做好铺垫。三、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出现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2、能力与方法(1) 、通过多渠道搜集关于专制皇权的历史资料,熟悉资料的搜集遴选方式。(2) 、通过阅读书本及课前搜集的资料,提炼相关的历史信息(3)、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肯定中国古代

3、政治建设成就的同时,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和腐败。四、重点难点:1、重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过程,主要阶段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消极影响。2、难点:君主专制政体的评价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以挥的作用的分析与把握 。五、新课探究导言部分:同学们是否关注过美国总统的选举?我们从报纸,电视上可以看到美国总统选举是非常激烈的,就算成功当选,总统的权利还要受到参议院、众议院来自各方面的制约。不象我们中国的皇帝,什么事都由他说了算。那皇帝的这种权利是由什么制度赋予的呢?对了,君主专制制度。这种制度经过秦汉、宋元、隋唐等阶段的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到了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明清君主专制是如

4、何一步步加强的。学习新课:(一)、运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课文1.本课从哪些方面介绍“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的?2、根据“法令出一” 、 “君权与相权” 、 “明内阁和清军机处”等目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君主专制政体是谁创立的?这种专制政体结束于何时?( 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历代封建帝王都对相权进行限制。试分析其原因 。(3)归纳皇权对相权削弱的历程。秦:在中央设置三公。西汉:(1)汉初任命功臣为相,丞相作为皇帝的高级助手,掌握行政实权。(2)汉武帝频繁任相,设立“中朝”对抗“外朝”(属于丞相、御使大夫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唐: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将相权一分为三。宋:设参知政事

5、作为副相,分散相权。明:明太祖正式废除宰相制。(4)概述概述秦、唐、明、清四朝所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 。汉初因袭秦代的官制,虽然有些三公九卿的名称略有不同,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改变。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 “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明太祖废丞相,天子直领六部,而成祖以后,置内阁大学士辅政,于是内阁制度产生 。满清入关后,初期也沿用明制,设置内阁;其后雍正用兵西北,特设军机处参赞军务,逐渐发展而成定制,而内阁已名存实亡。3、根据“选官制度”和“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系”内容解决下列问题:(1)从秦汉至南朝、隋唐、明清时期选官制度发生

6、了什么变化?( 2) 说 一 说 中 国 古 代 监 察 体 系 机 构 沿 革 , 怎 样 正 确 认 识 中 国 古 代 的 监 察 体 制 ?(二)、讲解下列问题,拓展学生知识面,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1)专制主义的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是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即为皇帝,体现了皇权的不让渡性;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皇帝操纵的大权主要包括:最高决策权: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和重要政策。立法权:制订、颁布国家根本大法和其他重要法律。司法权:重大、疑难案件的审理,死

7、刑的核准等。行政权:厘定官制、官俸、行政区划,宣布改元,任免重要官员,封褫勋爵。财政权:决定税制、币制,度量衡制,财政预算和财政支出等。军事权:决定对外战争、兵制、军队的设置、调动、指挥、将帅的任免等。文化权:决定文化政策、考试制度乃至裁决认识分歧,确定官方哲学等。外交权:决定建立或中止外交关系,派遣使节出访,与外国通商、交往等。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3)秦至元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时代 地方行政体制秦汉 郡、县(道)二级制魏晋 州、郡、县三级制隋 郡、县二级制唐 道、州(郡、府)、县三级制宋 路、州(府、军、监)、县三

8、级制元 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制明 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清 省、道、府(直隶厅、州)、县(散厅、州)四级制民国 省、行政区、县(市)三级制现代 省(直辖市)、市(地)、县(市)自秦代以降,中国整个基层一级地方行政区划,主要都是称县。秦代至隋,郡基本上是县级以上的地方行政区划,但它远不如县那样稳定,变化较大。汉武帝时郡有一百零几个。东汉末年,在郡级之上又设“州”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州、郡、县 3 级,郡为二级政区。到隋唐时期,郡作为一个政区单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建立后,面对辽阔的疆域,为了对全国行

9、使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并把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划归中书省管辖。其它地方设置行省,由中央派官治理。行省制度的设置有效加强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朝建立初年,在地方上仍袭用元朝的行省制度,后来明朝将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名称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清承明制,也设置布政使司,俗称“行省”,简称“省” ,沿袭下来到民国,省又被确立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正式名称,直到今天。(三) 、通过下列练习强化对重点知识的掌握1、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小

10、大皆决于上” 。1) “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分别是什么意思?“法令出一”: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别黑白而定一尊”:皇帝具有天下独尊的地位。“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2)试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基本特征。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臣关系就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全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日之虑也。且日

11、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材料二:(明太祖)曰:“自规矩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下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奏劾,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请回答:1)从材料一、二来看,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丞相的看法有什么不同?太宗认为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认为设丞相是政

12、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身。2)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认为 “稳便”的方法又是什么?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先由丞相等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明太祖认为“稳便”的方法是:取消丞相,中央各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直接管理。3)你如何评价唐明两朝相权的存废与君权的关系。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相权的存废服务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唐太宗把君权与相权协调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辅佐作用;明太祖则是把君权与相权对立看 待,并从制度上废除相权,以此保证君王的绝对权威。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太祖)谕中书省臣曰:“朕设科举,求天下贤才以资任用。今所司多取

13、文词之士用之,不能措诸行事者甚重。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之,甚非所以称朕意也。其暂罢天下科举” 。 明史纪事本末材料二:是年(1610) ,侍郎主庚戌会试,宾尹(人名)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尝受业宾尹,及会试,敬卷为他考官所弃,宾尹越房搜得之,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 明通鉴请回答:1)据材料一,明太祖设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暂罢科举的原因是什么?目的:实心求贤,巩固明政权。原因:科举录用的人没有办事能力。2)材料二反映出明后期科举存在什么问题?科举存在着严重的徇私舞弊问题。3)秦汉与隋唐选拔官员的方式不尽相同,前者实行推举制,后者实行考试方法。想一想,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公

14、正、公平地选拔真正的人才?举方式选拔官吏立足于对推举者的长期观察和考核。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看重的是被选拔者的学识,可以制定出合理的考核评判标准,制度上可建立一套有章可循的操作程序,更能体现公开、公平的选举精神。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说明了什么问题?明朝实行八股取士,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是统治阶级钳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说明君主专制得到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课堂小结:孟德斯鸠说:“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极度膨胀,皇帝已经完全抛开政府,霸占了整个国家,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妨碍了民主思想的产生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课后作业:完成优化设计第 15 页16 页的有关练习题。课后探究题: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我国历史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教学后记新教材采用专题式教学,可按照新课标要求设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高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特别是古代史知识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教学前需要以某种方式来补充或扩充与教材有关的历史知识。另外,对教材知识点的把握,可以课前印发有关资料给学生,以便于学生预习和对知识的梳理,课堂时间就用于讲解难于理解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