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基处理技术和桩基础的现状与前景摘 要: 分别论述了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前景和桩基技术的现状与前景。从技术发展和实践应用的角度详细的阐述了地基处理技术以及桩基技术的类型及优缺点。 关键词: 地基处理技术; 桩基技术;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TU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33-01 一、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地基处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有采用竹子、木头以及麦秸等材料加固地基的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在近 20 年来地基处理得到了迅猛发展。近 50 年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 世纪 50
2、年代至 60 年代被视为起步应用阶段,这一时期从前苏联引进了大量的地基处理技术。使用最广泛的是垫层等浅层处理法,另外,砂石垫层、砂桩挤密、石灰桩、灰土桩、化学灌浆、重锤夯实、预浸水法及井点降水等地基处理技术也大量的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 第二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至今,地基处理处于一个新的应用、发展、创新阶段。大批国外先进技术被引进、开发,并结合我国自身特点,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基处理技术及其支护体系,在许多领域上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在对此发展趋势做一下介绍: 1.大直径灌注桩。20 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大直径灌注桩陆续在广洲、深圳、北京、上海、厦门等大城市应用于高层和重型
3、构筑物地基处理,80 年代-90 年代初已普及到全国数以百计的大中城市及新兴开发区,广泛应用于软土、黄土、膨胀土、特殊土地基。 2.复合地基。石灰桩、碎石桩、高喷注浆、深层搅拌、真空预压、动力固结、塑料排水板法等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利用工业废渣、废料及其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地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譬如采用粉煤灰、生石灰开发成二灰土复合地基,又如利用废钢渣开发成了钢渣桩复合地基,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开发成了渣土桩复合地基等等。这些项目的开发利用,不仅能节约大量资源、降低建设费用,同时为改善环境、减少城市污染开辟了新的途径。 3.托换技术。托换技术分加固和纠偏托换两类。前者常采用的有微型钢筋混凝土灌
4、注桩、锚杆静压桩、一般灌注桩及旋喷等措施。后者是一种将已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不均匀沉降或倾斜纠正过来的特殊的地基处理手段。近十几年来由于掏土纠偏技地基处理选择与桩基选型研究术的应用发展,大量条形、筏式基础和桩基础的倾斜建筑物得到了奇迹般的纠偏,保障了建筑物的安全,节省你了大量的建设资源,在已建工程的地基处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4.大刚度柔性桩复合地基。其主要途径是通过提高桩体材料的强度或刚度来实现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在这一领域,先后开发了碎石、水泥、粉煤灰以及水泥、赤泥、碎石和水泥、粉煤灰、生石灰、砂石桩等复合地基、使得工业废料得到综合利用,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费用。 5.大桩距的较短钢筋混
5、凝土疏桩复合地基。大桩距的较短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是一种介于传统概念上的桩基与复合地基之间的新型地基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疏布,使得桩间上的承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桩与土共同承受上部结构荷载,从而有效地将建筑物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尽管疏桩基础设计理论有待完善,但推动这一新型基础形式的广泛应用。 6.人工挖孔桩设计成空心桩。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地研制开发了将人工挖孔桩设计成空心桩这在国外是没有的,与实心桩相比,该桩型可节省混凝土 50%以上,仍可满足强度要求,同时能减少废土外运,施工便捷、工艺安全、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7.钻孔压浆成桩法。钻孔压浆成桩法基本原理是用螺旋钻杆钻至预定深度后
6、,从钻具内管底端以高压喷射出水泥浆,边喷边提钻杆,直至浆液达到无坍孔预定深度,再提钻具,投置钢筋笼、骨料。然后通过附着于钢筋笼的通水管,由孔底自下而上以高压补浆而成桩,该法适应于杂填土、淤泥、流砂、卵石等各种地基,尽管是一种方法,但其不受地下水位影响,不需泥浆护壁的特点,具有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8.深基坑工程及其支护体系。深基坑工程是近十一几年来我国在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中伴随着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地铁、地下车库、地下商城等大型市政地下设施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地基处理技术。据有关资料,我国大中城市仅十几年间 10 层以上的建筑物已逾 1 亿平方米,其中高度超 10Om 的己近 200 座。资料表
7、明,我国已建和在建的高楼、超高楼其基坑深度已由 6m,sm 发展到 10m,20m 以上,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已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约 5000 万 m3,大体相当于深基坑工程规模。 二、桩基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因为桩基具有良好的受力特性和抗变形能力,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城市建设立体化、交通高速化以及综合改善居住环境,大凡兴建大一些的土木建筑工程,都离不开桩基技术的使用。桩的种类和桩基型式、施工工艺和设备以及桩基理论、设计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演进。新桩型、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近十余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大体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提高成桩效率,实现钻灌合一。沉管灌注桩是一种成孔与灌注合一桩
8、型,但由于其挤土效应,质量不稳定,事故率过高,逐步趋向淘汰。长螺旋压灌灌注桩原来在 20 多年前欧洲已开发应用,但多限于压注砂浆,后插钢筋笼。我国于 10 多年前首先开发用于 CFG 桩或细石素混凝土桩。本世纪初,插筋器开发之后,扩大用于中 600、中 800 长 20 多米的灌注桩,由于其无需泥浆护壁,现场文明,且工效高,无沉渣,质量稳定。 2.扩大桩土比表面积,提高承载力、材耗比。 针对这一类的有挤扩多支盘桩、复合载体夯扩桩、桶形沉管灌注桩等。挤扩多支盘桩利用多层持力层形成支盘,增大支承面积以提高承载力。其关键是支盘持力层的准确定位,砂砾层须紧靠其层顶挤扩,对于深厚软土层显然不适用。复合载
9、体夯扩桩,只适合于浅埋持力层的多层住宅。桶形沉管灌注桩也是一种挤土灌注桩,由于带土芯,桩径较大,适于单位面积承载力要求不高、场地开阔,对挤土效应无严格限制的情况。目前多用于软土路基的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 3.与土体增强处理技术结合,形成复合桩。属于这一类的有水泥上搅拌桩插入预制芯桩形成的劲芯水泥土复合桩;环形水泥土搅拌桩,钻取土芯插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水下干作业复合灌注桩。这两种复合桩都是利用水泥土搅拌技术在刚性桩外围形成水泥土“外套”构成两种材料复合桩体,而提高其承载力。 4.变泥浆循环排渣为机械直接钻孔取土成孔。传统的正、反循环排渣钻机成孔在我国使用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成为中大直径灌注桩的主导工艺。上世纪 90 年代引进旋挖钻机,由于其只利用泥浆护壁而不利用泥浆循环排渣,渣土可直接用旋挖斗钻取装车外运,所需护壁泥浆量少,并可循环使用,现场文明,工效高。随着旋挖钻机设备国产化的扩展,可望成为灌注桩的主导设备和成桩工艺。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要发展清底清渣配套设备和入岩钻具。对于特大直径桩,仍需利用正、反循环钻成孔,因此对泥浆的分离处理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康旭元.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山西建筑,20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