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学案一、教学要求:1、内容目标: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学习要求:() 、了解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理解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3、教学建议:() 、展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责任感。() 、调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对人们生活方式、行为
2、方式的影响。() 、通过典型事例,揭示片面追究经济增长速度的危害,促进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二 、知识梳理:1、知识结构(略)2、重点分析:(1) 、总体小康:(一) 、总体小康的表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 、全面小康:(1)、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集中 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
3、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经济建设的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 的生活。3、难点突破:(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一) 、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国家的发展有害无益。(二)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4、、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 社会和人的全 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持续发展。(2)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一)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5、,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二)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三) 、统筹城乡、原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措施: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推进农村发展。(四) 、区域
6、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三 、典型题解题分析:1、单项选择题例 1、抗击“非典”斗争的经验告诉我们,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非典”疫情过后,国家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正致力于( )A.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解析:首先确定题干材料主旨为国家应重视和完善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并非强调人与自然的矛盾。故 A 入选。C
7、 项涉及题干部分信息,干扰性较大。其它项不符合题义。例 2、连续多年保持 GDP 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深圳今后将不再单以GDP 的增长来考核政绩,而将更多的重视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社会公平及人的发展等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研究和制定新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工作已被列为市委市政府今年工作的要点之一。不单以 GDP 的增长来考核政绩,意味着( )A.GDP 已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B.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C.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D.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解析:不单以增长来考核政绩,意味着在实践中不能单纯追求
8、经济增长,而是要同时重视社会的进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故 C 入选。A 观点错误,GDP 仍是世界通用的重要指标。 B观点错误,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D 本身正确,但与题干不符,不能入选。2、双项选择题2003 年2006 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变动情况(单位:元)年份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类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 9422 10493 1175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 2936 3255 3587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A.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B.城乡居民收入之间还存在差距C.城镇物价的
9、增速快于农村物价的增速D.城镇物价的增速慢于农村物价的增速解析:解题时注意全面分析表格,即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由此可以得出 A.B。C、D 不合题意。3、综合探究材料一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农业产值占GDP 比重农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数比重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国际通用的工业化指标15%以下 20%以下 60%以上中国目前的情况15% 50% 37.6%材料二 信息产业发展1998 年 2003 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亿元)1000 4000占 GDP 比重 1.3% 4.2%材料三 我国耕地状况耕地(公顷/人) 水(立方米 /人) 森林(公顷/人)中国 0.09 2700 0.11相当于
10、世界平均水平1/3 1/4 1/5材料四 未来 510 年我国劳动力供应情况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 每年新增适龄劳动人口城镇现有下岗失业人员1.5 亿以上 1400 多万 1000 万以上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和问题?(2)、结合材料二、三、四,说明怎样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解析:(1)、从就业和城镇化指标来看,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从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工业化的中间阶段。实现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继续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最终完成这一任务。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以
11、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第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第三、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既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四、贴近实际:经济发展来源 生活水平 社会发展 生态环境指标人均GDP二、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人均收入农村医保覆盖率高中阶段入学率森林覆盖率环境综合质量指数江苏全面24000 92% 16000 8000 85% 90% 20% 80 分表一 2005 年昆山社会发展情况与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指标比较表二 昆山发展模式
12、的变迁2003 2005发展动力 外资带动为主 民资、外资“双轮驱动”产业结构 制造业为主 制造业和服务业并举空间布局 分散布局 集中布局社会阶层结构 宝塔层 橄榄型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注重经济增长 “三个文明”协同发展注:橄榄型社会是指中间群体日益壮大的社会。昆山市 2005 年底,全市人均收入超过 8000 元的占 65%,低于 2000 元的仅占 1.1%。材料 党的十六大以来,昆山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形成了“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志气,面对困难有豪情;始终保持勇于创新的勇气,面对事业有激情;始终保持争先创优的锐气,面对工作有热情” “的新昆山精神”小康指标昆山社会发展情况68900
13、98.6% 16800 8450 99.5% 96.3% 20.3% 85 分(1)表一、表二各反映了什么问题?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省应如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解析:第(1)问表一数据分析得出昆山已 全面达到小康社会的结论。表二说明昆山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第(2)问根据上述图表和材料的有关事实采取措施,全面分析。答案:(1) 表一反映 2005 年昆山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数据均优于小康指标,表明昆山已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表二反映了两年中,昆山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昆山人坚持共同富裕,积极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模式,使昆山率先实现全面小康。(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民资、外资等在实现小康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中的积极作用。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化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让一切有利于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五、巩固练习(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