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摘 要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主要包含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对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及功能定位把握不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迟缓,以及没有把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当作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等问题。 关键词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 屠瑞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组织科长,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530008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10-0093-0003 进入新世纪以来,
2、如何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而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既要注重职业人的培养,又要注重社会人的培育;既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又要注重人文素质素养的提升等等,不仅关乎到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也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做了有效探索。 一、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目标 人文教育课程以“服务专业、重视学业、关注就业、鼓励创业、强化职业、成就事业”为改革理念,基于学校
3、专业教育课程、人文教育课程双元开发的基础,以“系统整体设计、开放动态管理、持续更新发展”为模式,整合国内外优秀人文教育课程资源,构建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知识传授与素质养成、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为一体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授课实践+自主学习+反思改进+环节监控”四位一体的课程资源库,为学生搭建“立体学习、动态开放、知行合一、反思改进”的学习平台,全面创新人文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一)构建职业导向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以“职业为导向”为建设原则,构建“三四五三三”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三四五三三”制即:“三维素养培育、四类课程设置、五种能力融合、三方平台建设、
4、三年学习贯通” 。以培育“职业精神、职业心念、职业人格”三维素养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出发点,对应设置人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人文艺术修养课程、人文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就业与创业教育 4 类课程(群)模块。以融合“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人文思维与科技思维、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人文道德与职业规范、人文精神与创新创业”为设计理念,对应设置“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活动熏陶与自主学习、内化修为与开放学习”三方实践平台,人文教育课程开设将贯通学生三年学习全过程,确保不断线、不掉链。 (二)设置知行合一的人文教育课程内容 以“知行合一”为建设原则,跨学科交叉、跨课程知识线索整合设制人文教育课程内容。首先,在“四类
5、课程”的基础上,设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教育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音乐、美学、文学、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设计、职业与专业认识、就业环境与就业需求、创业学习与实践”等 43门课程;其次,在“三方平台”的基础上,设置 13 个实践教学专题内容,其中,专题实践一“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教学平台包括:主题班会、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挂职锻炼;专题实践二“活动熏陶与开放学习”教学平台包括:学术讲座、知识竞赛、党课;专题实践三“内化修为与自主学习”实践教学包括(每学期):读 1 本经典书籍,诵 1 首经典诗词,唱 1 首经典歌曲,写画 1 篇字画,
6、熟悉 1 位成功人士创业事迹。人文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共通,共同构成人文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内容。 (三)建立职责清晰的人文教育课程构架 以“分类管理”为建设原则,构建以“设计、运行、服务”为职责任务的人文教育课程组织新架构。以“设计、开发、营销、监控、培训”为职责任务,思政与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编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程讲义(教材) 、学生选课指南、教师教学指导手册、课程教学实践指导书等教学文件,负责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资源库建设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组织、管理、实施、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文教育课程的选课排课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
7、、实践教学管理、学生成绩评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协作、参与、承担、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学校各相关教辅部门负责课程体系评估、组织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及学术讲座等教学任务。 (四)建设进退有序的人文教育课程机制 按照“确保精品”的课程建设原则,首先,构建校校合作、行校合作、校院合作、团队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最大范围地利用整合区内外人文教育界优质机构的优质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构建高效的校级人文教育课程资源收集、开发、整理平台。其次,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评价机制及课程的末位淘汰机制。在人文教育课程必修课程中,每学年淘汰更新 20%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题内容;人文教育选修课程实行双“淘
