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54586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 - 绪论 0.1自然 辩证法和科 学技术有 什么关系 ? . 5 0.2自然 辩证法在现 代有哪些 发展 ? . 5 0.3自然 辩证法对中 国现代化 建设有什么 意义 ? . 6 0.4学习 、研究自然 辩证法的 意义和方法 ? . 7 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1 何谓 自然观?它 与自然科 学的发展有 怎样的联系 ? . 7 1.2 在人 类历史 上, 唯物 主义 自然 观经历 了哪 几个 重要 形态? 试评 述古 朴和机唯 自然观。 . 7 1.3 阐述 辩证唯物主 义自

2、然观 创立的自然 科学基础和 自然哲学思 想渊源。 . 7 1.4 论述 辩证唯物主 义自然观 的基本思想 和特征 。 ( 5 星) . 8 1.5 辩证 唯物主义自 然观的创 立有何重大 意义? . 8 2.1 试阐 述系统自然 观产生的 自然科学前 提。 . 8 2.2 什么 是系统 ?如 何理 解系 统是 自然界 物质 的普 遍存 在方式 ?系 统的 基本特点 是什么? . 8 2.3 何谓演化 与进化?怎 么样来理 解自然的进 化方式? . 9 2.4 、阐 述自组织的 概念,以 及自然系统 演化的自组 织机制、基 本条件 。 . 10 2.5 、怎 样理解自然 界循环发 展的无限性

3、? . 11 3.1 从生 态自然 观的 产生 说明 这种 自然观 是对 辩证 唯物 主义自 然观 的丰 富和发展 。 . 12 3.2 如何 理解自然界 是人类生 存和 发展的 根基 . 12 3.3 现代 生态学在协 调人与自 然关系问题 上提供了哪 些科学结论 . 13 3.4 对中 国可持续发 展之路谈 谈你的想法 。(上 届考察) . 13 第二编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 4.1 如何 理解科学的 本质? . 13 4.2 科学 知识有哪些 构成要素 ?说明它们 的特点与相 互关系 。( 5 星) . 14 4.3 什么 是科学精神 ?举例说 明它的重要 性。 . 14 5.1 科学 问

4、题在科学 研究中的 地位和作用 如何 。 . 14 5.2 如何 理解观察与 实验是主 观与客观相 统一的过程 。 . 14 5.3 科学 假说形成的 主要途径 是怎样的? . 14 6.1 什么 是科学思维 的基本形 式?它们在 科 学研究中 的作用? . 16 6.2 正确 理解直觉、 灵感和想 象力在创新 过程中的意 义和作用? . 16 6.3 思想 模型方法在 假说的形 成过程中是 如何发挥作 用的? . 17 - 3 - 7.1 什么是科 学理论的评 价和检验 ,它们在科 学发展过程 中起什么作 用? . 17 7.2 科学理论 的逻辑评价 主要包括 那几个方面 ?举例说明 . 1

5、7 7.3 如何对科 学理论进行 实验检验 ?举例 说明 . - 17 - 7.4 科学的评 价和检验的 复杂性表 现在哪些方 面 ( P162 163) . - 18 - 8.1 不同的科 学理论累积 发展模式 各是如何看 待理论的归 并的? . - 18 - 8.2 科学发展 的否证模式 如何看待 科学理论的 竞争?举例 说明之 。 . - 18 - 8.3 科学发展 的社会历史 观从哪些 方面反映科 学理论的发 展 ? . - 19 - 第三编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9.1 如何 理解技术的 本质与特 征?( 5 星) . - 19 - 9.2 构成 技术的基本 要素主要 有哪些? . 2

6、0 9.3 技术 体系有哪些 特征? . 20 9.4 怎么理解 技术结构的 演化?( 一般) . 20 10.1怎样理解 技术认识 与科学认识 的关系 ? . 21 10.2简述技术 开发的基 本程序 。 . 21 10.3技 术评估 的方法主 要有哪些 ? . 21 10.4技术设计 的方法主 要有哪些 ? . 21 11.1 什么是技 术价值? 它包括哪些 主要内容? . 21 11.2 什么是技 术伦理? 它与技术价 值有何关系 ? . 21 11.3 现代技术 对传统的 伦理道德产 生怎样的冲 击?其原因 何在? . 22 11.4 怎样运用 马克思、恩 格斯的技术 社会观思想 看待

