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教案.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543996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戊戌变法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戊戌变法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戊戌变法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戊戌变法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戊戌变法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戊戌变法教 学 设 计备课组长 李有龙 中心发言人 李睿 年级 高三 周次 4备课日期 3.24备课题目 戊戌变法 第几专题 9学科长签名一、内容及其解析(一) 、内容本专题主要叙述了 19 世纪末中国的资产阶级 weux 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而掀起的戊戌变法运动。(二)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理清基本历史线索,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法,并适当补充史料,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综合分析、比较、深刻理解戊戌变法的成败得失。二、目标及其解析(一) 、目标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3、了

2、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4、知道维新变法失败的史实。5、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五、教学过程基本流程(一) 、教学情景问题 1:19 世纪末的国际局势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设计意图:联系当时的国际形势以说明发展资本主义已是 19 世纪末的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与课本知识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及时进行归纳,以加深认识。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纵向比较认识维新思想的进步进步性。问题 2:19 世纪末的中国具备了哪些推行维新变法运动的基础?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弄清楚 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面临着怎样的危机:1) 、民族危机:列强侵略

3、;2) 、封建统治危机;3)、经济基础、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和登上政治舞台;4)、思想基础维新思想;即: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师生活动:通过例和变式的思考,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维新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例 1、 看课本第 120 页的漫画:时局图,思考以下问题:1、该画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这幅漫画反映了列强侵华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方式?(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分而治之。)2、图中的鹰代表哪个国家?其侵略方式与其他列强有何差异?(美国,没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分享其他列强在华侵略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

4、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3、有人为此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人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这首诗反映了什么?(反映了爱国者力图唤起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机。 )变式 1:近代以来中国新思想的演进如何?问题 3:简述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清维新变法的经过,并对其中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师生活动:在完成延伸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延伸 1:早期维新思想主要涉及哪些方面?其特点是什么?内容:1) 、学习西方,变法图强; 2) 、经济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3) 、政治思想:实行君主立宪;特点:体现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为康、梁

5、的维新思想奠定理论基础;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并且没有付诸于实践。延伸 2:康有为为什么要请出 2000 多年前的孔子,以孔子之口说出维新变法的要求?1、 )封建主义正统思想即儒家思想在知识分子中根深蒂固2、 )策略:借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减少改革阻力。3、 )根本原因:反映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延伸 3:康、梁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及其影响是什么?1) 、启发明智为维新运动奠定一定社会基础2) 、组织力量为维新运动奠定领导基础3) 、制造舆论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减少改革阻力4)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延伸 4:光绪皇帝为何会支持康有为等维新派变法维新?1) 、甲午战争后

6、,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一严重的危机形势的推动,使光绪帝不甘心做亡国之君。2) 、光绪帝企图借维新变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延伸 5:为什么说:“百日维新”基本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自由言论,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政议政;经济上制定了一些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农工商业等政策,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文化上也采取了一些打击旧学、提倡新学的措施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总之,百日维新的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延伸 6: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了?有何教训?其历史意义又是什么?失败

7、原因:1)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守旧势力过于强大;2) 、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企图用“和平” “合法”的手段。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道路是漫长而坎坷。意义:1) 、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2 ) 、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3 ) 、经济: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 、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促使中华民族觉醒5) 、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

8、业发展 6) 、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例 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材料二: 自台事后(台湾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既无强邻之逼,揭杆斩木,已可危!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

9、。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回答:(1)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康有为主张变法有什么意图?对此应如何评价? (意图: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从而抵制人民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评价:变法以救亡是进步的爱国思想;但抵制人民革命,维护腐败的清王朝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2)材料三、四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其依据是什么? 核心观点:由皇帝主持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

10、依据:日俄变法取得成功;中国风气未开(3)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叹,请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延伸 7:如何评价百日维新?进步性: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政治上允许一定的言论自由,经济上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文化上采取了一些打击旧学、提倡新学的措施。这些变法措施的推行,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局限性:没有采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宪法,大开国会” 、设立制度局等主张;没有涉及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没有深入广大民众与广

11、大民众运动相结合(二) 、目标检测(基础题)1、 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历史根源是( )A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B洋务运动的刺激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 D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2、戊戌变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 B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3、对维新变法运动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B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救亡图存运动C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4、对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表述正确的是:( ) A.全面批判传统

12、文化 B.借助古文经学,制造变法理论C.引用西学,阐发儒学 D.号称尊孔,实际降低孔子权威 5、早期维新思想和鸦片战争后初期的新思潮的主要不同是:A.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C.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D.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道路 (提高题)6、19 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7、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为 ( ) 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受过严格的

13、封建教育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8、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启”,难以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三) 、小结(四) 、配餐作业(基础题)1、19 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今日之民智恃革命以开之2、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书

14、,民间疾苦,悉达天听”。反映的内容是 ( )A命各省保荐,引进人才 B提倡官民上书言事C裁汰冗员,澄清吏治 D设邮政局3、1895 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 新学伪经考的发表 B强学会的成立C 中外纪闻的创办 D “公车上书”4、材料题: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胡绳说:“认为光绪皇帝是一个维新派的皇帝,也就是说,这个皇帝是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只是遭到了惨败,这种看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试结合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目的和百日维新的内容,说明胡绳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答: 维新变法运动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思想进一步传

15、播、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兴起的,它的基本要求是抵抗侵略、设立议院、发展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其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光绪帝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接受维新派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张。光绪帝虽然采纳了维新派提出的许多主张,但根本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重要政治主张,也没有提出实行君主立宪这一要害问题。这说明光绪帝的变法诏令绝不是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路线。由此可见,光绪帝仍然是封建皇帝,在国家体制这一根本性问题上,他不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提高题)5、百日维新期间维新派没有提出开国会、定宪法,是因为他们 ( )A不敢触动封建制度 B认为这一政治主张不符合

16、中国国情 C认为中国“民智未启” ,难以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D对封建势力作了妥协6、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 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柞油两厂。以上材料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7、1898 年 1 月的一天,载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龢、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 变法图强

17、是大势所趋 B. 顽固派势力单力孤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D.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 ,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9、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阐述你的理由。本题是一种开放性题目,旨在考查通过阐释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选取其中一种观点去论证,做到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史论结合,切忌把两种观点混淆作答。第一种观点 1)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因为领导这次运动的康

18、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2) 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3) 但是这场运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寄托在没有任何实权的光绪帝身上。第二种观点答案:1) 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2) 康、梁在变法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如果变法成功,中国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以“戊戌变法”名为变法,实为改变社会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3) 但是变法没有发动群众,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因而是不彻底的,最终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镇压而失败。4) 因此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