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年轮回,从人生到爱情的张扬1980 年,一场由“潘晓来信”引发的人生观大讨论轰动全国,至今余音袅袅。那场讨论堪称中国人思想解放的加速器。时任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的关志豪同志是这场讨论的直接组织者。最近,当他看到本刊举办的“21 世纪爱情多元化讨论”后,深感这场爱情观的讨论与 25 年前那场人生观讨论有诸多相近之处。于是这位 74 岁高龄的前辈专门和本刊记者杨方仁有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杨:请您简单回顾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场关于“潘晓”的讨论。 关:“潘晓”的讨论,是从 1980 年 5 月中国青年发表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开始的。这封信引起了广泛、迅猛、强烈的社会反响
2、。刊物出版的第三天,参加讨论的稿件和致潘晓的信就开始从全国各地涌向编辑部,由每天几件、几十件猛增到几百件、上千件,仅一个半月时间,就收到学生、教师、工人、农民、服务行业青年、部队战士以及待业青年寄来的信稿三万多件,其中不少是几十、上百青年联名写的。 这场讨论还牵动了港澳同胞和大洋彼岸朋友的心,他们为“祖国三十年来第一次这样开展探讨人生意义感到高兴。 ”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作了报道。 讨论开始不久就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当年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央领导同志主动来编辑部听取汇报,和我们交谈长达三个小时,并和全体同志合影,以示鼓励。 讨论持续了八个月,最终收到信稿六万多件。刊物期发行量上升到398 万份
3、。 杨:当年的“潘晓讨论”虽然已经渐行渐远,但至今还经常为人们提起。您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关:这场讨论已经过去 25 年了,但就像你说的,现在经常会有人提起当年“潘晓讨论”如何如何有同志开玩笑说,这场讨论像个“幽灵” ,挥之不去。 这是为什么?最根本的是因为这场讨论的主题不是编辑部臆想出来的,它来源于实际,植根于当年一代人的生活经历。 “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是千万青年挣脱了长期“左”的路线的桎梏,发自内心的感叹和质疑,而当年中国青年开展的人生观大讨论,顺应了客观的需要,为处于彷徨、困惑中的一代人提供了诉说和探讨的平台,从而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还有,就是这场讨论允许人们讲真话、心
4、里话。潘晓的信,就是非常真实地摆出了她的人生坎坷,吐露了心灵深处的种种委屈。当时就有青年来信说:“探索人生,必须从讲真话开始。 ”“让青年人说心里话,并公开发表,这是党的好作风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今天,人们还提起这场讨论,说明大家对新闻舆论允许讲真话的眷恋。 杨:潘晓关于人生观的困惑发生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那时“文革”过后不久,社会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樊篱中挣脱出来,政治化的、高大全式的人生观受到质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主张,同时,多元化的主张也使很多人不知所从。进入 21 世纪后中国出现的爱情多元化,是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大背景下形成的。就我看来,现在人们有关爱情的主张
5、和实践,一点儿也不逊于当年人生观的多样性。您认为那时的人生观困惑和时下的爱情观困惑,有什么相同吗?您怎样看待本刊这次关于爱情观讨论的必要性? 关:爱情观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二十多年前人们对人生观的困惑和今天对爱情观的困惑,尽管发生的具体社会背景不同,涉及的具体内容不同,但总的来说,两者都是人生观向以个人为本位偏移的反映。 怎么看待这种偏移,是进步还是倒退?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倡导的人生观只讲公与私的对立,强调为我和为他的冲突,把“为我”和个人主义划等号,对正常的个人利益不是承认和尊重而是冷漠和抹杀,和这种片面、僵化的说教相比,潘晓来信中提出的“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是一种觉醒、一种进步。它反映
6、了“为我”和“为他”有一致的一面、统一的一面。一位民营企业家就这样说:“办好自己的企业,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当然, “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不是高层次的人生观,我们还要提倡助人为乐以及需要时舍己为社会、为国家的精神。 围绕着爱情观发生的困惑,总的来看,也是人们要求在爱情生活方面,自我有更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从而和传统观念发生了冲撞。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妇女必须从一而终、寡妇不能改嫁的陈腐观念今天已经没有多少市场了。但是,现实生活中,认为对象谈了一个又一个太随便,凡是第三者总是缺德;对老翁少妇、少男老妇在一起看不惯;以为长年过单身生活不可捉摸,等等,这样的人还是不少
7、的。 究竟人们在爱情生活方面,哪些追求是应有的自由;哪些追求不利于家庭和谐、社会安定、后代成长,贵刊适时开展21 世纪爱情多元化讨论很有必要。因为在这方面太需要梳理和引导了。 我们承认自我、尊重自我、创造条件更好地发展自我,这是社会进步的反映,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但是,不能把自我提高到惟一的高度。因为自我必须是守法的、不损害他人和集体的,否则不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就是“主观为自我”不能逾越的底线。 同样,我们承认爱情生活是男女私人的事,今天结婚不用单位开证明,婚前体检由强制改为自愿,都体现了尊重和扩大双方的自由选择权。但不能把这种自由绝对化,
8、如果自由到根本不考虑对社会的责任,轻率到玩弄的程度,也就要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干涉。 杨:您是“潘晓讨论”的组织者,主持、参加了全过程。那是一次很成功的讨论,还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您认为有哪些经验可供我们这次“爱情困惑”的讨论借鉴?您对这次讨论有何希望? 关:我觉得把一种带有思潮性的问题,用讨论的方式启迪人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相互切磋来提高认识,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二十多年前,我们编辑部组织开展人生观讨论,在推动讨论深入发展方面有以下三个方面也许对贵刊有用: 一是注意营造倡导人们敞开心扉说心里话的氛围。心里话不一定都对,但只有说出来才能看清楚究竟哪些对,哪些错。公开自己的心里话是会有顾虑的
9、。当年人生观讨论中,就有人怀疑,发表潘晓的信是为了引诱人们谈出真实思想,是个“圈套” ,是为了围剿资产阶级思想。在今天,一般说来不会再有这样的顾虑。但是,为使讨论生动、丰满,重视刊发那些真实坦露心声,向社会求教的稿件,以促进人们心的交流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把编者和读者放在平等的地位。读者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力量。编辑部不能采取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态度,要把来稿来信中所有的闪光点都发掘出来、集中起来,再回报给读者。人生观讨论在近尾声的时候, 中国青年编辑部发了一篇六万颗心的回响 ,摘录了广大读者信稿中的精华。最后刊登的编辑部文章献给人生意义的思考者是这样说的:“我们作为参加讨论的一
10、个探求者,在这里谈谈对几个问题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这些,在读者中反响都很好。 三是不要急于对讨论中涉及的所有问题都作出结论。 21 世纪爱情多元化的讨论一定会很热烈。这是因为它是时下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人们围绕这个问题的思绪,在许多方面还不定型,渴望交流和切磋。通过讨论,对于诸如多元化的发生是社会发展的反映还是倒退的表现;你可以主张反传统的爱情样式但还有没有要遵守的底线,这样一些重大原则问题应当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而对一些具体的社会现象的是与非统一不起来,可以允许保留,允许再思索。有些事情,人们需要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逐步分清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从贵刊的“编者按语”看,对此,在指导思想上是明确的,这也正是当年主管意识形态的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人生观讨论给予的提示。 我衷心希望贵刊的这场讨论既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又充满原则精神。祝讨论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