7、技术决 定论和社会 决定论? . 22 12.1 什么是技 术创新? 它与技术发 明、技术改 造有何关系 ? . 23 12.2 试述技术 创新的过 程与机制? . 23 12.3 什么是高 技术?如 何通过实施 高技术产业 化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 . 24 第四编 科学技术与社会 13.1 什 么是科学技 术的社会 体制化? . 24 13.2 科 学技术的社 会体制化 及其对科学 发展的意义 . 24 13.3 试 论述科学共 同体与技 术共同体社 会规范的主 要区别及其 原因? . 24 13.4 从 科学技术社 会建制的 角度说明科 学技术体制 改革的主要 意义和内容 . 25 14.

8、1 试 论述现代科 学技术的 社会运行的 新特点 。 . 25 14.2 为 什么说研究 与发展是 科学技术社 会运行的核 心? . 26 14.3 请 谈谈你对科 学技术社 会运行规律 的理解和认 识 . 26 14.4 如 何保障科学 技术在社 会中健康、 持续地运行 ? . 26 - 4 - 15.1 试分析西 方未来学 关于社会发 展阶段的理 论观点? . 26 15.2 阐述现代 科技革命 对发展模式 的影响? . 27 15.3 从国际比 较的角度 ,思考我国 的发展模式 (同 15.2 ) . 27 16.1 为 什么说科学 技术现代 化是中国现 代化的关键 ? . 28 16.

9、2 试 论述中国科 学技术现 代化的战略 及其重点。 . 28 16.3 如 何通过科学 技术进步 推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 ? . 29 补充 名词 解释 : . 29 国家 创新系统及 其构成 . 30 如何 理解观察与 理论的关 系 . 30 什么 是高技术、 高技术产 业?高技术 产业化的机 制? . 31 科学 、技术各自 的内涵、 性质及两者 的关系 . 31 - 5 - 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 自然 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 .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 .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

10、问题 ,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 .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 .归纳 .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 .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解决 .在这方面 .图灵可以说是计算机学界的哲学大师 .在哲学层次上 .对于计算机能不能思维 .会不会有意识这个问题 .他提出了一个检验方法 :现有一个人和一台机器 .如果对于我们出的任何问题 .人写一个答案 .机器打印一个答案 .如果分辨不出是人的还是机器的答案 .就说 明机器是可以思维的 .这就是著名的 图灵检验法 “.现在计算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 .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推理论证 .总是可以找出计算机回答的规律 .这与人脑思维是有区别的 .这是自然科学对于哲学层次问题的研究 .自

11、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 .比如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 .对应于这个问题 .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 .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 .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很多著名的科学家 .同时也是哲学家 . 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 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 .科

12、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 .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 . 自然辨证法是研究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总体上划分为自然观 .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 方法论三大部分 . 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 1在自然观方面 第一,系统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客观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而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的思想也就是系统思想。 20 世纪 40年代至 60 年代 系统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20 世纪 7

13、0年代至 80 年代 系统自组织理论的诞生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 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 1979 年 10月 提出了建立系统科学的体系的问题 - 6 - 此后 20 多年 对社会经济系统 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系统的方法论。 当前面临许多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西部大发展、教育改革等 第二,生态自然观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 首先,生态学深入地研究了人类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在: 一方面是数量上的,是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 另一方面是质量上的,是人的生活质量与环境的质量之间的矛盾。

14、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时,同三种自然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 一是自然环境 二是人工环境 三是人工自然 其次,生态学研究了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一是以建造人工环境的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二是以创造人工自然的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最后,生态学研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1972 年联合国环境会议的报告只有一个地球指出,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自然世界 (自然环境 );另一个是人类为自己而建立起来的文明世界 (人工环境与人工自然 ) 生态危机的根源 是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影响,是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0.3自然辩证

15、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 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物质文明建设走向新阶段的主要支柱。对我国来说,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到迅速增强国力和民族振兴的大事。而自然辩证法为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包括科技管理 )提供理论基础、科学思维方法和科技方法论的指导,促进知识形态的自然科学技术向物质生产力转化,缩短科技成果运用于生产建设的周期,有力地推动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 自然 辩证法为繁荣自然科学技术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战略部署和进行科学预测及决策等提供科学理论根据。学习、研究和运用自然辩证

