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物高考阅卷带来的思考.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549486 上传时间:2019-03-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由生物高考阅卷带来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由生物高考阅卷带来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由生物高考阅卷带来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由生物高考阅卷带来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由生物高考阅卷带来的思考福建教育学院 陈巧自 2009 年开始,我省高考理综试卷进入课程改革后的自主命题。这三年来,理综生物试题充分体现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从多角度、多侧面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笔者就考生对 2011 年福建省高考理综生物 II卷的答题情况,谈谈对中学生物教学的一些思考。一夯实基础教学,重视能力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化,命题的指导思想逐步从“知识考查为主”向“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能力和素质”过渡。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清晰的基本概念、完整的知识体系、扎实熟练的基本

2、技能。考查学生的能力一般从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等核心内容的理解、掌握基础之上着手。在生物高考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对生物学概念理解混乱、规律掌握不牢。例如第 26-II(2)题。细 胞 膜 是 防 止 细 胞 外 物 质 自 由 进 入 细 胞 的屏 障 , 细 胞 膜 和 细 胞 内 膜 系 统 统 称 为 生 物 膜 , 也 就 是 说 细 胞 膜 包 含 于 生 物膜 中 。 根 据 题 意 , 盐酸是起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的作用,所以此处应答“细胞膜” ,而答“生物膜” 、 “膜”都不恰当。第 27(1)题 “结球甘蓝叶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定律”,根据题干可知结球甘蓝叶色性状是由两对位

3、于非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因此其遗传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一些考生答“分离”定律、 “孟德尔”定律,因而造成丢分。第 27(4)题则是考查考生通过绘图表述生物学内容的信息表达能力和信息转换能力,一些考生可能没有理解等位基因的含义而将一对等位基因画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一些考生则将一对等位基因画在非同源染色体上。解答第 32(3)题,考生需获取题干中的“不同长度的酶切产物在电泳时移动的速率不同,形成不同的电泳条带”这一信息,认真分析图中隐含的生物学知识,将教材中的“DNA 指纹”所蕴含的知识以及对遗传规律的理解迁移运用到解题,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审题识图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而相当一部分考生缺乏这

4、些能力,不明白图中“带型”的含义,错答成“携带者” 、 “患者” 。2由上述考生答题情况可见,这些学生或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规律混乱,或是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转换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不够。因此,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到位,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内化,并有效形成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从陈述性知识上升到程序性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向能力转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实现图文转换,培养学生信息表达能力和信息转换能力。学生迁移、运用所学

5、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习素质的核心,因此,要注意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构建清晰的、概括、包容性强的认知结构,多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加以分析、解释和推理,引导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提高知识迁移的深度和广度。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和网络等多种媒体收集生物学信息,总结信息中包含的生物学原理、研究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注重实验教学,引导科学思维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践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十分重要。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必须重视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实验的方法掌握和实验能力的培养。高考实验题虽

6、然是“纸上谈兵” ,但它是建立在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的。例如第 26题就是考查考生对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实验的原理和结果的掌握情况。在阅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对实验结果并不明了。若考生平时做过这些实验,则能较快地正确答题。命题者旨在通过生物高考,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要始终以课本基础实验为根本,要加强实验教学,指导学生理解实验各步骤的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在实际实验操作中强化实验能力,规范实验操作,增强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疑、质疑、解惑来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中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生物高考实验题是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技成果密切联系,考查考生在分析

7、、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考生所具备的学科能力和素养。例如第 26I(2)题侧重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3理的能力。有些考生看不懂表中数据,胡乱作答。第 26-I(3)题,有些考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设问本意,没有找准“辐射前后”这个关键点,从而导致失分。如一些考生答“作为对照,排除 IL-18 对实验造成的干扰” 、 “排除无关变量干扰脾细胞” 、认为添设 1 个实验组,就是“对照” 、 “排除无关变量” ,生搬硬套。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实验过程的记录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平时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加强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的训练,重视科学探究的思维

8、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科学史的一些实验,让学生了解一般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多思考、多想象、多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立足所学知识、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研究事物的能力。三、强化审题训练,注意规范表述审题是一个全面、正确分析和掌握解题条件的过程,题干中不仅有提供的条件、要达到的目的,也有一些含有较深刻内涵的关键词。只有全面、准确地获取其中蕴涵信息,并认真地分析,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例如第 27 题,根据题干可知控制叶色这一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有两对,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从表中组合的 F2比例不同可推知紫色叶由两个显性基因分别或共同控制,从而

9、推出亲本基因型,继而推出 F2紫色叶的纯合子比例。有相当部分考生误推出“3/16” 、 “1/9”、 “1/15”。语言运用能力差,语言表达不准确不规范也是高考失分原因之一,如第 26-I(3)题,不少考生由于文字表达能力水平不高,出现词不达意的表达形式。如有考生答“探究注射 IL-18 的时间顺序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 、 “ 探究 IL-18 对脾细胞抗辐射损伤起作用的时间” ,虽然都有“时间”字眼,但没有“辐射前后”这个时间点。第 26-I(4)题的“诱变育种”是专有名词,要规范表述,而有些考生则答“突变”育种、 “诱导”育种。在阅卷中还常见考生由于错别字而失分。如“胚胎移植”写成“胚

10、胎移殖”、“胚胎移值”, “免疫”写成“免役” , “自由组合”写成 “自由组和”,“诱变”写成“秀变”。还有的考生书写潦草,字迹难辨,造成失分。再有未用题中给定的显、隐性基因符号,而自己另用其他基因符号表示等而丢分。4因此,针对当前学生不善于逻辑性表达的弱点以及马虎粗心的缺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既简明扼要又有逻辑性表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求学生对生物学的专业术语、基本概念等能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做到审题认真,获取信息正确,分析到位,书写规范,语言表达层次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谨。四、联系社会生活,提升科学素养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理

11、念,也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能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这一理念已在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充分体现。如今年的高考试题以核辐射诱导细胞凋亡及白细胞介素抑制细胞凋亡、结球甘蓝的遗传、体外受精和产前基因诊断等优生技术作为问题情境,来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生产、生活、科技等领域中所涉及的生物学现象或问题的了解、判断及分析能力。例如第 26-I 题,以核辐射为背景进行设问,考生需要结合免疫、细胞凋亡、诱变育种等相关生物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进

12、行解题,考查了考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此题基本涵盖了考试大纲中的 4 个层次的能力要求。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过程就是对三维教学目标的一个系统的科学化的整合和具体运用过程。生物科学素养的主要表现就是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决与自己、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并做出决策。因此,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一定要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问题来自社会、生活、生产,理论又服务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多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学会把学过的知识迁移到以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为情境而设定的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灵活地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使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和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相关的、重大的、热点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道德水准,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由此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