8、汰”制,每学年淘汰选修人数不足 20%的课程模块(群)及课程,每年淘汰更新 20%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题内容。 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充分利用现有的 2 项国家级及区级教学成果奖成果、2 门区级精品课程及其他适用人文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优秀成果,遵循系统设计、整体解决,把握共性、体现个性,逐步完善、持续更新的基本思路,按照“组建多元合作的课程开发团队课程建设理念与资源现状的调研与分析构建人文教育的课程体系制定人文教育课程标准开发人文教育课程内容制定人文教育课程运行指导文件推广试用持续更新”的技术路线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边建边用、持续更新。 (一)系统设计、整体
9、解决 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学习认知特点、课程特色与特点、师资配备、教学设施保障及课程资源再建设、再开发等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是将现有的人文教育课程优质资源的简单叠加。课程建设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要及实现可能性, 首先建设满足最迫切需要的课程资源,然后再逐步建设其他资源。同时,遵循边建边用的原则,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各类课程资源。 (二)把握共性、体现个性 在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针对专业教育及岗位素质要求,建设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文教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形成人文教育课程建设的特色特点,并要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课程框架设
10、置中注重课程资源的多层次和多元化,不断丰富发展,积极营造灵活、自主、开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三)逐步完善、持续更新 人文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理念繁杂、内容庞大,需要跟踪国内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与先进做法,不断完善学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建设机制。因此,学校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全员参与、群策群力、滚动发展、不断充实的动态过程。 三、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内容 (一)课程开发 对应课程模块(群)组建相应的校级人文教育课程专业教学团队,同时在全校的范围开展人文选修课程设置相关问题调研,以此确定人文选修
11、课程名称及主要内容,限时完成课程开展工作,计划在 2013 年春学期完成全部必修课程开发,计划在 2013 年春学期前至少完成人文选修课程 6 门课程的开发工作,2015 年秋学期前完成全部人文选修 40 门课程的开发工作。 (二)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主要包括 8 个方面内容。一是课程调研报告:主要包括课程需求情况调研问卷及调研分析报告等内容;二是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教学目标、规格及课程体系构建等内容;三是学生选课指南:主要面向学生,介绍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师、教学手段、考核评价等内容;四是实践教学指南:主要面向实践教学教师,以实践教学指导书为形式,介绍实践教学项目及内容、
12、规定实践教学要求、实践教学考核等内容;五是教学任务指南:主要面向各职能部门,设计相关主题的教学项目,供各职能部门确认教学任务;六是教学资源指南:面向教学教师,介绍教材、教案、课件、教学案例、测试题等教学资源;七是课程教学任务书:主要面向教师介绍教学规范及教学要求;八是课程评价:主要针对课程设置质量进行评价,包括以行动导向的教师课程评价、学生课程评价、相关部门及人员评价等专项内容。 (三)教材建设 对于人文教育必修课程,按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使用指定教材,在教学实践中,要进一步丰富、优化指定教材内容,并把呆板的教材语言转化为鲜活的实践教学语言,实现教材课程体系向教材教学体系转化。对
13、于人文教育选修课程教材分三个阶段建设:一是临时选用阶段。即选用国内优秀人文教育课程教材;二是校本教材编制阶段。即编制校本讲义、校本人文教育课程教材;三是正式教材出版阶段。即在校本教材建设成为校级优秀教材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建设成为公开出版正式人文教育课程教材。 (四)网站建设 根据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要求, 建立课程网站,内容包括:课程基本情况、教学情况、学术研究、人员构成、教学队伍整体情况、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课程发展的历史沿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课程介绍、教师介绍、教学大纲、参考资料、网络课件、使用教材、学习方法、作业习题、课程特色等相关内容建设成网络资源, 使学
14、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四、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教学监控与评价 (一)课程监控 由“监测机制+监测方法+反馈机制”等为要素构建人文教育课程监测反馈平台,即思政与人文社会科学部将选聘人文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专职干事 1 名,负责期初、期中、期末课程计划、课程运行、课程检查、课程评估与信息反馈等工作,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员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正解决,以保证课程质量,保持课程资源的持续更新等。 (二)课程评价 每学期,根据人文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情况,对人文教育课程进行等级评定。对于连续 2 个学期达不到选修总人数 20%的选修课程模块及课程,确定为不合格课程模块及课程,需要课程再开发、再构建、再设置;对于连续 2 个学期课程考核分值处于末位的必修课程教学专题,评定为不合格课程专题,需对课程内容再整合、再构建、再设置。 (三)评价运用 对于连续 2 个学期达不到选修总人数 20%的选修课程模块及课程,确定为不合格课程模块及课程的,连续 2 个学期课程考核分值处于末位的必修课程、评定为不合格课程专题的,分别给予 1 个学期的整改开发试用期,在整改开发试用期内仍达不到考核规定的,面向全校重新聘任课程负责人。对于专业教学团队中必修课程不合格专题内容连续 2 个学期达到 30%以上,选修课程不合格课程连续 2 个学期达到 60%以上的,面向全校重新聘任专业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