16、法指导科学研究及进行现代化管理,会促进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协- 7 - 调发展。 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2.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3.自然辩证法的育人功能 3.1 自然辩证法具有显著的德育功能 3.2 自然辩证法具有特殊的智育功 能 3.3 自然辩证法具有提高人们勇于创新之心理素质的功能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1.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 的 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 1)

17、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1.2 在人类历史上, 唯物主义 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 1)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

18、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 性。 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 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1)自然科学基础: “星云说 ” 地质 “渐变论 ” 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尿素的人工合成 细胞学说 生物进化论 电磁场理论 元素周期律 从运用观察实验等经验方法收集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对所获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说明的阶段。 ( 2)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德国

19、古典自然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 8 - 1.4 论述 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 5 星) ( 1)基本思想: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 的本原;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出现了 “人化自然 ”,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 2)基本特征: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相对立,指出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另一方面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

20、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将自然界、人类 和社会历史统一起来,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遵循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这种人化自然界的思想,不仅超越了以往狭隘的自然观念,而且强调了人的参与。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人的能动性的发挥都不是不受限制的,不是无限的、绝对的。人类只能顺应自然的规律性而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性。 1.5 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 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 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 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3)

21、为 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2.1 试阐述系统 自然观 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系统自然观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 2.2 什么是系统?如何 理解 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 系 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

22、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 系统在于 “系 ”,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 系统还在于 “统 ”,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系统作为一个整- 9 - 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 2)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方式: 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做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又互成系统。 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 ( 3)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 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

23、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以将其区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自然界的物质系统都是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动态性 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流、能流、信息流的不断运动,任何自然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 整体性 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系统的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组成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 而不是各要素的简单机械相加。因此,系统具有各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 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是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2.3 何谓演化与进化?

24、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答:进化: 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 。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不可逆过程或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通常指演化内容的第一部分,它是开放系统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及其子系统与要家的协同作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经过渐变与突变而发生远离 平衡态的复杂化和有序化的过程。 演化:是一种具有不可逆性的运动形态。 除了指事物的进化之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的过程即 “退化 ”和从宏观有序态到远离平衡的 “混纯态 ”以及不同远离平衡态的 “混纯态 ”之间的更替。 自然界的进化:有序化和对称性破缺 (1)有序化 “序 ”的基本词

25、义为 “排列 ”,可引申为一种规则的状态,在现代科学中,序的概念不仅表现为空间结构的某种规则性,而且反映了时间演化过程的某种规律性。出此,广义的序应该是指时空结构的规则性,这种规则性既可以用来描述自然系统的状态,也可 以用来反映自然系统演化的过程。 任何系统都是有序与无序的不同程度的辩证统一,这种统一的不同程度,就构成丁系统的一定秩序,即有序度。事物或状态不同的有序度构成一系列的阶梯。如果系统向有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愈来愈高:反之,如- 10 - 果系统向无序化发展,我们就说它的有序度愈来愈低。 (2)对称性破缺 所谓对称,是指在一定变换下的席变性。如可逆性过程的时间反演对称性 (时间

26、对称 )、空间对称 (结构对称 )和功能对称等。 破缺是指在一定变换下所表现的可变性,或对称性的降低。它实际上是对应着系统的有浮状态。复杂性和 层次结构正是起源于某种对称性的破缺。自然界的有序化是对称性破缺的结果,正是由于对称性破缺才使系统向有序化、组织化和复杂化演化。 由此可见,自然界的进化就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自然界每发展到一个新的里程碑,都必有一个基本的物质的或相互作用的、时间的或空间的对称性破缺与之相适应:高度有浮化、复杂化和组织化的系统,即是对称性逐步破缺过程的产物。 2.4 、阐述自组织的 概念 ,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

27、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 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 一 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就能够从原来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无序与增熵是封 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这是由封闭系统所决定的,而对抗这种决定的运动路线的关键就是开放。所谓开放,就是借助外部环境输入的抗熵克服,抵消系统内部的增 熵。因此开放式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因为在近乎平衡态的情况下,即使系统开放,它也会返回平衡态的 。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只有非平衡态才能导致有序,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 非线性相互作用 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胸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所能说明的,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这意味着系统内要素独立性的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的出现。 涨落: “生序原理 ” 通 常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的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就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宏 观 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称为涨落。涨落是由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