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说 “屏”知识与技能了解“屏”的有关知识。过程与方法诵读、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重点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2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难点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有屏的图片或小艺术品。1 课时同学们,我国的四大名剧之一的牡丹亭中有一句唱词:“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表达了女主人公渴盼爱情的情感。这一句中的“锦屏”指的就是屏风。下面,让我们聚焦屏风,看看本课作者是怎么说“屏”的。陈从周(19182000 年),浙江省杭州市人,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园林专
2、家。是现代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的第一人。主要著述有苏州园林 扬州园林 园林谈丛 说园 绍兴石桥等。屏风历来是我国古代室内的主要家具之一。我国古代建筑大都是土木结构的院落形式,不如今天的钢筋水泥房屋那么封闭。为了挡风,古人开始制造屏风这种家具。除了挡风之外,屏风还是建筑物中可以移动的精巧断隔,有的在床后安置屏风,亦作倚靠或挂置什物之用。由于屏风常摆设在室内显著的地方,因此人们就在屏风的美化和装饰上下了许多工夫,由于这个原因,它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传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著名手工艺品之一。按屏风的扇数来分,屏风可分为插屏和围屏。插屏多是单扇的,围屏则由多扇组成,少则两扇,多则十二扇,能随意折叠,可宽可窄
3、,使用方便。制作屏风,一般采用木板,或以木料为骨。蒙上丝织品作为屏面,用石、陶或金属等其他材料做柱基。屏面饰以各种彩绘,或镶嵌不同题材的图画,也有全素的屏风。帝王贵族们使用的屏风,用材尤其珍贵,做工精细,画面丰富多彩,瑰丽夺目。据史书记载,在西汉皇室的宫廷里,曾使用过璀璨斑斓的云母屏风、琉璃屏风和杂玉龟甲屏风等。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2配乐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3精读课文,回答问题。(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屏者,障也。 ”意思是:屏风,用来作为遮挡、阻隔的东西。(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作用:遮挡视
4、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 、 “心生向往之情” 、 “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作者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候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1探究理解文中古代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
5、,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 “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 “忒”读“tu” “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为自己虚度年华的无限哀怨。(3)“抱膝看屏山” 。出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 ,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的得失。2引用诗文典籍的作用。秋夕诗句表
6、达了作者幼年时对屏风的无限向往与喜爱之情,放在开篇引起读者兴趣。牡丹亭中的引用放在屏风定义后面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文章结尾两处引用,点出屏风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屏风的愿望。3.为什么要用这种富有诗意的语言来说“屏”呢?首先,作者对屏是情有独钟的、是喜爱向往的。其次,屏风是一种古代传统的家具,引用诗文典籍可以体现屏在古代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再次,屏风本身就是一种很神秘、很微妙的、似隔非隔的家具,它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让人有着无限的遐思,所以作者用富有诗意和韵味的语言来写屏。4.体味语言,把握写作特色。本文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说
7、明文。(1)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使读者在欣赏文章的同时了解屏风,不觉文章枯燥。(2)多处引用古诗词,文白相杂,不仅很好地为说明对象服务,且使说明语言更生动。5.文章介绍屏的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举例子:“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 “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2)分类别:“分为金屏、银屏、锦屏” 。(3)作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 “闲倚画屏” 、 “抱膝看屏山
8、” 。作者生动地介绍了屏风的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抒发了自己对屏风这一颇具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家具的热爱,不仅是一篇专题性质的说明文,也从侧面反映了古典文化的魅力,使读者在品读的同时也实现了精神方面的升华。说 “屏 ”(逻 辑顺 序 ) 总 (第 1自 然 段 )引 出 说 明 对 象 , 点 出 屏风 特 点分 (第 2自 然 段 )介 绍 屏 风 的 作 用(第 3自 然 段 )屏 风 的 种 类(第 4自 然 段 )屏 风 在 设 置 上 应注 意 的 问 题 )总 (第 5自 然 段 )总 结 全 文 , 再 次 强 调 屏风 的 作 用 , 点 明 写 作 意 图 赞 美之 情期 盼之
9、 情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屏的最大特点是实用与美感相结合。文章抓住这一特点,着重介绍了屏的实用功能,同时也体现了屏的美。文中以“既,又,而且”的句式概说了屏的三种功能,又举“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等例子反复说明屏的实用价值和美感,使人们觉得“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2诗情画意,引用恰当。在这篇文章里,有许多诗情画意的引用。文章开篇时引用了唐人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营造了一个典雅隽永的艺术氛围;又引入了明汤显祖牡丹亭的戏文,既增添了想象空间,又使屏风在剧中人物的衬托下更加流光溢彩。这样写来,文中有屏,屏上有诗,屏诗成画,使原来
10、是静物的屏风不仅具有了动态美,而且更加充满了诗情画意。作用, ,分类巧设置)“屏风”在我们现代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常见了,但在古代却是一个既有实用功能,又具审美艺术性的一种事物,想通过学习此文,让学生了解古代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后,我让学生一起交流课前查阅并搜集的有关屏风的图片和资料,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让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感受作者对屏的浓浓的喜爱之情,以及文中多处引用古诗词所散发出的浓浓的诗意和韵味。引导学生对屏风的古诗词的探究,让学生再次认识并感受屏风之美,诗文之美,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