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法探讨摘 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教学实践,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可以激发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四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068-02 国际贸易专业是个传统专业,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中均有设立,发展也较为成熟。在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很重要,它也是学习国际结算 、 单证实务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为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
2、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社会上对高技能应用型外贸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1 教师纯理论授课居多,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科书编排多采取章节形式,每一章节讲述的内容是分割开来的,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成体系,容易造成基本知识结构的分散。学生对于单个知识点是理解的,但很难形成框架体系,更无法实现融会贯通。例如,国际货物运输的章节中重点介绍了海洋运输的方式和如何拟定运输条款内容(交货时间和地点、分批装运和转运等) ,但对于如何办理托运手续的流程没有进一步介绍,更没有提及到办理运输手续时涉及到的其他
3、部门。但在实际业务中运输和报检、报关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了任何一方的参与,业务均无法顺利开展。 1.2 缺乏实践操作平台 在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实习锻炼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单纯依靠教师或学校的关系找企业接收学生,安排的学生数目毕竟有限。并且企业担心学生实习会影响正常经营,或怕泄漏商业秘密而拒绝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1.3 教学内容、使用教材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脱节,无法更好适应外贸新需求、新变化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的迅速发展,有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与之有关的外贸方针、政策和措施也需相应变化。如随着 UCP600 和 1NCOTERMS 2010 的颁布,相关的信用证的处理技巧、方法及贸易术语的
4、内容有了修订和变化。而这些变化不能及时反应在教材上。书面教材内容更新较慢,要滞后于实践,不能及时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接轨。当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时,不可避免地发生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脱节。 1.4 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均有待提高 国际贸易有很强的涉外性,对外交易中使用的语言和文字都是英语。如果学生英语水平有限,无法正确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国际贸易名词或概念,也就无从开展对外交易。但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低下,部分学生甚至不能看懂专业贸易术语和外贸单证。而且教师的授课多采用纯中文,只对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英文部分简单讲解,无法体现出实际的外贸场景。 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国际贸易实
5、务课程教学质量 2.1 仿真式教学法 仿真教学法是指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模拟软件,在校园网络上完成国际贸易全过程的教学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职业行为,积累职业经验,培养职业技能,使学生实现在仿真环境中规范、全面、系统地掌握操作方法。 在国际贸易实务课堂上可以依据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建立国际贸易仿真实训室。通过虚拟贸易平台,让学生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体会进出口双方、银行和政府机构等的关系,从而做到熟练掌握商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磋商、买卖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租船订舱、报验、报关、投保以及结汇单据的缮制与审核等主要的业务技巧。 具体开展教学时,可按照以下步骤: (
6、1)选择确定仿真软件,设定具体业务情境。 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要侧重应用,依据培养目标构建仿真操作环境。通过引进“外贸实习平台” 、 “外贸单证系统”等教学管理软件,使学生实现模拟平台上开展交易磋商、签订合同、报验、报关、租船订舱、制单结汇、核销退税等实际操作。 (2)模拟角色分配,设计业务流程。 外贸业务流程从买卖双方各自寻找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开始,直至核销退税手续办理为止。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会有进出口双方参与其中,还会涉及到银行、税务、海关、保险公司等部门。通过在学生中开展进口商、出口商、银行等角色的模拟操作,使学生们能够更好的理解国际贸易的完整流程以及具体业务的操作。 (3)系统测评。 仿真
7、系统具备评价功能,可以对学生的业务操作进行初步评判。例如在练习进出口流程中的单据缮制时,系统可以及时判断单据是否填写正确,操作的步骤是否正确等。这样学生完全可以在操作错误时被系统拦截,从而及时地纠正错误。 (4)教师总结及评分。 每次操作结束后均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点评,一方面要确定学生们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要及时对出错的地方进行讲解,对操作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归纳总结,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5)要求学生提交实践报告。 要求每位学生对本次操作进行理性的分析、总结,并形成书面实践报告。通过撰写报告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而且可进一步熟练业务操作。 2.2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
8、生为中心,以项目单元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本质上既强调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又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具体实施时通过选取典型产品或服务来设计项目任务,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着具体项目任务,在强烈的求知欲的驱动下,进行主动探索和互动式学习,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综合地学习知识技能,从而养成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合理行动的能力。 现以开展具体产品“黄铜管”的出口,设计订立商品条款项目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的组织实施过程。 (1)为确定贸易合同中的商品条款,以便签订合同,需要创设项目情境,确定项目单元工作任务为拟定合同中的商品条款。 (2)工作任务分析。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订单,学生根
9、据订单列出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点和要求掌握的技能。 (3)知识准备。教师分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而学生则在强烈的求知欲驱动下,共同完成理论教学内容的学习。 (4)技能训练,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学生以组为单位协同合作完成商品条款的缮制。 (5)展示成果,老师点评。学生完成条款订立后,以组为单位利用多媒体在班级进行展示汇报。老师根据学生完成项目任务的具体情况,客观公正地进行点评。 2.3 双语教学法 国际贸易活动具有较强的涉外性质,交易对象处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决定了国际商务人才必须掌握良好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双语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外语应用水平,并增强教学内容的准确规范性,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10、水平。 开展双语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使用汉语和外语,将对外贸易的行业特点和具体要求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通过对专业词汇采用中外文两种语言进行介绍;学生定期观看外文的国际贸易专题片;采用全外文案例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拓展其知识面。教师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业务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看得懂合同条款,读得懂信用证,掌握交易磋商的基本模式,成为高技能应用型外贸人才。 2.4 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 采取该方法,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11、合理安排与组织学生课堂上的思考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先将学生分组开展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代表上台陈述观点,由教师及其他组学生当场提问,最后由教师对观点的完整性、准确性、还需改进之处等进行评价总结。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多维互动,不仅实现了彼此间信息、情感、兴趣等的沟通,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 号,2006. 2孙立平.高职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考试周刊,2010. 3谢兴伟,周环宇.关于国际贸易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教新报,2010,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